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木材蒸汽干燥,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主要的,应用普遍的木材干燥方法,其干燥工艺参数易控制和调整;便于消除木材干燥过程中的应力和变形,质量有保证;可集中操作、统一管理,投资少,能耗低,干燥成本也较低。辽中林业机械厂研制的  相似文献   

2.
木材蒸汽干燥,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主要的、应用普遍的木材干燥方法。它利用低压饱和水蒸汽(P=0.1~0.4MPa)供热和调湿,干燥工艺参数容易调节和控制,便于消除木材干燥过程中的应力与变形;工艺成熟,质量有保证;并可集中操作,统一管理,又投资低、能耗低、干燥成本也较低。对于已有锅炉设备的大、中型企业,蒸汽干燥是最合理的选择。尤其是生产纤维板或胶合板的工厂,可利用热压机尾汽干燥木材,综合利用蒸汽热能。对于没有锅炉设备的工厂,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木材真空干燥。内容包括木材真空干燥机的研制和木材真空干燥工艺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干燥机设计合理,技术性能良好,能够满足科学研究和小型生产的需要。通过实验,提出榆木、水曲柳、桦木和椴木的干燥基准,证明用真空干燥法干燥厚阔叶树材,具有干燥时间短、干燥质量好的优点。真空干燥具有研究价值,值得在一定范围内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正> 木材干燥是木材加工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加工工序,它不仅是保证木制品质量的关键,而且是木材合理利用和节约木材的重要措施。在木材加工的整个工艺过程中,木材干燥的能耗约占加工总能耗的40~70%,直接影响产品的成本。近几年来,我国木材工业发展较快,木材干燥得到了人们的充分重视,木材干燥科技进步是明显的,生产水平也有较大提高。在木材干燥工艺和设备的研究方面;在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方面;在提高现有干燥设备生产效率、干燥质量、减少能耗、降低成本等方面开  相似文献   

5.
董会军  赵寿岳  刘文山 《木材工业》2005,19(4):34-35,41
进行了桦木波动干燥工艺和常规干燥工艺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波动干燥过程中,在降温干燥阶段,木材厚度方向上温度梯度和含水率梯度方向保持一致.与常规干燥工艺相比,含水率梯度和干燥应力小,可有效避免干燥过程中开裂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桦木,柞木小径材刨切薄板热压干燥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桦木、柞木两树种小径材刨切薄板(213mm×70mm×4mm)热压干燥工艺的研究,着重探讨了:(1)热压干燥对桦木、柞木小径材刨切薄板翘曲度的影响;(2)热压干燥工艺参数及其交互作用与板片终含水率及厚度压缩率的关系,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3)通过电镜分析,确定桦木、柞木小径材刨切薄板的优化干燥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7.
文中综述了木材热压干燥理论及试验研究,分析了热压干燥工艺对干燥时间、干燥质量和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为了对木材热压干燥过程进行预测和工艺控制,归纳了木材热压干燥传热传质规律以及数学模型构建与求解的研究现状,也为更好地建立和完善木材热压干燥数学模型与干燥工艺奠定了基础;指出木材热压干燥及传热传质模型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完善木材热压干燥机理研究与传热传质数学模型构建提出建议,并对热压干燥在人工林木材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可为人工林木材高效高附加值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白橡锯材为研究对象,采用热压机对其进行热压干燥处理,系统研究了热压温度、热压压力和试件宽度等因素对白橡木材干燥特性、颜色、吸湿性和尺寸稳定性的影响规律,获得了优化的热压干燥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热压干燥法可以实现白橡木的快速高效干燥,随着热压温度的升高,木材干燥速度显著加快,颜色逐渐加深,热压压力和试件宽度对干燥速率和颜色的影响不明显;热压干燥可以显著减小白橡木材的平衡含水率(EMC)和湿胀率,提高其尺寸稳定性,且随着热压温度的升高,白橡木材EMC和湿胀率降低,热压压力和试件宽度对木材EMC和湿胀率无明显影响;与对照材相比,热压干燥白橡木材的EMC降低9.97%~33.67%,径向和弦向湿胀率分别降低8.54%~33.96%、11.26%~30.02%;白橡木材的优化热压干燥条件为:热压温度为140~150℃热压压力为0.1 MPa,板材宽度为自然宽。  相似文献   

9.
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仿真技术是随着计算机科学发展起来的通过数值计算获得流场流动与传热规律的新技术,已逐渐成为木材科学领域中研究木材干燥技术的重要方法。文中对CFD仿真原理和方法进行阐述,从干燥室设计和优化、干燥室性能分析与干燥过程热质耦合传递等方面归纳总结国内外CFD技术在木材干燥研究中的应用现状,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展望未来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0.
为循求扩大桦木的利用途径,我们在根河林业局采用旋风燃烧干燥法,对桦木板材进行了干燥实验。现将试验情况及结果介绍如下: 一、试材及干燥工艺试材为35mm及40mm厚的桦木整边板,混装入窑(生产条件所限)。大部分板材平  相似文献   

11.
桦木板材的快速干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阶段连续升温干燥基准,增加热湿处理工艺,用炉气间接加热木材干燥窑对不同厚度桦木锯材进行快速窑干工艺试验,实践证明不但干燥周期缩短30%,且提高了干燥质量,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12.
影响热处理木材力学性能的主要工艺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热处理木材力学性能发生改变的原因及其与热处理工艺条件的关系.通过对桦木热处理工艺的研究,获得优化的工艺参数,即在180 ℃时,处理时间不宜超过2.5 h;200 ℃时处理时间不宜超过1 h;应用硼酸钠缓冲溶液浸注木材,可减缓木材热降解程度.  相似文献   

