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TCP/IP及互联网技术在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大量工业现场设备尚不具备网络接口,主要通过串行口进行通讯,因而无法直接连接到Internet.设计了基于ARM芯片LPC2214与网络芯片RTLS019AS的以太网转接口,并嵌入实时操作系统μC/OS,在不改变原有光端机结构的基础上,为其添加网络接口,从而为其实现以太网远程监控提供了一种低成本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对LPC2214和uC/OS-II相结合的嵌入式平台的性能进行大概的分析;介绍音频编解码芯片VS1003的特点及其读写控制协议的实现方式;着重介绍如何采用VS1003为基于LPC2214和uC/OS-II的嵌入式平台提供音频处理接口.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基于飞利浦32位ARM7芯片LPC2292与89C61单片机的CAN-以太网远程测控系统的设计方案,LPC2292芯片作为主节点控制器,外扩10M网卡芯片RTL8019AS,实现CAN-以太网信息的相互转换,工业现场节点控制器则使用89C51单片机,同时外扩键盘显示电路,方便用户现场参数的输入输出,远程监控端采用VB编程,实现了以太网客户端的远程监控;实验表明,该系统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性能价格比较高,能很好地应用于一些中型/大型的远程监控/数据传输网络.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以ARM7处理器LPC2214和μC/OS-Ⅱ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为基础,通过在LPC2214芯片上扩展网络接口将PLC连接到Internet,建立了基于ARM的中薄板坯连铸机远程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5.
电梯远程监控系统的关键在于电梯CAN总线与以太网的互联,基于此背景提出一种高性能低成本的解决方案。首先,给出系统总体结构和硬件设计,然后详细阐述软件设计,完成基于μC/OS-II操作系统的嵌入式uIP协议栈的移植开发,并提供软件系统的具体优化方法。最终实现以LPC2368为微处理器和DP83848C以太网控制芯片为核心的CAN总线与以太网互联网关,为工业现场总线与以太网的互联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微处理器LPC2368为核心、DP83848C为以太网物理层接口芯片.详细地介绍了嵌入式以太网接口的实现方法.首先对微处理器LPC2368和物理层芯片DP83848C作了简单的介绍.然后给出了基于LPC2368的以太网接口的硬件设计.最后简述了其软件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7.
为了简化模拟控制部分,降低设计难度,增强系统功能,本文将LPC2214芯片嵌入到在线式UPS系统中,通过数字电路和软件的结合提升系统的性能,从而使UPS向智能化、网络化发展。本文着重介绍了LPC2214主控芯片的硬件设计,给出系统工作原理以及各模块的工作电路。  相似文献   

8.
魏云龙  廖一鹏 《福建电脑》2008,24(11):172-173
先端机的监控接口多为串行接口,无法直接连接到以太网,本文设计一种针对于光端机监控的串口网络转换器。为了提高转换器的通信速度和可靠性,本文采用ARM芯片LPC2214与网络芯片RTLS019AS设计硬件系统。并嵌入实时操作系统uC/OS,采用环形队列和信号量机制,应用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的经典算法,提高转换器吞吐率。转换器在不改变原有光端机结构的基础上,为其添加网络接口,从而为其实现以太网远程监控提供了一种低成本高速率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刘健  李思颖 《微计算机信息》2007,23(14):148-150
论述了基于ARM7体系微控制器LPC2214的发电机负序电流监测仪SL-1的组成结构和具体实现。详细介绍了负序电流模拟运算电路和以LPC2214为核心的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软件上给出了基于实时操作系统?C/OS-II和ZLG/IP软件包的负序电流监测任务和通讯任务的设计流程。SL-1在现场工作稳定可靠,监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引言 工业以太网具有比现场总线更好的性能,正处于不断发展完善当中,因此研制基于工业以太网的设备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本文设计的嵌入式控制器采用了基于ARM7TDMI-S的微控制器LPC2292[1-2].控制器的底层与现场总线CAN相连,向上与Ethernet/IP工业以太网相连.为提高可靠性,应用了冗余控制技术,备有一个一模一样的冗余控制器.通过LVDS接口,控制器与冗余控制器相连,并相互在线监测.同时,本文采用了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II[3].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传统红外气体分析器稳定性差、测量精度低等问题,研制了一种基于非分光红外吸收原理的新型气体分析器。重点介绍了该气体分析器的电调制红外光源、热释电红外检测器、光/气路结构、信号调理电路及其嵌入式实时监控系统的设计。利用以太网控制器CP2200设计了工业以太网接口,通过以太网接口能够快速准确地发送测量和报警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红外气体分析器响应快速,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好,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以PHILIPS公司的ARM7TDMI处理器LPC2214为核心,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容量为128MB的数据记录器。该记录器是一种用于记录工控设备之间交换数据的自动记录设备,其目的是为了辅助分析工控系统的工作情况。实际使用表明,该记录器设计方案可行,且与传统的数据记录器相比:高达128MB的容量,使得通过RS-422连续记录数据的时间大幅提高;使用USB接口,则突破了以往数据记录器使用串口上传数据速度慢的限制,缩短了传输时间。  相似文献   

13.
化学工业区的中往往密布气体输送管道,这些管道专门布置在公共管廊中进行管理和监控,管道内易燃、易爆、有毒等气体泄漏的远程检测尤为重要。传统的检测设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设计能联网的、小型化的、低成本的数据采集终端。因此设计出一种基于GTM900-B化学工业区气体检测终端,用于组建基于GPRS网络的化学工业区气体检测系统。该终端可向网络控制和管理中心发送可燃气体、氯气和氨气等气体泄漏数据,并且具有报警功能。软硬件测试和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所设计终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测量仪体积大、成本高、精度难以保证等缺点,基于ARM芯片LPC2214设计了一款手持式的轮参测量仪,具有体积小、精度高、功耗低、容量大等优点。设计中结合实际情况和要求,采用灵活有效的设计方法,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设计了符合要求的实际电路和相关程序,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从应用角度叙述了常规的液晶显示模块YM19264C的结构特点和基本功能,并在YM19264C和ARM嵌入式微控制器LPC2214时序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ARM嵌入式微处理器LPC2214与点阵液晶显示模块组成的硬件电路的设计方法,设计了以I/O模拟总线连接液晶模块和外部存储器接口扩展液晶模块两种应用电路,而且对两种接口方式下的程序设计进行了分析,同时,给出了屏幕显示不正常时一个简单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基于CAN总线的可燃气体探测系统成,给出了CAN总线智能节点的硬件构成及浓度检测的软件实现方法.该探测系统可实现可燃气体浓度检测、到限报警、故障诊断等功能,适用于工业现场及物资储存等环境的可燃气体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基于同构多核模式可燃气体检测系统的设计.在同构多核和并行计算理论基础上,以s3c2410为核心处理器,利用CAN系统总线支持多节点通信和s3c2410多ADC通道特点,构建了两层分布式同构多核的可燃气体监测网络报警系统.通过上位机软件,实现对结点参数设置和现场可燃气体泄露实时监测.实践测试表明,该系统可实时准确检测并优先传出可燃气体泄漏报警信息,根据采集数据进行现场和监控终端报警,有效的提高了监测系统的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工业以太网远程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康军  戴冠中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5,26(6):1633-1635,1638
工业以太网技术和Internet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两种技术的紧密结合,使得工业自动化系统的体系结构和操作管理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通过Internet对工业现场情况进行远程监控已成为一种新的自动化系统运作模式。提出一种基于Internet的工业以太网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法。提出工业以太网远程监控系统的体系结构,应用基于UML的建模工具ROSE建立了系统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