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对正常人左室扭转运动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vectorimaging,VVI)技术测量正常人左室扭转运动的方法,分析正常人左室扭转运动特征。方法采用Siemens公司Sequoia512超声诊断仪,在VVI模式下对32例健康志愿者取心底部短轴切面和心尖部短轴切面,勾画心内膜,应用VVI软件自动跟踪分析左室扭转角度。规定从心尖向心底部观察逆时针旋转为正方向,反之为负。左心室扭转角度等于心底部与心尖部旋转角度绝对值之和。结果32例健康志愿者左室扭转角度为6.10°±2.93°,男性左室扭转角度为5.45°±2.46°,女性左室扭转角度为7.04°±3.31°,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扭转方向分为4种类型:心底、心尖均为正方向;心底、心尖均为负方向;心底正方向、心尖负方向和心底负方向、心尖正方向;各组例数分别占总观察例数的34%、13%、25%、28%,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VVI技术是一种方便、无创的测量心脏扭转的方法。这一新技术还可进行各种心脏病的心脏扭转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评价新生儿窒息后左心室扭转功能,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疗指标.方法:应用VVI技术分别测量正常组和窒息组新生儿以及窒息组药物治疗后的左心室各扭转指标.规定从心尖向心底部观察逆时针旋转为正方向,反之为负;左室扭转等于心尖部与心底部旋转角度之差;左室扭力等于左室扭转角度除以舒张末期左室长度.结果:正常组及窒息组足月新生儿左心室心底与心尖的旋转方向均为正方向.正常组左心室心尖旋转角度3.193°±1.132°、心底旋转角度(2.410±1.530)°、左室扭转(1.698±1.010°)、左室扭力(0.061±0.036)°/min,窒息组新生儿左心室心尖旋转角度(2.001±1.069)°、左室扭转(1.226±0.717)°、左室扭力(0.044±0.269)°/min,明显低于正常组新生儿(P<0.05);但窒息组心底旋转角度(1.987±1.122)°,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窒息组心功能基本恢复,但心尖旋转恢复稍差.结论:窒息后新生儿左心室扭转功能明显下降,VVI技术可以比较准确地对其进行评价,指导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 VVI)评价早期新生儿左室长轴收缩功能的应用价值,了解早期新生儿左室收缩功能的变化特点.方法 正常足月儿32例按日龄分为4组,于生后24、48、72、96 h内应用VVI技术动态监测其左室长轴收缩功能的变化,并记录左室12个节段收缩期峰值应变(SSmax)及应变率(SSRmax).结果 各组Ssmax、SSRmax在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4组间左室射血分数(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1与组4各相应节段比较SSmax、SSRmax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VVI技术的应用能够客观、准确地发现早期新生儿左室长轴运动的微小变化,在新生儿左室长轴收缩功能判定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分析正常儿童左心室短轴的运动特点.方法 选取正常儿童42例,结合体表心电图,采集胸骨旁左心室短轴乳头肌水平连续3个心动周期的图像动态存储,运用VVI软件进行脱机分析,动态观察各节段室壁运动的速度方向,并测量收缩期峰值速度、应变、应变率大小及各指标达峰时间.结果 前间隔速度最小,后壁速度最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变以前间隔最大,且与其它节段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应变率以前间隔最大,与前壁、侧壁、后壁、下壁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节段收缩期速度达峰时间、应变达峰时间、应变率达峰时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常儿童左室短轴运动有其相应的特点,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可用于观察儿童心脏整体运动及评价局部心肌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正常人左室扭转及解旋,并观察正常人心室扭转和解旋随着年龄变化的特征。方法选取94例健康志愿者,按年龄分成青年组(18~45岁)、中年组(46—64岁)、老年组(65~79岁)、老老年组(1〉80岁),留取心底部、心尖部左室短轴切面二维灰阶图像,应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获得左室各节段及整体的旋转角度及旋转速度,计算左心室扣转角度、扭转速度、解旋速度参数,并计算左室解旋率。结果正常人左室心底部与心尖部心肌旋转角度、旋转速度曲线随心动周期规律变化;随着年龄增加,左室收缩期最大扭转角度(Ptw)、主动脉瓣关闭时左室扭转角度(AVCtw)、二尖瓣开放时左室扭转角度(MVOtw)及解旋速度(PUV)逐渐增加,左室解旋率随年龄增加而减小。结论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可以评价左室扭转及解旋运动,左室扭转及解旋随年龄增加而改变。  相似文献   

