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口腔卫生与可摘局部义齿基牙健康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观察可摘局部义齿(removablepartialdentures,RPDs)基牙健康状况与患者口腔卫生的关系,以分析RPDs对口腔微生态系的影响因素。方法:根据有关标准和参考资料,测定患者简易口腔卫生指数、检查基牙牙体牙周组织发病情况、询问记录患者对义齿的使用保护情况及其口腔卫生习惯。结果:患者基础口腔卫生状况、对义齿使用保护情况及口腔卫生习惯,均与基牙健康密切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口腔卫生状况与义齿基牙健康密切相关,而且是决定RPDs对口腔微生态系影响程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可摘局部义齿基牙健康状况的远期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深入探讨可摘局部义齿(RemovablePartialDentures,RPDs)对口腔微生态系进而对基牙健康状况的影响,以及影响特点和相关因素[1],我们先后对128例牙列缺损患者进行了RPDs修复,并对患者进行了为期4年的临床追踪观察。现将...  相似文献   

3.
可摘局部义齿的基牙健康状况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可摘局部义齿的基牙健康状况研究余占海霍绥梅刘斌为了解可摘局部义齿(Removablepartialdentures,简称RPDs)对基牙健康状况的影响,自1990年起,先后选择128例牙列缺损患者进行了RPDs修复,并定期对他们进行了为期1年的临床...  相似文献   

4.
下颌第二磨牙缺失单端固定义齿修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下颌第二磨牙缺失单端固定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以下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为基牙,以单端固定义齿修复下颌第二磨牙缺失的25例患者进行临床和放射检查。结果:所修复的25例病例中有2例失败于固位力不足,1例失败于基牙折裂。其它均使用良好。结论:只要桥体设计合理,基牙牙体及牙周状况好,可以单端固定义齿的形式修复缺失的下颌第二磨牙。  相似文献   

5.
隐形义齿与铸造支架义齿修复单侧磨牙缺失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蓉 《口腔医学》2011,31(9):567-568
目的 观察隐形义齿与铸造支架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单侧磨牙缺失的临床效果。方法 单侧磨牙缺失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将采用隐形义齿组45例列为治疗组,将采用铸造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45例列为对照组。对其固位不良、食物嵌塞、基牙和软组织疼痛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固位不良1例,食物嵌塞0例,基牙和软组织疼痛3例。对照组固位不良6例,食物嵌塞5例,基牙和软组织疼痛1例。结论 隐形义齿修复单侧磨牙缺失临床效果优于铸造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  相似文献   

6.
应用精密附着体修复单侧游离缺失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对多个磨牙游离端缺失后应用精密附着体进行单侧修复设计进行临床观察,探讨其修复效果。方法:采用Bredent SG Vario Snap附着体,为38例多个磨牙游离端缺失的患者,制作38件精密附着体义齿,临床随访0.5~4年,分别从主观感觉、口腔检查和X线检查等三方面观察其修复效果。结果:患者进行单侧修复设计后美观效果满意,异物感小,不影响发音,固位稳定效果好,其中31例与以前的双侧修复设计相比,明显感觉较以前舒适,修复效果满意;3例患者在义齿使用1年或3年后附着体活动部分咬合面断裂;34例患者基牙无病变,义齿受力区牙槽嵴黏膜无红肿、压痛。4例患者的远中基牙牙槽嵴顶吸收,硬骨板消失。结论:应用精密附着体对多个磨牙游离端缺失进行单侧设计,具有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7.
无冠粘接固定义齿 (crownlessbridgeworks,CBW )系统是利用粘接固位的固定义齿修复技术。其原理是首先将长1 6 5mm的固位钉粘接到缺牙区两侧基牙的邻面 ,桥体部以栓道形式插入固位钉的冠外拴附着体上并通过舌侧金属翼板粘接到基牙上达到固位目的。该项技术磨牙少 ,对基牙的损伤小 ,有望成为满足特定临床要求者的可行方法。本项研究旨在对其临床修复效果进行评价。1.资料与方法 :选择个别牙中间缺失病例 4 1例 ,其中前牙、前磨牙、磨牙缺失分别为 2 1、16、4例。牙位等同分组后 ,分别对其中 2 1例进行CBW系统 (CBW公司 ,荷兰 )粘接义齿固…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嵌体冠在第一磨牙缺失伴基牙短冠或缺损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2年12月于我院口腔修复门诊就诊的48例56颗第一磨牙缺失伴基牙短冠或缺损患者,设计嵌体冠固位体,金合金固定桥修复,修复后追踪观察1~3年,评价临床效果。结果 55颗修复体固位良好,固位体边缘密合,无松动;1颗在使用中出现松动,成功率为98.21%(P<0.05)。结论嵌体冠固位体适应于磨牙缺失伴基牙短冠或缺损修复患者,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自 198 9年~ 1999年笔者对末端大面积龋损孤立牙 80例进行根管治疗 ,然后根据缺失情况行固定义齿修复或行单冠修复继之进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均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避免了拔除后游离端修复带来的咀嚼效率低、末端基牙受杠杆力易松动等不良后果 ,既保留了天然牙 ,又有利于义齿固位 ,提高了咀嚼效率 ,可谓一举多得。1 临床资料 : 患者 80例 ,年龄 40~ 6 9岁 ,男 5 9例 ,女2 1例 ;其中上颌第二磨牙 19例 ,下颌第二磨牙 2 4例 ,上颌第一磨牙 17例 ,下颌第一磨牙 15例 ,下颌第三磨牙 5例。龋坏面积均达到牙冠 1/ 2以上 ,松动度 Ⅰ°~ Ⅱ°…  相似文献   

