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讨论了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SDS)和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CTMAB、Zeph 和 CPC)对 Ln~(3+)-β-二酮二元体系、Ln~(3+)-β-二酮-Phen(或 DPG)三元体系及 Tb~(3+)-AA-EDTA、Tb~(3+)-Tiron、Tb~(3+)-H_2Sal-EDTA 水溶性体系荧光光谱的影响,发现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对不同的反应体系影响不尽一致.增敏程度与表面活性剂和荧光配位体的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十二种稀土-8-羟基喹啉(Ox)和四种β-二酮分别形成的三元固态络合物,并测定了其红外光谱。在形成的三元络合物中羰基伸缩频率明显向低频位移且依HTTA、Hpmbp、HAA和DBM的顺序减小。络合物的M-O伸缩频率出现于420-400cm~(-1)。三元络合物羰基频率降低的程度不及二元大。测得三元络合物在乙醇溶液中的组成比为Ln~(3 ):β-二酮:Qx=1:4:1。  相似文献   

3.
稀土金属配合物由于具有优良的光磁性质和非对称催化能力,多年来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文章以稀土β-二酮配合物[Ln(dbm)_3(H_2O)](dbm=1,3-二苯基-1,3-丙二酮,Ln=La~(3+),Nd~(3+),Eu~(3+),Sm~(3+)),[Yb(d-hfbc)_3(H_2O)]和[Yb(l-hfbc)_3(TPPO)_2](d/l-hfbc=3-七氟丁烯(+)/(-)樟脑,TPPO=氧化三苯基膦)为例,重点讨论了该类配合物ECD谱的理论解析。计算结果表明,理论ECD谱与实验谱吻合得很好,该类配合物在可见紫外区的ECD谱是由配体的π→π*激子耦合跃迁产生的,ECD谱中负手性的和正手性的激子裂分分别对应于Δ和Λ金属中心手性。这一结论对于深入理解稀土配合物绝对构型与手征光学性质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设计合成了一种具有D-π-A结构的新型萘二酸酐衍生物3-(4,5-二(十二烷硫基)-1,3-二硫杂环戊稀-2-亚基)萘吡喃酮,研究了产物的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性质.  相似文献   

5.
Yb~(3+)/Ln~(3+)(Ln=Er/Tm/Ho)-α-sialon ceramics were fabricated by hot press sintering technique.Their microstructure and luminescent properties were studied by XRD,EDS,HRTEM and photoluminescence measuremen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intered ceramics consisted ofα-Sialon with a trace amount ofβ-Sialon phase.The frequency upconversion and downconversion properties of Yb~(3+)/Ln~(3+)(Ln=Er/Tm/Ho)-α-Sialon ceramics were investigated under 980 nm low-power excitation.The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Yb~(3+)/Ln~(3+)(Ln=Er/Tm/Ho)produced multicolor emissions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Ln~(3+)ion as a result of the energy transfer from Yb~(3+)to Er~(3+),Tm~(3+)and Ho~(3+)ions.The EDS spectra measurements and mappings showed that the Ln~(3+)ions were well incorporated in theα-Sialon matrix.Temporal evolution of the emission decay behavior has been investigated to understand the energy transfer mechanism.  相似文献   

