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异位胰腺在临床上较少见。此病可发生于消化道,引起溃疡、出血、套叠、幽门梗阻、肿瘤等改变,以致造成误诊。本文三例为胃异位胰腺,三例为空肠异位胰腺。由于临床上缺乏特异性,曾造成误诊。因此,从临床病理的角度认识它们的特点,对于确诊此病,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振寰 《淮海医药》2009,27(1):51-51
目的探讨胃贲门部异位胰腺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贵门异位胰腺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该例因进食梗阻、黑便,临床疑为胃平滑肌瘤行近端胃大部切除,术后病检发现为异位胰腺。结论贲门异位胰腺罕见,据其临床病理特征可与胃平滑肌瘤、胃黏膜异位囊肿等相鉴别。  相似文献   

3.
我院从1963年~1984年共收治异位胰腺23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就其诊断及临床特点探讨如下。临床资料男18例,女5例,年龄15~67岁。主要症状及并发症因异位胰腺引起者10例,计消化道出血5例,上腹间歇性腹痛2例,幽门梗阻1例,黄疸1例,空肠套叠1例。因溃疡病、胃癌、胆囊炎、肠梗阻等伴发病手术中意外发  相似文献   

4.
异位胰腺亦称迷走胰腺,是发生在正常胰腺位置以外的胰腺组织,是一种较少见和先天异常.胃异位胰腺是指异位于胃黏膜下的胰腺组织.1727年Schnltz首次报道,1859年KLOB病理证实,在临床上较少见,症状不典型或缺如,缺乏特异性常易发生误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胃异位胰腺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胃异位胰腺病例。结果患者均经内镜下治疗,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胃异位胰腺。结论超声内镜能明确病变的深度,为胃异位胰腺的治疗方案选择提供重要依据;对于局限于黏膜层、黏膜下层的病灶,内镜下治疗异位胰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孔超美 《江苏医药》1999,25(4):295-295
异位胰腺又称迷走胰腺,是一种较少见的先天性异常,其临床表现复杂,并发症多,常易误诊和漏诊。现将我院1963年8月至1995年12月收治的16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6例,男12例,女4例;年龄14~67岁,30~50岁13例,占81.25%。临床表现为:上腹痛14例,呕血,黑便8例,消瘦5例,恶心呕吐《例。因胃十Th指肠溃疡6例(1例穿孔,2例伴幽门梗阻)、上消化道大出血原因不明4例、十二指肠想室2例、胃癌、胆总管结石、肠套叠及资门粘膜撕裂伤各1例而行手术治疗。术前X线钡餐检查8例,无1例诊断为本病。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例,幽门梗阻1例,…  相似文献   

7.
异位胰腺多发生于胃幽门部及十二指肠球部,临床诊断较困难,常误诊为溃疡病行胃大部切除,近年遇到4例,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例1,男、23岁。上腹部阵发性疼痛5年,伴恶心呕吐,嗳气。反复发作、近一年加重。临床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经内科治疗无好转,行胃大部切除术。病理检查:胃大弯长19厘米,小弯长10厘米。剖面十二指肠球部前壁增厚,粘膜表面见一灰白色平坦区,直径约0.7厘米,稍隆起,中央  相似文献   

8.
杨世博  边莉莉 《贵州医药》2023,(12):1966-1967
目的 探究胃超声造影检查对异位胰腺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胃异位胰腺患者73例,均实施内镜检查、超声造影检查,以手术诊断为金标准,分析诊断准确率。结果 73例患者经过手术病理诊断,发病位置如下:58例胃窦,8例十二指肠,3例窦体交界,2例胃-十二指肠,2例胃窦-十二指肠。超声造影诊断准确率高于内镜检查(P<0.05)。73例患者中,病灶内部回声为均匀且低回声者50例,病理显示主要为正常胰腺泡组织。8例患者病灶中可见管样结构,其病理显示胰腺导管残留扩张。不均匀且低回声患者15例,病理主要为增生平滑肌、胰腺导管,少数患者存在胰腺腺泡。结论 胃异位胰腺患者可使用超声造影,有效检出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促进疾病的治疗,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9.
现将我院近20年临床所见26例异位胰腺(均经病理证实)作一总结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临床资料一、26例中男20例,女6例,年龄8个月~74岁,平均36.4岁。病程数天到20年不等。二、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上消化道溃疡症状21例,小肠梗阻3例,急腹痛、便血各1例。三、诊断18例经X线钡餐检查,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7例、胃溃疡4例、复合溃疡1例、胃癌3例、胃良性肿瘤、胃异位胰腺及小肠部分梗阻各1例。此外,经纤维胃镜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与研究胃部异位胰腺的超声表现及其与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8月20例经病理确诊为胃部异位胰腺患者的超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胃部异位胰腺患者超声表现特征。结果 20例胃部异位胰腺患者均为单发病灶,最大径为1.2~3.1 cm,平均1.8 cm。病灶成卵圆形或圆形,与胃壁之间呈广基底;4例术前诊断正确,16例术前诊断不明确。14例病灶位于胃窦部,4例胃体部,2例胃底部;13例胃大弯侧,7例胃小弯侧。12例超声表现均匀低回声结节,病理主要为胰腺腺泡组织;4例超声表现不均匀低回声结节,病理主要为胰腺导管及平滑肌增生;4例病灶内能够看见管样结构,病理主要为残留扩张的胰腺导管。结论胃部异位胰腺的出现部位具有特征性,声像图表现呈现的是黏膜下病变特征;胃部异位胰腺病理的组成与病灶回声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内窥镜诊治上消化道异位胰腺(附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位胰腺是发生于胰腺解剖部位之外的迷走胰腺组织,以上消化道多见,但少数也可发生于其他脏器,甚至肺脏、胆囊、肝脏、肠系膜及胆总管内犤1犦。现将我院2000-01~2003-03经胃镜、内镜超声以及病理检查确诊的7例上消化道异位胰腺报告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7例中,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35~60岁,平均48岁。全部患者均经内镜、内镜超声检查,并经病理证实。发生部位:胃窦部4例,胃体部1例,胃底部1例,十二指肠降部1例。7例全部为单发。直径0.60~1.50cm,平均0.98±0.36cm。胃镜、内镜超声以及病理检查:7例胃镜下均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  相似文献   

