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亚急性甲状腺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以短暂疼痛的破坏性甲状腺组织损伤伴全身炎性反应为特征,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疼痛疾病.放射性痛和转移性痛为其特征.甲状腺毒症阶段甲状腺激素升高和甲状腺摄碘率降低的双向分离现象是其重要特点.亚急性甲状腺炎在诊断困难时可依靠甲状腺针吸细胞学检查明确诊断.在甲状腺毒症阶段为对症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阶段视病情需要短期、小剂量补充甲状腺激素,而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需终身替代治疗.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后需继续随访.  相似文献   

2.
无痛性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表现为短暂、可逆的甲状腺滤泡破坏,局灶性淋巴细胞浸润。10%发生在产后,称之为产后甲状腺炎。甲状腺无疼痛及触痛为其特征。其典型的甲状腺功能变化类似于亚急性甲状腺炎。摄碘率、T3/T4比值及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有助于无痛性甲状腺炎与Graves病的鉴别。无痛性甲状腺炎在甲状腺毒症阶段为对症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阶段视病情需要短期、小剂量补充甲状腺激素,而永久性甲减需终生替代治疗。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后仍需继续随访。  相似文献   

3.
无痛性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表现为短暂、可逆的甲状腺滤泡破坏,局灶性淋巴细胞浸润.10%发生在产后,称之为产后甲状腺炎.甲状腺无疼痛及触痛为其特征.其典型的甲状腺功能变化类似于亚急性甲状腺炎.摄碘率、T_3/T_4比值及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有助于无痛性甲状腺炎与Graves病的鉴别.无痛性甲状腺炎在甲状腺毒症阶段为对症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阶段视病情需要短期、小剂量补充甲状腺激素,而永久性甲减需终生替代治疗.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后仍需继续随访.  相似文献   

4.
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一、概念 甲状腺毒症(thyrotoxicosis)是指血循环中甲状腺激素过多,引起以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中由于甲状腺腺体本身功能亢进,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所导致的甲状腺毒症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由于甲状腺滤泡被炎症(例如亚急性甲状腺炎、安静型甲状腺炎、产后甲状腺炎等)破坏。[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尿碘质量浓度及甲状腺功能在无痛性甲状腺炎患者与其他甲状腺毒症患者中的区别。方法  2 0 0 2 - 0 1~ 0 4在第四军医大学西安医院住院初诊血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的患者 75例分为无痛性甲状腺炎组、亚急性甲状腺炎组、格雷夫斯病组 ,测量血清学及血、尿碘指标 ,观察各组与指标间的关系。结果 T3 、T4及血、尿碘与甲状腺毒症的种类有关。结论 无痛性甲状腺炎的发病并非少见 ,可通过临床表现、血尿碘和甲功测定等对此类疾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无痛性甲状腺炎(painless subacute thyroiditis,PST)又称无症状性甲状腺炎、亚急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是自身免疫甲状腺炎的一种类型,属于自限性疾病。其临床病程与亚急性甲状腺炎相似,但无甲状腺疼痛及触痛。PST最典型的临床过程:甲状腺毒症期持续1~3个月;进入正常甲状腺素血症期,甲状腺毒症症状基本消失,此期持续数周;然后  相似文献   

7.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伴甲亢,又称桥本甲状腺毒症(Hashitoxicosis),俗称桥本甲亢,属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TD)的一种,而ATD又囊括了甲状腺的多种炎症改变。因此,桥本甲状腺毒症的识别实为多种伴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的甲状腺炎性改变之间的鉴别诊断。桥本甲状腺毒症通常发生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桥本病)的初期,占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不足5%。可因与甲状腺相关的自身抗体与抗原反应时所致的甲状腺滤泡上皮受炎性破坏有关,也可因存在有兴奋性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刺激尚未受到自身免疫性炎症破坏的腺体组织,使甲状腺激…  相似文献   

