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Strobilurins类杀菌剂对苹果病害的防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2016,(9)
[目的]明确几种strobilurins类杀菌剂对苹果病害的防治效果。[方法]进行田间小区防治苹果病害试验。[结果]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WG 500 mg/L、75%肟菌酯·戊唑醇WG 150 mg/L、18%烯肟菌酯·氟环唑SC120 mg/L、20%烯肟菌胺·戊唑醇SC 150 mg/L,间隔10~15 d,连续施药4~6次,能够有效控制苹果主要病害的为害。[结论]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WG、75%肟菌酯·戊唑醇WG、18%烯肟菌酯·氟环唑SC和20%烯肟菌胺·戊唑醇SC对几种苹果病害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以在苹果病害防治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农药》2017,(3)
[目的]明确烯肟菌酯和丙硫菌唑混剂在防治农业病害上的可混性。[方法]进行室内联合毒力试验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烯肟菌酯与丙硫菌唑混配,对禾谷类多种病害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多个混配比例共毒系数均大于120,表现为增效作用。在112.5、135 g a.i./hm~2剂量下,25%烯肟菌酯·丙硫菌唑悬浮剂对小麦赤霉病、白粉病、锈病的防治效果高于对照药剂40%多·酮可湿性粉剂、4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和25%氰烯菌酯悬浮剂的药效。[结论]烯肟菌酯与丙硫菌唑混剂对小麦多种病害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小麦病害的综合防治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进一步明确20%烯肟菌胺·戊唑醇悬浮剂对梨黑星病的防治效果并推广应用于生产实践.[方法]20%烯肟菌胺·戊唑醇悬浮剂200、100、50 mg/L三个处理喷施,防治梨黑星病,以250 g/L嘧菌酯悬浮剂200 mg/L、5%己唑醇微乳剂50 mg/L等药剂为对照,另设不喷药的空白对照.[结果]20%烯肟菌胺·戊唑醇悬浮剂对梨黑星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100~200 g a.i./hm2的处理剂量下,间隔10~15 d,在生长季连续施药4~5次,能够有效控制梨黑星病,防治效果优于腈菌唑乳油、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等常规药剂,且对供试作物安全.[结论]20%烯肟菌胺·戊唑醇悬浮剂可有效控制梨黑星病,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20%烯肟菌胺·戊唑醇悬浮剂(麦可)是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研制的新型杀菌剂,于2008-2009年在西北地区测试了该药剂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苹果白粉病和苹果轮纹病的防治作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0%烯肟菌胺·戊唑醇悬浮剂对上述病害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100~200 g a.i/hm2处理剂量下,间隔10~15 d,在生长季连续施药4~6次,能够有效控制上述苹果病害,防治效果优于腈菌唑乳油、甲基硫菌灵等常规药剂,且对供试作物安全.  相似文献   

5.
室内及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烯肟菌胺对瓜类白粉病有优异的防治效果。盆栽条件下烯肟菌胺对黄瓜白粉病的杀菌活性(EC90值)为4.32mg/L,田间小区试验烯肟菌胺在40~80ga.i./hm2的剂量下施药2~3次,能有效的控制瓜类白粉病的危害,烯肟菌胺与戊唑醇组成的混剂对瓜类白粉病也同样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5%烯肟菌胺EC和20%戊唑醇·烯肟菌胺SC对靶标作物(黄瓜)安全。  相似文献   

6.
新杀菌剂烯肟菌胺(SYP-1620)对苹果病害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5-2006年的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5%烯肟菌胺乳油和20%烯肟菌胺·戊唑醇悬浮剂(爱可)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苹果白粉病和苹果轮纹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100-200 ga.i./hm2的处理剂量下,间隔10-15d,连续施药4-6次能够有效控制上述苹果病害,防治效果优于多菌灵、代森锰锌等常规药剂,且对供试品种安全.  相似文献   

7.
《农药》2019,(12)
[目的]明确18%烯肟菌酯·氟环唑SC对苹果树主要病害的防治效果。[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开展试验。[结果]18%烯肟菌酯·氟环唑SC 90~120 mg a.i./kg处理剂量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苹果白粉病和苹果轮纹病的防效均在85%以上,防效优于生产常规使用药剂50%多菌灵WP、12.5%腈菌唑EC、15%三唑酮WP的效果。[结论]18%烯肟菌酯·氟环唑SC对上述3种病害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苹果褐斑病、黑点病也有很好的兼治作用,建议在苹果病害综合治理中进一步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8.
2006-2008年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5%烯肟菌胺EC和20%烯肟菌胺·戊唑醇SC(爱可)对向口葵锈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100~200 g a.i./hm2处理剂量下,间隔8~12 d,施药2~3次能够有效控制向日葵锈病的发生,防治效果优于三唑酮、醚菌酯等常规药剂;20%烯肟菌胺·戊唑醇SC处理区的向口葵产量,较空白对照和三唑酮、戊唑醇对照药剂区的产量均有显著性提高.  相似文献   

