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降低加固劣化纸张所用纳米纤维素悬浮液的浓度,研究了添加不同种类和浓度的醇对加固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含有醇的纳米纤维素悬浮液处理宣纸,可以在较低纳米纤维素悬浮液浓度下显著提升宣纸的机械强度,并保持宣纸外观和结构基本不变。在优选的含5%乙醇的0.3%纳米纤维素悬浮液处理后,宣纸的抗张强度提升近1倍,耐折次数提高3倍。对劣化宣纸强度的提升更为明显,抗张强度提升超过1倍,耐折次数提升11倍。这种含醇的低浓度纳米纤维素悬浮液有望成为廉价方便的劣化纸张加固剂。  相似文献   

2.
酸化老化文献纸张的脱酸和加固是近年来各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馆等文献保护领域普遍关心的问题。采用棉花纳米纤维素晶须(CNC-C)和棉花纤维素纳米纤丝(CNF-C)两种纳米纤维素及其复配物对三种模拟老化文献纸张进行加固,测定加固前后的抗张强度、耐折度和撕裂度。结果表明:纤维素纳米纤丝(CNF-C)和纳米纤维素晶须(CNC-C)对老化纸张都有非常明显的加固效果;两种纳米纤维素复配加固效果优于单独使用,抗张强度最高增强103%,耐折次数最高提升9.8倍,撕裂度最高提升81%,加固效果明显好于常用的羧甲基纤维素。  相似文献   

3.
酸化老化文献纸张的脱酸和加固是近年来各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馆等文献保护领域普遍关心的问题。采用棉花纳米纤维素晶须(CNC-C)和棉花纤维素纳米纤丝(CNF-C)两种纳米纤维素及其复配物对三种模拟老化文献纸张进行加固,测定加固前后的抗张强度、耐折度和撕裂度。结果表明:纤维素纳米纤丝(CNF-C)和纳米纤维素晶须(CNC-C)对老化纸张都有非常明显的加固效果;两种纳米纤维素复配加固效果优于单独使用,抗张强度最高增强103%,耐折次数最高提升9.8倍,撕裂度最高提升81%,加固效果明显好于常用的羧甲基纤维素。  相似文献   

4.
纸张酸化是纸质文献面临的重大问题,对纸质文献脱酸处理可以有效降低纸张酸度并延长纸张保存寿命。从纸张酸化的基本化学原理出发,介绍了纸张脱酸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并着重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具有创新性的多功能一体化脱酸剂研究现状,包括脱酸清洗、脱酸加固、脱酸抗氧化和脱酸抗菌,提出了纸质文献脱酸未来的研究目标与发展方向,为古籍保护工作中酸化纸张的多方位保护提供了引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低温NaOH/尿素溶剂体系制备的纤维素溶液加固纸张的性能,以宣纸和旧书纸为样品,以乙醇为纸张预处理液,研究了预处理液浓度、纤维素溶液接触时间、纸张干燥方式等对加固性能的影响,并表征了纸张加固前后的机械性能、表观形貌和微观结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乙醇作为纸张预处理液,克服了纤维素溶液强碱性对纸张的腐蚀,使后续加固操作成为可能;加固处理显著提升了纸张的机械性能和抗老化性能,中和了纸张的酸性,同时纸张表观形貌和微观结构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含胺硅烷偶联剂(AAAS)对劣化纸质文物的加固性能,选择了三种含胺硅烷偶联剂N-氨乙基-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ETAPTES)、3-氨丙基-二乙氧基甲基硅烷(AMDES)和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浸渍法处理复印纸,考察浸渍时间、偶联剂浓度等对加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的结构对加固性能有重要影响,研究的三种含胺硅烷偶联剂均有一定的加固作用,其中AETAPTES具有最优的性能,处理后的纸张抗拉强度和耐折度均有大幅度提高。纸对偶联剂的吸收率是影响加固性能的重要因素。经加固处理纸张的白度变化不大。优化条件下硅烷偶联剂对宣纸的加固效果远优于复印纸,极大地提高了宣纸的机械强度。因此,硅烷偶联剂可用于劣化纸质文物的加固。  相似文献   

7.
采用TAARES/RFS型高级旋转流变仪系统研究了纳米晶纤维素悬浮液的稳态、动态流变性能。稳态流变性能研究表明,在低浓度时(0.5%),纳米晶纤维素悬浮液的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降低,达到一定值后即趋于稳定,而在较高浓度时,纳米晶纤维素悬浮液的粘度则一直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不断降低;动态流变性能研究表明,在较高浓度时(1.5%),纳米晶纤维素悬浮液的粘度随频率的增大有规律地下降;动态时间扫描结果表明,当浓度较高时(1.5%),纳米晶纤维素悬浮液的粘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8.
谢坚 《泸天化科技》1995,(2):152-155
<正> 1 前言档案制成材料是多种多样的,有纸张、胶片、照片、磁带及墨水等,目前化工企业中以纸张为载体的档案占绝大多数,如我公司1992年底共有各种档案35346卷,其中纸质档案35284卷,占99.82%。可见化工企业档案中主要是以纸质档案为主的。档案的"寿命"又是有限的,而影响其"寿命"的因素很  相似文献   