8.
分析22例无痛性亚急性甲状腺炎(PST)病例的临床特征,并与同期收治的其他甲状腺毒症的临床表现作一比较,结果显示PST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应尽早作出正确诊断,以避免不适当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临床应用和价值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目的 总结 143 2例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FNAC)的经验 ,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甲状腺细针穿刺标本进行细胞病理学诊断。结果 成功作出细胞学诊断者 12 41例 ,成功率 86 66%。其中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2 2 0例 ,桥本甲状腺炎 5 0 4例 ,桥本甲状腺毒症 2 5例 ,亚急性甲状腺炎 40例 ,甲状腺肿 12 2例 ,甲状腺肿囊性变 41例 ,滤泡细胞腺瘤 64例 ,腺瘤囊性变 65例 ,余为个别少见的疾病 ( 160例 )。可疑恶性病变 13例 ,无法诊断 178例。结论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有重要意义 ;对桥本甲状腺炎有确诊意义 ;能鉴别甲状腺功能亢进和桥本甲状腺功能亢进、亚急性甲状腺炎和桥本甲状腺炎 ;FNAC的诊断快速安全、费用低、准确率较好、近于无损伤性 ,如能正确掌握可以提高甲状腺常见疾病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10.
<正>亚急性甲状腺炎(Subacute thyroiditis,SAT)是甲状腺的一种自限性炎症性疾病,在女性中多见。通常表现为突然发生的甲状腺肿痛和一过性甲状腺毒症。上呼吸道病毒感染通常认为是SAT的主要环境致病因素。SAT发病前1~3周常有上呼吸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IFN联合利巴韦林(RBV)治疗CHC致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CHC患者应用干扰素联合RBV治疗过程中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临床资料。78例患者随机分为重组人干扰素α2b(IFN-α2b)组58例,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Peg-IFN-α2a)组20例。结果 78例患者中,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TD)者17例(21.79%),其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5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2例。78例患者的性别、基线HCV RNA载量、丙型肝炎病程、病毒应答时间、总疗程与TD发生无显著相关性,年龄、既往TD病史有显著相关性。78例患者中,有15例为一过性TD,仅2例终止干扰素治疗。两组患者导致TD的发生率分别为10%(2/20)和25.80%(15/58)。两组患者的年龄(χ2=4.974,P=0.026,OR=1.073)、既往TD病史(χ2=5.123,P=0.024,OR=16.569)与甲状腺疾病发生呈现正相关。出现TD时间主要集中在干扰素治疗后31~60天。结论 TD是干扰素治疗CHC中较常见的不良反应,特别是既往有TD病史者,多数TD为短暂性异常,应在密切监视下完成抗病毒疗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正常范围甲状腺功能状态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选取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156例,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胰岛素浓度,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体重指数,分析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FT3、FT4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将测得TSH值,按四分位法分为低水平组和高水平组,比较组间各指标的差异。结果正常范围内血清TSH水平与体重指数显著正相关,与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呈正相关。TSH高水平组(TSH3.5—4.6mIU/L)患者的体重指数、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化血红蛋白及甘油三酯均较TSH低水平组(TSH0.3~1.4mIU/L)明显增高(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正常范围的甲状腺功能状态下,高水平的TSH对糖脂代谢紊乱、体重增加及胰岛素抵抗有一定影响,临床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3.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是一种亚临床甲状腺疾病。诊断标准是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高于正常上限而游离T4水平尚在正常范围。目前全世界亚临床甲减的平均患病率为4%-10%,主要发生在女性和老年人群。桥本甲状腺炎是最常见的病因。其主要的临床危害包括引起血脂异常、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影响认知功能,还可导致不孕和流产。治疗主要针对血清TSH〉10ml U/L的患者,应用左旋-T4替代治疗。对于血清TSH4~10ml U/L,特别是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者需密切监测。此外,对妊娠期亚临床甲减患者的治疗要求控制TSH〈2.5ml U/L。  相似文献   

14.
丁石梅  屈伟  梁熹  贾晓黎  翟嵩  张欣  李梅  党双锁 《肝脏》2014,(9):650-652
目的:探讨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后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情况及相关因素的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6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观察89例干扰素治疗前和117例治疗后甲状腺功能的异常情况及其影响因素,Logistic分析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干扰素治疗前的89例患者中,有23例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其中甲状腺功能减退症7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4例;干扰素治疗后的117例患者中,有17例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其中甲状腺功能减退4例,为桥本甲状腺炎2例和非自身免疫性甲状腺功能减退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1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2例。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5.828)、体内预存抗甲状腺自身抗体(OR=35.393)是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使用干扰素治疗后诱发甲状腺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可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对体内预存大量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的女性,要监测甲状腺功能,定期复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T2DM合并甲状腺疾病的患病情况及临床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420例住院T2DM患者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及临床资料. 结果 (1)T2DM患者甲状腺疾病患病率16.67%;甲状腺功能异常患病率15.71%.甲状腺功能异常患病率甲亢组3.57%,甲减组8.10%,低T3综合征组4.05%.甲减组中,亚临床甲减甲状腺功能异常患病率(4.52%)最高,女性甲状腺疾病及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病率均高于男性(P<0.05).(2)与T2DM组相比,T2DM合并甲状腺疾病组病程及胰岛素泵治疗时间增加,C-P120min水平降低;两组UAlb 30~299 mg/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甲亢组DPN患病率最高,低T3组年龄最大,且合并冠心病史发生率最高(P<0.05). 结论 T2DM合并甲状腺疾病患病率较高,甲状腺功能异常表现形式多样,对T2DM患者进行早期甲状腺功能的筛查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肥胖患者常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这种异常在体重减轻后有所恢复,而甲状腺功能的异常又可引起脂肪堆积或体重增加.研究发现,人类脂肪细胞表达功能性的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促甲状腺激素(TSH)可能作用于表达TSHR的脂肪细胞,调节脂肪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及脂肪因子的分泌.目前,TSH与体重指数、腰臀比、腰围等的关系尚存争议,但较多研究肯定了TSH与大部分肥胖相关参数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相关性,观察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CHF的效果。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6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CHF组)及5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T3)、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甲状腺素(T4)、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并进行比较。然后将甲状腺素水平降低的52例CHF患者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分别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和常规抗心衰治疗+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情况。结果:CHF组与对照组相比,T3、FT3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心力衰竭程度越重,T3、FT3水平降低越明显(P0.05),T4、FT4、TSH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CHF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明显优于CHF观察组(P0.05)。结论:CHF患者常伴有血清甲状腺素水平下降,且甲状腺素水平降低与心衰程度密切相关。短程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CHF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