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矫正周围性面瘫时口角歪斜的责任肌,以矫正患者存在或遗留的口角歪斜。方法:将近年所收治的部分周围性面瘫患者依据一定标准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若干治疗组,除对照组外各组均在健侧肌肉注射A型肉毒毒素5U/0.1m1,只是注射部位有别。2周后观测每例患者双侧口角到门齿中缝的距离求差值,并与治疗前比较。结果:单独注射降口角肌、提口角肌或颧大、小肌不能明显矫正口角歪斜,联合注射降口角肌、提口角肌和颧大、小肌能部分矫正口角歪斜;单独注射笑肌或颊肌可以不同程度地纠正口角歪斜.联合注射二肌可以明显纠正口角歪斜;若联合注射上述所有肌肉则能明显矫正口角歪斜。结论:健侧降口角肌、提口角肌、颧大肌、颧小肌、颊肌和笑肌均是牵扯周围性面瘫患者口角歪斜的责任肌.只是各自作用的大小不同,其中笑肌的作用最大.合力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2.
对Hunt’s综合征误诊为颅内感染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 女,41岁。2008-01-04因发热、头痛、干咳1个月,左侧口角歪斜6d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为低热,具体体温不详,伴全头部胀痛、干咳、鼻塞,在当地服用消炎药后头痛有好转,但仍有低热发生,夜间偶尔有盗汗,未继续治疗。6d前患者出现左侧口角歪斜,伴左侧眼裂闭合不全,左侧外耳道溢黄色脓性分泌物、左侧外耳道疱疹,有时有低热,体温具体不详,在当地医院就诊,予抗感染治疗效果差,遂以颅内感染转入我院。患者既往有左耳慢性中耳炎病史。7岁时有脑炎病史,遗留右半身麻木感。入院时查体:BP110/70mmHg,神清,左侧额纹变浅,左侧眼裂闭合不全,双眼球运动充分,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左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偏右;咽部充血明显,  相似文献   

3.
周围性面神经炎(面瘫)是神经科常见病,临床治疗方法多种多样,近年来我们采用星状神经节治疗46例面瘫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9例,女17例,年龄45~67岁,病程2~12d。临床表现:患侧表情肌瘫痪,鼻唇沟变浅或消失,睑裂扩大流泪,皱额、闭目、露齿、鼓腮等动作障碍;口角向健侧歪斜,  相似文献   

4.
Ramsay-Hunt综合征是一类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多发性脑神经炎症。表现在外耳道及鼓膜有疱疹,患侧面瘫及轻重不等的耳鸣、耳聋等听觉症状。当膝状神经节受累,影响面神经的运动和感觉纤维时,产生面瘫、耳痛及外耳道疱疹三联征。1999年1月至2009年10月笔者用针药结合方法共治疗Ramsay-Hunt综合征10例,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周围性面瘫是一种常见多发病,很多物理疗法均有一定疗效,我科采用TDP穴位照射加手法按摩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周围性面瘫患者70例,男40例,女30例。年龄3~20岁24例;21~50岁39例;>50岁7例。右侧面瘫38例;左侧面瘫32例。病程<7d28例;8~14d21例。15~30d12例;1~3个月5例;>3个月4例。患者临床表现为蹙额力减退或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或完全不能闭合,鼻唇沟变线或消失,口角向健侧歪斜,吹口哨能力差或根本不能吹口哨。根据病人…  相似文献   

6.
面神经瘫痪又称面神经麻痹,口眼口呙斜等,两年来笔者用针刺经穴配合按摩治疗此病 4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本组 46例均参照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 [1]诊为周围性面瘫。其中男 24例,女 22例;年龄 8~ 58岁;初起者耳后部或头部疼而不适 34例,面瘫伴有患侧舌前 2/3味觉减退,听觉过敏 6例、面瘫伴有局部不舒适 6例。从发病到就诊治疗时间间隔最短者为 2d,最长者为 9d。临床表现:面颊活动不利,口角歪斜,流口水,咀嚼无力,食物残留在患侧口腔内,一侧眼不能闭合,额纹消失,一侧口角低垂,鼓气无力等。肌力 0~…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51岁。因右耳痛5天伴耳廓疱疹、口角歪斜2天,于1998年11月24日就诊。检查:右耳廓轻度红肿,右外耳道及耳廓内见散在透明小疱疹,无破溃,右面部麻木感,右额纹消失,右眼闭目露白1.5mm,右鼻唇沟消失,口角向左歪斜约5mm,鼓腮右口角漏气,右耳后及同侧颌下淋巴结蚕豆大小,触痛明显,右乳突区压痛,咀嚼、吞咽功能受限,其他未见异常。诊断Ramsay-Hunt综合征。采用吉林产GYS-5型紫外线治疗仪,右耳区照射8~10MED(40~60秒),照射距离2cm,每日1次,共治疗3次。同时采用上…  相似文献   

