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4年9月26日,北京国际设计周开幕,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的艺术家、设计师汇聚一堂,一周内约200场论坛、展览和活动在现场举行。北京国际设计周由开幕活动、设计大奖、设计市场、智慧城市、设计人才、主宾城市和设计之旅七项主体内容组成。作为中国艺术社区联盟首发社区,水湾1979地产项目因艺术介入历史和空间而受邀参展。据执行策展人周翊介绍,整个展区以"艺术介入"为主题,以"公共空间营造"为轴线,展现了城市综合体经典案例水湾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9月底,2015北京国际设计周与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两项大型设计相关活动先后开幕。在城市与建筑的角度,它们传达出了北京与上海这两个中国最重要的、在很长时间内建设发展极为蓬勃的城市对于城市发展未来的看法,展现了规划工作者、建筑师在不同层面所做的尝试。北京国际设计周在前5届积累的经验与成果基础上,除了常规的展览展示活动之外,继续尝试在  相似文献   

3.
正2016-2017北京国际设计周人本观测2016至2017年,"城市象限"连续两年在北京国际设计周期间,对北京的老城区进行了人本观测实验,通过线上数据采集和线下传感器数据采集,对大栅栏和什刹海地区进行感知和测度;研究内容包括访客和居民的行为活动、量化分析访客和居民情绪、街区情绪情感与时间、天气、人流量等因素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正2014.12.12北京2014北京国际设计周的主体活动已经圆满结束,2014年12月12日,"设计为人民——2014中国设计红星奖颁奖会暨2014北京国际设计周优秀项目表彰会"在北京国贸大酒店隆重举行。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陈冬亮、曾辉、孙群出席活动,并为获奖项目颁奖。"CBC建筑与建筑之外展"被评为"设计为城市更新服务——推动智慧城市  相似文献   

5.
简讯     
《世界建筑》2012,(10):12-15
<正>2012北京国际设计周以"设计提升城市品质"为主题的2012北京国际设计周于9月28日-10月6日在北京举办(图1),活动由开幕式暨颁奖典礼、年度设计奖、国际设计品交易会、国际信息设计展、北京设计论坛、主宾城市和设计之旅7个主体内容  相似文献   

6.
城市的未来     
意大利驻华大使馆和北京国际设计周共同举办中意建筑师高端对话M·福克萨斯VS马岩松 2011年是意大利国家统一150周年,为庆祝这一重要事件,意大利政府计划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意大利文化。作为推广活动的一部分,意大利驻华大使馆携手北京国际设计周共同主办了以"城市与设计"为主题的一系列意中建筑名家和文化精英的对话。3月2日举办的"中意建筑师高端对话:城市的未来——新世纪城市建设展望,M·福克萨斯对话马岩松"是系列对话的  相似文献   

7.
《建筑》2017,(23)
<正>11月12日,国际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高端论坛北京分论坛暨2017(第二届)北京城市设计高峰论坛在京举行。本次论坛以"城市设计与城市设计教育发展前沿"为主题,来自美国、意大利等国家的知名院校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建筑大学等单位的国内外顶级专家从不同维度共议城市设计新理念、新技术,分享城市设计新智慧,探讨人类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为与会者提供了丰盛的"设计盛宴"。  相似文献   

8.
《住区》2015,(5)
<正>2015年9月20日,"看瞰城市"建筑展开幕论坛——"十问城市"在北京望京六佰本"四○一高地"举行,旨在通过建筑界资深人士的现场讨论,从专业视角观察城市现象,提出问题,并深入分析、激发思想火花。论坛由科可兰建筑师事务所主办,清华大学《住区》杂志协办,是2015北京国际设计周"设计之旅"分会场之一。以清华大学《住区》  相似文献   

9.
业界动态     
《Planning》2017,(6)
<正>交通运输部:2017世界交通运输大会在北京召开2017年6月5日,以"创新引领·绿色融合"为主题的2017世界交通运输大会在北京开幕。此次大会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公路学会承办,协同国内外交通运输科技组织共同举办。大会由主题论坛、专题论坛、博览会、竞赛等多项内容组成。集合"会、展、赛"等多元素的大会吸引了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0名嘉宾参加。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戴东昌,国际道路联盟主席基兰·卡比拉,国际航行学会联合会高级副主席希沙姆·希拉勒在开幕式上致辞。全国政协副主席刘晓  相似文献   

