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骼窝流注即急性化脓性骼腰肌炎。我科自1985年起以自拟内服方“五神消注饮”合“仙冰散”外敷,治疗该病33例。其中病程1周以内者14例,1~2周10例,2~3周5例,3周以上4例;经治疗3~6天痊愈者17例,7~10天痊愈者14例,2例因病程长达一月余而疗效不佳转手术治疗。治愈率为94%。  相似文献   

2.
腮腺炎俗称“痄腮” ,是由腮腺炎流行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近几年在临床工作中采用自制清热解毒膏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 ,获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2 7例 ,其中女 5 3例 ,男 74例 ;年龄最小者 2 6岁 ,最大者 14岁 ,2 6岁~ 5岁  相似文献   

3.
白虎掌治愈外伤性红肿2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治疗方药:用新鲜仙人掌去皮、刺洗净,切碎捣烂,合生石膏(研末)二份,调成糊状,装瓶备用。需用时将药外敷于红肿处,以绷带包裹。每8—12小时,换药一次。治疗效果:有止痛、消炎、消肿、退热之功能。最快四小时见效,一般2至5天痊愈。本法治疗29例,其中外敷1~2次痊愈者5例,3—4次痊愈者16例,5~6次痊愈者8例,总有效率达100%。病案举例:刘某,男,24岁,农民。于1988年7  相似文献   

4.
<正> 笔者自1985年以来,应用中药外敷腹部,治疗婴幼儿泄泻2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在1岁以内者5人,1~2岁9人,2~3岁5人,8~4岁2人;病程8~5天4人,6~10天6人,11~15天7人,16~20天2人,21天以上2人。二、方药及用法  相似文献   

5.
腮腺炎,又称痄腮,俗称蛤蟆瘟,是一种流行性传染病,以儿童发病多见。笔者自1974年2月至1987年9月,采用灯火灸角孙穴治疗334例,收效尚佳,现介绍于下。一般资料 334例中,男176例,女158例。其中2~4岁者227例,5~7岁者90例,8~12岁者8例,13~16岁者5例,16岁以上者4例;单侧发病者190例,双侧发病者144例,18例并发下颌淋巴肿大,164例体温升高,其中375℃至38℃者145例,38℃至39℃者17例,39℃以上者2例。病程1天者96例,2天者202人,3天者19例,4天者17例。治疗方法选患侧角孙穴  相似文献   

6.
蒲黄外敷为主治疗痄腮4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 1997~ 2 0 0 0年间 ,笔者采用蒲黄外敷配合中药内服治疗痄腮 4 5例 ,并与单纯中药内服治疗进行对照。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选择门诊病例 9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 4 5例。治疗组中男 2 5例 ,女 2 0例 ;年龄 4岁~ 15岁 ,平均年龄为 8岁 ;中医辨证 :温毒在表者 16例 ,热毒蕴结者 2 5例 ,邪毒引睾窜腹者 4例。对照组中男 2 8例 ,女 17例 ;年龄 4岁~ 16岁 ,平均 9岁 ;中医辨证 :温毒在表者 18例 ,热毒蕴结者 2 2例 ,邪毒引睾窜腹者 5例。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及中医辨证等方面差异不显著 ,具有可比性。2 治疗方法治疗组 :外用 …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 ,笔者用葱白外敷治疗鸡眼 76例 ,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本组患者 76例 ,男 40例 ,女 36例 ;年龄 1 6~72岁 ,平均 44岁 ;病程 >2年者 1 0例 ,>1年者 32例 ,<1年者 34例 ;52例病在足底 ,2 4例在足趾间。均表现为行走时疼痛。治疗方法先用热水将鸡眼泡软 ,用剪刀将老化角质层除去。取新鲜葱白一片 ,略大于鸡眼 ,敷于患处 ,胶布固定。每日更换 1次。治疗效果一般治疗 5日后症状可减轻 ,7~ 1 0日后可痊愈。 76例患者经外敷 7天痊愈者 44例 ,1 0天后痊愈者 2 9例 ,另 3例效果不明显。典型病例刘某 ,男性 ,32岁。右足底…  相似文献   

