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四黄膏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Spherixorb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90∶10),检测波长254nm,柱温为室温。结果大黄素进样量在1.6~8.0μg,大黄酚进样量在3.2~16.0μg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黄素r=0.999 7,大黄酚r=0.9999,平均回收率大黄素为100.59%(RSD=1.19%),大黄酚为100.28%(RSD=1.33%)。结论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四黄膏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吴袭 《中国药业》2010,19(13):32-33
目的建立测定通经甘露丸中大黄素、大黄酚及大黄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Diamonsil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85:1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nm。结果大黄酸进样量在0.0924~0.246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45%,RSD为0.82%(n=6);大黄素进样量在0.0576~0.153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6%,RSD为1.15%(n=6);大黄酚进样量在0.1397~0.372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3%,RSD为0.91%(n=6)。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通经甘露丸中大黄酸、大黄素及大黄酚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
李静  赵排风 《中国药师》2012,15(9):1354-1356
目的:建立肾康丸中大黄酚、大黄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Diamonsi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0.1%磷酸溶液(42∶23∶35),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54 nm,进样量10μl。结果:大黄酚在9.38~150.00μg.ml-1(r=1.000 0),大黄素在3.31~53.00μg.ml-1(r=1.000 0)之间线性关系良好,其平均加样回收率大黄酚为99.83%,RSD为0.75%;大黄素为99.73%,RSD为0.34%。结论:此法简便,结果准确、灵敏,可用于肾康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测定唇齿清胃丸中大黄素和大黄酚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Agilent Zorbax XDB-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甲醇-0.01%磷酸(80∶20);流速:1.0mL.min-1;紫外检测波长:254nm。结果大黄素和大黄酚线性范围分别为0.01078~0.4312μg、0.02315~0.926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均为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7%、99.4%(n=9),RSD=1.5%、RSD=1.2%。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5.
HPLC法测定栀子金花丸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郑峰  徐成志 《安徽医药》2007,11(11):1006-1007
目的建立栀子金花丸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迪马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85∶15);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大黄素的进样量在0.098 6~0.986μg、大黄酚的进样量在0.2464~2.464μg,分别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2.4%和99.3%,RSD分别为1.07%、1.75%。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可用于栀子金花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HPLC法测定沉香化滞丸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徐成志 《安徽医药》2006,10(12):924-925
目的建立沉香化滞丸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迪马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85∶15);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大黄素的进样量在0.124~0.992μg时、大黄酚的进样量在0.260~2.080μg时,分别与其峰面积线性关系最好(r=0.999 8,r=0.999 3),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2%和98.9%,RSD分别为1.89%、1.18%。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可用于沉香化滞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九制大黄丸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77∶23),流速1.0 m L/min,检测波长254 nm,柱温40℃,进样量20μL。结果 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进样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4.6~92μg/m L,3.8~76μg/m L,4.0~800μg/m L,5.0~100μg/m L和17.6~352μg/m 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8%,99.04%,99.72%,99.59%和99.52%,RSD分别为0.80%,1.02%,0.50%,0.54%,0.92%(n=6)。结论 HPLC法可同时测定九制大黄丸中5组分的含量,专属性强,分离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荜茇-大黄药对中胡椒碱、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含量。方法采用Thermo Hypersil BDS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甲醇(A)-0.1%磷酸(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结果各成分色谱峰分离度良好,胡椒碱、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质量浓度分别在6.02~240.72μg/ml(r=0.9996)、1.85~74.18μg/ml(r=0.9993)、1.79~71.78μg/ml(r=0.9996)、1.59~63.55μg/ml(r=0.9995)、5.42~216.72μg/ml(r=0.9992)、1.62~64.64μg/ml(r=0.9997)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1%(RSD=1.50%)、99.48%(RSD=1.11%)、99.10%(RSD=1.31%)、99.72%(RSD=1.29%)、99.88%(RSD=1.25%)、99.06%(RSD=0.97%)。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荜茇-大黄药对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HPLC法同时测定苦黄软膏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勇高  韩燕全  孟楣 《安徽医药》2011,15(4):430-43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苦黄软膏中大黄素、大黄酚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SymmetryC18柱(250mm×4.6 mm,5μm),甲醇-0.1%磷酸(85:1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54 nm。结果大黄素在0.320~1.60μg(r=0.999 5),大黄酚在0.132~0.660μg(r=0.999 2)范围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02%、98.15%;RSD分别为1.66%、1.52%。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准确,可作为苦黄软膏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测定肾益康胶囊中大黄酚和大黄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方法:色谱柱为SB-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85:1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nm,柱温30℃.结果:大黄酚在1.996~19.96μg(r=0.9995)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20%,RSD为1.63%(n=6). 大黄素在4.18~41.8μg(r=0.9996)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25%,RSD为1.78%(n=6). 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较好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健胃调经丸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迪马DIKMA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85∶15),检测波长:254nm,流速:1.0mL/min。结果:大黄素在0.1021~0.9191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r=1),平均回收率为101.6%,RSD为1.24%;大黄酚在0.4124~3.712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4),平均回收率为99.4%,RSD为1.31%。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准确可靠,可用于调经健胃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HPLC法测定麻仁丸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启砚 《中国药师》2006,9(7):622-623
目的:建立麻仁丸中大黄素和大黄酚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Thermo ODS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85:15),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大黄素在0.01-0.29μg(r =0.999 5);大黄酚在0.03-0.52μg(r=0.999 4)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大黄素及大黄酚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4%(RSD =0.9,n=5),100.1%(RSD=0.3%,n=5)。结论: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3.