6.
用光度法研究了乙醇-水溶液中镧系离子(Nd~(3+)、Ho~(3+)、Er~(3+))与水杨酸(HSal)及二安替吡啉甲烷(DAM)三元配合物的超灵敏跃迁,测得三元配合物的组成比为Ln~(3+):HSal:DAM=1:3:1.制备了固态钕三元配合物,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和紫外光谱以及热谱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含碘杂环的稀土噻吩甲酰三氟丙酮(TTA)与二苯甲酰甲烷(DBM)配合物(稀土=Nd~(3+),Eu~(3+),Tb~(3+),Gd~(3+),Ho~(3+)),利用热谱, IR、UV、摩尔电导等方法对这些配合物的性质进行表征,发现大体积的碘杂环阳离子确对配阴离子的结构和性质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具有潜在杀菌活性的3-苯基-5-苯亚甲基-2-苯氨基噻唑-4-酮的羧酸衍生物.以邻乙基苯胺为原料,合成中间体N,N′-二(2-乙基苯)硫脲(Ⅰ)和2-(2-乙基)苯基-3-(2-乙基)苯基噻唑-4-酮(Ⅱa),化合物Ⅱa与不同的底物醛发生缩合反应生成2-(2-乙基)苯基-3-(2-乙基)苯基-5-苯亚甲基噻唑-4-酮(Ⅲ),化合物Ⅲ经过加成反应和水解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同时以二苯基硫脲为原料合成一个类似物,共合成3种3-苯基-5-苯亚甲基-2-苯氨基噻唑-4-酮的羧酸衍生物.产物经核磁共振谱、质谱表征,产物纯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均大于98%.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三取代-2-烯-1,4-二酮及其衍生物进行了探索合成。在环戊二烯基三苯基膦氯化镍[C_5H_6(PPh_3)NiCl]作用下,由N-甲基-N-苯(/4-甲基苯基)甲酰基亚甲基苯胺与1,3–二苯基-1,3-丙二酮在二氯乙烷(DCE)介质中发生Knoevenagel交叉偶联反应,得到α位具有三个羰基的乙烯化合物,即三取代2-烯-1,4-二酮。同时,对上述产物与胺类亲核试剂进行了自动串联催化反应的探索合成,并摸索条件进行优化。通过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及X-单晶衍射等手段对合成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证明了合成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在α-肉桂酰基二硫缩烯酮类化合物(1)的基础上,由2,3-二氢-4-噻喃酮化合物(2)与水合肼在温和条件下合成了多取代5,6-二氢-4-噻喃并咪唑酮类化合物(3),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质谱及元素分析对所得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并对该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以芳基酮酸为原料、无催化剂、以高活性2,2-二氯-1,3-二异丙基咪唑烷-4,5-二酮作为交联剂一锅法合成α-酮酰胺的简便方法.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在室温下,绝大多数的芳基酮酸和胺反应都能够很好的转化为对应的α-酮酰胺.通过柱层析对粗产物进行纯化以及采用1 H NMR(核磁共振氢谱)和13 C NMR(核磁共振碳谱)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α-酮酰胺类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上具有很好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脂肪族二元酸与二苯并-14-冠-4在多聚磷酸(PPA)催化下发生的缩聚反应,在此基础上合成了酮型冠醚聚合物.并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核磁共振、热分析等手段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3.
以1-氨基-2-萘酚和2,4-二羟基苯甲醛为原料合成了席夫碱(2′,4′-二羟基苯亚甲基亚氨基)-2-萘酚(L),采用FT-IR,1 HNMR和ESI-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在V(CH3CN)∶V(HEPES)=1∶1(pH=7.2)缓冲溶液中,研究了L对多种金属离子(Cu~(2+),Hg~(2+),Ag+,Pb~(2+),Cd~(2+),Zn~(2+),Ni ~(2+),Co~(2+),Fe~(2+),Al ~(3+),Mn~(2+),Ca~(2+),Mg~(2+),K+,Na+)的荧光响应性能.结果表明:L能够通过荧光猝灭响应选择性识别Cu~(2+),且几乎不受其他金属离子的干扰.在Cu~(2+)浓度为0~2.5×10~(-5)mol/L范围内,溶液荧光强度与Cu~(2+)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计算L与Cu~(2+)的结合常数为3.33×10~4 L/mol,对Cu~(2+)的检出限为4.92×10-7 mol/L.L在实际水体中与Cu~(2+)在0~2.5×10~(-5) mol/L浓度下依然表现出较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以5,8a-二甲基-3a,4,8,8a,9,9a-六氢萘并[2,3-b]呋喃-2,6(3H,7H)-二酮为原料,经脱氢,光重排,还原和脱水制得5,8-二甲基-3a,4,9,9a-四氢(?)并[6,5-b]呋喃-2(3H)-酮.反应产物的结构经红外光谱、氢核磁共振谱、质谱和元素分析得到了证实.  相似文献   

15.
在微波辐射下以希夫碱、1,3-二羰基化合物为原料,乙二醇为溶剂,合成了一系列3,4,9,10-四氢吖啶-1(2H)-酮衍生物.该反应的反应时间短,产率高,环境友好,后处理方便.产物的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表征.  相似文献   

16.
对3-二氢吡咯烷基螺环氧化吲哚及其衍生物进行了探索合成。在有机小分子碱三乙胺催化作用下,由N-2,2,2-三氟乙基靛红酮亚胺与丁炔二酸二甲酯在二氯甲烷(DCM)溶剂中于室温下发生3+2环合加成反应,高产率(83%~98%)获得3-二氢吡咯烷基螺环氧化吲哚。这一合成方法具有简单,高效,环保的特点。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高分辨质谱等手段对已合成的产物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17.
在辛可宁的作用下,以靛红衍生物(N-甲基-3-羟基-2-吲哚酮)和氰基苯乙烯衍生物为原料,1,3,5-三甲苯为溶剂,合成了一系列的新型的手性吲哚螺-2,3-二氢化呋喃衍生物.该反应产率较高(90%~99%),选择性较好,而且操作简单、后处理方便.产物的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1H,13C)及高分辨质谱法表征.  相似文献   

18.
以3-乙酰基吡啶和草酸二乙酯为原料,合成得到3-吡啶甲酰基丙酮酸乙酯(简称HL),核磁共振氢谱表明该物质的β-二酮部分在溶液中采取烯醇式结构.通过界面扩散法合成了该配体的第一个配合物{CuL2}n,并用单晶X-射线衍射进行了详细的结构分析.该配位聚合物中Cu(II)与4个L-配体形成拉长的反式Cu N_2(OO)_2八面体配位构型.2种晶体学独立的L~-配体都是以β-二酮基的2个O原子螯合1个Cu(II),以吡啶N原子与另一个Cu(II)配位,形成二维网格结构.  相似文献   

19.
在多聚磷酸催化下, 利用2-乙酰氨基 2-[2-(4- 正辛基苯基)乙基]丙二酸二乙酯发生环合反应, 分别得到主要产物四氢萘酮化合物2和噁唑化合物3. 经红外光谱、 核磁共振氢谱及碳谱、 质谱和二维核磁共振氢谱及碳谱确证了噁唑化合物3的结构; 经红外光谱、 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 质谱及还原、 水解和成盐反应确证了四氢萘酮化合物2的结构.  相似文献   

20.
首次报道了(NH_4)_(15)[Ln(NH_4Sb_9W_(21)O_(86)]·xH_2O(Ln~(3+)=La~(3+)、Ce~(3+)、Pr~(3+))和(NH_4)_(14)[Ln_2O(NH_4Sb_9W_(21)O_(86)]·XH_2O(Ln~(3+)=Gd~(3+)、Dy~(3+)、Yb~(3+))的合成方法,对这六种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确定了其组成,进行了IR、UV、TG等光谱性质研究.其结果表明配体结构在形成配合物的过程中基本上未发生变化.配合物IR光谱中γ(as)(w-od)和γas(w-ob)的向高频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