8.
桥脑病变时一般表现周围性面瘫,而以中枢性面瘫为主要表现者国内未见报道,现将作者所见1例报告如下。病例报告男性,53岁。因口角歪斜、言语不清6天,于1988年11月14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  相似文献   

9.
贝尔氏(Bell)麻痹也称面神经炎或称周围性面瘫,早期对面部表情肌按摩及功能锻炼是治愈Bell麻痹的重要手段。我科自1999年6月~2001年6月对15例住院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对象与方法本组15例,男7例,女8例;年龄18~40岁,平均29岁。病程1d~2周,主要表现为一侧闭目不全、流泪、口角歪斜,鼻唇沟变浅,前额皱纹消失与不能蹙眉。方法:15例Bell麻痹患者除口服阿斯匹林、地塞米松、叶酸、地巴唑,肌肉注射维生素B1、维生素B12和加兰他敏等常规治疗外,均给予早期按摩及功能…  相似文献   

10.
超短波与氦-氖激光综合治疗Ramsay-Hunt综合征一例林玉平患者男,30岁。因口角歪斜三天伴左耳痛加重一天,于1993年5月2日入院。入院前一周有上感病史。检查:神清,左耳廓红肿痛,左外耳道见群集状透明小疱疹,无破溃,左耳后淋巴结蚕豆大,触痛明显...  相似文献   

11.
耳带状疱疹综合征 (RamsayHuntSyndrome)是由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多发性颅神经炎。典型临床特征为耳痛或头痛 ,耳部疱疹 ,周围性面瘫 ,或伴听力下降 ,眩晕等。一般预后良好 ,并可获得终身免疫 ,极少复发。现将 2例误诊病例报告如下 :病例 1 患者男 ,1 8岁 ,战士 ,7天前不明原因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全身乏力 ,右面部麻木感 ,按感冒治疗后好转 ,但出现右耳灼热与疼痛 ,渐加重 ,耳廓周围出现小疱疹 ,有黄水 ,两天前右面部麻木感加重 ,饮水呛咳 ,并出现口角歪斜。查体 :右侧额纹消失 ,上眼睑下垂 ,鼻唇沟变浅 ,口角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伴前庭蜗神经损伤的亨特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方法:报道我院2例 伴前庭蜗神经损伤的亨特综合征患者并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文报道的2例患者均表现为口 角歪斜、耳痛、外耳道疱疹,同时伴有眩晕、听力下降等症状。前庭功能检查均示:向健侧的自发性眼震,双 侧水平半规管受损,电测听结果示:2例患者均为感音神经性耳聋,其中1例以中高频听力受损为著,另1例 以高频听力受损为著。2例患者颅脑MRI均无特异性改变。搜索既往报道的伴前庭蜗神经损伤的亨特综 合征患者42例,临床表现主要为一侧耳部疱疹、耳部剧痛,同侧周围性面瘫伴眩晕、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 前庭功能检查示以水平半规管受损多见,电测听结果示均为感音神经性耳聋,以高频为著。颅脑MRI表现 无特异性。结论:病史、前庭功能检查及电测听结果有助于早期诊断伴前庭蜗神经损伤的亨特综合征,并有 助于其与贝尔麻痹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药物及超短波配合电脑中频治疗周围性面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围性面瘫是由于茎乳孔内的面神经的非化脓性炎症所致。本院自1998年1月~2001年7月收治周围性面瘫患者38例,应用药物、超短波配合电脑中频及推拿等综合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所有病例均为我院门诊及病房收治周围性面瘫,排除其他疾病所致周围性面瘫患者。男26例,女12例,均为一侧患病,患侧面部表情动作完全丧失。前额无皱纹,睑裂不能闭合,口角下垂,鼻唇沟变浅,口唇偏向健侧,其中11例有舌前2/3味觉障碍。方法:(1)一般发病1周内均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其中门诊病人予口服强的松50…  相似文献   

