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夏利汽车变速器倒档中间轮简图如图1所示,该齿轮精度为877。图1 倒档中间轮  根据零件的技术要求,倒档中间轮须经机加工、热处理、磨加工,热处理后其所需的工艺流程为磨内孔,后装衬套再磨其内孔。一般齿轮件热处理后为保证齿轮精度(不采用热处理后磨齿),磨内孔时多采用节圆型夹具,在内圆磨床上以零件的一端面为轴向定位基准,以分度圆(节圆)附近为定心基准并夹紧获得内、外圆同轴的加工效果。加工时将节圆保持架置于轮齿分度圆处定位夹紧进行磨削。磨削后通过检测齿圈径向跳动误差和轴向定位基准面对内孔中心线的端面跳动来判断装夹是否正…  相似文献   

2.
技术市场     
齿轮硬齿面刮削工艺硬齿面刮削工艺的工艺路线为:齿坯加工——滚齿——热处理渗碳淬火——磨孔和定位基准面——硬齿面刮削;其目的在于降低齿坯端面的精度要求,并把硬齿面刮削放在最后以消除齿轮的热变形,硬齿面刮削后的齿形、齿向精度可达JB179-83标准7级。  相似文献   

3.
傅耀先 《机械制造》1995,33(12):11-13
论述了齿坯精度-轴孔径误差和端跳,外径,顶锥母线跳动,安装距和轮冠距,顶锥角,齿厚偏差等-对齿轮加工精度的影响,提出检测的方法和差值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推导了渐开线插齿刀加工端面谐波齿轮的齿面方程;讨论了端面谐波齿轮圆周齿距不等的问题;柔轮和刚轮的接触位置以及柔轮轮齿的啮入、啮出的干涉问题。  相似文献   

5.
国内普通机床齿轮大多数采用外径定心的花键孔,需用推刀校正外径的热处理变形,由于是自由推削,推刀没有定位导向装置,极易将花键孔定心圆推斜,造成齿轮端面跳动和齿向等参数超差。当前,世界各先进工业国家的机床行业,为了提高齿轮的传动精度和使用寿命,已广泛采用中硬和硬齿面,齿面硬度最高达 HRc  相似文献   

6.
我厂加工斜齿轮时,原采用:滚齿时校正齿顶圆径向跳动,淬火后夹顶圆磨内孔的工艺方法。因热处理后变形,故磨削内孔后,齿圈对内孔的径向跳动时常超差。为此,我们设计制造了以渐开线齿面定位夹紧的斜齿轮磨内孔夹具。夹具通过夹具体11(图1)的锥柄,安装在磨床主轴孔内,使用时将被加工齿轮3送入弹簧夹头7内,则三个滚柱6恰好插入在齿轮的三个齿槽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齿轮加工中齿轮径向跳动Fr与公法线长度Wn之间关系以及齿端面跳动大小与齿轮的齿向误差△β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8.
在一定的加工条件下,用控制齿坯精度来保证和提高齿轮的加工精度是一项积极措施。在大批量生产条件下,通常是以齿轮孔和端面作为加工工艺基准面,为此要控制端面对孔中心线的轴向跳动。国内很多单位是用圆锥心轴在普通车床上精车而成。这固然能保证工艺要求,但效率低而且十分劳累,特别对大孔径工件如采用圆锥心轴就显得更笨重。笔者在日本研修期间,看到吉原工厂和川口工厂的齿轮生产线上们有大量的多刀自动车床用于精车齿坯端面。它们是不采用圆锥心轴的,采用的是精车端面夹具,值得我们借鉴。下面对此作一介绍,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当前,汽车齿轮大都采用20CrMnTi材料,选用的基本工艺是:锻造—→正火—→车削—→插齿(滚齿)—→剃齿—→渗碳淬火—→磨削内孔和端面等。渗碳深度约为0.3m(模数),表面硬度为HRC58~64,心部硬度为HRC33~48。经过对部分齿轮热处理前、后的检测数据对比表明:热处理后齿轮的齿向、齿形、端面、外圆、内孔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形,其变形又相互影响,内孔的变形会加大端面的变形,端面的变形会加大齿向和齿形的变形,其中齿向和齿形的变形对齿轮的精度影响最大。热处理后齿轮的齿向、  相似文献   