9.
聚对二甲苯在档案,图书加固保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曦  顾丽云 《江苏化工》1997,25(1):42-44
介绍聚对二甲苯在纸张、档案、图书气相加固保护中的应用研究和老化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
采用含0.02 mol/L乙酸锌(C4H6O4Zn)、0.1 mol/L六次甲基四胺(HMT)和Mg(HCO3)2溶液复配成脱酸液,纸质文物在脱酸液中浸泡后放入微波炉中低火加热。通过对处理前后纸样的外观、pH等性能测定及扫描电镜(SEM)和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分析,综合评估其脱酸效果。结果表明:复配脱酸液pH呈中性,对纸张伤害小;微波处理后纸张纤维之间沉积了大量纳米级或微米级的锌盐和镁盐晶体,纸张pH能提高至理想值8.06,残留碱含量达到1.92%;该脱酸液对字迹具有一定的固色功能。  相似文献   

11.
为降低两面针生物碱提取过程酸对设备的腐蚀及提高纯化过程的回收率,采用了加酸内部沸腾法强化提取氯化两面针碱,提取液直接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及超声波辅助强化洗脱在树脂表面结晶出来的两面针生物碱晶体。实验结果表明:两面针粉末先用4倍物料量的乙醇盐酸解吸剂解吸,解吸剂中盐酸和乙醇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61%和80%,然后用16倍物料量的20%质量浓度的乙醇在82℃下提取4 min,在此条件下氯化两面针碱提取得率为0.134%;用732阳离子交换树脂直接在40℃下静态吸附133倍树脂用量的内部沸腾法提取液,用盐酸浓度为3 mol·L-1、乙醇质量浓度为70%的酸乙醇洗脱液在超声波的辅助下间歇解吸附,解吸率达到99%以上,分离得到的氯化两面针碱纯度为94.5%,回收率为77.7%。与传统酸醇回流提取对比,加酸内部沸腾法提取快37.5倍、乙醇和盐酸消耗量减少一倍,对设备腐蚀大为减轻,提取液可以用阳离子交换树脂直接富集分离,氯化两面针碱回收率提高24.2%。  相似文献   

12.
以漂白桉木浆和废报纸为原料,利用2,2,6,6-四甲基哌啶-1-氧自由基(TEMPO)/NaBr/NaClO氧化体系对其进行处理制备氧化纳米纤维素,并探究两种氧化纳米纤维素添加量对纸张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桉木浆氧化纳米纤维素的平均纤维长度约为75~95 nm,长径比约为6.5~8.5,均高于废报纸氧化纳米纤维素(45~75 nm,4~6)。添加桉木浆氧化纳米纤维素和废报纸氧化纳米纤维素均可使纸张抗张指数、耐破指数和撕裂指数增加。添加6%桉木浆氧化纳米纤维素时,纸张抗张指数由21.16(N·m)/g增加至31.37(N·m)/g,耐破指数由1.32(kPa·m^(2))/g增加至1.84(kPa·m^(2))/g,撕裂指数由6.61(mN·m^(2))/g增加至8.03(mN·m^(2))/g;添加6%废报纸氧化纳米纤维素时,纸张抗张指数由21.16(N·m)/g增加至27.22(N·m)/g,耐破指数由1.32(kPa·m^(2))/g增加至1.79(kPa·m^(2))/g,添加4%废报纸氧化纳米纤维素,纸张撕裂指数由6.61(mN·m^(2))/g增加至8.12(mN·m^(2))/g,可见,添加桉木浆氧化纳米纤维素效果更佳。添加1%阳离子淀粉,有助于两种氧化纳米纤维素对纸张强度的提高,其中桉木浆氧化纳米纤维素可使抗张指数最大提高51.09%,耐破指数提高50.00%,撕裂指数提高27.62%。  相似文献   

13.
董剑 《粘接》2020,41(2)
传统的纸质文物档案修复技术,选用的修复材料恢复性能差,导致修复后的纸质文物档案使用寿命偏短,因此分析热熔粘合衬布在纸质文物档案修复中的应用效果。该修复方法通过设置损伤边缘划分曲线,提取纸质文物档案的损伤截面;测试热熔粘合衬布的拉伸性、压缩性和摩擦性,选用恢复性更好的衬布设置修补尺寸;计算热熔粘合衬布与纸质文物档案的融合温度,计算两种材料的融合时间,贴合热熔粘合衬布,实现对破损纸质档案的修复。实验测试表明:与传统的修复材料相比,热熔粘合衬布的恢复性能更强,修复后的文档纸张更具有韧性。由此可见,热熔粘合衬布修复后的纸质文物档案,其存放寿命更长。  相似文献   