13.
高频真空干燥有效集成了高频快速加热与真空下水沸点降低的双重优势,能够使木材在低温下快速干燥,在干燥名贵和大断面木材上具有综合优势。探讨了高频真空干燥工业生产中干燥工艺参数的计算方法和选用原则,并对重齿铁线子(Manilkara bidentata)木材进行了生产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单位体积输入功率(Pu)及脱水量的确定是干燥工艺实施及干燥过程控制的前提,Pu可以通过调整高频发振设备的电流(IP)、电压(EI)及发振率(R)来设置;干燥后期通过下调IP降低极板间的电压来避免干燥过程极板放电;干燥后木材含水率及干燥缺陷满足国标二级要求;干燥速度为1.2%/d,且随含水率的下降而减小。含水率在20.9%~10%之间,脱水效率与材温呈正相关。此外,脱水效率与含水率呈二次抛物线关系,在含水率为14.5%时取得峰值;材料升温能耗占全部能耗的11.2%,全部过程高频加热能耗占比为71.7%;升温阶段能量转换效率为44.5%,干燥阶段为27.7%,升温及干燥时间计算时应该考虑能量转换效率。干燥工艺参数计算方法、选用原则及试验结果可为高频干燥工业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木材干燥时的含水率和温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木材的质量,所以,在干燥过程中如果能够准确掌握木材的含水率和温度变化对提高木材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木材干燥实用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艾沐野编著),本书主要介绍了常规木材干燥的实用技术,包括常规木材干燥的干燥介质、干燥设备、干燥工艺、干燥生产操作与管理、干燥质量检查及出现问题的原因,并介绍了小径级原木锯材的干燥问题、某些进口木材的干燥基准选择和确定以及其他几种干燥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从木材介电特性、微波穿透深度、微波设备、干燥工艺等方面分析了木材微波干燥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并从优化干燥器设计,改善微波场分布均匀性,控制微波辐射功率和辐射时间,改变微波辐射方式等方面探讨了预防干燥缺陷产生的主要措施,以期为木材微波干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林业科学》2021,57(9)
木材干燥应力相关研究是木材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木材实际加工过程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也是制定和优化干燥工艺的依据。本文从木材干燥应力研究的主要试验手段和模型方法 2方面入手,对比分析各种方法的优势和不足,系统总结干燥应力研究现状,以期为木材干燥应力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推动干燥应力研究向更深层次发展,为木材高质量干燥奠定基础。试验研究方面,传统的叉齿法和切片法依旧是木材干燥应力、应变检测的常规试验方法,数字图像、近红外光谱等现代化技术手段为干燥应力、应变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但至今仍没有一种方法具备绝对的检测精度和实际推广应用条件。模型研究方面,木材流变学理论模型日趋完善成熟,对干燥应力的模拟进入一个瓶颈阶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数值分析软件的逐渐强大,有限元法被用于木材干燥应力的模拟研究,该方法在处理木材这种各向异性材料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根据现阶段木材干燥应力研究现状,试验手段和模型方法对于干燥应力研究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二者结合是全面研究干燥应力的关键,试验探寻能够快速、精准、连续检测木材干燥应力的新装置或新技术依然是未来的研究重点。有限元法是木材干燥应力模型研究最具潜力的数值分析方法,未来适用性广泛的模型构建要立足于木材自身的多尺度、多层级结构特征,利用先进仪器设备获取精准的模型参数,并将所建模型纳入干燥设备控制系统,指导和服务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7.
常规木材干燥缺陷及产生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干燥室各部分干燥设备能够保证正常工作状态的情况下,木材干燥工艺条件则是保证木材干燥周期和质量的关键。木材干燥工艺条件的核心内容是木材干燥基准,干燥基准的软硬度基本决定了木材干燥周期和质量。木材干燥过程中出现的开裂、变形和最终含水率不均匀等现象都属于木材在干燥过程中的干燥缺陷。其中开裂也叫干裂,分为端裂、表裂和内裂;变形包括顺弯、横弯和扭曲;最终含水率不均匀包括整体材堆的最终含水率不均匀和单块板材沿厚度方向上的含水率不均匀。在木材干燥生产中,我们希望干燥缺陷出现的越少越好,甚至无干燥缺陷。干燥缺陷一般…  相似文献   

18.
竹笋膳食纤维微波干燥特性及其功能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微波干燥特性和干燥工艺条件(干燥功率、排湿风速、加热时间间隔比和漂白时间)对膳食纤维持水率、持油率、能耗和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膳食纤维微波干燥主要处于降速阶段,其动力学过程可以用指数模型描述;不同微波干燥工艺条件和漂白时间对膳食纤维功能特性、能耗和白度有显著性影响;随微波干燥功率的增加和漂白时间的延长,膳食纤维的持水率和持油率下降;微波干燥能耗随微波功率和排湿风速的增大而增大,随漂白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随加热时间间隔比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9.
干燥方法对毛白杨木材力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气干、常规干燥及高温干燥方法,对毛白杨木材进行干燥,并检测分析3种干燥方法对毛白杨木材的抗弯弹性模量(MOE)、抗弯强度(MOR)、冲击韧性及硬度等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干燥方法对MOE及MOR无显著影响,但高温干燥时木材的冲击韧性及表面硬度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微波技术以其独特的加热机理和特点为木材快速高效干燥提供了一条新途径。笔者简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木材微波干燥工艺方面取得的一些重要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微波功率、含水率和温度等基本干燥参数的优化及红外摄像技术等先进检测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同时指出了在木材微波干燥基础理论、干燥工艺、木材结构特性与微波加热非均匀性等方面缺乏系统性研究的问题。建议今后应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并结合现代测控技术进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