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误诊4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主要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是EB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缺少特异的症状体征,特别是在少年儿童中,极易漏诊和误诊。现将我院2005/2008年收治的46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张丽  王惠贤  陶丽冰 《现代护理》2007,13(2):115-116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 M)是一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传染病,主要由原发EB(Epstein-Barr)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散发性传染病。临床表现多样化,以不规则发热、咽喉炎症、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外周血液中异型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增多、以及血清中嗜异性凝集素和其他特异性抗体为特征。隐性感染者与患者是本病的传染源,飞沫传染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病程常有自限性,预后良好。临床以儿童及青少年为主,成人发病相对少见。我科于2006年7月4日收治1例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经积极治疗和护理,临床治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8例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断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中5例合并肺炎,18例合并肝功异常,3例合并血小板减少,3例合并贫血,3例合并皮疹。结论: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与传统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类似。更昔洛韦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4.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一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传染病,主要由原发EB(Epstein-Barr)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散发性传染病.临床表现多样化,以不规则发热、咽喉炎症、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外周血液中异型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增多、以及血清中嗜异性凝集素和其他特异性抗体为特征.  相似文献   

5.
巨细胞病毒感染致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CMV)感染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反应。方法对10例确诊为CMV感染所致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CMV感染所致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也可引起全身各系统的损害,所有患儿经更昔洛韦治疗后全部临床治愈。结论在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时,尽可能性进行病原诊断,除EB病毒感染外,应考虑其他病原感染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皮疹是小儿常见的一种临床表现,形态多样,给诊断带来难度。现从发病经过、临床体征和实验室检查三个方面分析如下。1发病经过1.王发病年龄小儿发疹性疾病有年龄特征。病毒感染多见于年幼儿,特别是发疹性传染病,如麻疹、风疹、水痘、幼儿急疹、肠道病毒感染,尚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D崎病、登革出血热等。猫抓病、流行性出血热则多见于年长儿。细菌性发疹性疾病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多见于年幼儿,链球菌感染炭疽多见于年长儿。兔咬热可见于各年龄期儿童。钩端螺旋体病见于年长儿,而先天性梅毒见于婴儿。衣原体所致鹦鹉热、立克…  相似文献   

7.
陈宏靓 《妇幼护理》2023,3(2):256-258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其主要为Epstein-Barr病毒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往往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容易造成漏诊误诊.本文通过介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静注免疫球蛋白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注免疫球蛋白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515041汕头大学医学院附一院马廉郭光华华西医科大学小儿血液肿瘤研究室罗春华刘亚峰张雅欧为探讨静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疗效,笔者将30例IM分为两组,分别给予IVIG治疗和病...  相似文献   

9.
李燕  陈题  谢映红 《妇幼护理》2023,3(21):5108-5110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对 EB 病毒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7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我 院收治 86 例 EB 病毒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接受常规护理的患儿 43 例均纳入对照组,接受综合护理的 患儿 43 例均纳入研究组。对比两组的白细胞计数与异型淋巴细胞数量,家长健康知识知晓度,家长焦虑情绪与抑郁情绪以及 临床有效率。结果 研究组的白细胞计数与异型淋巴细胞数量,家长健康知识知晓度,家长焦虑情绪与抑郁情绪以及临床有效 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EB 病毒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可以改善患儿病情,家长心理状况及认 知水平得到改善,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原位杂交和巢式PCR辅诊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由Epstein Barr(EB)病毒感染所致。在欧美 ,该病多发生于青壮年 ;在我国则多见于儿童 ,鲜见于成人 ,且成人症状常不典型〔1,2〕。最近 ,我们采用原位杂交、巢式PCR和免疫组化法 ,辅助确诊 1例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 ,2 5岁。因左下颌处发现肿块 2周就诊。查体 :左下颌淋巴结肿大如龙眼 ,有轻度压痛。外周血白细胞总数 9 9× 10 6/L ,涂片中淋巴细胞 76 % ,其中 38%为异型大淋巴细胞 (图 1)。B超示双下颌多组淋巴结肿大、脾肿大。临床疑为恶性淋巴瘤或传染性单核…  相似文献   

11.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我院2002年4月至2006年3月共收治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病年龄2个月至10岁,以学龄前及学龄儿童多见.28例患者以发热、咽峡炎、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皮疹、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增高及出现异型淋巴细胞为主要表现,另外双眼睑浮肿6例,占21.4%;心脏损害3例,占10.7%.结论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感染所致且累及多系统的全身性疾病,提示:双眼睑浮肿及心脏损害均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不可忽视的体征之一,大多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呈良性临床经过,预后良好.对于起病急,进展快,肝功能损害严重,多系统损害者,应注意EB病毒相关性嗜血细胞综合征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一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传染病,主要是由原发EB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散发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不规则性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及肝脾肿大、皮疹,同时伴有外周血中异常淋巴细胞增多,血清中可测得嗜异性凝集抗体和EB病毒特异性抗体。飞沫传染是最主要的传染源,病程常有自限性,预后良好,临床以儿童及青少年为主,成人发病相对少见,我科于2010年12月2日收治了1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合并左小腿溃疡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及护理,患者于54天后康复出院,现将临床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引起的自限性疾病。累及全身各器官.临床表现多样。常感染儿童及青少年,疾病早期发热明显。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合并红皮病在临床上实属罕见。红皮病多损害内脏,常以肺炎多见.其次为败血症及心、肝、肾损害。2007年1月我科收治1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合并红皮病病人。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7例临床分析广州医学院附属一院儿科(510120)卢其亮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累及多个脏器,故给早期诊断带来困难,易造成误诊。现将我科1985~1993年...  相似文献   

15.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传染病,主要是由原发EB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散发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不规则性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及肝脾肿大和皮疹,同时伴有外周血中异常淋巴细胞增多,血清中可测得嗜异性凝集抗体和EB病毒特异性抗体。飞沫传染是最主要的传染途径,病程常有自限性,预后良好,临床以儿童及青少年为主,成人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43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患儿应用更昔洛韦治疗的临床分析,进一步了解更昔洛韦对本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04年2月至2006年11月确诊的43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患儿选择更昔洛韦治疗,5ml(kg.次),每12h1次,疗程2周,并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3例确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患儿.无论从热退时间、咽峡炎消失、异型淋巴细胞降低等均有显著效果。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是由EB病毒(EBV)感染所致的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症状轻重不一,少年期常比幼年期严重^[1]。2008年5月临床发现1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同时出现多脏器损伤,除此以外,尚有乙肝及特发性Brugada样心电图(ECG)改变。现将其具体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 EB 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全身性免疫异常疾病。起病可急可缓,病情轻重不等,症状变化多端。现将我院1987年5月至12月以“婴儿肝炎综合征”入院,最后确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2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收集我院2007~2012年收治的7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并发症及预后。结果在本组资料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以发热、咽峡炎、颈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临床表现最为多见,患儿发病多与EB病毒感染有关,变异淋巴细胞增高是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简便有效的筛查手段,但与患者病情、预后无明显相关性,EBV-VCA-IgM的阳性率与病程、预后等因素有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能累及多种器官、系统,提高本病实验室检查特点的认识有助于减少误诊及判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46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46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资料。结果 46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均治愈。结论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注意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上感期极易误诊。治疗则以针对EB病毒的药物阿昔洛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