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元宵节     
闹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相似文献   

2.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  相似文献   

3.
东采西摘     
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之夜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  相似文献   

4.
点亮心灯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讲一讲元宵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正月十五的晚上,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元宵节也叫“灯节”、“灯夕”,因为这个节日的主要活动是夜晚放灯。在这  相似文献   

5.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元宵佳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在这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间热闹非凡。唐人苏味道、宋人辛弃疾为我们再现了当时元宵佳节的盛况。主持人:叮当  相似文献   

6.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是中国民俗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而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活动。  相似文献   

7.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春灯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等是元宵节里几项重要的民间习俗。在元宵节这一天,我们学校举行了猜灯谜活动。每班选10名同学参加,共分两轮,我被选中了。走进猜谜现场,已经有好多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我这瞅瞅那瞅瞅,嘿,还真让我瞅到了一个自己会的。  相似文献   

8.
<正>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吃元宵、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游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2008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2月5日为元宵节,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厚植家国情怀,洛阳市隋唐城遗址植物园针对广大中小学生开展了元宵节主题研学活动,使同学们充分感受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此次研学活动以元宵节的历史文化为主线,学员们一起探习俗、赏花灯、学诗词、猜灯谜、品美食,踏上探寻传统节日文化的奇妙旅程。  相似文献   

9.
过完新年,转眼就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节,顾名思义是与元宵分不开的。因为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而在元宵节吃元宵,则是人们对这个节日更直观的理解。近千年来,元宵的制作日见精致。光就面皮而言,就有江米面、粘高粱面、黄米面和包谷面。  相似文献   

10.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因而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的夜晚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这天晚上,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花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据史料记载,秦末就有"正月十五燃灯祭祀道教太乙神"之说,可见元宵节是从"敬神送年"  相似文献   

11.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元宵节源于汉朝。据说,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篡权。吕后死后,周勃、陈平等人扫除诸吕,拥刘恒(即汉文帝)为主。因为扫除诸吕的日子正是正月十五日.所以每到这天晚上,文帝就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而正月亦称元月,夜又同宵.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  相似文献   

12.
如今的正月十五,只要全家人聚在一起,就着电视里元宵晚会的BGM(背景音乐),吃上一顿象征着"团团圆圆"的汤圆,就算过了元宵节了.但回望千百年前,古人在这一天的仪式感可比我们要强得多. 元宵节也称上元节,被古人视为新的一年正式开启之日.据传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  相似文献   

13.
郦寅 《中文自修》2023,(5):7-10
<正>元宵节,又有上元节、小正月、元夕、灯节等别称,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正月乃农历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故称“元宵”。因道教“三元”之说,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元宵佳节,中国人素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民俗活动。在唐代诗作中,以赏花灯题材为最盛,从唐代苏味道《正月十五夜》中的“火树银花合”,到宋代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的“东风夜放花千树……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再到清代曹雪芹《红楼梦》中的“庭燎烧空,香屑布地,火树琪花,金窗玉槛”,元宵灯火,历代传唱,在经典的不断传承和对话中,历久弥新。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唐人的元宵诗作,感受别有风致的元宵诗情。  相似文献   

14.
<正>如今的正月十五,只要全家人聚在一起,就着电视里元宵晚会的BGM (背景音乐),吃上一顿象征着"团团圆圆"的汤圆,就算过了元宵节了。但回望千百年前,古人在这一天的仪式感可比我们要强得多。元宵节也称上元节,被古人视为新的一年正式开启之日。据传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而且让士族庶民都挂灯,以表虔诚。  相似文献   

15.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始于西汉,元宵赏灯从东汉明帝开始,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入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  相似文献   

16.
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庆典元宵节,俗称“灯节”。元宵节是整个春节的最后一幕。在台湾,元宵节这一天,家家张灯、户户结彩,尤其是“北天灯,南蜂炮”两大盛会常常会吸引数十万民众参加。台湾有句民谚“元宵雨干人怨”,由此可见台湾同胞对元宵节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闹元宵     
哇!好香、好Q的“元宵”!妈妈说:今天是元宵节,家家户户都要吃“元宵”,晚上还有猜灯谜、赏花灯等更多热闹好玩的活动呢!元宵节的名称小朋友,你们知道元宵节名称的由来吗?因为元宵节的庆祝活动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夜晚举行,而正月就是“元”月,夜晚又称为“宵”,所以这一天就叫做“元宵节”了。元宵节是农历新年的最后一个节日,因此也被称为“小过年”。  相似文献   

18.
赏邮话元宵     
农历年(春节)后第一个月圆之夜称“元宵”。自两汉时期“正月十五通宵张灯,供人观赏为乐”,此后相沿成俗为“元宵节”,亦称“灯节”。至清代,“城市张灯,自十三日至十六日四永夕”,百姓除操办传统的灯会,还点焰火,放爆竹、明烛祭祖,还有猜灯谜、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舞龙、滚狮  相似文献   

19.
元宵节典故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人民的传统佳节——“元宵节”,它起源于汉朝。吕后驾崩之后,大臣周勃、陈平等人,平定了吕后余党叛乱,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平叛这天刚好是正月十五,汉文帝出于“策略统治”,收买民心,将这天命名为“元宵节”,大赦天下,与民同乐。从此相沿成习。  相似文献   

20.
元霄诗话     
春节刚过,余兴尚浓,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据记载,元宵节始于西汉。汉惠帝刘盈死后,其母吕雉篡位,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吕雉死后,周勃、陈平等人协力扫除诸吕,拥立刘恒为帝,即汉文帝(前180—140年)。因为勘平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所以每到这天晚上,文帝即出宫游玩,与民同乐,以示庆贺。古时正月又叫元月,“夜”在古语中称“宵”,所以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后来,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元宵的盛况,在历代诗词中都有生动的描写。元宵之夜,张灯结彩,故元宵又叫灯节。放灯习俗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