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黄芪对肾病综合征大鼠治疗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目的:了解黄芪对肾病综合征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选Wistar大鼠24只,8只作为正常对照,余一次性尾静脉注射盐酸阿霉素(6.5mg/kg)制成肾病综合征模型。选8只作为用药组,每日灌服黄芪煎剂,8只作为对照组,每日以2ml来自水喂饲,实验周期19周。观察指标有24h尿蛋白定量、血白蛋白、血肌酐、尿素氮、胆固醇、甘油三酯、肾对白蛋白排泌率、肾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注射盐酸阿霉素20d肾病综合征模型制成。于喂黄芪1月-4月,尿蛋白定量均无减少,肾功能无改善;喂黄芪后血白蛋白升高,于2月时与治疗组及对照组比较,即有显性差异,P<0.05;于3、4月时,有非常显性差异,P<0.001;于喂黄芪后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且肾对白蛋白排泌率也下降,于3月时有统计学意义,P<0.05;于4月时有非常显性差异,P<0.001。结论:对肾病综合征大鼠,黄芪不减少尿蛋白排泄,但使肾脏对白蛋白排泌率降低,且可使血白蛋白高,血胆固醇及甘油三酯降低,使肾脏的组织病理学损害减轻,但对肾功能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黄芪注射液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们用黄芪注射液治疗肾病综合征(NS),观察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病例选择:44例NS均符合1985年南京肾脏病会议有关肾病综合征的诊断。分治疗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11~52岁;对照组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12~54岁。治疗组高血压3例,对照组高血压1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黄芪三七合剂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一般治疗、对症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黄芪三七合剂治疗;对照组则只给予一般治疗、对症治疗、免疫抑制剂等治疗。检测各组血清白蛋白(sAlb)、24h尿蛋白定量(24hup)、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清肌酐(Scr)、凝血指标、免疫指标IgA、IgG、IgM、C3、C4统计各组感染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的尿蛋白及血脂水平显著下降,血清白蛋白水平和免疫球蛋白IgG显著升高,凝血指标明显好转,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感染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当归合剂能有效提高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尿蛋白及血脂,改善高凝血症、调节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4.
黄芪注射液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高脂血症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主要表现之一 ,脂质代谢异常可导致肾小球的损害及肾脏疾病的进行性发展 ,而血液高凝状态是肾病综合征客观的病理过程 ,其程度常与肾小球病变的严重性和活动性相平行。实验研究表明 ,中药黄芪可明显改善肾病大鼠的高胆固醇血症〔1〕,因此 ,为在临床上探讨黄芪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本文对诊断为肾病综合征的 2 8例患者予黄芪注射液进行治疗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本文 2 8例为住院患者 ,年龄 16岁~ 5 8岁 ,平均 30 .4岁 ;其中男 19例 ,女 9例 ;全部病例经临床和实验…  相似文献   

5.
6.
黄芪注射液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肾病综合征 (NS)是常见病 ,研究表明其血栓塞性合并症 ,约占 8%~ 5 0 % 〔1〕。而研究血小板功能变化及药物影响的报道还较少。我们检测了 2 3例NS患者外周血血小板活化特异标志物血小板CD62 P和血小板膜Fg表达水平 ,并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对其影响 ,探讨它们在NS发病中的作用和意义。资料与方法1 病例选择 具备以下临床表现 :(1)尿蛋白≥35 g/ 2 4h;(2 )血浆白蛋白≤ 30 g/L ;(3)水肿 ;(4)血脂高。其中 (1) (2 )两项必备 ,并排除其他继发性肾病综合征。NS组 2 3例 ,男性 16例 ,女性 7例 ;年龄 17岁~ 5 6岁 ,平均年龄 3…  相似文献   

7.
黄芪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血和尿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临床肾脏病杂志》2005,5(3):115-117
  相似文献   

8.
9.
