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竹多糖玉米面复合馒头品质特性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玉米面馒头的功能特性,在混合粉中加入玉竹多糖。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加水量、醒发时间、酵母添加量和原料配比4个因素对馒头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竹多糖玉米面复合馒头的最佳工艺配方为小麦粉50 g、玉米粉25 g、玉竹多糖25 g、加水量50 g、酵母添加量0.8 g、醒发时间40 min;此条件下馒头品质最佳,感官评分为94分。质构分析结果表明:玉竹多糖对玉米面馒头的硬度、弹性有较大影响,而对胶粘性、咀嚼性和内聚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挂面的营养功能和风味品质,研制马铃薯燕麦全谷物营养挂面。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及感官品质分析方法,考察马铃薯全粉、燕麦粉、食盐及西红柿汁的添加量对挂面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燕麦全谷物营养挂面的最佳配方为:马铃薯粉添加量33.3%,燕麦粉添加量13.3%,食盐添加量2.0%,西红柿汁添加量3.3%。  相似文献   

3.
对紫薯泥双色吐司面包的制作工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紫薯泥的添加量、发酵时间、醒发时间和烘烤时间对紫薯泥双色吐司面包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紫薯泥的添加量为21g、发酵时间为65min、醒发时间为50min、烘烤时间为34min时,制得的紫薯泥双色吐司面包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4.
糙米豆粉馒头制作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在馒头中添加糙米粉和低温脱脂豆粉,研制新型营养主食食品。经试验得到糙米豆粉馒头的最佳配方为:糙米粉20%,低温脱脂豆粉2%,小麦粉78%;最佳工艺条件为:混合粉中活性干酵母添加量1%,加水量48%,发酵温度40℃,发酵时间80min,醒发时间20 min,蒸制时间20 min,取出后自然冷却。在此条件下得到的馒头感官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5.
测定分析了酵母添加量、发酵时间及解冻方式对冷冻面团醒发过程中还原糖含量、pH值及发酵活力等理化特性的影响情况,并与未冷冻面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当酵母添加量为18g/kg面粉、发酵时间为15min、在30℃及85%湿度条件下解冻时,冷冻面团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6.
以天然蔓越莓为原料,在不添加任何人工色素的条件下,将蔓越莓浆添加到果冻中,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对蔓越莓果冻的生产工艺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最优工艺参数为蔓越莓汁添加量40%、白砂糖添加量30%、卡拉胶添加量2%、黄原胶添加量1%、柠檬酸添加量0.4%,此条件下制作出来的果冻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7.
将红枣泥、枸杞粉、谷朊粉添加到小麦粉中制成红枣枸杞营养挂面。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红枣泥、枸杞粉和谷朊粉的最佳添加范围,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配方,并对最佳工艺条件下制成的红枣枸杞营养挂面的品质特性与普通挂面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当红枣泥、枸杞粉、谷朊粉添加量分别为面粉质量的10%、2%和3%时,制作的红枣枸杞营养挂面在烹煮特性、质构特性和感官评价方面均优于普通挂面。  相似文献   

8.
将罗布麻叶茶添加于挂面中,可使挂面提高营养价值,达到了降血压的营养保健效果,并通过试验研究确定了罗布麻叶降血压营养挂面的最佳工艺配方。试验结果表明:罗布麻叶用沸水烫漂3min后制得浸泡液,以28%的用量加入面粉,再分别添加2%食盐、0.2%海藻酸钠和0.3%的食碱改善品质,可制得风味独特、降低血压,并能较长时间保持色泽、品质不变的营养保健型挂面。  相似文献   

9.
以小麦面粉为主要原料、添加紫薯全粉为辅料制作营养保健面条。通过正交试验对紫薯全粉面条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紫薯全粉添加量30%、水添加量37%、盐添加量3%、和面时间15min,此条件下生产的紫薯全粉面条断条率低、风味俱佳。  相似文献   

10.
以小米酒糟为原料制作小米酒糟鲜湿面条。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以蒸煮品质、质构特性及感官评分作为评价指标,对小米酒糟鲜湿面条加工工艺进行研究,得到最佳条件为小米酒糟粉添加量5%、食盐添加量1.6%、水添加量60%、熟化时间15 min。  相似文献   

11.
根据馒头制作工艺,添加嗜热链球菌带菌量为1×10~9cfu/mL的乳酸菌菌悬液用于面团的醒发,研究添加和不添加乳酸菌菌悬液的面团醒发过程中酸度、pH值、水分含量及还原糖含量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
以豆渣为原料制取大豆膳食纤维,并以不同比例添加到面包中,采用感官评分法对面包综合品质进行评定.结果显示:当大豆纤维添加量为6%时,面包的外观性状和内在品质均不低于普通面包,而风味优于其他添加量的面包和普通面包.用正交试验确定的大豆膳食纤维面包工艺条件为:膳食纤维添加量6%,面筋粉用量4%,面包改良剂用量0.2%,发酵时间1 h.  相似文献   

