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影响肺功能检查中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明确医院感染的预防重点与控制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5年2月在医院接受肺功能检查的患者5 503例,依据检查时间分为观察组(2013年3月-2015年2月)和对照组(2011年3月-2013年2月),分析医院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肺功能检查中医院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比较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率及菌落监控结果。结果 5 503例患者接受肺功能检查,医院感染患者144例,感染率为2.62%;不同年龄、是否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是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是否存在环境污染、设备污染、医护人员污染及医护人员预防医院感染不同知识掌握程度是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观察组的环境、设备、医护人员菌落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功能检查中医院感染的发生与环境、设备、医护人员污染等因素密切相关,医护人员应加强感染控制力度,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预防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预防消化内镜医院感染的方法及消化内镜感染的护理措施,以完善消化内镜的诊治工作.方法 选取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进行消毒内镜诊疗的300例患者为研究组,给予新型预防消毒内镜医院感染的方法及消毒内镜感染的护理措施;将2009年1-10月100例患者为对照组,给予传统的预防消毒内镜医院感染的方法及消毒内镜感染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诊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呛咳躁动率、恶心率、患者术后不适率分别为1.7%、2.0%、1.0%,对照组分别为15.0%、21.0%、11.0%,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研究组的病原菌检出率为8.0%,对照组检出率为3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败血症.结论 新型消毒内镜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护理管理效果良好,避免了医院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肺癌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构成、耐药性以及预防措施,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短期生活质量及肺功能状况.方法 收集2005年6月-2012年6月120例行化疗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病原菌检测及药敏试验,对医院感染率、感染发生部位、病原菌构成、耐药性及护理预防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20例肺癌患者发生感染58例,感染率为48.33%;感染主要发生在呼吸道、口咽部、泌尿道及胃肠道等部位,以呼吸道感染最多29例占50.00%;共检出病原菌5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2株占72.41%,革兰阳性菌12株与真菌4株,分别占20.69%与6.90%;多数病原菌对青霉素、林可霉素以及环丙沙星等耐药率较高;护理预防前后患者短期生活质量及肺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化疗后合并医院感染的肺癌患者的痰菌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实施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短期生活质量及肺功能.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有效方法.方法 2006年8月-2009年7月,医院感染管理科制定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制度和工作流程,并检查相关制度落实情况;有针对性的各项监测;同时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密切配合,全科参与,共同完成新生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结果 与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相关制度执行良好;在危重患者数最增加、有创技术使用增加、医院感染风险加大的情况下,医院感染率、漏报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部位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均符合标准要求;未发生不可控制的医院感染流行及暴发流行事件.结论 医院感染管理科制定和督促落实相关制度,加强监测,对医院感染病例使用前瞻性与目标性监测相结合,并与科室医务人员密切配合和全员参与,是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患者医院感染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 选择2009年2月-2011年11月在医院治疗发生医院感染的4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8例医院感染患者中,男27例占56.3%,女21例占43.7%,<50岁患者17例占35.4%,>50岁患者31例占64.6%,医院感染病例中发生在住院≤10d者有7例占14.6%,11~30 d者有15例占31.3%,>30 d者26例占54.1%,而且使用抗菌药物越多,感染率越低;48例乙型肝炎患者医院感染分布主要为下呼吸道、上呼吸道、泌尿道及胃肠道,分别占45.8%、20.8%、12.5%及8.3%;另外在医院感染发生时,大多数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载量较入院时有所下降,且肝功能状况改善,然而病情的缓解尚不足以阻止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 预防乙型肝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要严格做好医院内部管理及提高医务人员的认识,尽量缩短乙型肝炎患者的住院时间,以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加强细节管理,有效对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重点部门的交叉感染进行预防与控制.方法 加强医务人员预防控制教育与技能培训;建立耐药菌报告及反馈制度;实施有效的隔离、清洁和消毒措施;加强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的预防控制干预;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结果 2010年发生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患者为238例,感染率为21.0%,2011年为182例,感染率为17.3%;由于医务人员提高了对多药耐药菌预防控制的认识,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有效地防止了多药耐药菌株的进一步传播,重点科室交叉感染率明显降低,未出现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暴发流行事件.结论 加强在多药耐药菌预防控制中的细节管理对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加强医院感染在职教育预防医院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是医院各类人员在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意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我院感染管理科近几年来,制定了科学的培训计划,采取分层次、多样化的培训方法,积极开展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评价其对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6月医院血液透析住院患者78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常规模式进行护理,试验组实施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医院感染控制,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率、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39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例,感染率2.6%,对照组39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5例,发生率1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知识了解程度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28.97±5.33)分和(19.10±2.69)分,对照组分别为(21.79±8.99)分和(13.85±7.45)分,试验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可降低医院感染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感染预防控制意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感染预防束联合预防性护理在手术部位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接收手术治疗的6 5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符和本研究的6 212例患者,将6月份之前仅实施预防性护理的3 02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6月份之后联合实施感染预防束及预防性护理的3 190例患者设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发生情况及一般治疗情况。结果①对照组3 022例患者中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率3.08%,实验组3 190例患者中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率1.6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照组患者中表浅缺口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为0.53%,实验组为0.41%,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器官腔隙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为2.55%,显著低于实验组的1.19%(P0.05);③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均高于实验组患者(P0.05)。结论实施感染预防束联合预防性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手术部位医院感染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2011年3月-2013年3月医院结核病患者多药耐药菌(MDROs)感染的预防及隔离状况,为提高医院感染控制质量提供参考方案。方法对医院医务人员、检出MDROs感染的结核病住院患者相关知识及预防与隔离进行现场调查问卷,并调查预防隔离措施实施前后消毒隔离质量管理状况,对所有数据应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师、护理人员及患者的MDROs感染相关知识知晓率分别为100.0%、75.0%、2.0%,知晓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师手卫生正确率、依从率均高于护理人员,分别为85.00%、50.00%和60.00%、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隔离措施后与实施前在医务人员管理、环境管理、医疗器械与用品管理的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结核病患者MDROs感染相关知识较缺乏,医护人员预防隔离措施的实施质量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1.