李正国  于立佐 《齐鲁药事》2007,26(9):531-533
目的建立清热神芎丸中大黄质量控制方法,确保药品的质量。方法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大黄酸、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KromasilTMC18(250mm×4.6mm,5μm)柱;甲醇-0.1%磷酸溶液(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4nm。结果大黄酸、大黄素和大黄酚分别在0.0508~0.5588μg、0.0409~0.4497μg和0.0418~0.4602μg范围内,进样量与色谱峰面积之间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18%、100.55%和99.93%;RSD分别为1.14%、1.29%和1.10%(n=6)。结论本法专属性强,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该产品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决明子中4种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迪马Dimonsil柱(1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0.1%磷酸溶液(49∶7∶44,V/V/V),等度洗脱,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22 nm,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10μL。结果进样量线性范围橙黄决明素为0.02464~0.2464μg(r=0.99999),大黄素为0.0174~0.174μg(r=0.99999),大黄酚为0.02956~0.2956μg(r=0.99999),大黄素甲醚为0.016~0.16μg(r=0.99998);平均回收率橙黄决明素、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分别为99.41%,99.51%,99.48%和99.24%,RSD分别为0.58%,0.82%,0.95%和0.90%(n=6)。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决明子质量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5.
《中国药房》2017,(21):2981-2984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抗菌消炎片中绿原酸、黄芩苷、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Extend C_(18),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分别为327 nm(绿原酸)、280 nm(黄芩苷)和450 nm(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绿原酸、黄芩苷、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检测进样量线性范围分别为0.209 4~4.188 0μg(r=0.999 9)、0.372 0~7.440 0μg(r=0.999 9)、0.006 3~0.126 2μg(r=0.999 9)、0.011 6~0.232 2μg(r=0.999 9)、0.005 3~0.106 0μg(r=0.999 8)、0.012 8~0.256 4μg(r=0.999 9)、0.016 5~0.330 3μg(r=0.999 8);定量限分别为2.01、1.93、0.76、1.25、1.24、0.53、1.53 ng,检测限分别为0.98、0.65、0.25、0.42、0.41、0.18、0.52 ng;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41%~100.40%(RSD=0.76%,n=9)、96.17%~100.10%(RSD=1.58%,n=9)、96.11%~100.10%(RSD=1.33%,n=9)、96.29%~100.80%(RSD=1.85%,n=9)、96.88%~100.10%(RSD=1.22%,n=9)、97.81%~101.90%(RSD=1.64%,n=9)、96.46%~101.30%(RSD=1.85%,n=9)。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抗菌消炎片中7种成分含量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6.
王爱英  王勤 《中国药房》2011,(35):3321-3323
目的:建立测定增液承气口服液中5种蒽醌类衍生物(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EclipseXDBC18(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88:12),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为30℃,流速为1.0mL·min-1。结果: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5种成分进样量分别在0.067~0.335μg(r=0.9996)、0.070~0.351μg(r=0.9998)、0.068~0.341μg(r=0.9999)、0.070~0.348μg(r=0.9999)、0.038~0.191μg(r=0.9997)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88%(RSD=0.72%,n=9)、97.52%(RSD=0.96%,n=9)、98.79%(RSD=0.95%,n=9)、97.77%(RSD=1.18%,n=9)、96.34%(RSD=2.00%,n=9)。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增液承气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钟洪兰  黄乐珊  谢立  陶涛 《中国药房》2005,16(14):1104-1105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降脂饮中大黄酸、大黄素及大黄酚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VP-ODS,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溶液(80∶20),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25nm,柱温为室温。结果: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检测浓度分别在0.015~0.15μg/ml(r=0.9996)、0.014~0.14μg/ml(r=0.9998)、0.0085~0.085μg/ml(r=0.9993)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26%(RSD=2.00%)、98.72%(RSD=1.80%)、99.76%(RSD=2.3%)。结论:本方法稳定、准确、可行,可用于降脂饮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徐世霞 《中国药师》2011,14(7):971-973
目的:建立枳实导滞丸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及大黄素甲醚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Waters Symmery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水溶液(85:15),检测波长:254nm,流速:1.0ml·ml-1。结果: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及大黄素甲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11~0.226μg(r=0.9998)、0.005~0.092μg(r=0.9999)、0.010~0.194μg(r=0.999 9)、0.011~0.212μg(r=0.9999)、0.005~0.102μg(r=0.9998);浓度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47%(RSD=1.56%)、99.57%(RSD=0.91%)、100.66%(RSD=1.09%)、101.97%(RSD=1.60%)、101.54%(RSD=1.58%)(n=6)。结论:所建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用于枳实导滞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驳骨灵酒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Inertsil C18(250×4.6mm,5μm)柱;甲醇-0.1%磷酸溶液(85:1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大黄素线性范围为0.1705~1.364μg(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8.6%,RSD=1.4%(n=6),大黄酚线性范围为0.1008~0.8064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9%,RSD=1.4%(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控制驳骨灵酒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  相似文献   

20.
RP-HPLC测定热灼平喷雾剂中的大黄酸、大黄素和大黄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采用RP-HPLC法测定热灼平喷雾剂中的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方法采用Luna-C18色谱柱(150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80:20),柱温25°C,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结果 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85.2~852.0μg(r=0.9999)、88.0~880.0μg(r=0.9998)、107.2~1072.0μ g(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8%(RSD=3.02%)、105.0%(RSD=2.45%)、102.5%(RSD=1.48%).结论 所建方法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