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粮食湿热扩散的概念,分析了湿热扩散的成因和危害,探讨了预防与治理粮堆湿热扩散的方法与技术措施,希望为粮库安全储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机械通风分阶段控制粮温实施办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规范机械通风储粮技术管理工作,应用通风设施有效利用季节温差,分阶段将粮温控制在较低水平,确保储粮安全,延缓粮食陈化,在我市实施本办法。1应用原理利用风机产生的压力,通过通风风网强制粮堆内湿热空气与外界干冷空气进行循环交换,改变粮堆内的空气状态,降低  相似文献   

3.
利用机械通风系统,反复排出粮堆内的湿热气体、带走水份,将偏高的粮食水份降到安全标准以内,解决了新粮度夏和轮换计划的落实,实现两个"确保",达到安全储粮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温湿度是影响粮食安全储存的重要因素,为保证储粮安全,采用机械通风,使粮堆和粮粒的温度和水分含量可以得到有效控制。该文基于多孔介质的传热传质理论,建立了仓储稻谷通风过程中粮堆内部流动和热湿耦合传递的数学模型以及粮粒的热量传递和水分输运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从粮堆尺度和粮粒尺度,分析了机械通风过程中仓储粮堆和粮粒内部的温度、水分分布规律。研究发现,通风过程阶段,粮堆内部温度降温显著,粮堆整体平均水分呈降低趋势,且粮堆内部温湿度受外界环境温湿度的影响很大;研究还发现粮粒水分扩散速度远小于温度扩散速度。研究结果可以为储粮横向通风保水降温的工作以及粮堆局部霉变、发热和害虫的发育的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从古到今,治国理政的首要之务是粮食安全。粮食仓储安全尤为重要,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国家安全。由于粮食干燥储存方法原始、干燥技术落后等原因,我国每年收获后会损失大量粮食。粮食中湿热分布不均不仅会降低粮食的品质,而且会因霉变、虫害等问题严重影响食品安全。因此,如何快速、均匀而又低能耗地降低粮堆含水率或者温度,保证粮食品质,同时节约能源,是粮食干燥储藏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通风干燥是保证储粮中湿热均匀分布的重要措施,建立干燥模型预测粮堆的湿热分布是研究粮堆干燥过程中湿热传递的重要手段。该研究综述了粮堆湿热传递的经验模型、连续模型和离散模型,其中经验模型容易获得,但是应用较少;连续模型应用较多,但不能反映粮堆的孔隙结构;离散模型可以很好的反应粮堆的孔隙结构,但其计算量大,并且难以理解和构建。最后该研究指出可以根据不同的湿热传递过程,结合先进的计算方法和处理技术,建立相应的模型,以满足不同的模拟要求,并对粮堆通风干燥湿热传递模型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3.3储粮水分检查粮食的含水量是衡量储粮安危的首要指标。粮食的含水量是经常变化的,它与空气温湿度、粮温与仓温、仓房地坪的干燥或潮湿、粮堆内部水汽扩散以及粮堆结露等都有直接关系。因此,定期化验粮食水分,是作为储粮存放、安全保管和处理的依据。3.3.1平均水分:是指一个批号的粮食或一个粮堆中若干个样品测定水分的平均值。粮食在出入库以前和烘晒降水处理以后,均要取样测粮食的平均水分。在正常储存的粮食(即安全水分的粮食),按规定每个季度至少要测定一次粮食水分。测定粮食的平均水分,取样要点多面广,具有代表性。同批、…  相似文献   

7.
结合机械通风降低粮温,然后对粮堆、仓房进行严格密封,利用粮食、粮食微生物和储粮害虫等生物有机体的呼吸作用,使粮堆在短时间内达到缺氧,从而全部杀死害虫,确保储粮安全。  相似文献   

8.
《四川粮油科技》2001,18(3):28-29
在粮堆生态系统中 ,气体的对流运动称为气流。由于粮堆是一个受仓壁保护、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小的生态环境 ,所以粮堆中的气流运动速度较小。它可以向粮堆送入或带出各种气体和能量 ,与粮堆进行着气体交换和能量流动 ,造成粮食储藏的诸多变化。粮堆气流运动不但影响粮食、微生物、储粮害虫的生命活动 ,并且是粮堆传热、水分转移、氧和二氧化碳传输及化学药剂熏蒸时毒气扩散的主要作用机制。在粮食储藏中 ,如何利用粮堆气流运动提高化学熏蒸效果 ,增强储粮稳定性呢 ?现作以下探讨。在粮食储藏中 ,粮堆气流有两方面的作用 :一是能使粮堆中的水气…  相似文献   

