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肿瘤科妇科恶性肿瘤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进行评估,然后根据患者的不同自然情况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之后再次采用同样的方式对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进行评价,对比心理护理前后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变化。结果:进行心理护理之前患者的平均焦虑、抑郁得分分别是53.26±7.13、52.47±6.92,心理护理之后患者的平均焦虑、抑郁得分分别是33.28±4.36、30.94±4.15。结论: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情绪。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接受辅助生殖技术(ART)治疗的不孕症女性的心理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接受ART治疗的女性不孕症患者27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进行1:1匹配,选取同时期在本院体检的已婚女性279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自制一般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症状及焦虑抑郁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影响不孕症女性焦虑、抑郁的相关因素。结果 SCL-90评分结果显示,接受ART治疗的不孕症女性的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及人际关系敏感性5个因子的得分均明显高于同年龄段已婚女性;进一步采用SAS、SDS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显示,32.2%的不孕症患者存在焦虑症状,24.4%的不育症女性存在抑郁症状。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焦虑症状的发生在年龄、不孕时间、经济收入、既往治疗费用、传统生育观念及对ART治疗了解程度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抑郁症状的发生在教育程度、不孕时间、夫妻关系、既往治疗费用、传统生育观念、社会交往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不孕时间、经济收入、既往治疗费用及对ART治疗相关知识了解程度是焦虑症状的主要影响因素,文化程度、不孕时间、夫妻关系、社会交往是抑郁症状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接受ART治疗的不孕症女性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风险较高,临床上应加以重视,并根据其高危因素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直肠癌结肠癌患者的影响并进行探讨总结[1].方法:受限于本院的客观条件等许多不定因素,综合选取本院一年内共60倒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进分组调查研究,通过不同的干预护理手段,将60例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后对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析比较.结果:经过心理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数据显示要好于对照组中的患者[2].结论:心理护理对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和心理以及生活质量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加强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并给予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组及对照组入院前后的SAS及SDS评分。结果肿瘤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状态较对照组、干预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肿瘤患者的抑郁、焦虑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不孕症夫妇心理健康状况,探讨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对不孕症夫妇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不孕症夫妇进行心理状况调查。SCL-90每个项目按1~5分的5级评分,参照全国成人常模标准,数据采用SPSS10.0软件统计处理。结果:69对不孕症夫妇SCL-90自评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敌对、躯体化等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P0.05)。不孕症夫妇之间女方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均高于男方(P0.001),而且夫妇双方在总分、总均分、抑郁和焦虑因子分均有高度相关性(r0.76,P0.001)。结论:不孕症能影响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尤其以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等负性情绪为主要表现。不孕症夫妇女方负性情绪大于男方,他们之间的心理状况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方法.方法 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自尊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自尊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自尊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自尊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胃癌围手术期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可提高患者的自尊心,缓解其精神压力,对患者疾病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胆结石患者接受个体性护理干预后的心理状态。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年1月至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胆结石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双盲法划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行个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结果:干预组患者的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与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即相应数据比较组间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胆结石患者接受个体性护理干预,可以改善其心理状态,减少焦虑、抑郁评分,有利于患者获取更好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在重症急性胰腺炎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住院顺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A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DS)评分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A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DS)评分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重症胰腺炎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与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患者术后的心理及性生活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子宫切除术患者,按照其自愿,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传统的临床护理方法,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以及性生活质量(SLQQ)评分等方面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并且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子宫切除患者术后心理状态,提高术后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癌症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护理疗效。方法将36例住院老年癌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36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抑郁自评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同时分析干预护理前后抑郁、焦虑、恐惧三大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抑郁量表、焦虑量表、症状量表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健康人)的评分数值,且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正规护理干预后发现,抑郁、焦虑、恐惧三大心理症状在干预前后评分结果有显著差异,干预后评分数值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是老年癌症患者护理的重要措施之一,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抗病的信心,缓解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乳腺癌首次化疗患者心理状态的效果.