10.
采用蜗杆形砂轮切向进给法加工如图1a所示,最终齿形是在切削锥通过齿坯中心已l1处开始形成的。 采用多线环形砂轮切向进给法加工如图1b所示,齿坯和砂轮的相对运动与用梳形铣刀加工相似。这种砂轮的宽度Bkp=πmz,m、z分别为被磨齿轮的模数和齿数。砂轮圆环的圈数等于被磨齿轮的齿数。齿轮的加工过程就是在连续的切向进给中完成的。 与用其它方法加工出的齿轮相比较,该方法加工出的齿廓在齿宽方向有中凹的对称形,如图2a所示。齿向误差△=-0.25B2sinα/Dkp,B──宽;a。──砂轮轴截面内齿形角;Dkp,──砂轮分度圆直径。 若齿坯端面位于砂轮轴…  相似文献   

11.
双联齿轮的齿形加工,即大端滚齿和小端插齿,由于工件结构原因,其齿向及齿圈径向圆跳动误差往往超出产品技术要求或加工工艺要求。本文就此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1 产品结构及传统工艺工装结构弊病   图1所示为双联齿轮典型结构图,其特点为工件内孔的长径比≥3,工件的大端面较大,其外径与孔径之比≥2。按照机械加工工艺要求,毛坯经粗车、精车加工后,齿坯的大小端面圆跳动公差,对于7和8级精度齿轮,当分度圆直径≤125mm时,端面圆跳动公差为0.018mm;分度圆直径小于400mm,大于125mm时,端面圆跳动公差为0.022mm。实际加工中按此标准加工和检验,但在滚、插齿加工中,我们按照传统的工装结构设计了滚、插齿夹具。图2即为滚齿加工的工装结构图。图中,工件以内孔和端面定位,工件内孔与芯棒外径之间采用(H6)/(h5)配合,拧紧上面的螺母,通过开口垫而将工件夹紧。插齿加工方法为工件大端面和内孔定位,液压拉杆通过开口垫而夹紧工件。这两种装夹方法均为机械手册推荐的传统结构。在实际加工产品时,发现滚、插齿的齿圈径向圆跳动误差为0.07~0.10mm,甚至达0.15mm,齿向误差为0.02~0.05mm。而工艺要求齿圈径向跳动误差≤0.063mm,齿向误差≤0.011mm。插齿的齿圈径向跳动误差及齿向误差也有不同程度的超差现象。  相似文献   

12.
齿轮是机械传动中的重要零部件,制造精度要求高。对齿轮的使用要求也较高,常通过对齿轮精度测设备进行了分类介绍,针对齿轮装夹倾斜产生误差影响齿轮精度检测的问题,基于齿轮装夹定位原理,分析造成齿轮装夹倾斜误差的原因,构建含误差的齿面模型,分析装夹倾斜误差对齿轮偏差精度影响程度,齿轮装夹倾斜角度,通过齿轮检测中心对齿轮倾斜角度的偏差指标进行检测,可得出装夹倾斜误差对齿轮检测精度影响较大,还需进一步完善了齿轮装夹工艺理论。  相似文献   