9.
室内及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烯肟菌胺对瓜类白粉病有优异的防治效果。盆栽条件下烯肟菌胺对黄瓜白粉病的杀菌活性(EC90值)为4.32mg/L,田间小区试验烯肟菌胺在40~80g.a.i./hm^2的剂量下施药2—3次,能有效的控制瓜类自粉病的危害,烯肟菌胺与戊唑醇组成的混剂对瓜类白粉病也同样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5%烯肟菌胺EC和20%戊唑醇·烯肟菌胺SC对靶标作物(黄瓜)安全。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黄芪白粉病病原鉴定及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泰祥  陈秀蓉  王艳  徐鹏刚  杨小利 《农药》2013,(8):599-601,623
[目的]明确引起甘肃省黄芪白粉病的病原菌种类,并筛选出高效低毒的药剂用于田间防治。[方法]通过田间调查和形态学方法进行病原鉴定;选用5种高效低毒的杀菌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甘肃省黄芪白粉病病原为真菌界子囊菌门束丝壳属黄芪束丝壳Trichocladia astragali(DC.)Neger。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5种杀菌剂中75%肟菌酯.戊唑醇WG 0.25 mg/L、10%苯醚甲环唑WG 1.44 mg/L和50%硫磺.三唑酮SC 1.26 mg/L效果较好,间隔8 d连续用药2次,防效达75%以上。[结论]75%肟菌酯.戊唑醇WG、10%苯醚甲环唑WG和50%硫磺.三唑酮SC是防治甘肃省黄芪白粉病的首选药剂,可在生产中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11.
李凌云  栾炳辉  陈敏  王培松  王英姿 《农药》2020,59(7):523-524,536
[目的]评价11%戊唑醇·环氟菌胺悬浮剂对黄瓜白粉病的田间防效。[方法]2016—2017年喷雾法于山东省海阳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11%戊唑醇·环氟菌胺悬浮剂33~66 g a.i./hm~2对黄瓜白粉病防效显著,药后9 d防效为88.15%~92.84%,末次药后11 d防效为89.75%~94.86%,优于或相当于对照药剂430 g/L戊唑醇悬浮剂、10%环氟菌胺悬浮剂。[结论]11%戊唑醇·环氟菌胺悬浮剂可作为防治黄瓜白粉病的理想药剂之一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2.
《农药》2015,(8)
[目的]探索烯肟菌胺与噻呋酰胺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效果及剂量。[方法]采用Sun-Johnson法测定室内联合毒力,并验证30%烯肟菌胺·噻呋酰胺SC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结果]烯肟菌胺与噻呋酰胺对水稻纹枯病菌的EC50值为0.352、0.083 mg/L,烯肟菌胺与噻呋酰胺5∶1~1∶5五个配比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田间药效试验表明,30%烯肟菌胺·噻呋酰胺SC 76~92 g a.i./hm2的用量对水稻纹枯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结论]30%烯肟菌胺与噻呋酰胺SC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农药》2019,(12)
[目的]为评价戊唑醇和烯肟菌胺在琯溪蜜柚上使用的安全性,研究其残留降解动态。[方法]设计套袋和非套袋2种处理,20%戊唑醇·烯肟菌胺悬浮剂按推荐剂量和加倍推荐剂量在蜜柚上各施药1次进行田间试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残留检测。[结果]戊唑醇和烯肟菌胺在蜜柚上的降解规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关系,戊唑醇采用套袋时的半衰期(T_(1/2))为6.22~6.64 d,未采用套袋的T_(1/2)为6.48~7.15 d;烯肟菌胺采用套袋时的T_(1/2)为5.93~6.41 d,未采用套袋的T_(1/2)为4.69~4.94 d。[结论]烯肟菌胺在采用套袋时的半衰期大于未采用套袋的半衰期,但套袋对戊唑醇的半衰期没有明显影响。施药后65 d最终产品中均未检出戊唑醇和烯肟菌胺残留。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和30%醚菌·啶酰菌悬浮剂对番茄叶霉病的田间防治试验。[方法]以番茄叶霉病为防治对象,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法检测3种药剂对其防治效果。[结果]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对番茄叶霉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128.40 g a.i./hm2二次施药后的防效为77.43%,高于对照药剂的防效,差异显著。[结论]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对番茄叶霉病防治效果好,对作物安全,是防治番茄叶霉病的优良杀菌剂。  相似文献   