10.
前牙可摘局部义齿是目前临床常用的一种修复方法 ,以传统的方法制作可摘局部义齿 ,体积大 ,金属卡环显露 ,影响美观 ,不适感强 ,影响语音 ,为了满足患者的特殊要求 ,近两年来 ,我院口腔中心采用隐形义齿的修复方法应用于临床 ,共修复前后牙缺失 (包括无牙颌 ) 6 76例 ,达到了较满意的修复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适应症 :①不超过 4个牙位的上下前牙缺失 ,咬合为正中牙合 ,两侧基牙稳固。②单个后牙缺失 ,前后基牙稳固。③缺失区牙槽骨较丰满。1.2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 6 76例 ,其中男性 36 5例 ,女性311例 ,年龄 16~ 19岁 5 5例 ,2 0~ 2…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游离端牙列缺损患者进行冠外附着体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例游离端牙缺失的患者,设计5种冠外附着体作为固位体进行修复治疗。随访1~3年,观察患者对义齿使用的满意情况,复查检查基牙和修复体的情况。结果:患者对冠外附着体义齿的美观非常满意,对义齿的固位稳定效果和咀嚼功能均满意。临床检查未见基牙松动,1年后,出现2例基牙牙龈炎,1例附着体阳性构件松动;2年后,出现2例义齿松动和1例义齿下沉;3年后,出现1例基牙牙龈炎,3例义齿松动和2例义齿下沉。所有出现异常的患者经对症治疗后义齿均能继续使用。结论:对于游离端牙缺失的患者,采用冠外附着体义齿修复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下颌第一磨牙缺失的病例中,常发现未及时修复所造成的邻牙倾斜移位和广泛的牙颌改变。用倾斜牙作基牙时,突出的问题是(牙合)力不能够通过基牙的长轴传导和难与其它基牙求得共同就位道。此外,基牙倾斜移位使桥体间隙和楔状隙变小,也是修复时应该解决的问题。口腔矫正治疗在义齿修复上应用已久。矫正治疗用于下颌第一磨牙缺失后邻牙倾斜移位的病例,可使倾斜基牙复位或者  相似文献   

13.
研究对象是56例继发性牙列缺损进行义齿修复的患者,男27例,女29例,年龄22~61岁。根据口内操作不同分为3组:第1组17例,取口腔印模,第2组20例,做固定义齿基牙预备,第3组19例,将固定义齿粘固在基牙上。对照组21例,平均年龄22岁,躯体和心理均健康。 利用8色测验法检查精神情感紧张状态,8种颜色按34251607的顺序排列,0为灰色,1为蓝色,2为绿色,3为红色,4为黄色,5为紫色,6为褐色,7为黑色。使  相似文献   

14.
204件义齿制作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志明 《口腔医学》2000,20(1):50-50
我们统计工作 10年间制作的 2 0 4件义齿 ,部分包括外院、个体诊所制作的义齿 ,现就临床所遇到的普遍易发生的情况 ,分析义齿损坏的原因。资料及临床观察统计 1986年 11月 9日~ 1996年 9月 2 4日近 10年期间口腔门诊修复的 (包括外院、个体诊所 )义齿共 2 0 4件。分类 :固定义齿 75件 ,男 2 9人 ,女 45人 ,年龄 2 2~ 88岁之间 ,以下颌第一磨牙缺失修复的固定义齿多见 ,多由于下颌第一磨牙由于解剖、发育的原因 ,龋坏机会较多。可摘局部义齿79件 ,男 38人 ,女 31人 ,年龄 18~ 74岁之间 ,上颌以前牙缺失、下颌以后牙缺失所修复的义齿多见 ,…  相似文献   

