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OpenH323是一个开放源码的VoIP(Voice over IP)协议栈,支持H.323和SIP等多媒体通信协议,为多媒体应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开发平台。G.723.1是ITU-T建议在中低速率多媒体通信中使用的语音压缩算法,目前该算法已在IP电话系统中得到广泛应啊。基于OpenH323协议栈实现G.723.1Codec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介绍在OpenH323的软件终端上实现G.723.1Codec的基本方法,并可推广到G.729等其它多种语音压缩算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H.323建议的VoIP安全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ITU-T提出的多媒体通信协议H.323,目前广泛应用在电信、行业和企业VOIP网络中。本文主要分析了基于H.323的VOIP的网络结构、通信过程以及安全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VOIP技术的几个相关协议.特别是SIP协议的基本内容及其基本网络结构.并将SIP及H.323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IP电话多协议栈支持的解决方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IP电话网关、SIP协议和H.248协议,并在H.323协议栈基础上提出支持H.248和SIP协议的IP电话网关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Openh323是为开发使用H.323协议在IP网上进行多媒体通信的应用程序而专门设计的全功能协议栈。该协议栈封装了大量H.323实体,功能完善,是VoIP领域一个相当重要的基础项目。首先介绍Openh323项目计划,然后描述了协议栈类库结构,着重说明类的划分和协议过程实现机制,并且结合网守技术实现的基本思路从进程模式、类的继承等方面对如何将Openbh323协议栈运用到商用VoIP软件的设计开发中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VoIP技术--语音和数据的集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VoIP(Voice over IP)的基本组成构件即网关(Gateway)、网守(Gatekeeper)的概念和用途。讲述了语音在IP网上传输的基本原理,语音和数据、数据和IP包之间的转换和传送过程。在H.323协议栈的基础上详细讲述了H.248,H.225,H.245等通信协议和语音编码G.729,G.23l,G.7ll等协议。最后对VoIP的语音服务质量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分析了RTP、H.323协议栈以及SIP协议的原理,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对基于H.323或SIP协议的多媒体通信数据包的捕获和解析,并进一步在DirectShow技术的框架下实现了对媒体流的发布。  相似文献   

8.
T.120是H.323会议中推荐使用的数据通信协议。在ITU-T的建议中提供了两种在H.323会议中使用T.120的方法。本文将就这两种方法做个比较,并提出一种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9.
MEGACO/H.248协议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和下一代网络(NGN)中的核心协议之一,其高可用性(HA)实现是保障系统网络设备高可靠和高稳定性的关键。通过分析电信设备的特定需求以及通信软件协议栈HA结构的设计原则,可以采用稳态更新机制实现MEGACO协议栈的备份更新;同时,为了克服设备故障单点,结合媒体网关设备的硬件需求,针对MEGACO协议栈的应用特性提出了一种在CPCI平台下基于多网络接口的MEGACO/H.248协议栈HA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0.
在描述通信协议中抽象语法描述ASN.1被广泛应用。通过对VoIP网关中H.323协议栈实际开发,论述了ASN.1到C/C 编译器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1.
VOIP技术的蓬勃发展、IP电话应用的普及使SIP协议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详细比较了目前广为流传的H.323协议与SIP协议,指出了SIP协议的优越性;介绍了SIP事物操作的详细过程;指出了SIP与软交换互通的方式。针对SIP在3G移动通信中的应用,给出了SIP作为IMS控制层的基本协议与RTP/RTCP,SDP,RTSP,DNS等协议配合共同完成IMS中会话的建立及媒体协商的详细过程。进一步论证了SIP协议在未来网络中的主宰地位。  相似文献   

12.
移动通信从第二代(2G)网络向第三代(3G)演进,必须满足用户在2G与3G之间漫游,并保证对现有2G补充业务和智能业务的兼容性。文章介绍在3G移动网络中,基于ITU-TH.323协议的CAMEL控制VoIP业务方案,并详细论述该方案可行的3G核心网络结构及其处理流程。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studies mobility extensions to ITU-T Rec. H.323 for the support of mobile Internet telephony. Internet telephony, also known as voice-over Internet protocol (IP) (VoIP), requires the transmission of two-way and real-time traffic over IP-based networks. The current version of H.323 allows IP telephony and the interoperability of the Internet with switched circuit networks (SCN). However, VoIP mobility has not been previously widely considered, where VoIP mobility refers to the mobility within the scope of IP telephony. We focus on terminal mobility for VoIP. We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mobility on the H.323 layer and propose an H.323 mobility solution to be implemented over the IP layer. Two approaches to mobility extensions to H.323 are described: using ad hoc multipoint conference expansion and using IP multicasting to emulate mobility. Besides, we have also shown that the proposed ad hoc expansion approach shares many properties with the alternative of using IP multicasting for mobility. Hence, the call signaling procedure for the ad hoc expansion approach is also applicable to the multicasting approach. Since ad hoc multipoint expansion has been defined in H.323, our solution introduces no additional entities to H.323 and requires minimal modifications to the existing H.323 protocol. Such mobility extensions can serve as a value-added feature for the Internet telephony systems compliant to the H.323 standard  相似文献   

14.
H.323发展领先于其它VoIP协议。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缺乏有效监控,以及H.323协议簇本身的协议漏洞,H.323网络安全问题给H.323系统带来诸多威胁。首先对H.323系统面临的安全威胁进行介绍,进而对H.323网络安全进行详细的分析介绍,最后介绍了国际国内的相关标准制定情况。  相似文献   

15.
李瑞超  张思东 《电信快报》2005,(11):26-28,33
通过对MGCP和H.323协议的分析和比较,提出了MGCP和H.323协议互通的实现方法,重点探讨了协议互通模型和呼叫处理模块的设计方法,并分别以MGCP和H.323终端发起呼叫为例,详细描述了MGCP和H.323互通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网络地址转换(NAT)类型以及防火墙特性进行了介绍和分类,指出由于H 323协议本身没有考虑NAT的应用,在NAT设备进行地址转换时发生了困难,产生了内、外网难以互通的问题.为了解决问题,文章探讨了H 323协议穿越NAT的6种方式:H.323代理方式、应用层网关方式、中间盒通信(MIDCOM)方式、隧道方式、扩展协议方式、STUN方式,并对不同的穿越方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H.323和会话初始化协议(SIP)都是基于IP网络的多媒体通信协议,采用实时传送协议(RTP)传送实时的音频视频传输,二者之间可以通过设置信令网关互通,完成信令消息的翻译和转换功能。要实现H.323与SIP网络之间的互通,必须解决地址格式的转换、消息映射和终端能力协商等方面的问题。H.323-SIP信令网关在H.323和SIP互通中占有得要的地位,它能够使位于不同网络的用户直接和对端进行媒体交换,实现点到点、点到多点之间的通信。H.323-SIP信令网关的功能会越来越完善,也会越来越适应用户更加广泛的业务需要。  相似文献   

18.
徐沫  王宽仁  吴金涛  徐云乾 《电声技术》2011,35(10):63-64,74
分析了网络电话中的语音处理技术及语音质量较好的低比特率AMBE-1000声码器芯片,提出将AMBE算法应用干网络电话中,并利用STC单片机对AMBE-1000芯片进行控制和语音数据采集,模拟网络电话终端进行了验证,可以将其作为后续网络电话系统的语音处理模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