15.
烯酰吗啉与氟啶胺混剂防治辣椒疫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2016,(8)
[目的和方法]通过室内联合毒力试验、田间药效试验明确烯酰吗啉与氟啶胺混剂对辣椒疫病的防治作用。[结果]室内联合毒力试验结果表明,烯酰吗啉与氟啶胺混配,在3∶1~1∶3配比范围内,对辣椒疫病表现出相加或略增效作用;田间于辣椒疫病初发期施药,40%烯酰吗啉·氟啶胺悬浮剂对辣椒疫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结论]40%烯酰吗啉·氟啶胺悬浮剂可作为防治辣椒疫病的新品种,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4种药剂对赤霉病和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对产量的影响。[方法]试验于小麦破口前后分2次采取喷雾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48%醚菌酯·戊唑醇SC、50%戊唑·多菌灵SC和40%戊唑·咪鲜胺EW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分别为100%、93.45%、88.7%,显著高于氰烯菌酯,4组处理对赤霉病的防效均处于90%左右,其中以50%戊唑·多菌灵SC防效最佳,达到92.27%,而48%醚菌酯·戊唑醇SC处理后的小麦增产最明显,增产24.16%。[结论]综合对白粉病、赤霉病的防效以及对产量的影响,建议田间采用48%醚菌酯·戊唑醇SC、50%戊唑·多菌灵SC分2次对小麦白粉病和赤霉病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7.
氟唑菌酰胺及其混剂防治辣椒灰霉病药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和评价氟唑菌酰胺及其混剂等6种杀菌剂对辣椒灰霉病的防治效果,探索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最佳使用剂量范围、施药时间和使用方法,评价对辣椒的安全性。[方法]以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5个剂量和30%氟唑菌酰胺悬浮剂等5种药剂各1个剂量,进行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30%氟唑菌酰胺悬浮剂、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对辣椒灰霉病防效好,持效期长。[结论]两种杀菌剂推荐使用剂量分别为有效成分112.5、225~450 g a.i./hm2。  相似文献   

18.
[目的]验证叶菌唑对小麦病害的生物活性和防效。[方法]室内活性测定和大田试验方法,测定叶菌唑对小麦赤霉病菌、小麦白粉病菌和小麦锈病的活性。[结果]室内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叶菌唑对小麦赤霉病菌、小麦白粉病菌和小麦锈病有优异的杀菌活性,其EC50值分别为0.101、1.08、1.21 mg/L,活性高于对照药剂己唑醇和三唑酮。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叶菌唑在30~90 g a.i./hm2的处理剂量下,施药1~2次,对小麦白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在85.72%~96.09%之间。[结论]为叶菌唑防治几种小麦病原菌的大田防治提供了剂量筛选依据。  相似文献   

19.
40%丙硫菌唑悬浮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丙硫菌唑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盆栽法测定丙硫菌唑原药对黄瓜白粉病的室内毒力,并在田间进行制剂药效试验。[结果]83%丙硫菌唑原药对黄瓜白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活性略高于95%苯醚甲环唑原药;田间试验中40%丙硫菌唑悬浮剂的90 ga.i./hm~2剂量处理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优于10%苯醚甲环唑可分散粒剂在180 g a.i./hm~2的防治效果。[结论]40%丙硫菌唑悬浮剂对黄瓜白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且对黄瓜生长安全,对环境和非靶标生物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0.
几种杀菌剂对黑龙江高寒地区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成宏  董爱书  胡新  杨芳 《农药》2015,(2):133-135
[目的]通过对黑龙江省高寒地区2个试验地点的玉米大斑病防治试验,拟筛选出新型的防治玉米大斑病的最佳药剂。[结果]供试药剂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控制玉米大斑病,其中36%烯肟菌胺·氟环唑悬浮剂、400 g/L氟硅唑乳油、12.5%氟环唑悬浮剂、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等对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效果及持续控制作用较好,持效期可达40~50 d,田间示范试验结果显示,玉米大喇叭口期一次施药可以保护玉米不受大斑病的侵染危害,并且有一定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