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基于故障传输线分布参数节点导纳方程的故障测距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频域故障电力传输线故障节点导纳方程推导一种基于分布参数的双端故障测距判据。该判据可以对不对称的故障进行故障定位 ,这些故障包括单相接地故障、两相接地故障和两相短路故障。该判据不要求传输线分布参数对称 ,应用不受对端系统阻抗的影响 ,不受传输线故障时的过渡电阻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故障电力传输线电压时域响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传输线分布参数理论和传输线节点导纳矩阵(MNA),推导了故障电力传输线的复频域节点导纳矩孟,并应用数值拉普拉斯反变换(NILT)对故障电力传输线终端电压的时域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根据传输线长度单位、长度参数和串联电容推导了带串联电容传输线的分布参数节点导纳方程。基于该方程可以对带串联电容的电力长线响应进行分析 ,也可以应用该方程进一步研究带串联电容传输线的故障测距方法。将基于matlab的计算结果与EMTP仿真结果相比证明该分析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基于节点导纳方程的串联补偿线路双端故障测距算法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由于与串补电容并联的氧化锌非线性电阻(MOV)的非线性特性,一般的故障测距方法对于有串联补偿装置的输电线路不再适用。作者基于传输线的节点导纳方程考虑了故障时串补装置的状态,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串补线路的故障定位算法。该算法使用相参数(而非序参数)及两端的不同步数据,采用分布参数的线路模型,利用两个子算法搜索故障距离,通过比较两个子算法得到的过渡阻抗值排除伪根,选择一组正确解,从而获得准确的故障位置。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了该算法具有较好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分布参数故障传输线复频域布参数节点导纳方程和另一种数值拉普拉斯反变换方法,对故障传输线首末端电压响应进行了分析,基于matlab的分析结果显示,与应用pade有理函数近似的拉普拉斯反变换方法相比较,该方法更易于分析,结果更准确。  相似文献   

6.
应用蒙特卡罗法和传输线耦合响应节点导纳方程,分析了高空核电磁脉冲(HEMP)场激励下交流高压输电线和直流高压输电线耦合响应的分布规律.分析中将电磁波的入射参数,包括极化角、入射角和方位角,作为一组随机变量,并由计算机随机产生.应用瞬态外场激励下多导体传输线节点导纳方程分别分析端接传输线耦合电流和耦合电压响应峰值,并得出...  相似文献   

7.
在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与运行中,需要大量的故障计算、分析,手工计算方法是繁锁、困难的。论述了计算电路常用的节点电位法和回路电流法,即从求解节点导纳方程和节点阻抗方程而计算故障点参数。说明Excel是广泛应用的办公软件,具有强大的计算、数据分析和图表处理等功能。用实例阐明了Excel在电力系统故障计算时的方法,即建立系统等值序网络和各序网络节点导纳矩阵,用Excel矩阵求逆函数获得阻抗矩阵,求得阻抗方程,再计算出故障电气参数。Excel软件的应用使故障计算准确、方便、直观。  相似文献   

8.
基于传输线分布参数节点导纳方程和数值拉普拉斯反变换(NILT)方法,仿真分析了传输线串扰电压响应及传输线参数和端接阻抗对串扰电压峰值的影响.基于实验室研究设备对共地并行传输线间的串扰电压进行了实验研究.将实验结果与理论仿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仿真和测量结果波形基本一致,仿真的脉冲宽度要大于测量脉冲宽度,仿真结果峰值略小于测量峰值.  相似文献   