9.
储粮早期霉变监测方法测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比较了粮库储粮早期霉变监测4种主要方法的特点,通过对各种方法特征的分析,将储粮早期霉变监测方法分为“粮食取样监测”和“粮堆可传导物监测”,前者适用于散粮或对粮堆表层特殊部位粮食的检测,后者更适合对整仓储粮进行监测。研究了各种方法监测储粮霉菌活动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储藏条件下,微生物活性检测至少可比平板菌落计数法提前3 d或更早了解储粮中霉菌危害活动的信息;粮堆中霉变原点二氧化碳监测比温度监测方法可提前10 d发现检测值的显著变化(P<0.05),并且二氧化碳气体在粮堆中的扩散速度明显高于温度在粮堆中的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10.
利用单管通风机对粮堆局部发热点进行通风降温、降湿,从而达到降低整体粮堆温度,达到确保储粮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粮食在储藏期间如果措施不当损耗是惊人的。据联合国粮食组织的调查报导,全世界平均每年的储粮损耗占产粮总数的10%,这么触目惊心的数字不得不令我们对粮食储藏重视起来。为此,现将与储粮损耗有关的粮堆发热与霉变的类型、过程及防治措施分析总结归纳如下,以便提高贮粮质量。l粮食发热的类型1.1局部发热。就是粮堆内个别部位发热,或称“窝状发热”。其直接诱因,主要有仓、围顶部漏雨,仓壁、囤身渗水,潮粮混入,由湿热扩散形成高水分区、高温区,自动分级形成杂质区,入仓脚踩或垫板压实的部位等。严重虫害也能使局部粮食发热。1.…  相似文献   

12.
粮堆发热预示储粮处于不稳定状态 ,品质趋向于变劣。主要表现为 :米粒黄变、干物质损失 ,营养物质分解、工艺品质降低。除水分的因素外 ,谷蠹是引起稻谷仓局部或整仓发热的主要原因 ,即使安全水分粮食也常常出现发热。由于目前储粮发热预测预报研究工作比较薄弱 ,保管员预见性较低 ,防治滞后 ,通常粮堆中上层温度高达 32~ 4 2℃ ,在此高温下虫害大量生长繁殖 ,谷蠹集聚处的湿热上升使粮堆上层水分剧升达 16%~ 18% ,高温高湿极易引起米粒黄变 ,严重的结露结块、生芽霉变。据实验观察稻谷水分在 18%以上 ,温度 2 6~ 37℃时 ,堆放 3d就有 1…  相似文献   

13.
结合高大平房仓的特点,采取合理通风,使粮堆达到低温状态,之后压实粮面,适时密封,使粮堆处于低氧状态后再投放少量磷化铝制剂进行低剂量熏蒸,以抑制粮食、粮食微生物及储粮害虫的生理活动,实现安全储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通风储粮中粮堆结露可能性的判断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风储粮是目前粮食储备工作中经常采用的技术措施,但结露会增加储粮水分而降低通风安全储粮的效果。结露的根本原因是温差过大。根据不同季节粮堆与大气的温度变化规律,通过在气温上升季节和气温下降季节气温、粮温与露点的比较,判断粮堆结露的可能性与结露的类型,做好通风储粮中的预防结露工作,以确保通风储粮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绿色保质保鲜储粮是采用生态控制手段,应用粮食储藏理论,避免化学药剂污染,保持粮食品质新鲜,延缓陈化。确保粮食安全卫生的综合性防治方法。温度和湿度是粮堆储藏安全的两个主要生态因子,准确检测粮堆各部位温度、湿度.实时监控储粮期间仓房内外各项数据,控制粮仓设备运行,才能实现“绿色储粮”、“生态储粮”。  相似文献   

16.
多次试验证明,采用自制富氮储粮机生产的氮气充入粮堆,经膜下循环回风网络,使粮堆氮气浓度达到95%以上,保持16~20天,可以有效杀死粮堆害虫.并能降低粮堆上层温度,保持储粮品质,可以实现绿色储粮,提高产品附加值.一机两廒氮气防治储粮害虫技术可减少设备用电量,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辽宁地区处于低温高湿与中温干燥储粮区交界地带,具有冬长于夏、夏季高温高湿的气候特点.空调控温储粮技术试验表明,该技术可有效降低粮堆表层积热,维持粮堆平均温度≤15℃,符合安全储粮要求.空调设定在仓温25℃时开启、22.0℃时关闭,其工作温度限定范围比较合理,空调储粮综合能耗为0.28 kW·h/t.建议:避免冬季通风降...  相似文献   

18.
薄膜密闭储粮是目前储粮中较为普遍和实用的一种科学储粮方法。其主要作用是:将粮堆密封后,利用粮堆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的呼吸作用,逐步降低粮堆内氧气,增加二氧化碳浓度,达到防治储粮害虫、抑制微生物,保持储粮品质的目的。其费用低,适用范围广。但是,粮食在密闭储藏期间,由  相似文献   

19.
粮堆温度场的分布受储粮压力变化的影响较大。利用自制粮堆实验装置进行了三种不同储粮压力下玉米粮堆静态储藏实验。通过在两壁面提供恒定的温度梯度,竖向方向施加不同压力构建出粮仓内多因子实验环境。根据测点数据拟合出了不同时刻温度分布云图,以及不同储粮压力下温度场变化趋势,得出储粮压力对玉米粮堆温度场的影响规律。并采用COMSOL软件对不同工况下温度场的分布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验证了随着储粮压力增大,粮堆内热量传递也变缓慢,达到稳态时的温度也越低。  相似文献   

20.
粮食在储藏过程中,粮堆密闭后投入磷化铝片剂进行低剂量保管,在测定密闭粮堆内的气体成分过程中,用双孔橡皮塞将PH3气体回收到粮堆内,使粮堆内更好地保持PH3浓度的含量,延长其有效期,起到杀虫杀菌的作用,达到安全储粮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