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供给远远超过了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解决我国的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本文以农村剩余劳动力为研究对象,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意义出发,分析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几点认识□李燕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的存在和转移,是工业化与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有序转移是关系到农业、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跨世纪的重大战略问题。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然性世界...  相似文献   

3.
发达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史保金 《商业研究》2006,(16):105-108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任何一个国家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为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借鉴英国、美国和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以政府为主导,合理确定经济发展战略;加快城市化进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农业内部转移为基础,积极引导农业“兼业”;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优化农村劳动力素质来构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  相似文献   

4.
赵春蕾 《中国市场》2008,(52):198-199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必然导致农业劳动力的大量转移,随着农业生产劳动率的提高和可耕地资源的减少,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凸显出来。加快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我国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分析,找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渠道。  相似文献   

5.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目前有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中国解决就业问题的重中之重,同时这也是中国经济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过程。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以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内部转移、走城市化道路以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外部转移,这是有效促进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顺利实现转移就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关系到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从国外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的两个模型入手,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选择城乡同时吸纳的模式。加快城市化进程、挖掘农业内部潜力、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第三产业、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7.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关系到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从国外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的两个模型入手,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选择城乡同时吸纳的模式.加快城市化进程、挖掘农业内部潜力、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第三产业、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8.
梁海滨 《现代商贸工业》2007,19(10):103-104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发展中国家从传统的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国转变的必然之路。因此,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关键需要大量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通过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原因、存在问题等的研究,提出解决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一些合适途径和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9.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关系到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从国外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的两个模型入手,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选择城乡同时吸纳的模式。加快城市化进程、挖掘农业内部潜力、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第三产业、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征: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比重较高,边远地区较低;异地农业、工业、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仍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行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仍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盲目性。为防止农业发展因劳动力大规模转移而受到严重的冲击,应进一步强化支持农业的政策力度,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强化农民工权益保障体系,最终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征: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比重较高,边远地区较低;异地农业、工业、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仍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行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仍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盲目性。为防止农业发展因劳动力大规模转移而受到严重的冲击,应进一步强化支持农业的政策力度,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强化农民工权益保障体系,最终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事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必然趋势。笔者主要从江苏和宁夏两省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的主要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合江苏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的成功经验,尝试提出宁夏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关系到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由于我国农村劳动力受教程度偏低,农村劳动力的低素质乃是制约其转移的瓶颈。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发展教育不仅能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而且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经济发展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该文对我国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现状、低素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难度的进行了深入分析,说明农民农业科技文化素质是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蒋国平 《商场现代化》2005,(36):302-30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关系到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由于我国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偏低,农村劳动力的低素质乃是制约其转移的瓶颈.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发展教育不仅能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而且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促进劳动力资源配置的过程,它是一个劳动力由乡村流向城市,由低劳动生产力部门流向高劳动生产力部门的过程,剩余劳动力的这种转移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经济的发展。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较大规模的转移是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真正开始的。研究了最近几年,我国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现状、现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以及农村剩余余劳动力转移所带来的效用。  相似文献   

17.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一个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大问题。今后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任务还相当艰巨。据统计,目前,全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总数达1.5亿,全国流动人口达5000万,相当于一个大国的人口规模。估计到2000年,我国农村劳动力将增长到4.5亿,届时农业本身只能容纳2.2亿,剩余劳动力数量将高达2.4亿,农村劳动力剩余率预计占53%。预测湖北省到2000年将有124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力剩余率将高于  相似文献   

18.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三农”问题和就业问题的焦点,是关系到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对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矛盾进行详细地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东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有效转移成为振兴东北经济的关键。创新管理是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象最佳途径。以创新的视角去解决和完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创造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和优化资源配置 ,以有效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20.
梁霄 《商场现代化》2006,(34):357-358
建立农村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把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农业、农村的发展造成了许多不和谐。基于此,本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