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刘敏 《家庭医药》2020,(2):75-75
跌倒,是家中老年人最常出现的问题。老年人跌倒不仅影响个人身心健康,还会对家庭乃至社会造成巨大负担。中国每年有2000万老年人共计发生2500万次跌倒,直接的医疗费用超过50亿元人民币。在长期照护机构,老年人跌倒更为普遍,每年65岁以上老人超过50%发生跌倒。造成跌倒的原因有很多,肌肉力量的减弱、前庭功能的减退、本体感觉的减退、恶劣的周围环境、视觉的减退等都会对老年人的平衡能力造成影响,进而引发意外跌倒的发生。但老年人跌倒的发生并非一种意外,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跌倒其实是可防可控的。  相似文献   

2.
正很多人都说"千金难买老年瘦",认为老年人瘦了更健康,可以避免很多老年疾病的发生。可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告诉大家,瘦并不能成为衡量老年人健康状态的唯一标准,老人消瘦也会造成一系列疾病。容易跌倒俗话说"在哪跌倒就在哪爬起来",可是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预防跌倒意识与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描述老年人跌倒状况,比较有无跌倒史老人的预防跌倒意识及行为差异,研究预防跌倒意识与行为的关系。方法:入选160例60岁以上老人,通过访谈,调查其跌倒状况、预防跌倒意识与行为关系。结果:老年人跌倒发生率为27.0%,且随着年龄的增高而上升;跌倒大多发生在室内,占51.5%,主要由腿脚无力和障碍物绊倒所致;跌倒主要造成软组织损伤者占60.0%;无跌倒史老人的预防跌倒意识和行为均优于有跌倒史老人。预防跌倒意识与行为呈正相关。结论:提高老年人预防跌倒意识可促进其预防跌倒行为,从而降低跌倒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男性老年患者跌倒状态及对跌倒认识的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通过对90例男性老年患者171次跌倒状态分析及对跌倒认知的调查,探讨与老年人跌倒有关的环境、个人行为因素,以提高防护意识,从而有效地预防跌倒的发生。方法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以自编的调查表调查住院老人对跌倒的认知状况及跌倒者跌倒时的情况。结果156例患者中有90例曾在1年内发生1次以上的跌倒。发生率为57.69%;1年内共发生171次跌倒。分析结果发现:①慢性疾病是导致老年患者跌倒发生率高的基础。②老年人跌倒与活动能力有关。③导致跌倒的原因以地面因素为直接因素。④跌倒的状态以变换体位及洗澡时发生率高。⑤调查对象均对跌倒有一定的认知,但75—80岁年龄段的老年人不能正确评估自己的运动能力.导致跌倒的频繁发生。结论老年人的跌倒状态与环境设施、不适宜的活动状态有关。调查提示要对高危人群积极开展防护教育:进一步改善老年人生活环境及生活设施,以减少跌倒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有效防止住院老年人跌倒和因此导致医疗护理纠纷发生的应对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对有跌倒危险因素的住院老年人进行干预后发生跌倒的原因。结果:有7例发生了跌倒,无医疗护理纠纷发生。结论:应用护理程序能有效预防住院老年人跌倒,从而达到提高老年人的自我防跌倒意识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跌倒是老年人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老年人跌倒负伤后不仅给自身带来躯体和精神的痛苦,而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家庭要长时间付出人力、财力照护老人,增加了社会医疗保险的高投入。而老年人的肾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退,同时因疾病的影响,夜间小便的次数  相似文献   

7.
常言道“在哪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这句话对年轻人来说没错,对老年人,特别是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来说就没这么简单了。事实上,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跌倒往往造成严重的后果,摔了一个跟头后卧病不起,再继发感染等症不治的老年病例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8.
不少人觉得,老年人乏力、眩晕(甚至跌倒)是年老体衰的正常现象,但做完CT等影像学检查后却并没发现这些老人有什么大问题。这时,医生可能会告诉患者,他们患有"脑供血不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每年有4000多万老年人发生≥1次跌倒,70岁以上老人的跌倒标准化死亡率为33.81%,是中国老年人伤害死亡的第1位原因。而对于很多老年人而言,比死亡更可怕的是跌倒带来的残疾,因其将严重影响他们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而影响身心健康及全面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大量的人力和经济负担。于是,一些老人可以一个月不出门,半年不洗澡,就是  相似文献   

10.
药物致老年人跌倒临床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物致老年人跌倒临床分析及护理153医院(河南郑州450065)霍丽莉李晓何东霞老年人跌倒临床上常见,跌倒后可发生程度不同的损伤,甚至造成死亡。跌倒有许多诱发因素,部分因疾病所致,如心脑血管病等,另一部分跌倒与老年人用药不当有关,如扩血管药、降压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多因素评估及干预在预防社区老年人跌倒中的效果。方法:2013年1月—12月对本街道老年人进行跌倒危险评估,筛选出高危人群200人,实施多因素评估及针对性干预,主要包括健康教育、用药干预、运动干预、饮食干预、环境干预、日常生活方式干预及心理调适,每月上门指导1次。干预后随访1年,通过比较老年人干预前后的跌倒发生率、跌倒危险因素认知、预防跌倒行为,评价上述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老年人的跌倒发生率从干预前的38%(76/200)下降至干预后的27.1%(52/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老人对预防跌倒认知水平提高(P<0.05)。在预防跌倒行为中,除居家环境改造项目外,其他项目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因素评估及干预能有效提高社区老年人的跌倒认知水平,促使其采取措施以预防跌倒的发生,降低了社区老年人跌倒发生率,提高了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正>吃药为的是治病,但你知道吗?除了"是药三分毒"外,药品还可能成为伤害因素。国内医药专家研究证实,有基础疾病需要经常大量服药的老年人,其跌倒风险大,与服药行为息息相关。为什么专门说药品与跌倒风险的问题?据统计,跌倒在我国全人群的意外伤害死因中排在第4-位,而跌倒更是65岁以上老人的首位伤害因素.资深药学专家介绍,起码有八大类药品会导致老人的跌倒风险增加,药物口服后30分钟至1小时更是高风险期。  相似文献   