15.
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对基牙影响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回顾性研究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对基牙影响.方法戴卡环固位的可摘局部义齿5~8年的患者63例,修复体87件.记录并比较戴义齿5年后的基牙和非基牙患龋率和牙缺失率.结果基牙的患龋率(14.59%)和牙缺失率(20.17%)高于非基牙(8.27%,7.87%),Kennedy分类的第四类牙缺失患者的患龋率和牙缺失率低于其他牙列缺损患者,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卡环固位义齿修复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基牙患龋率和牙缺失率.  相似文献   

16.
套筒冠铸造支架覆盖义齿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套筒冠铸造支架覆盖义齿 ,即固定—可摘联合义齿修复的一种形式 ,它弥补了传统的固定义齿和可摘义齿的不足 ,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单位 :0 3 0 0 12太原 ,山西省人民医院口腔修复科  一、材料和方法1.病例选择 :门诊牙列缺损患者 10例 ,男 6例 ,女 4例 ,年龄 34~ 6 2岁 ,平均年龄 5 2 .1岁。计修复体 15件 ,上颌 8件 ,下颌 7件 ,单侧游离缺损 3例 ,双侧游离缺损 4例。基牙47颗 ,修复体双基牙 2件 ,三基牙 11件 ,四基牙 2件。全身健康 ,口腔卫生良好 ,余牙牙周组织健康 ,无牙周袋 ,牙槽骨吸收不足根长 1/ 3。基牙有良好的支持骨…  相似文献   

17.
对下颌磨牙缺失、上颌尖牙阻生 ,且不愿进行义齿修复或正畸治疗的患者 ,近几年我们采用自体阻生牙 38、4 8、13、2 3进行异位移植 ,经 3年临床观察 ,效果较好 ,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共 15例 ,其中男 11例 ,女 4例 ,年龄 18~ 37岁。下颌磨牙残冠或残根无法修复者 :4 7为 2例 ,4 6为 5例 ,36为 3例。上颌乳尖牙滞留 6 3为 4例 ,5 3为 1例。1.2 自体牙选择下颌磨牙 (38、4 8)和上颌尖牙 (13、2 3)阻生不能正常位萌出者 ,拍X线片证实牙体、牙根正常 ,牙囊完整。1.3 方法1.3.1 局麻下拔除选好的自体牙后 ,在尽量保护牙周…  相似文献   

18.
方丝弓牵引第二恒磨牙修复第一恒磨牙早失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错牙合畸形的矫正治疗中 ,第一恒磨牙常被作为支抗牙需装戴带环。而临床常见已形成残冠、残根或已缺失。我们选择 32 0例此类患者 ,使用固定矫治器将第二恒磨牙向前牵引逐渐取代缺失的第一恒磨牙 ,并与对牙合牙及邻牙建立一正常的咬合关系与接触关系。当第三磨牙萌出后 ,继续将其牵引至第二恒磨牙前移后的缺隙内 ,避免了第一恒磨牙的义齿修复与智齿的阻生。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各类错牙合患者 2 4例 ,男性 3例 ,女性 2 1例 ,年龄 13~ 2 3岁。每位患者缺失牙位与缺牙数目见表 1。表 1 缺失牙位与缺牙数目缺失牙位例数缺失牙数6|…  相似文献   

19.
目的:经改良的套筒冠,使其兼具固定桥及可摘局部义齿的优点,观察其用于牙缺失患者的临床修复效果。方法:套筒冠经改善,命名为预防性可摘式修复体(Preventive,Removable Prosthesis,PRP)系统,其内冠固定于基牙,而外冠作为PRP系统的一部分,与桥体、支托、连接体铸为一体,成为系统可移动的单元。结果:经临床对4例牙缺失患者的修复、使用,随访观察约1~5a,发现PRP系统使基牙切割量少于50%,并有效改善患者口腔清洁度及功能修复。结论:PRP系统,兼取传统的固定桥与可摘局部义齿之优点,对于牙缺失的口腔修复治疗,不失为另一择优选择。  相似文献   

20.
磁性附着体与冠外附着体联合应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磁性附着体与冠外附着体联合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2例多数牙缺失伴残根残冠的患者,采用磁性附着体与冠外附着体联合修复治疗,随访2~4年,调查患者对义齿使用的满意情况,以及基牙和修复体的情况。结果患者对义齿的咀嚼功能、稳定性及美观性均满意。临床检查未发现基牙松动及继发龋,1例患者出现基牙周围骨吸收,5例患者出现基牙牙龈炎,1例患者修复2年后出现咀嚼痛,5例患者2年后出现义齿松动,经对症处理后义齿均继续正常使用。结论对于多数牙缺失并伴孤立残根残冠的患者,采用磁性附着体与冠外附着体的联合修复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