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研究性教育在调动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等方面有其重要的意义。在医学专业高职教育中职教性是目的,普教性是基础,研教性是方法,因此研究性教育是高职教育教学中的最重要的手段和方法。本文论述高等职业教育中研教性、普教性、职教性的基本概念、作用、关系,并探讨研究性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上海、浙江、深圳城市输入性血吸虫病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城市输入性血吸虫病情况。分析其对公共卫生的影响。方法建立血吸虫病报病制度和输入性血吸虫病患者档案。结果2001~2003年上海、浙江、深圳省(市)共发现输入性血吸虫病37例,其中病原学确诊占94.59%(35/37),临床诊断占5.41%(2/37);急、慢性血吸虫病之比为2.7:1。病人主要来自江西、安徽、湖南等省份,以学生戏水感染为主,首诊医院误诊比例高达51.35%(19/37)。上海市和浙江省尚存4.43万m^2和79.9万m^2的钉螺面积,输入性传染源极易造成血吸虫病重新流行。结论城市输入性血吸虫病问题越来越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症状性糖尿病、高血压病并发脑梗死的发病率、临床意义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20例脑梗死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中糖尿病、高血压病并发脑梗死164例随机分为伴糖尿病组、对照组,将两组发病率进行对比、结果无症状性糖尿病并发脑梗死占糖尿病发病率56.1%,对照组(无症状性高血压病并发脑梗死)占高血压发病率28.6%(P〈0.01),无症状性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已确诊的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结论糖尿病、高血压病在无症状时,即已与脑梗死危险有关,预示惠了糖尿病、高血压病影响到将来有可能发生脑梗死,提示早期诊断糖尿病、高血压病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MSCT对女性卵巢交界性浆液性、黏液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到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卵巢交界性浆液性(37例)、黏液性肿瘤(39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对交界性浆液性、黏液性肿瘤患所得MSCT图像进行分析记录两者CT征象,并以病理检查为基础了解MSCT对交界性浆...  相似文献   

5.
卵巢上皮性肿瘤是卵巢中最常见的一组肿瘤,其肿瘤的发生有两条主要通路,因而被相应地分为两大类:Ⅰ型肿瘤和Ⅱ型肿瘤。Ⅱ型肿瘤包括高级别浆液性癌、癌肉瘤和未分化癌,它们常见p53突变,其进展更为迅速,早期即出现转移,具有高度侵袭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依据细胞的非典型性以及肿瘤有无侵袭等分为良性、交界性及恶性。其中备受人们关注的是交界性上皮性肿瘤。目前较公认将浆液性交界性肿瘤分为两种不同的组织学类型:典型和微乳头型。微乳头型一旦间质出现微侵袭或出现3级核异型则考虑乳头状浆液性癌。粘液性囊腺瘤伴少量交界性成分是解决交界性病变诊断的下界问题。交界性粘液性肿瘤伴微侵袭是交界性肿瘤的上界。上皮内癌、腺内癌可视为原位癌,囚其无侵袭性仍属交界性肿瘤范畴,即使有侵袭,其大小不超过微侵袭范围者仍归交界性粘液性肿瘤。微侵袭的范围为3mm线性径或10mm范围。腹膜假粘液瘤绝大多数其原发灶来自胃肠道,特别是阑尾,卵巢的累及是继发性的。过去认为腹膜假粘液瘤是卵巢原发性粘液性肿瘤的腹腔播散这是一种误解。  相似文献   

6.
囊性脑膜瘤较为少见,随着CT及MRI的应用,越来越多的囊性脑膜瘤被发现。囊性脑膜瘤在影像学上极易和胶质瘤及转移癌相混淆,手术对于是否切除囊壁有争议。因此,有必要对其影像学特征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7.
赵美峰  郭燕玲  于洪 《包头医学》2010,34(4):227-227
目的:应用乳腺按摩、理疗、湿敷的方法治疗乳汁淤积性乳腺炎,能及时将哺乳期妇女,因各种原因引起的乳汁淤积、乳汁排出不畅、乳腺炎等治愈,效果很好。可使患者避免输液、手术切开等治疗方法,迅速缓解患者的痛苦,避免乳腺炎的进一步加重。方法:行单纯乳腺按摩.按摩后仍不能通畅,采用物理治疗和湿敷。一般的积乳时间短,立即用此法简单有效,不影响哺乳。如仍不能排出或排出不畅,可采用生理盐水冲洗乳汁淤积的相应乳管。结论:乳腺按摩、理疗、湿敷和乳管冲洗方法治疗乳汁淤积性乳腺炎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适用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肠套叠复住器治疗粘连性和蛔虫性肠梗阻的相关问题。方法采取回顾的方法总结了87例粘连性和蛔虫性肠梗阻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发生的因素。结果以临床症状、体征及腹透来确诊,确诊率为100%,其中粘连性肠梗阻33例、蛔虫性肠梗阻34例,均采用肠套叠复住器进行治疗。结论古老的治疗粘连性和蛔虫性肠梗阻多采用肥皂水灌肠,胃肠减压,必要时手术治疗,都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用肠套叠复住器治疗粘连性、蛔虫性肠梗阻,疗效快,经济安全,同时更主要的是避免了手术。  相似文献   