13.
正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常常运动一下就会头晕、心慌、气短;也有人或许一夜没睡好就会出现心悸、胸闷;更有人生气时还会出现眼前发黑,甚至晕倒……老年人如果出现这些现象,很可能是心律失常惹的祸。3大因素导致老人容易发生心律失常老人患心律失常的比较多,主要原因有3个:首先是机体衰老,随着年龄增长,机体衰老会对心脏传导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易发生传导障碍和病窦综合征及心房颤动等;第二是疾病,老年人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循环系统疾病,如冠心病、高血  相似文献   

14.
针对65岁老年人伤害死亡的原因进行调查后可以发现,跌倒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率最高的一种。跌倒已经成为危害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也给无数的家庭造成了负担。正是因为这样,老年人跌倒是目前临床医学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本篇文章就老年人跌倒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希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跌倒215例临床分析王春华,李圈虎,李东平,程远道,孙天玉(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3中心医院郑州450065)老年人跌倒,临床上常见,跌倒后可发生程度不同的损伤,甚至造成死亡。本文就215例跌倒的患者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215例中男性170例(7...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社会人口趋向老龄化,老年住院患者日益增多,由于自身保护意识的欠缺及疾病等因素的影响,临床总有老年患者跌倒的病例。据资料报道,每年65岁以上老人约有30%发生一次或多次跌倒,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递增,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生率达50%。跌倒会造成患者脑部及软组织损伤,有时发生骨折等,加重患者的疾病,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保护老年住院患者,防止或减少跌倒的发生,我们收集一年来骨科患者跌倒发生的原因,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旨在了解养老院老年人防止跌倒的知识与行为,为实施老年人跌倒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对象是上海市金马养老院80名老年人,年龄63~96岁,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跌倒的发生情况及防止跌倒的认知与行为.结果:老年人跌倒发生率为32.5%.其中69.2%的跌倒是发生在体位变化时;57.7%的跌倒是发生在洗手间.在本次调查对象中,86.3%不知道预防跌倒的方法,80.0%不知道跌倒后的应急处理方法,57.5%不知道跌倒与视力因素有关,65.0%认为跌倒不可以预防;仅有41.2%能主动向他人求助;38.7%能选择正确的活动方式;45.0%能选择使用防跌倒助行器.结论:养老院老年人跌倒发生率较高,老年人预防跌倒的知识欠缺,预防跌倒的意识及行为不容乐观.提示应根据老年人文化程度等特点加强对老年人预防跌倒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老年人预防跌倒的意识及行为,从而有效预防跌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正据调查,在我国,约一半的60岁以上老年人有高血压。有不少人认为,老年人血压高是正常现象,不需要处理。其实不然,不论多大年龄,只要三次测血压(不是同一天测量)高于140/90mmHg,就可以诊断高血压。在老年人当中,高血压是危害健康的重要因素,如果控制不良,发生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出血、脑梗等情况,会严重影响老人的生活质量。跟中青年相比,老年人的高血压还有一些特点,家人需要根据这些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更好地帮助老人。  相似文献   

19.
朱晓红  李宇洋  应波 《河北医药》2013,(17):2674-2675
跌倒是患者突然或非故意的停顿,并倒于地面或倒于比初始位置更低的地方[1]。跌倒是老年人致病最常见的风险因素之一,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占跌倒人数76.19%[2],5%~15%的跌倒会造成脑部损伤、软组织挫伤、骨折和脱臼等伤害[3],从而会给老年人带来心理创伤、运动功能和自理能力的丧失以及经济上的巨大损失。跌倒是患者安全管理的重要问题,2007年患者安全目标中提出了“防范和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的要求,因此采取积极、有效、可行的措施预防老年患者跌倒,减少跌倒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从评估、干预、评价这三个连续的过程开始,逐步完善跌倒的防范体系。截至到目前,对老年人跌倒风险的评估多利用量表进行初步的定性研究,且在测试项目的选择上尚未形成一定的规范,存在较大的随意性。由于老年人跌倒涉及因素多,加之病情复杂,不同个体差异明显,还没有找到适合老年人的跌倒评估量表,所以就对目前我院临床上正在运行使用的两种跌倒评估量表( Morse跌倒评估量表、卫生部颁布的老年人跌倒干预指南中的老年人跌倒评估量表)进行了一次临床调查,找出两种跌倒量表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护士在使用量表时存在的问题,从而找出最适合老年人的跌倒评估量表。  相似文献   

20.
林娟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664-665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症患者发生跌倒的原因,探讨有效的防护措施,从而提高老年性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入住本院发生跌倒的24例老年性痴呆患者作资料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跌倒发生原因。之后的2011年全年采取相应预见性安全防护对策,分析采取措施后跌倒发生情况。结果步态异常、精神躁动不安、人为因素(推倒)是跌倒主要原因;地面湿滑、管理因素人力不足、精神药物副作用也是引致跌倒的原因。强化防护措施后跌倒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针对跌倒原因采取相应预见性安全防护对策,强化对痴呆老人预防跌倒的人性化、规范化管理,可明显降低老年痴呆症老人跌倒的发生率,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