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火电机组排汽焓在线计算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火电机组热经济性在线监测的特点 ,利用熵增原理 ,结合温熵图、热力单元矩阵分析法和等效热降理论对汽轮机排汽焓的计算方法进行探讨 ,实现了火电机组在线监测系统中汽轮机排汽焓的在线计算 ,为机组实时热经济性分析提供了依据。图 3表 2参 9。  相似文献   

2.
基于组态方式的电站性能分析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电站性能分析系统对于电厂机组的安全、可靠运行,提高系统的热经济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介绍了一种组态方式的电站性能分析系统,该系统依托于电站分布式控制系统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采用热平衡法,等效热降法,能损耗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可在线计算出各种工况下的机组热经济性指标,进而进行热经济性分析,及时指导运行人员进行热力参数的调整,从而有效地提高电厂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3.
加热器端差对机组热经济性影响的通用计算模型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20  
准确而快速地评价各级加热器端差的运行热经济性,对热力系统的设计、运行和检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中以热力系统的热平衡方程、汽轮机功率方程和锅炉吸热量方程为基础,采用了将上述基本方程两端分别对加热器出口水焓求偏导的方法,并针对不同型式的加热器,找出了公式的规律性,得到了分析加热器端差运行热经济性的通用计算模型。推导过程中,定义了端差等效焓降和端差等效吸热量系数两个重要的概念。计算实例表明:该模型具有计算结果准确、使用方便简捷、通用性强等特点,尤其适用于机组运行经济性在线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4.
火电厂热力系统热经济性矩阵分析方法   总被引:27,自引:13,他引:27  
以现代计算手段为依托,在“先归并,后分析”的分析思路指导下,结合等效热降理论和Q-γ-τ矩阵,构造了能效分布矩阵方程,该矩阵方程全面反映了机组主系统和各种辅助系统对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状况,每个矩阵物理意义明确、规律性强。该矩阵方程的矩阵分析方法适用于各种凝汽机组的热经济性分析计算,具有通用、精确和适应计算机程序化的特点,可以使热力系统的热经济性整体计算和局部分析变得更加清晰、简单、客观,非常适合于计算机程序化。最后对所述方法,通过实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普遍热力系统及电厂热经济性状态方程的分析,提出一种基于Microsoft Visio的火电厂热经济性状态方程识别进行经济性计算的方法,讨论了其中的重点、难点并提出解决方法。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具有可组态、通用性强、计算快速准确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汽轮机汽缸效率变化热经济性简化分析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蒸汽在汽轮机中的做功分析,讨论了汽轮机汽缸相对内效率变化对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提出汽缸效率变化热经济性分析计算模型,改变了传统热力学方法分析带来的复杂性,为汽轮机在线节能诊断提供了简单实用的计算工具。  相似文献   

7.
以现代偏微分理论和汽轮机变工况的基本原理为理论依据,从汽轮机功率方程出发,经过严格的数学推导,得到了主蒸汽参数变化对机组热经济性影响的数学模型。以N600-16.7/537/537-Ⅰ型汽轮机的运行数据为例,对模型进行验证。计算实例表明:该模型物理意义明确,使用简便,在给定汽轮机蒸汽运行参数的情况下,不需要进行繁杂的变工况计算。这不仅为机组的热经济性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也大大方便了凝汽式汽轮机经济性的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8.
火电机组热经济性分析组态软件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锋  杨波  傅宏涛 《浙江电力》2000,19(2):17-19,24
针对大型热力发电厂性能分析系统可移植性较差的现状,介绍了一个新型的通用性强的在线火电机组热经济性分析软件系统,简述了组态原理及过程,给出了软件结构,对其中的类层次结构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将热耗计算程序挂接到该组态软件中,运行良好,结果正确。  相似文献   

