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崔建萍 《医学信息》2010,23(14):2333-2334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在普外科术后对疼痛的干预。方法将39例普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给予单纯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21例,给予临床常规护理配合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72h后进行疼痛率比较。结果观察组疼痛率为47.6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6.67%.。结论心理护理对普外科手术后疼痛有积极的治疗作用,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普外科手术后39例患者疼痛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在普外科术后对疼痛的干预.方法 将39例普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给予单纯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21例,给予临床常规护理配合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72h后进行疼痛率比较.结果 观察组疼痛率为47.6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6.67%..结论 心理护理对普外科手术后疼痛有积极的治疗作用,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自控镇痛泵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自控镇痛泵是临床应用中较理想的镇痛方法。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是指无论采用何种镇痛方法,患者可以自行决定给药的时机和剂量。PCA为一次性泵,分为静脉自控和硬膜外自控镇痛两种类型,它能有效维持病人的血药浓度,提供满意的镇痛效果。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现许多因素可影响镇痛效果,对此我们提出了护理问题及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和总结下颈椎骨折脱位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2月~2008年5月收治的78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临床护理资料,总结并归纳护理措施.结果 78例患者经术前、术后精心护理后未见1例死亡,住院时间为15~92d,平均(49±5)天;术后早期发生吞咽困难者1例,发生呼吸困难者2例,无1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褥疮或泌尿道感染等并发症.出院后随访18~30个月,未有患者发生脊髓、食管等损伤.60例脊髓功能分级为B级及以上患者脊髓功能均提高1级~2级,其余18例脊髓功能分级为A级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缓解.结论 加强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术前、术后围手术期护理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手术治疗疗效,改善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术护理配合对女性盆底重建手术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妇科均为盆底修复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按照不同护理方法进行对比观察。一般护理下对照组效果,观察组在一般护理后加强护理配合,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1]。结果两组患者进行不同护理后,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一般常规护理后强护理配合,比较护理效果两组大有不同。观察组术后心率保持正常、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术后疼痛程度及术后满意度较高等护理配合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常规护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配合在女性盆底修复重建术中取得明显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子宫肌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中运用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2月我院收诊的子宫肌瘤患者共56例,并以随机数字表法方式将其分成两组,每组28例,将其中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者纳入对照组,将在此条件下增加心理护理干预者纳入观察组,分析并评估两组病例的临床护理结局。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SAS、SDS分值均要较对照组有更高的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手术时长、平均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等方面,观察组均要显著性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子宫肌瘤患者运用围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确保手术成功有重要意义,适合在今后的临床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胆囊切除术为例探讨普外科患者手术前后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2例行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测评患者术前和术后睡眠质量,调查询问失眠类型及影响睡眠质量因素。结果术前22例(26.8%)和术后60例(73.2%)患者PSQI>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d和手术当晚睡眠质量下降和显著恶化的比例最高。结论普外科手术对患者术后睡眠质量有明显的影响,居住周围环境、患者心理状态及手术护理等是影响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应重视术后护理,尤其是从改善居住环境、调节患者心理等方面进行干预,以提升睡眠质量,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预防进行分析。方法探究我院普外科116例手术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调查研究发现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术前住院时间长短、岁数、切口长度、以及手术种类等。结论为预防患者切口感染,需针对以上危险因素采取适合地对策,以利于患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氯诺昔康及曲马多用于患者术后自控镇痛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寻找较好的术后自控镇痛方法服务于患者,进一步减轻术后护理的工作量及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选择在全麻下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50例,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氯诺昔康组(L组)和曲马多组(T组),每组各25例,其中L组采用氯诺昔康8支(8mg/支),以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T组采用曲马多8支(100mg/支),以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将所配制药液注入PCA泵,术毕前30minL组的首量为氯诺昔康8mg静脉注射,T组为曲马多100mg静脉注射,术毕时启动PCA泵进行镇痛,给药速率为2m1/h。监测术后4、8、12、24、48及72小时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并对其进行护理。结果 两组镇痛效果无显著差异,生命体征平稳,副作用L组较T组少。结论 氯诺昔康作为曲马多PCA的替代药物,镇痛效果相当,但副作用较少,护理工作量减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抗生素在普外科手术中切口感染预防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所收治的普外科手术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形式下使用抗生素的切口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Ⅱ类切口有5例出现感染,平均住院时间为(8.45±2.97)d,Ⅲ类切口有7例出现感染,平均住院时间为(9.42±5.13)d,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比较,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术中组有1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感染率为2.5%,术前与术后组有11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感染率为13.75%,两组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普外科手术中,应当严格、合理的使用抗生素,以便能够切实达到切口感染预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胆囊结石患者应用开腹手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措施。方法在2011年2月~2013年2月来我院进行胆囊结石治疗的患者中抽取30例,对30例患者均采用开腹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患者在术后的病情、伤口疼痛和营养饮食等进行护理,观察记录患者的治疗与护理结果。