9.
周围性面瘫又名面神经炎、面神经麻痹。病在面部,是一种常见病,以青壮年多发。本病发病急速,多在睡眠醒后出现面部呆滞,患侧额纹消失,眼睑不能完全闭合,鼻唇沟变浅,口角斜。1996年3月至1998年10月,我们以针灸配合拔火罐治疗周围性面瘫52例,取得较...  相似文献   

10.
现已明确Barrett氏食管(BE)与食管腺癌和部分贲门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是一种癌前病变。BE在人群中发病率的增长已成为近年西方国家食管腺癌和贲门癌发病率大幅度增高的直接原因,因此近几十年来BE的研究在国外备受关注,在我国近年也有食管腺癌和贲门癌的发病率增高的报道。目前普遍认为胃食管反流是BE形成的主要原因,然而近年有学者提出,十二指肠液中的胆盐在BE的发生和发展中更重要。因此本实验采用24h食管内pH和Bilitec同步监测技术,对BE、反流性食管炎(RE)、非糜烂性反流性疾病(NERD)和对照组患者进行监测,比较各组患者的反流发生特点,并探讨影响BE黏膜长度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前人体克隆技术正在世界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其发展前景令人关注,但也带来了一系列伦理问题。生殖性克隆在性审美、同性恋、性关系、性别比例等多方面对人类性伦理可能造成影响。面对生殖性克隆技术的发展,我们应该保持理性的态度。  相似文献   

12.
对冲性硬膜外血肿、颅骨骨折一例报告附院神经外科邓峰,赵邦颅脑外伤引起的对冲性硬膜外血肿、颅骨骨折临床上极为少见。我院1993年10月收治1例,兹报告如下:患者,男,22岁,建筑工人。因从4m高左右的建筑物上摔下,昏迷约半小时入院。当时右颞侧着地,无呕...  相似文献   

13.
本院收治1例室性早博,发现其家族三代3例男性成员心电图(ECG)显示室性早博都有体位改变引起,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单发性非寄生虫性肝囊肿(SNPCL)在儿童中罕见。其发病机制虽有若干种假说,但SNPCL的组织学起源尚不清楚。作者介绍1例巨大的单发性非寄生虫性肝囊肿患儿,其血清和囊肿液中的上皮性标记物CA19—9、DU-PAN-2和SPan-1水平升高。免疫组化分析显示囊肿壁上皮细胞CA19—9、DU-PAN-2呈阳性。该发现支持SNPCL起源于胆道组织的经典学说。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药临床试验的开展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规范,等效性检验、非劣效性检验和优效性检验被广泛地提出,但也常遇到以传统显著性检验代替非劣效、等效和优效性检验的错误。因此,本文从样本均数的抽样分布出发,就它们的适用条件、检验目的、假设形式、公式的区别和联系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6.
性文明不仅包含性健康的全部内涵,还包含更广泛、更深刻的内容。从生物学方面来看,良好的遗传素质、正常的生长、发育、成熟过程、强健的体魄和完善的功能是必要的基础;从心理方面来看,智力、情感、性格、意志、世界观、人生观的健康发展也是必备条件;从社会和人际关系方面来看,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教育普及、妇女解放、精神净化和社会安定更为重要,因为这是前两方面赖以形成的前提,又是系统调控以实现性文明的条件。从性活动与社会的密切关系中可以看出,性文明是精神文明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反映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直肠给药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58例住院诊断糜烂性直肠炎患者应用甲硝唑、庆大霉素、康复新直肠滴入治疗。结果甲硝唑、庆大霉素,康复新直肠滴入治疗糜烂性直肠炎副作用少,操作简单,患者易接受,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8.
生物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了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我们大胆改革实验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分层次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并对多年的改革实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实性—囊性—乳头状肿瘤(solid—cystic—papillary tumor,SCPT)为罕见的胰腺肿瘤,好发于年轻女性,现报道1例实性囊性乳头状肿瘤,探讨其临床组织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组织发生和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20.
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术治疗单纯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术联合激光治疗单纯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于2002年1月-2004年6月,对24例单纯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眼行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视力、视网膜复位率及PVR变化。结果24例24眼,随访至少6月,平均7.5个月,经一次眼内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术,视网膜复住18例占75%(18/24),2例行多次眼内注气术视网膜完全复住,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术总的视网膜复住率达83%(20/24)。4例需要再次手术,3例由于眼内注气术后出现视网膜新裂孔改行巩膜扣带术获得视网膜复位,1例因为PVR发展行玻璃体切割手术视网膜复住。最终视网膜复住率达100%。术后视力较术前视力明显提高。结论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术是治疗某些单纯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一种有效方法,该手术具有简便、易行、耗时少,费用少,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