9.
根据火用平衡方程、利用火用效率对汽轮机组给水加热系统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汽轮机组热力系统通用火用矩阵方程。该方程反映了热力系统对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构造简单,不仅可以简化传统的汽轮机组热力系统火用的计算,为编制通用汽轮机组热力系统计算程序提供了依据,而且为汽轮机组热力系统火用分析特别是为进行局部的定量火用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江文豪  韦红旗 《发电设备》2010,24(6):425-429
针对汽轮机排汽焓的计算是火电机组热经济性在线分析的难点,提出了采用遗传算法(GA)对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SVR)的预测模型参数进行优化,利用优化后的模型(GA-SVR)对汽轮机排汽焓进行预测研究。以某300 MW汽轮机组为例进行了排汽焓的在线计算,并与常规SVR模型和BP-ANN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在线预测汽轮机排汽焓值,可为火电机组的在线性能监测提供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提高多运行方式下大系统稳定计算的效率.在概率条件下对大系统特定模式进行降阶计算,并对降阶后模型进行了应用研究.在单方式大系统特定模式降阶计算工作的基础上,将概率方法引入到特定模式降阶研究中,依据特征值灵敏度对系统状态矩阵进行重新排序,仅保留与特定模式强相关的发电机组,使状态矩阵维数得以降低,得到降阶后模型.由于降阶后状态矩阵一般为复数形式,把矩阵虚部作为实部的修正量,以实部的特定特征值作为初值,采用改进Ravleigh商逆迭代法对降阶后矩阵进行迭代计算.在一16机系统上进行试算分析,结果显示概率情况下的降阶模型基本反映了多种运行方式下对应特征值的变化趋势,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马婉玲  丁明  吴红斌  包敏 《发电设备》2008,22(2):106-110
为协调热电联产中热、电负荷的变化,解决热电供需不平衡问题,对分布式能源系统中燃气轮机热电联产的运行方式进行了优化。在传统"以电定热"和"以热定电"两种运行方式的基础上,提出通过添加辅助设备的方式来补充热电联产的运行方式。通过对优化前、后联产系统的总热效率进行的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并对热电联产子系统的运行方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继电保护在线整定和离线整定的定值性能比较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在分析继电保护离线整定计算模式的基础上,对在线整定计算模式的意义和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某实际电力系统为例,详细分析了离线模式和在线模式的定值性能,指出了研究各类在线整定计算系统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优化线路零序电流保护整定计算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速度和效率,给出了优化线路零序电流保护整定计算的方法。包含对网络操作时,用补偿法修改阻抗矩阵元素;对影响零序Ⅰ段及各延时段分支系数计算的主要因素:故障点、故障类型、运行方式以及避免各延时段分支系数重复计算问题作了分析,并详述了合理的选择方法。这些方法有助于减少整定计算的工作量、减少整定计算的盲目性、极大地增加对整定计算程序开发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大规模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分析中计算机电振荡模态的一种有效方法。用Jacobi-Davidson方法求取系统状态矩阵按阻尼比递增的特征值子集,抓住了电力系统机电振荡分析问题的本质,避免了大量冗余特征值的计算,大大减少了计算量。另外提出了在Jacobi-Davidson方法中用Arnoldi分解构造初始正交子空间的方法,提高了该方法在迭代初期的计算效率。最后将提出的方法分别在46机和113机系统上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地求出系统负阻尼和阻尼不足的所有振荡模态,适用于大规模电力系统的机电振荡分析。  相似文献   

16.
李大才 《中国电力》2015,48(5):103-108
为了进一步研究沿海大型火力发电厂海水直冷机组的循环水泵经济运行方式,通过试验研究和在线计算优化方法建立了循环水系统受潮汐因素影响的数学模型,并结合建立数据池的方法,逐步对循环水泵运行方式进行优化,以在线煤耗最低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循环水泵运行优化模型,得出不同潮汐、海水温度和负荷条件下的循环水泵最佳运行方式;同时,结合机组负荷对未来时段内不同循环水泵运行方式下的单元机组节煤量进行预测,得到未来时段循环水泵最优运行方式,用以指导机组实际运行。潮州发电公司循环水系统采用所研制的在线优化方法后取得了良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7.
电站锅炉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技术不仅能提高机组热效率、具有良好的环保效果,并且是一种较为高效、低污染的成熟燃煤发电技术。目前国内超超临界锅炉热力计算基本采用国外引进的“黑箱”式计算程序,专用性强,功能适应性窄。基于J2EE标准的多层架构体系,提出“统一汽水流程”迭代的超超临界二次再热锅炉机组热力性能分析计算的通用模型及总体算法,完成针对锅炉不同类型受热面布置及工质流程顺序的热力性能计算系统研发。同时,结合某台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二次再热锅炉热力校核计算的实际应用案例,验证本文模型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获取对燃气分布式能源能效、经济、环保影响较大的参数,进而指导项目的建设与运行,建立燃气分布式能源系统在热力性能、工程经济性、环保性能方面的能效计算与敏感性分析模型。以某国际机场燃气分布式能源为例,对其进行能效分析与敏感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提高发电效率、制冷系统COP(制冷系数),有利于一次能源节约率的大幅提高; 天然气价和冷价对系统经济性的影响较大,在燃气分布式能源项目的设计应用中需充分考虑; NOx和SO2对减排量收入的影响非常突出,CO2对环境影响方面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9.
综合能源系统的混合能量流求解是后续能量综合管理与调控的基础环节。为避免传统统一求解能量流时可能存在的模型维度高、收敛性差等问题,同时充分考虑能量枢纽(energy hub,EH)在不同运行模式下对系统能流分布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计及EH不同运行模式的综合能源系统混合能量流求解方法:基于EH建模以及建立电、气、热各能源子系统的能流独立求解模型,划分典型运行模式,利用EH单元输入输出的钳制约束对各能源子系统的能流独立计算结果进行迭代校正,实现EH在不同运行模式下的能流流程化求解。算例结果表明,此算例适用于不同运行模式的混合能量流计算,且具有较好的收敛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