精神病专科医院感染管理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精神病专科医院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加强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完善医院感染制度,强化人员培训;着重环节管理,加强消毒隔离措施;强化医务人员标准预防.结果 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意识明显增强,手卫生依从性由20.0%提高至45.0%,主动发现3起医院感染暴发的隐患.结论 精神病专科医院医院感染管理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应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预防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影像科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危险因素,提出防范与管理对策。方法加大培训力度;健全规章制度,定期督查考核;完善设施设备,加强环境管理;注重手部卫生,加强职业防护;了解感染管理现状。结果工作人员医院感染管理意识淡薄,相关知识缺乏;检查室内卫生清洁度差;仪器设备的污染;规范覆盖面不全,医院感染管理相对滞后等是影像科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规范医疗废物的分类处理,加强介入治疗的医院感染管理等综合措施可有效预防与控制影像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基层县级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抗菌药物使用、细菌培养标本送检等基本情况,发现并分析基层医院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基层医院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医院感染管理科以专职人员为主,抽调临床科室监控医师及监控护士协同,调查2011年3月23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采取床旁调查和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将所有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应调查住院患者360例,实际调查360例,实查率100.0%,发生医院感染6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1.6%,感染部位以肺部感染为首,占66.6%,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1.1%.结论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快速有效,能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为有效开展目标性监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为医院感染监测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患者病历99725份进行医院感染调查分析。结果:2011~2013年医院感染率分别为2.69%、2.57%、2.61%;医院感染发生率最高的科室是ICU,占32.37%,其次为神经外科(9.54%)、血液内科(7.18%);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46.19%,其次为泌尿道(16.10%)、上呼吸道(9.91%);分离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57.88%,其次为革兰氏阳性菌(22.01%),真菌(20.11%);侵袭性操作、化疗等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加强对医院重点科室、重点部位及重点环节的监测与干预,提高医务人员感染控制意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降低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不同宣传方式在口腔科医院感染控制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326例口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对性的健康宣教方式予以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对口腔预防感染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就诊或住院期间的医院感染率.结果 术前对医院感染控制相关知识的掌握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71.2%,对照组患者优良率为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对医院感染控制的相关知识掌握优良率为92.0%,对照组患者优良率为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就诊或住院期间医院感染率为2.5%,低于对照组的8.0%(P<0.05).结论 针对性健康宣教能有效提高患者对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并能正确有效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工作,从而降低口腔手术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加强对护工医院感染的管理与预防控制,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方法 对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重点环节管理,规范流程并检查反馈结果.结果 通过对护工工作流程、工作用具等有关医院感染知识的强化培训,可从自身工作有效地阻断传染源,控制医院感染,创造一个安全的就医环境.结论 护工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与规范化管理,是降低及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的认知程度、防护措施的实施情况,为医院感染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医务人员掌握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日常工作中的防护行为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598名医务人员完成调查表,合格率70.7%;护士、医师合格率>80.0%,护工、工勤人员的合格率仅为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历职称组间的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合格率由78.7%上升至90.8%,工作年限>21年组的合格率明显高于<2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0.0%医务人员能做到无菌操作前后及抢救危重患者前后洗手、抢救危重患者时戴口罩等;60.0%的人不能做到六步洗手法、进病房戴口罩、接触病案及患者物品后洗手.结论 在实际的医疗工作中,无论医师、护士还是医技检验人员均存在着不规范的操作,建议医务人员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积极预防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降低患者介入手术后感染率,提高介入手术室医疗及护理管理质量.方法 由专人负责每月定期对介入科手术区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空气及使用的消毒液进行细菌学监测.结果 2006-2010年共检测标本240份,其中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及使用的消毒液合格率均为100.0%,空气合格率98.3%,总合格率为99.6%.结论 介入科手术治疗室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对介入手术室工作环境定期进行监测,按标准要求落实各项工作责任,是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医院医疗设备优化管理现况并对医院感染防控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采取提高管理认识、优化管理目标、改善管理环境的措施以实施医疗设备优化管理,并通过加强院感防控意识的普及与培训、健全院感管理体系,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对医院出入人员与医护人员的管理等方式积极开展院感防控工作.结果:使先进医疗设备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确保了医疗设备的最佳使用状态并能发挥其最佳功效,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疗水平,且明显降低了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结论:医疗设备的优化管理可保证设备的完好率,并能更好地发挥其功用;院感防控工作的开展则能有效控制院内感染事件的发生率,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