6.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对心肌梗死犬心脏扭转运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检测心肌梗死犬左室扭转运动的动态变化规律及特征,评价该技术对心肌梗死(心梗)后局部心功能定量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结扎19只健康杂种犬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成急性前壁心梗模型,应用VVI技术观察心梗前、心梗后10min、60min、4周犬左室扭转运动及心功能情况。结果17只犬成功制成前壁心梗模型。心梗后左室内径增大,射血分数降低。心梗前旋转角度和速度分别为-4.32&#176;&#177;1.83&#176;、(-51.46&#176;&#177;18.45&#176;)/s,心梗后60min上述指标明显下降,分别为-2.74&#176;&#177;1.13&#176;、(-41.66&#176;&#177;15.49&#176;)/s,与心梗前比较,P〈0.05。前壁旋转角度和速度减低明显(P〈0.05)。心梗后4周上述指标及心功能有所恢复。结论VVI技术可定量评价室壁扭转运动。前壁心梗后前壁及整体旋转角度和速度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左室各壁的运动速度、应变和应变率的变化,评价VVI技术检测T2DM患者左室室壁运动改变的价值.方法 T2DM患者44例,根据临床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出现与否分为无微血管病变组(A组)21例、合并微血管病变组(B组)23例,以VVI技术测量左室短轴方向各壁的收缩期最大径向运动速度(Vs)、最大切向应变(Smax)及最大切向应变率(SRmax).结果 与A组比较,B组的心尖部各节段及前、后间隔中部Vs明显减低;B组Smax除侧壁、后壁的基底部无明显差异外,余节段较A组均明显减低;B组心尖各壁、后间隔基底段、后壁中段的SRmax明显减低.结论 VVI技术可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室壁运动的分析,是评价室壁运动的一种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8.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心衰患者同步化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在心脏在同步化(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入选了心力衰竭并接受CRT治疗的患者28例,采用VVI技术评价患者术前、术后左室失同步性,以判断左室收缩最延迟部位及评价CRT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术前心脏失同步性评估均提示存在左室内失同步,左室内延迟收缩的部位个体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以后壁最为常见,其次为侧壁、下壁;随访观察发现1个月、3个月就可见临床症状、心功能、活动耐量的显著改善,左室内失同步性也显著改善;本研究28例行CRT的患者中21例患者治疗有效,7例患者对CRT无反应,即CRT治疗无效,无效率25%.结论 VVI技术可以用于心衰患者接受CRT的患者人选及疗效评价,并可以随访其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技术对不同程度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改变进行评估,以期早期发现代谢综合征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改变。 方法:选取30例健康体检人员及6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根据患者血糖、血压升高的不同程度,将代谢综合征患者分为MS I组和MS II组。所有入选患者均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二维测量室间隔舒张末厚度(IVSd)、左室后壁舒张末厚度(LVPWd),测量左室射血分数(EF%);PW测量舒张期二尖瓣口血流频谱E峰、A峰;TDI模式下测量舒张早期二尖瓣内侧环频谱(e’);应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测量左室各节段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及峰值应变率(SRe)。 结果: 1.1 MS I组和MS II组二尖瓣口血流E/A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MS I组与MS II组E/A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MS I组和MS II组二尖瓣内侧环E/e’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MS I组E/e’值亦显著高于MS II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MS I组左室各节段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MS II组Ve除了室间隔心尖段阴性外,其余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2 MS I组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均低于对照组(p<0.05),MS II组SRe除了后间隔中间段、下壁中间段及前壁中间段阴性外,其余均低于对照组(p<0.05); 2.3 MS I组及MS II组左室长轴二尖瓣环水平室间隔组织E/Ve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MS I组E/Ve值亦显著高于MS II组(p<0.01),三组间呈递减趋势。 结论:1.通过VVI技术测定左室各节段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与峰值应变率(SRe),能评估代谢综合征患者左室舒张功能障碍;2.