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烟酸与氟伐他汀钠联合治疗老年动脉粥样硬化中,对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疗效分析。方法:我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老年患者8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使用氟伐他汀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服烟酸治疗。结果:治疗组I MT有明显缩小(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经过治疗后,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值都有明显下降(P<0.05或者P<0.01),但是治疗组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烟酸与氟伐他汀钠联合治疗老年动脉粥样硬化能明显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使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显下降,疗效比单独使用氟伐他汀钠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青年脑梗死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应用循环酶法和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45例青年脑梗死患者和45例同期健康青年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青年脑梗死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C反应蛋白升高与青年脑梗死密切相关,检测同型半胱氨酸及C反应蛋白对青年脑梗死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维生素B12对急性脑梗死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治疗作用。方法收集2010年7月~2011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维生素B12治疗组,采用ELISA法,波长450nm在酶标仪上测定治疗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同时检测两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巴氏指数)。结果维生素B12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也有显着差异(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巴氏指数在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B12能有效降低急性脑梗死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血浆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但对急性期脑梗死不能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炎症机制及他汀类调脂药物的抗炎作用。方法:测定健康对照组60名,稳定性心绞痛(SAP)4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53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36例患者血浆中的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服用他汀类调脂药物4周后重复测定上述指标。结果:UAP组和AMI组患者血浆中的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SAP组,各组间CHO和TG水平无显著差异。服用他汀类药物后,各组患者的CHO水平均显著下降,TG水平变化不明显,SAP组血浆CRP水平无明显变化,UAP和AMI组患者血浆CRP水平显著降低,但仍显著高于SAP组。结论:炎症反应参与了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过程,他汀类药物具有降脂作用之外,还有重要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 、胱抑素(Cys-C)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对42例ACS、42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及38例健康对照者检测血清Hcy水平及Cys-C水平.结果:ACS患者血清Hcy及Cys-C水平高于对照组.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及胱抑素血症可能是ACS的发病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步长脑心通胶囊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对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8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步长脑血通胶囊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18%高于对照组72.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E/A、CO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脂、hs—CRP及IL-1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步长脑心通胶囊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疗效确切,可以改善患者血清hs—CRP、IL-18水平,而且预后显著改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进一步揭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机理与病理过程.方法:选择稳定性心绞痛组与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各50例患者,采用胶乳凝集法测定超载C反应蛋白(正常值0-3mg/l),酶终点法测定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结合选择性冠脉造影,确定冠脉狭窄程度、痛变支数,以研究其相关性.结果:两组间超敏C反应蛋白比较有明显差异,血脂比较无显著差异,稳定性心绞痛组起敏C反应蛋白与冠脉病变程度无明显相关性,不稳定性心绞痛组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脉病变程度有相关性.结论:炎症因子参与了急性冠脉综合症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取8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实验组,60例基本情况与实验组无显著性差异的健康者为对照组,测定各自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对比.结果:脑梗死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7. 46±6.3)umol/L与对照组(7. 82±3.64)umol/L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脑梗死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研究发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80%存在不同程度及类型的心血管并发症[1].本文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来寻找反映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因素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5’-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核转录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信号通路,探究小檗碱改善肾病综合征(NS)大鼠肾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建立NS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小檗碱治疗组、激素治疗组、AMPK抑制剂组、小檗碱+AMPK抑制剂组,每组15只,另取15只对照组大鼠。各组连续给药治疗5周后,收集尿液检测24 h尿蛋白;取动脉血检测血浆白蛋白、血脂水平;PAS染色观察肾组织形态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AMPK、p-AMPK、NF-κB、p-NF-κB、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脂肪酸移位酶(FAT/CD36)、P糖蛋白(P-gp)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肾小球血管袢与球囊壁黏连、肾小管管腔狭窄、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坏死及空泡化等病理损伤严重,24 h尿蛋白、血脂水平升高,血浆白蛋白含量、AMPK活性、与AMPK有关的炎性反应蛋白及促脂质吸收相关蛋白表达降低(P<0.05)。小檗碱治疗或激素治疗,均可改善NS大鼠肾脏损伤,降低24 h尿蛋白、血脂水平,升高血浆中白蛋白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