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在保证车辆制动安全的同时提高能量回收效率,在分析了常用制动力分配策略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模糊逻辑控制的制动力分配策略,即根据制动强度的大小采取不同的制动力分配曲线,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制动控制仿真模型并将其嵌入到ADVISOR软件中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制动策略在制动能量回收效率方面优于ADVISOR软件自带的制动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2.
新能源客车的再生制动过程将车辆动能转换为电能充入动力电池,实现能量的回收利用。为兼顾再生制动过程中的能量回收和电池寿命保护,针对某PHEV车型提出一种基于零和博弈的制动能量回收策略。通过建立优化目标和转矩分配的二人零和博弈模型,运用线性加权法得到Nash均衡,构造制动转矩分配问题的多目标优化代价函数。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进行仿真分析,该控制策略实现稳定制动的同时对再生制动大电流充电进行有效限制,表明基于零和博弈的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能够实现制动力矩的合理分配,具有保护电池寿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并联混合动力汽车复合电源控制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复合电源在混合动力汽车(HEV)中应用的研究,设计了针对某款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复合电源结构,并对其效率特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复合电源的功率分配控制策略以及电池给超级电容充电策略,基于MATALAB/Simulink,建立了复合能量存储系统模型,并嵌入ADVISOR软件中,在城市道路循环UDDS工况下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通过采用该复合电源控制策略,可以充分发挥超级电容和蓄电池各自的优点,改善整车储能系统的存储效率,提高制动能量的回收效率。  相似文献   

4.
电动汽车在运行过程中最大问题是电能补及和电池使用时间.汽车机械制动足将动能转换为热能消耗,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是通过发电装置将汽车制动时的动能转换为电能,对蓄电池进行充电,从而延长电动汽车行驶里程.通过对汽车制动模式的分析,通过改变发电机励磁电流人小,控制发电机发电量,利用磁阻力矩产生不同的汽车制动力矩.  相似文献   

5.
通过回收制动时产生的能量,有利于减少制动系统的磨损,提高汽车的动力性能,降低汽车油耗和尾气排放。介绍了传统汽车在制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对常用的制动能量回收方法进行了说明和比较,重点分析了几个混合动力汽车的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并对再生制动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说明,提出了汽车后装市场再生制动系统的发展以及采用电磁场原理革新再生制动技术的展望。  相似文献   

6.
耿聪  张欣  张良  刘溧  王勇 《高技术通讯》2004,14(8):80-83
分析了典型循环工况下城市公交汽车制动能量随制动减速度变化的分布规律,根据城市公交汽车车速变化大,制动频繁且制动强度较低的特点,提出了适合于混合动力电动公交汽车(HEB)的再生制动控制策略——低制动强度时优先采用再生制动,高强度时按比例复合再生制动与摩擦制动。这种控制策略既可保证低制动强度时制动能量的再生利用,又可保证制动效能和制动安全性的要求。针对EQ6110HEV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进行的再生制动性能仿真计算表明:不同循环工况下,采用这种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的HEB均有较好的节能效果,可降低能耗10%~25%。  相似文献   

7.
燃料电池汽车并行复合制动系统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复合制动系统功能需求的分析,提出了基于反比例溢流控制的并行复合制动系统方案及其控制系统结构。通过对再生制动控制算法约束条件的分析,提出了基于再生制动系统外特性的再生制动控制算法及其ECE法规修正方法。通过试验获取了控制算法过程控制参数,采用硬件在环的方式对系统的控制效果和制动能量回收效率进行了仿真测试。结果表明,液压制动力能够良好地跟随再生制动控制算法分配的结果,在一次制动过程中,改进后的系统和算法能够提高能量回收效率6.3%。  相似文献   

8.
潘公宇  冯雅琪  刘朋  徐旗钊  陈林 《振动与冲击》2022,(17):244-253+291
为了更加准确地量化制动抖动的产生,寻找降低抖动的方案,构造了一种盘式制动器盘-块间采用面分布式弹簧接触的动力学模型,并通过将仿真结果与台架试验结果进行对比来验证所构建的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以及适用性。从制动压力波动和制动力矩波动的计算表达式中找到制动抖动的关键影响参数,提出对制动卡钳结构和制动块背板结构进行改进的两种改进方案。同时,提出一种结合有限元分析与理论计算的参数确定方法确定改进后制动系统的参数。将改进后的制动器参数值输入到搭建的制动器Simulink模型进行仿真,获得改进后的制动压力波动和制动力矩波动的时域响应,并将其与改进前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制动系统的制动压力波动量比改进前减少了32.43%,制动力矩波动量比改进前减少了38.50%,说明所提出的制动器结构改进方法在降低制动抖动方面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由于电液复合制动系统动态响应特性的差异,纯电动汽车在制动模式切换过程中会造成整车和系统部件的冲击度增大,影响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系统部件的使用寿命。为减小制动模式切换过程中的整车冲击度和总制动力矩波动,采用比例积分微分控制PID和模糊控制相结合的组合控制算法对轮缸压力进行精确控制,在此基础上以纯液压制动时的动力学模型作为参考模型,控制电机制动力随参考模型输出的参考力矩变化,从而减小电机制动系统和液压制动系统的响应特性差异;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了电液复合制动系统和整车模型,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与未协调控制时相比,所提出的控制策略使整车冲击度显著减小,改善了制动模式切换过程中的汽车行驶平顺性。  相似文献   

10.
为混合动力汽车建立了分层控制系统,并用最优控制和模糊逻辑等方法进行了控制策略的研究.并联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系统包括能量管理策略和能量管理策略的实现两个层面,能量管理策略层根据驾驶员输入和车辆状态确定动力传动系统各部件目标工作状态;能量管理策略实现层以行驶平顺性和离合器磨损为目标对发动机、电机、离合器和变速系统进行协调控制.仿真及试验结果表明,分层控制系统能够实现整车控制要求的功能以及整车的燃油经济性指标、行驶平顺性和离合器磨损指标等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