代谢综合征患者在左室结构改变之前,通过VVI技术结合频谱多普勒二尖瓣口血流测定E/Ve值,可早期评估患者可能存在潜在的左室舒张功能异常,并能区分舒张功能的异常程度;3.VVI技术是一项无创、简便的心脏超声检查新技术,能够为准确评价代谢综合征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改变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速度向量成像评价室性心律失常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评价室性心律失常异位起搏点及其局部心肌运动协调性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超声采集的17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高帧频灰阶二维图像进行VVI,以向量方式显示局部心肌组织的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观测各节段心肌组织向量运动情况,以判定异位起搏点的起源部位,分别测量异位起搏处心肌运动速度(VE)与正常窦性心律时该处心肌运动速度(VN),异位起搏时相应心室最早和最迟心肌间的时间延迟(Tv-MXE)与窦性心律时相应心室最早和最迟心肌间的时间延迟(Tv-MXN)。结果患者正常窦性心律时心肌组织速度向量运动协调,长度基本一致,异位起搏时局部心肌组织速度向量提前收缩,明显早于其他室壁,局部心肌运动显著不协调。异常起源处室壁心肌运动速度VE明显高于正常窦性心律时VN,反映局部心肌运动同步性的指标Tv-MXE与Tv-MXN的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VI技术可直观反映室性心律失常时异常起搏点部位及其局部心肌运动特征,为临床无创诊断室性心律失常、监测治疗和评价预后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速度向量成像对冠心病患者左室扭转特征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在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室扭转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48例冠心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将冠心病患者分为缺血组20例和梗死组28例.采集受检者左室短轴(二尖瓣水平、心尖水平)二维图像,应用VVI软件测量左室扭转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缺血组扭转速度峰值(PtwV)减低(P〈0.05),梗死组心尖旋转角度峰值(PAr)、左室扭转角度峰值(Ptw)、PtwV减低,任意两个节段达峰时间的差值(Tw-diff)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缺血组比较,梗死组PtwV减低(P〈0.05).Ptw与左室射血分数呈正相关(r=0.68,P〈0.05).结论 VVI技术是研究冠心病患者心肌扭转特征的有效方法,左室扭转指标较常规超声心动图更能敏感地检出冠心病患者早期的心肌缺血改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VI)评价正常胎儿左心室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90例孕18~40周的正常胎儿,按孕龄分成Ⅰ组(18~23+6周)、Ⅱ组(24~27+6周)、Ⅲ组(28~31+6周)、Ⅳ组(32~35+6周)、Ⅴ组(36~40+1周),收集所有胎儿的动态标准四腔心切面图像,利用VVI软件测量左室侧壁和室间隔左室面心肌长轴方向运动指标,并观察各项指标随孕周的变化趋势.结果 正常胎儿左室侧壁和室间隔左室面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期峰值速度(Vd)均由基底段至心尖段逐渐减低(P〈0.05),而各节段收缩期峰值应变(S)、应变率(SRs)和舒张期应变率(SRd)差异无明显变化(P〉0.05).左室侧壁和室间隔左室面Vs、Vd均随孕周的增加而增大,而S、SRs和SRd随孕周增加差异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VVI可定量评价正常胎儿左心室局部及整体功能,为临床有效地评估胎儿心功能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研究早期糖尿病(DM)大鼠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过程和演变规律。方法 对DM组40只SD大鼠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模型。对照组为40只正常大鼠,与DM组体质量相当。于DM模型建成后即刻、2周、4周和8周进行VVI检查,对同一时间点两组间各项舒张功能参数进行比较,同时对组内不同时间点各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VVI指标显示,成模后4周,DM组的舒张期切向应变率较对照组减低,8周时的舒张期切向应变率、切向应变、舒张期径向最大速度均低于对照组,且随病程延长,各参数均有不同程度降低。结论 VVI可较早检出DM大鼠的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心肌自身损伤是糖尿病心脏病早期发展阶段的重要改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速度向量显像技术研究正常人和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的左心室心肌扭转方式.方法 对25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和41例HCM患者(HCM组)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采集二尖瓣水平短轴观、心尖水平短轴观、心尖四腔观及心尖二腔观二维图像,得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左室射血分数和室壁厚度.脱机分析得到收缩期心底部心内膜、心外膜和心尖部心内膜、心外膜的扭转速度峰值及扭转位移峰值,并分别计算心底部内外膜扭转速度/位移差值及心尖部内外膜扭转速度/位移差值.结果 收缩期心室扭转在心底部呈顺时针,在心尖部则呈逆时针,心尖部扭转幅度显著大于心底部(P<0.05或P<0.001),心内膜扭转显著大于心外膜(P<0.01或P<0.001).扭转速度-时间曲线由一个收缩期峰和两个舒张期峰组成,扭转位移- 时间曲线由一个舒张末期的小峰和一个收缩期的大峰组成.HCM组心底部呈不对称性肥厚,在显著肥厚的节段,HCM组心肌内外膜扭转速度/位移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或P<0.001).结论 速度向量显像技术能够简便准确地评价心室扭转,并能够发现HCM患者内外膜心肌扭转的不协调性.  相似文献   