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30例术后首次化疗的乳腺癌女性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在干预前后进行心理状况测评,然后比较护理干预前后效果.结果:30例乳腺癌首次化疗的女性患者均有不同水平的焦虑、抑郁情绪,心理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均下降,两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改善乳腺癌首次化疗患者焦虑、抑郁心理,促进患者积极参与治疗,提高疾病的愈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孕症女性患者的心理状况、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现状,为改善不孕症女性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湖北省新华医院妇产科2013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75例不孕症女性和75例正常对照女性,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尊量表(S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生活质量等量表等进行评定,比较两组女性患者的心理状况、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结果:不孕症组的焦虑、抑郁、羞愧感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自尊得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等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躯体角色功能、情绪角色功能、心理功能、精力、社会功能、工作学习等维度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不孕症女性患者存在较为严重的焦虑、抑郁、羞愧感和较低的自尊感,社会支持程度和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在不孕症治疗过程中,应重视对女性患者的心理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浅析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12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病人采取常规方式的护理,研究组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SAS(焦虑自评量表)的评分、SDS(抑郁自评量表)的评分和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结果 :在进行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评分相比差异均不具有显著性(P>0.05).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评分均有所下降,而且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ICU重症病房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显著地提高护理效果和护理服务满意度,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3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心理问题提出相应干预措施,促进患者康复。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乳腺癌患者术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心理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SDS、SA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抑郁、焦虑症状的人数明显低于入院时(p<0·05)。结论通过对3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改变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可达到治病、加速康复及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42例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患者进行调查,并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干预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干预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使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明显减轻,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脊髓损伤患者心理状态,提出心理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结果: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明显改善,主动配合治疗护理。结论:正确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能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讨论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心理弹性与焦虑抑郁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2018年7月—2019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就诊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并对其进行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问卷调查。结果焦虑抑郁阴性组骨质疏松患者组较阳性组患者的CD-RISC得分高(P0.05),相关分析发现患者焦虑抑郁状态与心理弹性呈负相关;性别、职业和婚姻状况等均能对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产生影响(P0.05);骨质疏松分级、疼痛与否、疼痛部位、疼痛程度和骨折病史与焦虑抑郁状态产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的焦虑抑郁情绪与心理弹性呈负相关,且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与患者的性别、职业、婚姻状况、工作状况及骨质疏松症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测评心血管病住院患者的适用性。方法采用问卷对209例住院患者进行一般资料、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的调查,利用项目分析、相关分析、信度分析探讨两量表的适用性。结果调查对象中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27.3%和34.0%。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803和0.814。焦虑自评量表中有4个条目与总标准分相关性低(r<0.4),抑郁自评量表中有8项条目与总标准分相关性低(r<0.4)。两个量表中分别有2项条目删除后Cronbach’sα系数增大。结论虽两个自评量表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并被广泛应用,但本研究结果却证实两个自评量表对心血管病住院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心理评估的适用性较差,应不用或慎用。  相似文献   

19.
不孕症人群心理测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应用心理测评量表对不孕症人群进行心理状况调查分析,探讨不孕症人群心理健康状况,为不孕症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163例不孕症夫妇分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结合综合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定表(HADS)进行心理状况测评,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孕症夫妇SCL-90自评量表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敌对、躯体化等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P〈0.05);不孕症夫妇在总分、总均分、抑郁因子、焦虑因子为高度相关(r〉0.7,P〈0.001),并且女方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均高于男方(P〈0.01)。HADS测查中焦虑和抑郁情绪得分阳性率与SCL-90相接近,两个量表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得分呈高度相关性(r〉0.700,P〈0.001)。结论:不孕症人群心理状况的整体水平较正常人低,不良情绪以抑郁、焦虑等为主。在不孕症诊治中,要重视不孕不育夫妇之间不良情绪的相互影响作用,并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20.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状态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慢性乙肝患者(CHB)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其与疾病的相关性,评价CHB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相关因素,以提高CHB人群的生活质量. 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三项自评量表对74名CHB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资料采用t检验、相关分析. 结果 CHB患者的SCL-90 9项因子中躯体化、强迫、焦虑、敌对性、恐怖、精神病性6项指标均高于国内常模中的相应结果(P<0.01);人际关系敏感、抑郁低于国内常模中的相应结果(P<0.01);SAS和SDS 20项冈子的标准分均未超过界分50分,抑郁指数为(0.61±0.04),焦虑评分为(30.47±4.42). 结论不同因子对CHB的影响不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问题较突出,应有针对性加强对慢性肝炎病人的健康教育,提供心理支持和必要的社会支持,提高CHB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