结果30例患者经过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和相应的护理干预后,均痊愈出院。结论护理干预开腹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可以有助于手术切口的早日愈合,有利于患者机体的早日康复,对临床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普外科手术患者症状和自我效能的影响效果。方法我院普外科手术科于2013年6月~12月,收集了来我院进行普外科手术治疗的108例老年普外科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利用计算机把10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54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给予新型综合循证护理,循证护理内容主要包括心理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护理等方面。分别对两组实施护理完成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症状自我效能和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显著,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对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后,患者自我效能分数和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分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应用到老年普外科手术护理中,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症状,提高患者自我效能,缓解患者抑郁心理,循证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凯纷)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超前镇痛作用及术后镇痛的镇痛效果。方法 ASAⅠ-Ⅱ级15—65岁神经外科全麻神经外科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组(超前镇痛组)、B组(术后镇痛组)和C组(对照组),各40例,A组于麻醉后、手术开始前10min缓慢静脉注射凯纷50mg,B组于术后缓慢静脉注射凯纷50mg,C组不给凯纷,三组术后均手术结束前10min静脉滴注格拉司琼3mg,术后接PCA泵,泵内药物A组、B组为凯纷50mg+芬太尼8ug/kg+生理盐水至100ml,C组为芬太尼8ug/kg+生理盐水至100ml。观察VAS镇痛评分;镇静评分;循环、呼吸、血氧饱和度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VAS镇痛评分术后8h、24h、36h三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A组明显低于B组和C组,B组明显低于C组(P〈0.05)。镇静评分各时间点三组均无过度镇静(如昏睡、昏迷),三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三组患者循环、呼吸、血氧饱和度变化均在正常范围,术后变化无显著性意义,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心律失常、呼吸抑制、凝血功能异常及恶心、呕吐、瘙痒不良反应三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凯纷镇痛效果良好,起效快,作用时间长,无明显不良反应,可有效缓解神经外科颅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且有一定超前镇痛作用,可安全用于颅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骨伤患者术后夜间痛的原因以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抽取在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骨伤患者设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的分成两组,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化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夜间疼痛程度,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40例患者中无痛的有13例,轻度疼痛的有20例,中度疼痛的有5例,重度疼痛的有2例,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40例患者中无痛的有3例,轻度疼痛的有18例,中度疼痛的有9例,重度疼痛的有10例,总有效率为52.5%。研究组患者术后夜间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骨伤患者术后夜间痛的治疗,要根据发生的原因,采取适宜的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基层医院普外科手术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6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进行随机抽样分组.实验组30例,根据围手术期的不同阶段,在传统围手术期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措施;对照组30例,按传统围手术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手术中配合相关手术知识、掌握术后恢复等的情况.结果 试验组实施心理护理后,病人由被动治疗变主动配合,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结论 围手术期的不同阶段实施了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密切了护患关系,扩大了患者对相关手术知识的掌握,提升了医院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手部烧伤瘢痕整形的临床措施。方法择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手部烧伤瘢痕整形的54例患者,针对其治疗期间的临床护理进行回顾性探析。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痊愈者40例,约为74.07%;有效者14例,约为25.93%,临床总有效率达100.0%。结论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高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案,确保患者的手术疗效及功能恢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耳鼻喉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行耳鼻喉科手术治疗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围手术期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心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SA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患者SAS和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更有利于改善耳鼻喉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焦虑和术后疼痛,更易被患者及家属所接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在普外科积累的急性阑尾炎诊治案例,结合科学分析,探讨急性阑尾炎在普外科临床中的疗效,并总结积累治疗经验。方法以普外科接收的急性阑尾炎患者为观察对象,选取我院接收的阑尾炎患者86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拟定采用先进的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对照组仍使用传统的手术方法,开腹手术治疗。通过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的不同方法,观察探讨急性阑尾炎的治疗疗效。结果在两组患者手术过后,对每组患者中的术后情况作出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在术后伤口出血和并发症的产生等多个方面,治疗组的疗效远远超出对照组,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方法较之于传统开刀手术更为优越。结论在普外科临床治疗过程之中,对于急性阑尾炎的诊治,采用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方法术后出血量少,引发并发症的概率小,比传统开腹手术更为安全省事,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学术上和临床中值得普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阑尾炎切口术后感染是普外科常见的并发症。文献报道阑尾炎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率为7%~9%,我院急诊科从2007年11月~2009年6月,共收治急性阑尾炎246例,行手术治疗,切口感染17例,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及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硬膜外阻滞联合全麻及术后静脉自控镇痛在肺癌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所收治的94例肺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术中采取全身麻醉,并于术后给予自控静脉镇痛;实验组患者术中采取硬膜外阻滞与全身麻醉相结合的方式,术后同样给予自控静脉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联合全麻及术后静脉自控镇痛运用于肺癌手术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提高患者术后整体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