8.
笔者近几年来应用痄腮汤配合外用紫金锭、六神丸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 2 0 2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2 0 2例中男性 1 2 0例 ,女性 82例 ;年龄 3~ 32岁 ;病程 3~ 1 2天 ;其中 1 82例兼有发热。全部患者均有单侧或双侧腮腺不同程度肿胀。治疗方法痄腮汤 :柴胡 6g、薄荷 6g(后下 )、连翘 6g、黄芩 6g、板蓝根 6g、大力子 6g、僵蚕 6g、穿破石 6g、生甘草 3g、七叶一枝花 3g、鸡矢藤 6g,高热者加生石膏 2 0 g,睾丸肿痛者加川楝子 6g。水煎服 ,每剂为2日量 ,日服 3次。以上为 6~ 9岁患儿用量 ,6岁以下者减半 ,9岁以上者…  相似文献   

9.
<正> 用自拟“六神冰黛散”外敷,“大板夏玄汤”内服,治疗流行性腮腺炎45例,疗效满意。临床资料本组45例,男31例,女14例;年龄在3.5~5岁8例,6~14岁37例;病程最短1天,最长4天;单侧腮肿者35例,双侧俱肿者IO例;体温在37.6~38℃26例,38.1~39℃13例,39.1~40℃6例。治疗方法(一)外敷“六神冰黛散”:六神丸30粒(冲细)、冰硼散15克、青黛30克、芒硝12克。加老陈醋调成糊状,敷于腮腺肿胀处和涌泉穴(左腮肿敷右涌泉,右腮肿敷左涌泉),每6~8小时更换  相似文献   

10.
马齿苋煎剂治疗百日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近年来应用马齿苋治疗百日咳60例,其中,6个月~2岁20例;3~6岁32例;7~10岁8例。病程:10天以内者8例;11~20天30例;21~30天18例;30天以上者4例。经治疗后,痊愈42例(症状体征全部消失),显效  相似文献   

11.
以《痄腮的中医疗法》一书为参考,总结耿鉴庭先生治疗痄腮之经验。耿老治疗痄腮轻证用清散之品解表达邪,重证以清热解毒消肿为主,内热里实者投以清彻之品。病情严重出现变证者,男子并发睾丸炎多用龙胆泻肝汤,女子并发卵巢炎则从"热入血室"入手进行治疗。耿老还适当选用一些外治方法 ,外敷或鼻中取嚏,合理调护,以减轻患者痛苦,促进痄腮痊愈。  相似文献   

12.
面神经痹 ,中医称之为“吊斜凤”。我们采用中药如意神效散外敷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所治 5 3例患者中男 3 3人 ,女 2 0人 ;年龄最小者4岁 ,最大者 75岁 ,平均年龄 3 6 3岁 ;发病时间最短者 2天 ,最长者 3个月 ;左侧面瘫者 3 7人 ,右侧面瘫者1 6人 ,双侧面瘫者 0人 ;中药外敷一次者 40人 ,外敷 2次者 8人 ,外敷 3次者 5人。巴豆仁、斑蝥去头足翅 ,等量共研细末 ,取少许用生姜汁调敷患侧 ,并用敷料胶布固定 ,1月 1次。外敷部位应在颧、地仓、颊车三穴之间。以患者自觉有灼热感为度。2 结果与讨论  疗效标准 :…  相似文献   

13.
针刺治疗中风7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报导针刺治疗住院中风患者70例,并在治疗前后,参考戚丽宜等略作改进的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对其疗效进行评定,痊愈和基本痊愈率为54%,总有效率为98.6%。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70例,男56例,女14例;年龄<40岁者1例,41~50岁19例,51~60岁25例,61~70岁16例,71~80岁9例;病程<7天者9例,8~15天者7例,16~30天6例,1~3月16例,3~6月者  相似文献   

14.
病毒性腮腺炎属中医“痄腮”范畴 ,以耳下腮部漫肿、疼痛发热为其主要临床特征。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学龄前儿童发病率较高。笔者采用中药外敷加针灸治疗患者 5 0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 0例患者中 ,男 2 3例 ,女 2 7例 ;年龄1~ 6 7岁 ,2~ 10岁为多 ;病程 1小时~ 2天。同时选择2 0例此类患者作为对照 ,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针灸治疗和中药外敷。针灸方法 :以少阳经穴为主 ,翳风、颊车、合谷 (单侧 )、足三里 (双侧 )强刺激 ,不留针 ,每日 1次。中药外敷 :大青叶 10 g、板蓝…  相似文献   