黄芪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凝血纤溶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肾病综合征患者有凝血与纤溶障碍,临床表现为高凝状态,它也是难治性肾病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黄芪注射液对肾病综合征细胞因子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儿童肾病综合征(NS)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加黄芪注射液对IL-1、IL-6、IL-8和TNFα的产生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观察对象分为四组:①治疗前组;②激素组;③黄芪组;④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IL-1、IL-6、IL-8和TNFα的水平。应用原位聚合酶链反应(原位PCR)方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激素加黄芪注射液对IL-1、IL-6、IL-8和TNFα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NS患儿外周血IL-1、IL-6、IL-8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儿童,有显性差异(P<0.01);mRNA的表达增加。激素治疗后IL-1、IL-6、IL-8和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mRNA的表达下降。激素加黄芪注射液对上述细胞因子和mRNA表达其降低更加显(P<0.01)。结论:NS患IL-1、IL-6、IL-8和TNFα水平明显增高,激素对IL-1、IL-6、IL-8和TNFα的产生与mRNA表达有抑制作用,黄芪具有辅助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肾病综合征9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中西医结合和单纯西医治疗老年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PNS)的临床疗效。方法 :98例老年人PNS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4 9例 )用强的松、环磷酰胺 (CTX)并分阶段辨证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4 9例 )单用西药治疗。观察临床缓解率、不良反应率、复发率及缓解时间。结果 :治疗组完全缓解率 (5 9.2 % )和总缓解率 (85 .7%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38.7%、6 3.2 % ,P <0 .0 5 )。治疗组不良反应率 (36 .7% )明显低于对照组 (80 .1% ,P <0 .0 1)。随防 (4 2± 11.6 4 )月后 ,治疗组复发率 (10 .3% )与对照组 (2 1% )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但治疗组平均缓解期为 (36 .7± 4 .6 )月 ,较对照组 (15 .2± 4 .4 )月显著延长 (P <0 .0 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肾病综合征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11例正常人及24例PNS患者血浆IL—18水平,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例正常肾组织和上述24例PNS患者肾组织IL—18的表达量。结果:PNS患者血浆IL—18水平与正常对照组IL较无统计学意义;而且各种病理类型间的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肾小球及肾小管—间质IL—18表达量却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不同病理类型PNS肾小球区IL—18表达量存在差异,以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PGN)表达量为最高,其次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sPGN),而膜性肾病(MD)、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和轻微病变(MCD)的表达量则相对较低,并且肾小球区IL—18表达量与24h尿蛋白排泄量(24h UPQ)至正相关,与血浆白蛋白浓度(Alb)至负相关(r分别为0.669和-0.727,P均<0.01);肾小管—间质区IL—18表达量与小管—间质损害程度至正相关(r=0.484,P<0.05)。结论:肾组织IL—18高表达可能参与PNS的发病过程,而又可能以自分泌或/和旁分泌方式起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PNS)临床意义。方法 :2 6 6例PN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中药 强的松 )和对照组 (强的松 )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 ,2 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脂、肾功能及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FDP) ,副作用和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各项生化指标 ,尿FDP均明显异常 ,治疗后治疗组各项生化指标及尿FDP明显改善 ,治疗前后比较 (P <0 .0 1或 <0 .0 5 )。治疗组总有效率 (97.2 % )高于对照组 (72 .2 % ) ,对照组副作用和并发症发生率 (5 9.5 % )高于治疗组 (2 1.8% ) ,治疗组复发率 (2 .8% )低于对照组(13.5 %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调节PNS免疫紊乱的作用。能提高疗效 ,减少副作用和并发症。对预防感染 ,巩固疗效 ,减少复发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4.