15.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正常人心室节段功能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应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研究正常人心肌运动速度、应变、应变率的正常值范围、变化规律,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iemens Sequoia 512超声诊断仪及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对35例健康志愿者心室各节段心肌收缩期径向和纵向速度、应变、应变率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左右心室各室壁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收缩期纵向峰值速度依次递减,基底段的速度最大,心尖段的速度最小;收缩期纵向应变、应变率在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室各室壁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近心尖部水平收缩期径向峰值速度、应变、应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收缩期纵向平均峰值速度、应变、应变率较径向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右室游离壁的收缩期峰值速度和应变率高于后间隔右室面、后间隔左室面、左室侧壁,而应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能够定量评价节段性室壁功能,为临床评价左心室功能提供了又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速度矢量成像(VVI)技术观察正常儿童左心室扭转-位移环随年龄增长的变化特点.方法 使用二维超声心动图采集73名3~14岁健康儿童左心室心尖和心底短轴切面图,以VVI软件脱机分析各切面的左心室扭转运动和短轴位移,比较不同年龄组(3~6、7~10、11~14岁)扭转-位移环的特点.结果 左心室扭转-位移环呈8字形结构,收缩期的扭转和位移呈线性关系,其斜率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增大.在舒张早期,伴随解旋出现的径向扩张位移相对较小,导致各组的扭转-位移关系曲线较为陡直;在舒张中晚期,随着径向扩张位移的逐渐增大,扭转-位移环曲线趋向平坦.结论 VVI能有效、无创评价左心室扭转-位移环随年龄的改变;根据扭转-位移环评价儿童左心功能时,需考虑年龄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速度向量成像评价早期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与心导管测量左室压力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及连续波多普勒估测左室最大上升速率(CWdp/dtmax)、射血分数(EF)对比,探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测量心肌应变率(SR)评价早期左室收缩功能不全(LVSD)的可行性.方法 健康成人33例为对照组.早期LVSD组选取EF在 0.40~0.54 之间二尖瓣反流(MR)者38例,分别测量MR血流频谱估测CWdp/dtmax,EF值,心尖四腔及二腔观12个室壁节段的SR收缩期峰值,其中32例进行心导管检查,测量左室dp/dtmax(LVdp/dtmax).结果 早期LVSD组CWdp/dtmax为(1345.3±310.6)mm Hg/s,32例行心导管检查测量LVdp/dtmax为(1361.8±271.7)mm Hg/s,二者相关系数为 0.80(P<0.05).早期LVSD患者EF均值为(48.3±5.3)%,左室壁各节段(除外心肌梗死节段)SR绝对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SR与LVdp/dtmax及CWdp/dtmax相关性均高于SR与EF的相关性.结论 VVI技术测量心肌SR对左室收缩功能的评价优于EF,SR可敏感反映早期LVSD.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评价心肌梗死节段径向收缩能力的价值.方法 将雄性Wister大鼠分为两组,一组结扎冠状动脉制成心肌梗死模型组(10只),另一组同样进行手术但不结扎冠状动脉作为对照组(14只).应用VVI技术对左室短轴乳头肌水平室壁径向应变及应变率进行分析.结果 心肌梗死组梗死节段(左室前壁及前间隔)径向应变及应变率较对照组相应节段明显减低,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节段室壁应变及应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VI技术能够定量评价心肌梗死节段室壁的径向收缩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技术评价急性及慢性心肌缺血患者的心肌扭转运动。方法:对24名正常对照者(对照组)、25例慢性心肌缺血患者(心肌缺血组)及2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梗死组)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存储VVI二维动态灰阶图像,脱机分析左心室短轴观中基底部及心尖部各节段的收缩期旋转角度及速度、舒张期旋转速度。结果:①3组受检者的心肌扭转运动方向相同;②心肌梗死组梗死节段收缩期旋转角度及速度、舒张期旋转速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③心肌缺血组部分缺血节段的舒张期旋转速度显著降低,但收缩期旋转角度及速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VVI技术定量分析心肌扭转运动可能有助于检出和鉴别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为评价局部心肌运动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