10.
《现代装饰》2011,(4):150-150
2011年是意大利国家统150周年,为庆祝这一重要事件,意大利政府计划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意大利文化。作为推广活动的部分,意大利驻华大使馆携手北京国际设计周共同策划了以“城市与设计”为主题的系列意中建筑名家和文化精莞的对话。同时,此系列对话活动,也成为了2011北京国际设计周预热期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正5月9日,2016清华同衡学术周在北京开幕。本届学术周以"新视野,新规划:管理与实施下的城市规划"为主题,由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主办、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提供学术支持。作为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之后举行的学术周,活动汇集多位重量级专家学者,研讨新形势下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和变革方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司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孙安军,中  相似文献   

12.
<正>来自中国建材报的报道,2017年9月16日,2017中国室内设计周暨上海国际室内设计节于圆满落幕。本届设计周以"设计·共享"为主题,呼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号召,通过一系列活动突显了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室内设计行业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10多场专业论坛在设计周期间集中举行,内容围绕住宅产业化、  相似文献   

13.
在2011年9月25日~10月3日北京国际设计周期间,751 D·Park时尚设计广场的荷兰设计馆以"智能城市,宜居城市"为主题举办了大型展览和研讨会,并与来自高校和设计事务所的同行共同探讨了:在城市不断扩张的世界现状  相似文献   

14.
2008年6月11日—13日,"上海国际设计周"如期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本次设计周云集了国内外各大设计单位以及数十家专业媒体。本杂志社应邀给予媒体支持。本次设计周分为三部分及"中国国际水疗、桑拿与泳池设备及其建造技术展览会"、"上海国际园林景观及城市建设展览会"和"中国(上海)零售业博览会"。  相似文献   

15.
艺术资讯     
《Planning》2013,(11)
<正>东北亚文化艺术周推出13项主题活动不久前,由文化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吉林省人民政府和长春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四届中国长春·东北亚文化艺术周在吉林动画学院开幕。作为吉林省文化活动的代表性品牌,东北亚文化艺术周一直秉承"多元多彩、共建共享"的宗旨,致力于搭建东北亚区域文化艺术合作与交流平台。据了解,本届艺术周共有文艺演出、文化论坛、展览交易三大板块13项活动,包括首届"吉林动画学院杯"动画作品大赛、第六届中国吉林·国际动漫游戏论坛、第九届中国(长春)国际动漫艺术博览会、韩国现代综艺晚会专场演出、第三届中国农民摄影大展和俄罗斯"小丑嘉年华"专场演出等。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9月6日下午,第十五届(2017)现代装饰国际传媒奖巡展暨"设计中的设计——地域文化与国际视野下的设计"大型主题论坛(福州站)在福州石鼓别苑圆满落幕!本场活动是现代装饰国际传媒奖巡展暨大型主题论坛活动的第八站,也是第十五届现代装饰国际传媒奖全国巡展活动的收官之站。  相似文献   

17.
以“首都.国际家具设计秀”为主题的第七界中国北京国际家具及木工机械展览会,近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隆重开幕,为期四天的展览活动吸引了上万余名观众的热情关注。  相似文献   

18.
同济之窗     
正城市转型中的建成遗产再生:2018CAUP国际设计夏令营开幕2018年同济大学CAUP国际设计夏令营于8月6日上午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D1报告厅开幕。夏令营的主题为"城市转型中的建成遗产再生",以湖州市南浔古镇和练市镇两个典型的江南古镇作为设计基地,探讨在当前城市发展模式转型背景下的建成遗产保护与再生问题。本次夏令营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湖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物局)、湖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湖州市南浔区人民政府、中国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6月5~9日,2017第五届清华同衡学术周在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拉开帷幕。开幕式上,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会长唐凯和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分别致辞,向活动的举办表示祝贺。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袁昕介绍了本次学术周的主题与特点。在由清华同衡详细规划研究中心三所主办,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历史城市保护发展研究一所、总体规划研究中心城乡统筹与村镇规划研究所(村镇所)协办的2017第五届清华同衡学术周"产  相似文献   

20.
曾辉 《建筑创作》2016,(4):104-105
正借此机会介绍一下我对北京国际设计周为宜居城市、为城市疏解所做的思考。北京国际设计周作为设计提升城市品质、与产业融合、服务民生的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己成为在国际上具有广泛影响力、亚洲规模最大的设计周。北京国际设计周诞生于2009年,当年在北京举办了世界设计大会,但设计大会能够为北京留下什么?因此我们就考虑同期筹备北京国际设计周。几年来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设计周能够为专业、为产业、为城市、为生活带来什么?改变什么?能够形成怎样的模式?这样的设计周在国际设计周的版图里面,应有怎样的位置?对于中国、对于北京的城市与乡村设计又具有什么样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