14.
<正>周围性面瘫,又称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facial nerve palsy,FNP),是指面神经受损导致面部肌肉无法正常运动而出现口角歪斜、眼裂增大等表现的一类疾病,其最常见的病因是面神经炎(facial neuritis),其他见于脑血管病、外伤、肿瘤等[1]。国内每年约有300万人患此疾病,其患病率居神经系统疾病的第6位。症状主要表现为病变侧额纹及鼻唇沟变浅或消失、睑裂增宽、口角歪斜等,不仅影响患者的外貌和表情,还可能导致眼睛干涩甚至结膜或角膜感染、口角流涎、吞咽困难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目前治疗面瘫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包括急性期(发病7天内)激素抗炎、抗病毒、改善微循环、血管扩张剂、神经营养剂等,  相似文献   

15.
肖克珍  杜晓霞 《护理研究》2013,27(9):830-831
面神经瘫痪简称面瘫,是由多种原因造成面神经损害,是以面部表情功能丧失和组织营养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症候群,表现为面部肌肉的随意运动障碍。严重面瘫晚期后遗症中以面肌联动最为常见,每当病人微笑时,患侧口角却不能正常的上提,引起口角歪斜,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肌肉长期瘫痪后恢复困难,故晚期面瘫的治疗一直是整形外科的难题,近年来我科采用跨面神经移植术,即将患侧离断的神经分支的远侧断端与健  相似文献   

16.
Ramsay-Hunt 综合征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多颅神经炎,以耳痛、耳部疱疹、周围性面瘫为典型表现.1907年由Ramsay - Hunt最先报道,常发生于单侧,是由带状疱疹病毒侵犯第8脑神经和面神经的膝状神经节引起外耳道或鼓膜疱疹,并可有耳痛、耳聋、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及患侧面瘫,舌前2/3味觉消失等症状,由此组成的面瘫、耳痛、外耳道疱疹三联征又称Ramsay- Hunt综合征[1].我科于2009年8月收治1例耳带状疱疹病人,经过治疗和细致护理,取得明显疗效. 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面神经麻痹可分为单纯性面神经炎、Bell氏面瘫以及Hunt氏面瘫三种类型.目前临床上最多见的是Bell氏面瘫,指面神经管内段面神经一种急性非化脓性炎症疾病.周围神经面瘫多出现一侧口角歪斜,眼睛闭合不严的症状.患者多被凉风吹面或者夏季空调直吹患病,发病时间多集中在夏季和秋季,流行病学调查,面瘫每年发病率为26 ~ 34/10万,患病率为258/10万[1],发病率较高,患者多以单侧面部麻木或者单侧口角歪斜眼睛闭合不全前来就诊.本案24例患者均为Bell氏面瘫,现将治疗方案和结果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面瘫,俗称“口眼歪斜”,现代医学称“面神经麻痹”,是常见病、多发病,尤以春秋两季为甚。主要症状:口歪斜,鼻唇沟变浅,眼脸不能下合,前额皱纹消失,蹙眉、鼓腮、吹气等功能障碍,噘嘴、露齿时口角下垂,面部被牵向健侧,舌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弦细。面瘫分为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针灸加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十分明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魏晓玲  吕伟枝 《护理研究》2005,19(11):2316-2316
乳突根治术并发面瘫临床上并不多见,其主要表现为面部不对称,表情肌松缓不收,前额及眉间皱纹消失,眼裂闭合不全,不能皱眉,闭眼,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并偏向健侧,鼓腮时患侧口角漏气,咀嚼咬腮,唇颊沟积食,口角流涎。现对我院耳鼻咽喉科1995年-2003年乳突根治术后出现面瘫10例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0.
1一般资料面神经麻痹可分为单纯性面神经炎、Bell氏面瘫以及Hunt氏面瘫3种类型。目前临床上最多见的是Bell氏面瘫,指面神经管内段面神经一种急性非化脓性炎症疾病。笔者门诊接收14例(男性5例,女性9例)面神经炎急性期就诊患者,均在发病后24h内就诊,14例患者年龄21~28岁,均述面部麻木,眼睑不适,查14例患者轻微面瘫症状,抬头纹患侧减少,鼓腮稍漏气,口角轻微歪斜,余正常,排除中枢性面瘫及其他疾病,诊断急性面神经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