13.
淀粉胶生物质炭基氮肥制备及其缓释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生物质炭为载体,与自制改性淀粉胶黏剂、尿素进行复合,利用万能力学试验机和自制成型模具制备颗粒缓释肥料,研究水分添加量、成型压力、炭肥比及胶黏剂添加量4个因素对颗粒肥料抗压性能和缓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纯炭粉成型,当水分含量为10%、成型温度为45℃、成型压力为6k N时,成型颗粒的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尿素与炭粉混合后成型可以增加颗粒强度,当稻壳炭-尿素(即炭肥比)为5:1时,在同样成肥条件下,肥料颗粒的抗压强度最大;改性淀粉胶黏剂可进一步增加肥料颗粒强度,当胶黏剂添加量为5%时,肥料颗粒的抗压强度达到最大。不同配比条件下制备的缓释肥料,其氮素累积释放规律符合"S"型释放模型,添加胶黏剂制备的缓释肥的缓释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的尿素肥料,以胶黏剂添加量为5%时缓释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添加油莎豆粉对蛋糕品质的影响,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制作添加油莎豆粉蛋糕,其品质最佳的条件为泡打粉1.6%、糖替代量15%和添加油莎豆粉量15%。方差分析表明影响蛋糕品质的显著因素是泡打粉添加量,其次是糖替代量,而油莎豆粉添加量15%以内对蛋糕品质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5.
生物炭与木质素混合成型及其燃烧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油茶壳热解炭粉和胶黏剂为原料,利用万能试验机进行生物质混合燃料成型试验。通过对比不同成型燃料抗压强度、松弛密度和比能耗,确定胶黏剂种类对燃料品质的影响。选取木质素作为胶黏剂考察了成型压力、温度、含水率、木质素添加量对成型燃料品质的影响,当优化成型工艺参数为成型压力6 k N、成型温度80~100℃、含水率20%、木质素添加量8%~9%时燃料品质最佳。对成型燃料进行热重试验,研究其燃烧过程及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燃烧主要分为4个阶段,着火温度为356.9℃,燃尽温度为553.3℃;燃料的挥发分燃烧是一级反应,固定碳燃烧是二级反应。  相似文献   

16.
以板栗和桂花为原料制作桂花板栗糕,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研究桂花板栗糕的最佳配方和工艺。试验结果表明,以60 g板栗为基础,白砂糖添加量30%、水添加量350%、桂花添加量1.3%、吉利丁片添加量15 g为最佳配方。此条件下所得桂花板栗糕具有较高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7.
马齿苋是一种野生蔬菜,既有营养又具有保健功能。马齿苋熟制挂面就是在和面工序中添加马齿苋汁液,在挂面切割工序后增加挂面蒸面系统,将马齿苋挂面蒸熟,冲泡、蒸煮均可食用。利用试验手段,研究蒸煮工序对马齿苋熟制挂面品质的影响,以确定最佳蒸煮参数。   相似文献   

18.
以自制南瓜粉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研究南瓜粉的添加量、发酵时间、加水量对南瓜馒头的感官品质的影响,并对南瓜馒头及普通白馒头进行理化指标对比。结果表明:制作南瓜馒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南瓜粉添加量15%、发酵时间3.0 h、加水量55%。理化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南瓜馒头比普通白馒头蛋白质含量提高了42.1%,膳食纤维提高了2.15倍,多糖含量提高了42.9%,说明南瓜馒头比普通白馒头更具营养和保健功效。  相似文献   

19.
应月  王琴  白卫东  钱敏 《农业机械》2012,(21):139-141
以鸡翅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重点研究腌制液浓度、腌制时间和盐焗粉的添加量对盐焗鸡翅感官品质的影响,确定最佳加工工艺;并采用低温长时灭菌、微波灭菌和高温高压灭菌3种灭菌方式,得到最佳灭菌工艺。结果表明:盐焗鸡粉的添加量为8%、腌制时间为80min、腌制液浓度为20%和微波灭菌150W,5min。在此条件下产品质地组织完整、结实,咀嚼性好;咸味适宜,盐焗滋味丰富,具有较佳的感官品质。  相似文献   

20.
品质改良剂对绿豆淀粉凝胶质构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充  张国权  张艳  曹芳 《农业机械》2011,(35):100-103
为研究品质改良剂对绿豆淀粉凝胶质构特性的影响,以硬度为主要指标,选取食用胶、乳化剂、酶制剂及β-环糊精等品质改良剂,系统分析了改良剂对凝胶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羧甲基纤维素钠、单甘脂、β-淀粉酶和β-环糊精对凝胶质构的影响显著,羧甲基纤维素钠或β-淀粉酶添加量为0.1%、单甘脂或β-环糊精为0.3%时,均可抑制凝胶的硬化,这4种品质改良剂在低添加量时对凝胶已有明显改善作用。瓜尔豆胶、硬脂酰乳酸钠对凝胶硬度影响较小,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