14.
以纳米纤维素晶须悬浮液为原料制备纳米硝化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精制棉在冰浴中超声波处理15min,以H2SO4(质量分数64%)为催化剂,液固比为17.5mL/g,在45℃下恒温搅拌1 h,制备出平均直径在15~30nm,平均长度在150~250nm的纳米纤维素晶须.以纳米纤维素晶须悬浮液为原料,硝酸(质量分数为92.5%)为硝化液制备出硝化纤维素.结果发现,由于纳米纤维素具有...  相似文献   

15.
用不同浓度NaOH对杨树进行预处理,分析经过处理后不同品种杨树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经NaOH处理后杨树中的纤维素含量明显增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明显减少。2%的NaOH溶液处理效果最好。NaOH溶液处理可以显著促进杨树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向纤维素的转化,是一种较为有效的以杨树为原料制取燃料乙醇的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以维生素E为芯材、玉米醇溶蛋白(Zein)为壁材、醇醚糖苷(AEG)为乳化剂、甘油(VG)为助乳化剂,通过正负相凝聚法制备维生素E-玉米醇溶蛋白纳米胶囊(VE/Zein-NC)。以包封效率和粒径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制备工艺,并研究纳米胶囊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VE/Zein-NC的最佳制备工艺为:玉米醇溶蛋白质量浓度为2.5 mg/m L、乙醇质量分数为75%、正负相体积比为1∶2。此条件所制备的VE纳米胶囊的包封率达到85.37%±0.46%,VE/Zein-NC平均粒径为305.49 nm,多分散系数为0.038,分散性良好,水分含量低,储存30 d后抗氧化能力可达未经处理VE的2.47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生地黄和熟地黄中梓醇的含量;探究炮制对地黄中梓醇含量的影响。方法:回流提取法;反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C18柱,流动相为水-乙腈(1∶99),流速为1.0 m L·min-1,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70%乙醇30倍量提取时,测得生地黄中梓醇的含量最高;70%乙醇10倍量提取时,测得酒地黄中的梓醇含量最高。结论:生地黄与酒地黄中梓醇的含量不同,不同浓度和倍量的乙醇影响地黄中梓醇的提取。  相似文献   

18.
凹凸棒石粘土悬浮液的悬浮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凹凸棒石粘土尺寸、悬浮液浓度、分散时间等因素对凹凸棒石粘土水和乙醇悬浮液悬浮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凹凸棒石粘土水悬浮液的悬浮性显著高于乙醇悬浮液的悬浮性;水悬浮液中凹凸棒石粘土长度在38μm和71μm之间对悬浮性影响不大;使用50 W功率的超声波发生器分别分散10 min和15 min可以使凹凸棒石粘土分别在水和乙醇介质中充分分散;悬浮剂浓度为5 g/150 mL时水悬浮液的悬浮性最好。  相似文献   

19.
利用海带渣生产燃料乙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海带渣中的纤维成分进行了测定,并以海带渣为原料进行了发酵产纤维素乙醇的研究。通过实验初步建立了海带渣生产乙醇的预处理方法并确立了发酵方式,同时对南极低温纤维素酶QP7复配降解海带渣生产乙醇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海带渣中纤维素含量达28.3%;稀酸预处理后,海带渣经分步糖化发酵得到的乙醇浓度高于相同条件下的秸秆乙醇浓度;在海带渣同步糖化发酵中以低温纤维素酶作为复配酶进行酶解,乙醇产量提高21%以上。海带渣作为生产纤维素乙醇的原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既能为海带产业的综合利用提供新方向,而且能够为其它海藻的生物质能源开发提供数据和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20.
研究MOFs纳米晶对陶瓷膜超滤过程的具体影响,以探讨陶瓷超滤膜耦合MOFs纳米晶资源化处理重金属废水的可行性。通过陶瓷膜超滤MOFs纳米晶悬浮液,研究纳米晶浓度、温度、压力对陶瓷膜超滤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陶瓷膜对悬浮液中的MOFs纳米晶可近100%截留,渗透液澄清透明且浊度接近去离子水;当纳米晶浓度为0.1 g/L,温度为30oC,操作压力0.125 MPa,pH为8时,陶瓷超滤膜的渗透通量最大(438 L/m~2·h),截留效果最好(99.99%)。因此,陶瓷超滤膜可以很好地实现对MOFs纳米晶的截留。本研究确定陶瓷超滤膜耦合MOFs纳米晶工艺可行,该工艺可将重金属废水中有价值的重金属进行吸附与分离,创造经济价值,并实现水循环利用,为重金属废水的资源化处理提供了一条新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