15.
临床资料 30例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小者7岁,最大者65岁;病程最短者2天,最长者16天;皮损分布区域不一,从面部至躯干均有,局部水疱1~3簇;自觉症状以疼痛、烧灼感为主。 治疗方法 大蟾蜍1只,洗净,剥取整皮,按皮损大小将蟾蜍皮剪成适当形状,贴在皮损上,胶布固定,每日更换2次,直至痊愈,不需服用其它药物。 治疗结果 以疱疹干涸,红斑、疼痛消失为痊愈。一般换皮2~4次即可痊愈。年老体弱者可延长到3~5天。30例中,1天治愈者15例,2天治愈者10例,3天治愈者3例,4、5  相似文献   

16.
我们自1988年以来采用大黄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26例,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一般资料 26例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3~13岁。发病时间30小时~3天。单侧腮腺肿胀2例、双侧肿胀者24例。发热18例,均无其它并发症。均除外急性化脓性腮腺炎、颈部或颌下淋巴结炎。治疗方法生大黄3~4 g,研细加食醋调成糊状,涂于纱布上。涂布范围同肿胀部位大小,敷于患处。外加一层塑料薄膜,以防药液外渗,每日敷1~2次。同时忌酸饮食。有高热者给以退热处理。所有病例均未用其它抗病毒等药物。结果疗效标准:痊愈:外敷3日腮腺肿胀、疼痛消失,体温正常;好转:外敷3日肿胀,疼痛减轻;无效:外敷3日无变化。结果:痊愈14例(占  相似文献   

17.
周围性面瘫 ,又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祖国医学称为“口眼斜”,属中风病范畴。笔者应用皂角膏外敷配合内服中药治疗本病 6 9例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病 6 9例 ,男性 37例 ,女性 32例 ,发病年龄最小 1岁 ,最大 70岁 ,其中 1~ 15岁者 5例 ,16~ 4 4岁者 2 8例 ,4 5~ 5 9岁者 2 0例 ,5 9岁以上者 16例。发病后就诊时间 :1~ 7天者 4 6例 ,8~ 15天者 14例 ,16~ 2 7天者 5例 ,2 8~ 30天者 2例 ,30天以上者 2例。其中左侧面瘫者 4 4例 ,右侧面瘫者 2 5例。2 诊断标准患侧额纹消失 ,眼裂增宽、流泪、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 ,不能…  相似文献   

18.
乳腺炎,中医称为“乳痈”,是初产妇哺乳期的常见病,笔者自1989年以来共治疗45例,收到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45例中,年龄最大30岁,最小24岁;3~7天30例,7~10天14例,12天1例。2治疗方法2.1内服中药组方:桃仁、红花、熟地、川芎、贝母、桔梗各10g,当归、皂刺、王不留行各20g,穿山甲30g。随证加减:热甚者,加银花、连翘;气滞者,加郁金、香附子;气虚者,加党参、黄芪。2.2外治法用鱼石脂外敷,1日1次,同时排出乳汁。3治疗结果本组45例,其中44例痊愈无需引流,1例切开引流。4典型病例马××,女,24岁,初产妇,右侧乳腺炎,在他院抗炎治疗1…  相似文献   

19.
小腿慢性溃疡,与祖国医学中“臁疮”相类似。近年来,我们用“五皮丹参汤”加减治疗小腿慢性溃疡58例。其中男34人,女24人;年龄最大84岁,最小24岁;病程最长者28年,最短者1年余;伴发于静脉曲张者48例,其它外伤感染10例;溃疡面积多在2×3~5×6厘米之间。治疗结果:痊愈36人,占62.07%;好转16人,占27.58%;无效6人,占10.35%;总有效率89.65%。治愈时间:最短者10天,最长者56天,平均33天。治疗方法:内服五皮丹参汤,药用丹皮10~15克,大腹皮10~20克,茯苓皮10~20克,黄柏皮10~15克,白藓皮10~30克,丹参10~30克,桃仁8~15克,红花10~12克,苍术10~20克,路路通15~3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随症加减:热毒重者  相似文献   

20.
痄腮即腮腺炎,佤医称涩海(Saexhngai),系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近年来,根据佤医药外治法特点,结合中医辨证,应用重楼藤七搽剂与唐松吴芋膏外用治疗痄腮3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38例痄腮中,男26例,女12例(佤族18例、汉族16例、傣族3例、彝族1例);年龄8个月~2岁4例,3~12岁28例,13~21岁6例;病程1天8例,2天16例,3~6天12例,8天2例;两侧耳垂下腮肿17例,单侧腮肿21例(右侧11例,均为女性;左侧10例);其发病多在12月与次年元月间。其诊断均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制订的《痄腮诊断和疗效判定标准》。2 治疗方法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