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8 毫秒
1.
本文以中西人文观念的差异为基础,围绕生态系统的能量流、物质流理论,探讨中国传统建筑的生态优化理念及实践经验,从整体生态环境之优化、单体建筑之生态理念及用地与理水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给当前城乡生态规划和生态建筑设计以启迪。  相似文献   

2.
装配式建筑理念在现代新型蒙古包设计中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包作为蒙古族游牧文化的载体,不论从建筑结构还是搭建和拆卸方式来看,其中都蕴含着现代装配式建筑理念。蒙古族建筑发展中应该融合现代装配式建筑理念,对传统蒙古包进行优化和更新。通过介绍阿拉坦花蒙古部落旅游规划蒙古包设计方案的设计构思,阐述了装配式建筑理念与传统蒙古包设计理念相融合的探索。方案的主要创意在于运用装配式建筑理念,并巧妙地融入了传统蒙古包设计理念,和现代生态节能技术相结合,同时充分考虑了现代牧民的空间需求,创造出适宜于现代牧民的绿色、低碳、环保的新型装配式蒙古包。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建筑装饰设计中融入生态理念成为发展的新方向,基于此,文章从建筑装饰设计中生态理念应用的重要性、基于生态理念的建筑装饰设计与传统建筑装饰设计的区别、建筑装饰设计中现存的问题、建筑装饰设计中现存问题的原因、基于生态理念的建筑装饰设计策略、基于生态理念的建筑装饰设计原则六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张家口堡传统建筑在规划选址、院落和街巷的空间布局和门窗、墙体、屋面等方面的设计,总结张家口堡的在生态设计理念下的传统建筑特征,并分析其生态理念的运用方式。研究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保护、更新和再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互塑共生性研究本文从研究中国传统民居的生态优化理念为出发点,分析中国传统民居的文化取向及现状,总结得出中传统民居文化在当今建筑设计的延伸。我国传统建筑艺术文化源远流长,蕴涵丰富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哲理,如知情重礼、以人为本,整个建筑艺术设计创意上崇尚"天人  相似文献   

6.
绿色节能技术一方面可以借助日益发展的新兴技术,另一方面可以借鉴中国传统民居中的生态智慧,将其融入现代建筑设计的理念中加以创新发挥。本文从围护结构的建筑材料和热工性能,建筑绿化与遮阳技术,自然通风的利用等方面对传统民居建筑中所体现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与节能意识进行讨论,并提出现代建筑应借鉴、融合传统民居中的这些生态理念。  相似文献   

7.
陈青长 《华中建筑》2008,26(12):151-152
该文结合现代的生态建筑定义来审视并分析中国传统建筑的生态内涵,以证明传统文化蕴涵的先进生态理念,并希望借此探讨激发对传统思想的再挖掘和对现代建筑的再创新。  相似文献   

8.
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村落建筑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和节能技术。以豫南地区传统村落建筑为例,从村落的生态选址规划理念、乡土建筑群体院落空间布局、建筑单体结构与构造工艺技术以及材料与围护结构等方面着手,提出了豫南传统村落建筑的新技术,包括屋面的营造及隔热、墙体的营造及保温、底层地坪防潮措施等一系列具体措施,并对新技术应用和传统建筑进行了节能对比,其对当今城乡的生态宜居建筑设计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环境理念出发,通过对传统建筑理论的分析,揭示了中国传统建筑基址选择、群体布局及空间组合的特征和生态因子,在研究现代教育特征和地域建筑特色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论述了现代校园设计的环境理念,并提出了基于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校园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邱梅双 《江西建材》2022,(1):141-142,145
文中以南平市建阳区某写字楼项目为例,分析了在边坡设计中应用生态保护理念的意义,并提出了生态保护理念下建筑边坡设计方案的编制和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我国风景园林领域若干前沿问题探讨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0  
李景奇 《中国园林》2001,17(4):18-21
从信息、生态学、旅游与园林等几个方面对风景园林领域的若干重大前 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信息时代人们生产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思维多元化,追求个性化,休闲娱乐需求不断增加,风景园林设计将发生较大的变化;生态理论、生态文化将成为21世纪人们处理人口--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生态园林是园林发展的必然趋势。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将促进风景园林不断创新与发展以适应社会新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印度电钢综合有限公司办公楼在建筑及生态节能方面的设计思想及技术措施,以期给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分析生态人居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工程实践,阐述绿色建筑、生态建材、人居环境、生态工程等理念与技术在城乡人居规划建设中的综合实施要点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环境的破坏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让人们不得不思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作为建筑的设计者,在设计作品时,也应该关注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主要通过对生态建筑的理解,从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条件和建造更适合于人类的生态建筑的角度阐述了其应兼顾的两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5.
刘琰  修学华 《江苏建筑》2011,(1):35-36,44
建筑的生态设计意在寻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的和谐统一,利用自然或人工手法创造出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文章以宁宿徐高速公路八仙台服务区的设计为例,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建筑空间的生态设计手法.总结出建筑空间生态设计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模式,必然成为未来服务区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如今对建筑设计的生态化追求已得到普遍认同,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大多数的生态建筑设计存在误区,为此,提倡以广义建筑学的方法论来设计生态建筑。生态建筑中的建筑师,不应是狭义的建筑学专业的建筑师,而应是建筑设计中相关各专业设计师的总称。  相似文献   

17.
尚晓茜  霍博 《华中建筑》2006,24(1):34-36
近年来,福斯特凭借技术优势,将生态概念引入建筑设计中,创作了许多成功作品,实现以技术服务大众的梦想.该文通过对福斯特生态策略的深入分析,结合实例,探讨了其建筑创作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乡土生态建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论述,建构了一个关于建筑设计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基本理论框架.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阐明了乡土生态建筑设计的思想及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针对豫东南圩子民居的生态特性加以分析,思考并回答了可持续发展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谢浩 《中外建筑》2004,(6):112-115
就建筑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从建筑的环境特定性、建筑环境与人的互动性和建筑设计的生态理念等方面探讨如何使建筑与环境相协调的措施,并列举流水别墅等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