13.
国内普通机床齿轮花键孔大多采用外径定心形式,需用推刀校正其因热处理引起的变形。由于校正孔是用自由推削或用导向推削,均会不同程度地将花键孔定心圆推斜,使孔的几何形状、齿轮的径向和端面跳动等误差加大,满足不了日益提高的精度要求。当前,世界先进工业国家的机床行业,为了提高齿轮的传动精度和使用寿命,已广泛采用中硬和硬齿面,齿面硬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减小成形磨齿过程中齿轮装夹位姿和受力的变形误差、提高成形磨齿的加工精度,基于渐开线圆柱齿轮的成形磨齿原理,建立含齿轮装夹位姿误差的成形磨齿数学模型,依据渐开线圆柱齿轮的评价指标提出一种齿面误差的评定方法,并分析了齿轮装夹位姿误差对成形磨齿精度的影响,分别研究了齿轮装夹偏心误差、倾角误差、偏心与倾角耦合误差对成形磨齿精度的影响规律,得到3种不同条件下的齿面偏差对齿轮装夹位姿误差的误差敏感项。通过成形磨齿加工实例验证了所得规律的正确性,表明齿轮装夹位姿误差耦合作用规律可为齿圈装夹受力变形提供参考,同时其研究方法可为成形磨齿误差溯源和误差辨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重点讨论了锥齿轮副齿圈跳动误差、背锥及面锥相对零件中心线的位置误差、齿根余量误差和齿轮啮合中心距误差测量专用夹具解决的技术难点,提高锥齿轮副的误差检测的精度,为测量夹具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作为螺旋锥齿轮、准双曲线齿轮的专用加工设备,格里森滚齿机床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应用。其所用来装夹刀齿的刀盘是该机床的关键易损刀辅具(见图1)。该刀盘精度要求非常高,尤其是73°端面内锥台,加工工艺性极差,使该刀盘的制造难度大大增加。原用普通卧式万能磨床加工1∶24锥孔,直径φ441.22mm外圆和73°端面内锥台,但效果不佳。现我厂采用美国毛瑟公司的42-CNC数控立式磨床精磨上述三个部位,取得了很好的加工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齿轮加工中,为确保齿圈的跳动精度,通常在磨齿前,用磨内孔的工序来保证。但由于淬硬后的斜齿轮变形,给磨齿带来困难。为此,我们采用先磨端面再磨内孔的方法,效果较好。将齿轮套装在专用心轴上,心轴装夹在外圆磨床两顶尖之间,并使心轴小端朝尾架方向(图1),磨出齿轮基准端面。磨内孔及磨齿时均以此端面为基准。 磨内孔用图2所示工装,先把法兰盘1与磨床接盘紧固,再将法兰盘外端及内孔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二联齿轮珩齿工艺加工方法。二联齿轮由于热处理后小端轮齿不能磨齿,齿轮精度受热处理变形影响较大。珩齿是齿轮的精加工的一种方法,适用于经滚齿后,齿面淬硬的齿轮。用齿轮珩齿加工代替部分磨齿加工,可以达到图纸所要求的精度。  相似文献   

19.
对斜齿圆柱齿轮螺旋角测量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视觉技术的斜齿圆柱齿轮螺旋角参数非接触式自动测量方法。利用相机采集斜齿轮端面图和侧面图,并对斜齿轮端面图进行图像处理,然后通过搜寻端面图中齿厚和齿槽宽相等的位置确定分度圆位置,从而获得斜齿轮端面分度圆与齿顶圆的比值。应用Canny算子对滤波后的斜齿轮侧面图最中间的轮齿部分齿顶进行亚像素边缘提取,为减小齿顶实际边缘线外其他短线的干扰,采用基于Tukey权重函数的最小二乘法进行直线拟合,将该直线与斜齿轮中轴线所夹锐角作为斜齿圆柱齿轮齿顶圆处螺旋角参数,根据分度圆处螺旋角与齿顶圆处螺旋角的几何关系求得分度圆处螺旋角,即斜齿圆柱齿轮的螺旋角。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满足测量精度要求,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根据GB10095-88的规定:齿向误差ΔF_B是指在分度圆柱面上,齿宽部分范围内,包容实际齿线且距离为最小的两条设计齿线之间的端面距离。它直接影响齿轮的接触精度,是齿轮的重要检验项目之一。宜春减速器厂生产的斜齿轮(见图1)属于小批量生产,齿轮材料是18CrMnTi,经检验其齿向误差总是超差。该厂的齿轮加工工艺过程是:锻造—正火—粗车—精车—滚齿—倒角—去毛刺—渗碳淬火—插键槽—平面磨B、C两端面达图纸要求—去毛刺—内圆磨校正孔及C端面(允差0.01)—磨齿达图纸要求—终结检查。我对产生斜齿轮齿向误差超差的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有效措施,最后斜齿轮的齿向精度经检验合格率达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