12.
临床上幽门梗阻常见主要原因为良性溃疡病并发疤痕、胃肿瘤如胃癌和其他原因如十二指肠球部以下的梗阻性病变,结肠及胰腺肿瘤等压迫所引起。治疗方案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其目的首先是解除梗阻,同时减少胃酸以去除胃溃疡的病因,胃癌患者手术是目前唯一能治愈的方法,其次疤痕性幽门梗阻征是外科手术的绝对适应征,手术方式仍按溃疡病及肿瘤外科治疗原则选用,国内目前以胃大部切除术为主。  相似文献   

13.
赵继先  康金旺  韩建勇 《河北医药》2011,33(17):2641-2641
异位胰腺是少见的胰腺先天性发育异常疾病。因临床表现不典型、缺乏有效的诊断措施,临床诊断有困难,易造成误诊或漏诊。为减少误诊、漏诊,提高认识,将我院近期异位胰腺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姜成文  罗成华 《天津医药》2001,29(12):762-762
胃异位胰腺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异常,发生在胚胎胰始基,随着原肠上段旋转、融合及纵行生长过程中,可在消化道的若干部位出现,又称迷走胰腺。背侧胰始基产生的胰腺组织被带到胃可形成胃异位胰腺。我们自1983年12月至2000年10月共诊治胃异位胰腺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马康康  周少英 《安徽医药》2022,26(11):2296-2298
目的探讨异位胰腺的诊治,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以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 1例小肠异位胰腺病人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经过,结合文献分析其组织病理分型、临床表现和治疗经验。结果病人因“突发腹痛 1d”入院。入院后在全麻下急诊行开腹探查术,于术中见“小肠表面可及一肿物,肿物穿孔可见小肠内容物溢出”。术后病理证实肿物为异位胰腺。术后恢复满意,术后第 90天随访无并发症及影像学检查异常。结论异位胰腺属于一种先天性异常,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早期多无症状,因此可保守治疗;如有症状或术中意外发现为异位胰腺组织时,可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6.
胃镜直视诊断异位胰腺3例河南省安阳市151医院(455000)王保恩,刘勤知异位胰腺临床诊断困难,大部分在腹部手术中发现、病理检查证实。我们在20000例胃镜检查中,发现异位胰腺3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3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21、23和24岁。表...  相似文献   

17.
吴晓玲 《贵州医药》2001,25(7):640-641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领域常见的急腹症,也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非典型病例常常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造成诊断上的困难,甚而误诊。本文通过近年我院收治的35例异位妊娠的误诊情况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1临床资料1.1资料来源1990年1月至1992年12月我院共收治异位妊娠171例,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检查所证实。其中35例患者分别在入院前或手术前被误诊为外科急腹症、宫内孕、盆腔炎等疾病。1.2误诊病例分类误诊疾病种类见表1。从表1可见,35例误诊病例中,以误诊为宫内孕为最多,占误诊病例的4…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对于胃异位胰腺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经超声内镜检查诊断为胃异位胰腺并要求切除的住院患者,施行全身麻醉状态下ESD操作。Hook刀标记病变范围后,黏膜下注射含肾上腺素、亚甲蓝的甘油果糖注射液,沿标记外侧Flex刀环周切开至黏膜下层,继Hook刀沿黏膜下层剥离直至病变完全切除;切除标本甲醛固定后病理检查。结果 2009年3月至2011年4月,共完成29例胃异位胰腺ESD治疗,其中男13例、女16例,年龄9~61岁,平均46.4岁;共切除病变30个。病变部位:胃窦24例、胃体5例。病灶直径9~17 mm;剥离组织大小(26±12)mm×(21±9)mm。操作时间:30~95 min,平均47 min。一次性切除27例,二次切除2例。术中出血量均少于100ml;1例术后10 h呕血,经药物治疗痊愈。无术中及术后穿孔。术后随访1~25个月均无瘤体残留与复发。结论 ESD可安全、有效的应用于胃异位胰腺的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9.
黄健芳 《江西医药》2005,40(6):367-367
幽门梗阻容易引起营养障碍与其他生理功能的紊乱。抽空胃内滞留食物及洗胃是治疗幽门梗阻较为重要一项,是洗胃机洗胃的适应症.但近年采用较少。本人在临床中对幽门梗阻患者应用洗胃机彻底吸尽幽门梗阻引起的胃内滞留物及洗胃.起到良好效果。现绍介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经验,提高诊断的正确率。方法对26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拟诊为异位妊娠患者临床资料、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中临床复查排除异位妊娠19例,手术及病理排除异位妊娠7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异位妊娠影响因素众多,需综合分析,才能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