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辰 《大观周刊》2012,(48):265-265
复习课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是用来巩固学过的知识.进一步把所学的知识进行深化学习。复习课可以把学过的内容进行归纳与总结.综合与归类,从而转化到运用当中去。复习课又是分析知识的内在联系.把知识融会贯通起来,更准确地掌握所学知识.进一步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对于写作专项的复习课来说.是一种以教科书为载体,对写作的方法进行总结归纳,  相似文献   

2.
皮瑜 《大观周刊》2012,(39):116-116
在整个初中学习过程中,初三的复习时最重要的,一是进行三年的总结,二是要进行中考,初中数学总复习是完成初中三年数学教学任务之后的一个系统、完善、深化所学内容的关键环节。重视并认真完成这个阶段的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3.
王利平 《大观周刊》2012,(39):126-126
物理复习课的教学目标是为了巩固和加深所学知识.使知识系统化,并且使学生掌握复习内容的知识结构,同时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运川知识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教学中能否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能否体现新课程的“以人(学生)为本”思想理念、  相似文献   

4.
韩宏 《大观周刊》2012,(37):270-270
复习课效率的高低及复习效果的好坏.关键在复习方法的选择.这样优化复习方法显得至关重要。因此在复习过程必须以学生为主,以课内为主,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真正把复习课落到实处,使复习课上的扎扎实实.有声有色。努力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并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我认为在复习过程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赵香珠 《大观周刊》2011,(35):144-144
高中数学复习课,应在复习基本知识的同时,强化本阶段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注重知识的再现和数学思想的培养,在复习过程中,“引导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重视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锻炼,为此,提出数学复习教学的课堂结构的五个环节,为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寻求有效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金军 《大观周刊》2012,(43):351-351
初中数学期末复习,是完成初中三年数学教学任务之后,一个系统、完善、深化所学内容的关键环节。重视并认真完成这个阶段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消化、归纳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的实际运用。同时,对学习基础较差学生达到查缺补漏,掌握教材内容的再学习。因此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实施总复习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师的基本功之一。  相似文献   

7.
穆康 《大观周刊》2011,(23):221-222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从而指导着生活。所学的知识又为生活中使用,数学科更加接近生活,生活实践活动对学好数学有着很好的帮助。实践活动是儿童发展成长的主要途一径,也是学生形成实践能力的载体。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主动参与意识和勇于探索创新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8.
陈慧丽 《大观周刊》2012,(4):219-219
摘要:高中数学复习课,应在复习基本知识的同时,强化本阶段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注重知识的再现和数学思想的培养,在复习过程中,“引导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重视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锻炼,为此,提出数学复习教学的课堂结构的五个环节,为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寻求看效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刘换新 《大观周刊》2012,(19):226-226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学,教师很少引导学生把所学到的数学知识通过活动的方式加以巩固或延伸,以激励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兴趣,这必将导致学生不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出现“高分低能”,虽然新教材非常重视数学活动课教学,但许多教师仍然重视不够。数学活动课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数学活动课与正常的课堂教学相互联系、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但不能相互替代,两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0.
陈烈 《大观周刊》2012,(46):381-381
在初中所有数学知识学完以后.总复习是教学任务之后的一个系统、完善、深化所学内容的关键环节。重视并认真完成这个阶段的教学任务,不仅有利于升学学生巩固、消化、归纳数学基础知识,提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就业学生的实际运用。同时是对学习基础较差学生达到查缺补漏.掌握教材内容的再学习。因此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实施总复习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师的基本功之一。  相似文献   

11.
罗玉刚 《大观周刊》2013,(12):200-200
作为初中数学教学阶段,我们要把握好教学额方向,该阶段学生学习的知识及形成的思维能力会对其一生的学习能力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所以初中数学教师一定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及学习能力。本文将简单分析初中数学中数形结合教学方式的意义,希望能对有关人士有所帮助。初中数学教学中主要研究两类对象,即数和形。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因而数形结合的思想是研究数学问题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有效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来进行教学,那么就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宋祥霞 《大观周刊》2013,(12):191-191
抓好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首先抓好数学课教学。数学学习和书本紧密相连,进行数学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数学课就是课内,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各自独立地进行学习。当然,在阅读之前,教师应当给学生划定一个阅读的框框,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对学生在阅读中碰到的问题进行解难释疑;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阅读思维、分析练习,弄清知识原理,学会例题,也可以对例题进行仔细研究,寻找多种解法。这样学生不仅完成了练习,又能重温以前学过的知识;课堂后段教师用一定的时间进行讲评、帮助学生巩固已经掌握了的知识。因此,数学课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他们主动学习、获取课外知识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3.
数学教学过程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简称学会)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简称会学)。它是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学生能应用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去学习新的知识,进而去探索,发现那些尚未被人类掌握的客观规律。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初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在获取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发展能力。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还要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后者对发展能力更重要。  相似文献   

14.
白明艳 《大观周刊》2011,(18):238-238
比较.就是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从而确定其相同与相异之点.便可以对事物作初步的分类,比较法,就是用比较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这是各学科通常的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方法。它的认识功能在于它有鲜明的启发性.能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数学的各个抽象定义、逻辑和概念的深入理解和牢固记忆.促进数学学习的进度和效率。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充分运用比较的方法,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防止知识的混淆,提高辨别能力,从而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开新军 《大观周刊》2012,(49):245-245
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活动形式,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完成一定数量的数学作业,能使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而且布置作业对培养学生慎思明辩。  相似文献   

16.
周良梅 《大观周刊》2013,(7):197-197
习题课是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课型,优化习题课教学对于总结归纳基本知识点和基本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决定性意义。习题课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是“目标教学法、范例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等,但无论采用什么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杨雪 《大观周刊》2012,(9):212-212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数学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智力的磨刀石。”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的核心,数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又是数学思维的品质。在数学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的思维方式,又要善于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抓住一切契机,利用课堂的概念教学、疑问教学和在解题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8.
张海平 《大观周刊》2012,(35):251-251
数学教学讲究是数学规律的总结,不掌握规律做多少题也事倍功半,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及内部的规律性。数学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以数学知识为素材,通过空间想象、直觉猜想、归纳抽象、运算求解、演绎证明和模式构建等诸方面,  相似文献   

19.
陈鹏 《大观周刊》2011,(44):255-255
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使他们在知识的学习与应用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建构的是可以应用的灵活的知识,而不是呆板的书本知识。当学生理解了一个数学知识,又能自觉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探索这一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时,若能使之成为良性循环,他们将受用终身。  相似文献   

20.
杨冰雪 《大观周刊》2011,(26):216-216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已成为数学教学中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计算能力是思维能力和运算技能的结合,是数学教学培养的五大能力(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像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之一。培养数学运算能力应着重培养运算的正确性和运算的迅速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