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2年我院收治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48例.结果 48例患者全部经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取石成功率为95.83% (46/48),48例患者中18例采用胆总管一期缝合,30例行T管引流术,48例患者均未中转开腹,术后2例患者残留胆总管结石,平均手术时间为(180.0±15.8) min,平均出血量为(68.1±8.3) mL,术后腹腔引流时间为2~6d;患者术后平均(24.5±1.4)h即可进食,平均(2.0±0.9)d可下床活动,平均(5.6±1.8)d即可出院活动.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及微创的治疗方式,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临床医学工程》2019,(12):1627-1628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7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术后,两组的WBC、 CRP及NEUT%均较术前升高(P <0.05),但观察组的CRP及NEUT%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术后排气,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运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方法.方法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术中胆道镜取石.结果 7例术后行胆总管一期缝合,手术时间90~135 min,平均110.0 min,术中出血量10~30 ml,平均20.0 ml;1例术后置T管引流,手术时间210 min,出血约30 ml,术后6周再行胆道镜检查.住院时间8~12 d,平均10.0 d,1例发生低流量胆漏,术后7 d胆漏停止,拔引流管.8例随访3~6个月,均无胆漏,B超检查无残余结石.结论 与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相比,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病人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此种方法可替代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显著,对患者的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运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外肝外胆管结石的方法。方法对3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结果 27例取净结石后行胆总管一期缝合,5例取石后放T管引流,术后6 w再行胆道镜取残石。住院时间为8~14 d,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与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相比,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病人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此种方法可代替开腹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镜(腹腔镜、十二指肠镜及胆道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护理。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使用三镜联合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45例给予针对性综合护理。结果 45例患者结石全部取净,手术时间82237 min,平均(164.4±77.3)min;住院时间5237 min,平均(164.4±77.3)min;住院时间513 d,平均(8.9±3.2)d,且术后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显著好转,无胆漏、胆道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给予三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针对性综合护理,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龄胆总管结石伴胆囊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0例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照组40例行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疼痛更轻,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对治疗高龄胆总管结石伴胆囊结石患者具有显著疗效,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以及实施优势.方法:选择河北省保定市唐县康定医院6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手术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和参照组(开腹手术)两组.对比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组间指标经计算,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效果更好,优势更为突出,应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病人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07~2019-08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病人85例,两组均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将2018-07~2019-08共41例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将2018-07~2019-08共44例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6.83%)对比,观察组(6.82%)较低(P<0.05)。结论 :对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病人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负性情绪,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接收的4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2例.对照组患者行开腹手术治疗,将腹腔镜+胆道镜应用于观察组患者中,对组间患者各项手术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37.52±1...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70例,按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的综合情况.结果:①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40,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242,t=16.234,t=31.650,t=6.924;P<0.05);②实验组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胆汁漏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6.437,P<0.05),两组患者结石残留率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临床医学工程》2016,(11):1435-1436
目的对比与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9%(P<0.05)。结论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中,相比于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的疗效确切,创伤小,而且能够缩短患者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4年5月~2016年5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80例,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n=40例)与观察组(n=4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并T管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和胆总管取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相关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并T管引流术治疗,能一次性彻底取石、术后恢复,有效的缩短了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运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效果。方法:挑选2018年4月~2019年4月本市两家三甲医院收治的6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选择双盲法把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选择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两种治疗手段的成效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远少于对照组,而胃肠道恢复功能时长、肛门恢复排气时长、住院时间都较对照组更短(P<0.05)。分析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选择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可以有效清除结石,改善病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内窥镜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141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抽取73例行EST联合LC(联合组),与同期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68例(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联合组手术时间[(90.5±15.1)h]、住院时间[(9.2±2.5)d]、术后排气时间[(1.8±0.7)d]均短于对照组[分别为(138.1±36.6)h、(16.9±3.9)d、(3.3±0.9)d](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ST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创伤小,患者住院时间短,胃肠功能恢复快,充分体现了内窥镜、腹腔镜的优越性,优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方法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7-12月收治的13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治疗组),先应用十二指肠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对照组为同期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患者21例,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结果 治疗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11.5±3.4)d]及住院费用[(15 495.5±1736.3)元]与对照组[分别为(26.3±11.7)d、(26 749.1±4593.6)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LC联合十二指肠镜下EST方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充分体现微创治疗的特点,治疗效果及经济学评价优于传统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照组经开腹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取石并T管引流治疗;研究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并T管引流治疗。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对比,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患者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是有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手术方法,并且具有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对高龄胆总管结石伴胆囊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本院进行就诊的76例高龄胆总管结石伴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情况,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龄胆总管结石伴胆囊结石患者,临床给予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胆道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胆道镜联合钬激光治疗,对照组给予腹腔镜下胆道镜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记录两组结石残留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120.7±15.4)min、(90.4±20.5)ml、(7.13±2.05)d]与对照组[(200.7±20.9)min、(240.7±50.2)ml、(11.95±2.41)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结石残留率(6.06%)低于对照组(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道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胆总管结石可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结石残留率,且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抽取2011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60例,按照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拔除乳胶管时间、引流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25.86±8.15)min、(6.49±2.13)d;对照组分别为(104.47±6.29)min、(8.11±2.05)d。观察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长,术后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均P0.05)。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9.33±1.25)、(25.39±4.87)h]短于对照组[(24.98±6.17)、(59.28±7.33)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拔除乳胶管时间及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效果优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