黄芪注射液对儿童肾病综合征尿蛋白与血浆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对儿童肾病综合征尿蛋白与血浆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我科 1996年 10月~2 0 0 2年 10月收治的小儿肾病综合征 30例 ,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 17例 ,采用强的松加黄芪注射液治疗 ;对照组 13例仅给强的松治疗。结果 :治疗 1个月后 ,治疗组临床症状及血液生化指标等明显优于对照组 ,2 4h尿蛋白降低与血浆白蛋白升高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黄芪注射液对儿童肾病综合征有明显疗效 ,尤其在减轻蛋白尿 ,提高血浆蛋白方面 ,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黄芪当归合剂和科素亚联合治疗对降低肾病综合征(NS)患者尿蛋白、升高血浆白蛋白、降低血胆固醇和尿NAG酶的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给予激素、抗凝等治疗的同时给予黄芪当归合剂和科素亚治疗,对照组则只给予激素、抗凝等治疗,检测各组尿蛋白、血浆白蛋白、尿NAG酶、血胆固醇.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尿蛋白明显下降及血浆白蛋白回升在治疗4周后有明显差异性(P<0.05),尿NAG酶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血胆固醇较对照组在治疗4周后明显下降(P<0.05).结论:研究证明,黄芪当归合剂和科素亚联合治疗能有效地降低尿蛋白,增加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白蛋白水平,并能降低患者血清胆固醇水平,减轻蛋白尿对肾小管、肾间质的损害.  相似文献   

16.
黄芪对肾病综合征大鼠肾脏水通道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目的:探讨黄芪对阿霉素肾病大鼠水钠潴留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24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C组),阿霉素肾病组(NS组),阿霉素肾病 黄芪干预组(A组)和阿霉素肾病 福辛普利干预组(F组),每组6只,在第4周末时检测各组大鼠血尿生化和血尿钠及渗透压等,同时检测了大鼠肾脏皮髓质AQP2、AQP3、AVP V2受体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阿霉素大鼠在4周末有明显的肾病综合征表现,且有高血钠和高血渗伴低尿钠和低尿渗,黄芪能明显降低大鼠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而黄芪和福辛普利均能降低血钠,改善高血渗,并提高尿渗和尿钠.(2)黄芪能上调阿霉素肾病大鼠肾髓质AQP2 mRNA的表达,同时降低肾脏AQP2蛋白表达.而对肾脏AQP3的表达无影响,福辛普利仅能减少肾脏AQP3 mRNA和蛋白表达.(3)与对照组相比,NS大鼠肾脏AVP V2受体表达明显下调,黄芪能上调AVP V2 mRNA和蛋白的表达,但福辛普利对此没有影响.结论:黄芪能改善阿霉素肾病大鼠水钠潴留状态,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AQP2和AVP V2受体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红曲提取物对肾病综合征血清脂谱和肾小球硬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红曲提取物对肾病综合征(NS)大鼠降血脂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嘌呤霉素引起的NS模型。实验分正常组、肾病组和治疗组(红曲提取物0.8g·kg~(-1)·d~(-1))。检测各组血清脂谱,以Northern杂交检测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纤维连接蛋白(FN)mRNA表达。结果:肾病大鼠呈高脂蛋白血症,该组肾脏TGF-β和FN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和治疗组均明显上调(P<0.01,~#P<0.01);红曲提取物治疗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B低于肾病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A_1高于肾病组(~#P<0.05),同时治疗组较肾病组血浆白蛋白升高,尿蛋白减少。结论:红曲提取物能显著降低NS大鼠血脂水平,减轻蛋白尿,升高血浆白蛋白。并通过下调肾脏TGF-β和FNmRNA的表达防止和减轻肾小球硬化。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常复发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常复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病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67例,西医治疗组(对照组)69例,观察治疗缓解后6个月、12个月和48个月时两组的复发率。结果:治疗组分别为0、4.4%和13.4%。对照组分别为10.8%、24.3%和37.8%。治疗组各期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常复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9.
Seven patients with minimal-change nephrotic syndrome confirmedby renal biopsy were treated with cyclosporin (CsA). Four patientshad frequent relapses and three others had primary steroid resistantnephrotic syndrome. Corticosteroids were discontinued as soonas CsA whole blood trough values of 200–500 ng/ml (RIAmethod) were reached. A full remission, defined as completedisappearance of proteinuria, was achieved in five patientsunder this treatment. In the two other patients proteinuriawas reduced. Two patients experienced an acute episode of dose-dependentnephrotoxicity; however, overall renal function, as determinedby the creatinine clearance, was stable. Control biopsies infive patients after a mean treatment period of 10 months showedno significant vascular or interstitial toxic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