9.
外场激励下多导体传输线响应的节点导纳分析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空间电磁场激励下的Taylor和Agrawal传输线模型,分别推导了Taylor 和Agrawal模型的均匀平面波激励下耦合多导体传输线终端响应的方程.将沿传输线分布的激励源等效为终端等效电流源,根据散射电压、入射电压和总电压的定义以及终端网络的边界条件,分别以传输线终端节点的总电压和散射电压为未知量,推导了均匀平面波激励下端接耦合多导体传输线的节点导纳方程.该方程为分析均匀平面波激励下含有复杂终端网络的传输线以及传输线网络的节点电压电流响应提供了简便途径,概念和计算过程简单,易于计算复杂传输线网络的节点电压.考虑大地的影响,本文全面阐述了传输线耦合电压响应分析过程,并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对含屏蔽地线的五导体传输线响应进行了数字仿真,并分析了地线对其他三导体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机电-电磁暂态混合仿真对机电侧非对称故障的处理能力,进一步提升混合仿真对各类工况的适应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同时考虑机电侧非对称故障和电磁侧非对称故障的计算方法。首先提出了一种机电侧发生非对称故障后的机电侧故障仿真方法,该方法根据非对称故障的类型获取故障电路导纳矩阵,继而通过修改与故障节点相关的导纳元素,将故障电路导纳矩阵的叠加到原导纳矩阵中获得故障后的导纳矩阵,并通过求解网络方程获得故障后的网络解。然后根据线性电路叠加定理,提出了接口节点戴维南等值电势的计算方法。为减少电磁侧的建模量,采用接口正序等值导纳进行戴维南电势向诺顿等值电流的转化。最后结合含有一回直流线路的IEEE39节点系统的基于PSCAD+C架构的机电-电磁暂态混合仿真平台,验证了所提方法的精度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电缆-架空线混合线路故障行波测距新方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电缆-架空线混合线路的故障测距存在2个难点:电缆依频特性突出.波头不易准确捕提;线-缆接头处波阻抗不连续,行波发生反射,增加了故障点反射波识别的难度.分析了电缆-架空线混合线路不同区段故障时,连接点处的负序电流分布特征,提出了一种电缆-架空线混合线路的故障测距新方法.对确定的电缆-架空线混合线路,于故障附加负序网络利用线路两端电气量推导线缆接头处的分布电流,藉此判断故障区段;此后,根据确定的线-缆长度所对应的行波折反射规律,剔除线缆接头处的反射波干扰:根据电流线模分量与零模分量模极大值的极性规律确定故障点反射波,实现电缆-架空线混合线路的单端故障测距.同时,揭示了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模量耦合现象与规律.大量电磁暂态仿真表明,不对称接地故障存在线模与零模耦合,该电缆一架空线混合线路的故障测距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12.
陈文景 《电力建设》2012,33(11):91-95
提出了一种高压线路故障分量电流差动保护新方法,该保护方法理论上不受分布电容电流和负荷电流的影响,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可靠性。在非全相运行状态下发生高阻接地故障时能正确跳开故障相,提高了保护的抗过渡电阻能力。仿真验证了该保护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首先基于线路绝缘电阻测量进行故障检测和诊断——识别故障类型和故障相,然后针对发生率最高的单相接地故障,提出基于回路直流电阻测量的离线故障定位方法。定位前先对线路直流电阻和大地回路电阻进行测量,随后考虑接地电阻影响,分别利用故障相构建两回独立电压方程组,通过求解方程组计算故障距离。基于PSCAD/EMTDC搭建仿真模型进行验证,证明了方法正确性,同时将该方法在现场进行了应用,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对于及时清除新建和大修线路的故障并保证线路的及时投运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平行双回线两点故障测距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分布参数作为高压输电线路的模型,对平行双回线一回线上两点异相故障及两回线上两点故障提出了一种新的测距算法。该方法利用线路两端电压、电流的正序和负序分量,不需选代计算,并适用于一点故障情况。其测距精度不受系统阻抗变化、过渡电阻及不同步采样数据的影响。仿真计算表明该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15.
架空线路短路电流分布及地线屏蔽系数的计算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邹军  袁建生  李昊  马信山 《电网技术》2000,24(10):27-30
采用相分量法计算了架空线路中短路电流的分布和地线屏蔽系数。计算结果表明,当架空线路发生对地短路故障时,如果考虑架空地线的回流作用,那么电力线路对附近通信线路的感性耦合的影响源(相导线与地线电流之和)在短路点和电源之间呈倒V型分布,其特点是在短路点和电源处的电流较小而线路中间区域电流较大。架空地线的实际作用或回流系数远大于依据中国电力部颁布的《送电线路对曜线路危险影响设计规程》所计算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直流融冰技术是解决超高压输电线路覆冰问题的有效方法。由于融冰过程中冰水的掉落易导致输电线路的单相接地故障,研究了融冰线路的故障定位方法,以保障融冰过程的顺利进行及融冰设备的安全运行。首先对直流融冰系统的组成及整流器拓扑结构、控制策略进行了介绍并搭建了融冰系统的详细仿真模型。针对定电流控制方式下直流融冰线路的单相接地故障,通过对沿线电压分布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基于贝瑞隆模型的直流融冰线路接地故障定位方法。利用PSCAD/EMTDC仿真软件对融冰线路故障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融冰线路接地故障的快速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17.
The paper presents an original analytical procedure for quick and, for practical purposes sufficiently accurate evaluation of the principal components of the ground fault current. The procedure is valid for faults at any of the towers of a double 3-phase circuit line with an arbitrary number of spans. The method is obtained by application of relatively simple and exact equations for uniform ladder circuits of any size (for any number of pis, from one to infinity) and for any terminal conditions. The method can be applied to solve several practical problems: the evaluation of the maximum substation grounding system fault current, the selection of a ground wire capable of withstanding the fault currents and the prediction of step and touch voltages near the transmission towers. In the case of a double circuit 3-phase line, the solution of these problems is additionally complicated by the mutual inductive coupling between the two parallel lines  相似文献   

18.
使用输电线两端数据两点异相故障测距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高压输电线路的分布参数模型,使用线路两端电压、电流的正序和负序分量,对高压输电线路两点异相故障提出了一种新的测距算法。该方法不必对两端数据进行同步采样,无需迭代计算,并适用于一点故障情况。其测距精度不受系统运行方式和过渡电阻的影响。仿真计算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基于相间电阻变化特征的故障选相元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现有选相元件在系统振荡期间存在误选相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间电阻变化特征的高压输电线路故障选相新原理。发生不对称接地故障时,首先利用零序和负序电流之间的相位关系分成3个区域,每个区域存在单相接地和两相短路接地2种故障类型,在判断出某个分区后根据相间测量电阻的变化特征得到选相结果。在系统振荡期间,健全相相间测量电阻是连续缓慢变化的;短路相之间的相间测量电阻,在发生故障瞬间是突变的,而故障后则基本没有变化。仿真结果表明,发生相间故障时,相间测量电阻不受负荷电流、过渡电阻、分支系数和系统振荡等的影响,该选相元件有很高的动作可靠性和准确性,适用于系统振荡期间的选相元件。  相似文献   

20.
The paper presents an original analytical procedure which enables a quick and, for practical purposes sufficiently accurate evaluation of the significant parts of the ground fault current, for a fault at any of the towers of a transmission line of an arbitrary number of spans. The advantages of the method are the simplicity and accuracy of the formulae for solving uniform ladder circuits of any size (from one up to an infinite number of pis) and any terminal conditions. The formulae are obtained by applying the “general equations of the line represented by discrete parameters” on a specific electrical circuit formed by a transmission line ground wire during ground faults. The presented method is suitable for analyses aimed at evaluating the maximum substation grounding system fault current, at selecting the ground wire capable of withstanding the fault currents and at the prediction of step and touch voltages near transmission tow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