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8月2日,山西省副省长郭迎光检查汾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情况。省水利厅厅长潘军峰、副厅长白小丹陪同调研。郭迎光先后深入汾河一坝综合治理工程、太原段三期治理工程建设现场、汾河修复工程中游核心区干流工程1号坝建设工程建设现场,听取了建设、设计、施工单位有关工程情况的汇报,查看拟建的汾河流域生态修复汾河新二坝工程坝址,详细了解工程规划思路和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2.
正7月11日上午,陈耳东厅长在太原调研汾河流域生态修复治理新二坝和汾河三期治理工程,现场推进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区13.5公里先行示范段建设。厅机关有关处室,厅直有关单位负责人陪同。汾河新二坝工程是汾河流域生态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目前,该工程已完成一期全部振冲碎石桩施工作业,正在进行一期高压旋喷桩防渗墙施工;汾河太原城区段治理美化三期工程,北起汾河太原城区段治理美化二期南延工程末端,南至晋祠迎宾路南2000米,全长约12公里,目前工程已全部完工蓄水。调研中,陈耳东分别听取了项目负责人就新二坝  相似文献   

3.
汾河中下游工程是汾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的组成部分,拟在汾河二坝至介休市义棠镇之间约80 km的汾河干流上修建15座液压坝。液压坝底板稳定计算的探讨对汾河中下游工程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可为其他类似水利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正汾河中游核心区干流蓄水工程是汾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的重要基础部分,建设范围始于汾河二坝,止于文峪河入汾河口,途经太原、晋中、吕梁3市5县(市),全长82.2 km。工程通过在河道内设置蓄水闸坝,向堤外湿地补水,利用雨洪资源,增大水域面积,增强河道水体的自净能力,改善生态环境。2015年12月,省水利厅以水规计[2015]570号文批复了《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中游核心区干流蓄水工程实施方案》,批复总投资82 533万元。批复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在治理段干流上布设蓄水闸坝15座,修建湿地进水  相似文献   

5.
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中游蓄水工程,通过在河道内设置蓄水闸坝,拦蓄洪水,为堤外蓄水湿地提供水源,同时河道内形成蓄水水面,增补地下水,修复周边生态环境。文中从设计、运行的角度进行介绍,呈现了汾河中游生态修复的美好画卷。  相似文献   

6.
申瑜 《水利规划与设计》2023,(11):40-44+129+135
生态流量对维持河流生态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生态流量计算方法数量庞杂,不同种类方法之间差别较大。为确定适合于汾河的生态流量,文章以汾河干流中游兰村、汾河二坝、义棠和赵城断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汾河中游在河道的水文、水力和水生态特征,选取14种具有代表性的方法计算比较,并进行年内保障性分析,最终确定了每个断面各月份生态流量推荐值及计算方法,为汾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工作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7.
正12月8日上午,我省与中交疏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中交汾河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在太原揭牌成立;汾河中游示范区两项重点工程——汾河干流新二坝工程和汾河中游示范区清淤工程正式开工。这标志着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实施的以汾河为重点的"七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汾河干流径流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开发利用现状,总结了河道生态水量不足的原因。在河道生态水量需求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增加汾河河道补水的工程措施,同时辅以干流生态水量统一调度为主的非工程措施。工程与调度措施的实施,不但可保障干流常流水、水长流,而且可以满足生态良好河流需求的补水规划,使流域尽快进入水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状态。  相似文献   

9.
范毅 《山西水利》2014,(11):21-22
1988年山西省开展汾河水库上游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和汾河上游干流河道治理工程以来,不仅改善了流域生态环境,更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随着人们对水环境要求的提高,改善汾河上游河道生态环境势在必行。分析了汾河上游河道生态综合治理思路,针对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新华网、山西日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电视台、山西新闻综合广播等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记者到汾河流域生态修复汾河一坝综合治理工程进行采访。汾河一坝段综合治理工程是汾河流域生态修复治理的重要部分,工程位于太原市上兰村西南汾河峡谷出山口处,主要利用汾河一坝现有枢纽工程建闸蓄水,增加干流水域面积,增大地下水入渗量,利于兰村泉复流,修复区域生态环境。该工程主要由  相似文献   

11.
正初春寒峭,滴水成冰。2018年2月9日,平遥县南良庄村南,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中游核心区的汾河三坝库区清淤现场,十多台挖掘机排成一线,紧张作业,十几辆装载车来回穿梭,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给乍暖还寒的初春带来了热情与活力。汾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启动以来,经过一段时期的治理,流域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汾河三坝是汾河中游干流上主要的水利工程,起着重要的调蓄水量作用,同时作为汾河自流灌区的主要水源地之一,担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汾河临汾段河道治理方案、措施、过程和效果分析为基础,分析总结了流域、河道、工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的各种治理措施、实施后取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提出可借鉴的措施和经验包括:因地制宜的分段分级治理目标、工程人文结合防洪生态双赢和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效益协调等。研究成果可为相似河道或河段治理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汾河清水复流生态调水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河道单元水量平衡原理,通过对汾河河道来水、供水的分析,计算不同规划水平年方案下汾河主要控制断面流量过程,确定了汾河复流的合理生态用水量。结果显示:现状年汾河河道生态基流除汾河二库以上河道之外,以下河道均不能得到完全满足。为此,河道生态环境状况比较严峻;河流生态方面考虑满足河道基流生态需水及河滨带生态中水平用水,在万家寨引黄3.2亿m3、沁河引水7 304万m3的情景下,基本可满足汾河生态保护与恢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任丽君 《山西水利》2009,25(1):31-31
为配合汾河清水复流工程,对汾河太原段尾矿坝一柴西桥1.8km进行静态渗漏观测,目的是掌握河道渗漏规律,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为汾河生态输水工程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汾河流域面临着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地表径流日益减少,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污染无明显改善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对其采取一系列措施后,可改善汾河流域生态环境。通过分析,认为此次汾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具有较强的可行性,能明显改善流域生态环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汾河流域生态遭到较为严重的破坏,为使汾河流域生态得到有效修复,已决定在汾河中游核心区修建15座液压坝及蓄水区。文中就汾河核心区干流3#液压坝坝址的工程地质特征及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述,并提出科学的处理措施,保证了3#液压坝的顺利实施和日后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7.
预制液压坝底板首次在汾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中的应用,可解决冬季施工可能造成混凝土质量的问题。采用预制底板,实现了标准化、工厂化、规模化,达到了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保证施工工期的目标,可供类似工程借鉴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新二坝工程建在汾河干流河道上,闸坝基础为含细粒土砂的粉土质砂,基础存在地震液化,同时地基承载力要求不小于最大基底应力,根据上述情况选择复合地基中碎石桩方案、进行地基承载力、变形计算,达到地基处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方翠 《山西水利科技》2011,(1):70-71,76
人工湿地是一个具有污水处理功能的独特的生态系统。汾河人工湿地采用了潜、表流混合湿地处理汾河里的污水,通过汾河流域生态的治理修复与保护,修复河道自然形态,改善河道生态环境,促使适宜浅水生物生存的湿地基本得到修复和改善,对河道水质部分进行净化处理,形成自然生态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0.
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介休市北辛武堤外调蓄水工程,位于北辛武村以北0.4 km,工程依托中游核心区干流蓄水工程,布设于汾河干流堤外低洼地带,位于14号液压坝及15号液压坝蓄水范围内。根据相关规程、规范,结合蓄水区治理段河道特点,通过对介休北辛武汾河干流堤外低洼地带进行建筑物设计、工程布置、综合治理和重建水系,有效改善了介休汾河中游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