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Ni/SiO2催化剂,研究了镍负载量对二硝基甲苯(DNT)加氢制备甲苯二胺(TDA)的催化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RD,BET,H2-TPR,H2-TPD方法对催化剂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Ni/SiO2催化剂在二硝基甲苯加氢合成甲苯二胺的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活性和选择性。当Ni负载量(即Ni与SiO2的质量比m(Ni):m(SiO2))≤28%时,随着镍负载量的增加,Ni活性中心数逐渐增大,催化剂的活性逐渐升高;而当Ni负载量>28%时,Ni活性组分在载体表面发生团聚,Ni活性中心数减少,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下降。当镍的负载量为28%时,DNT转化率达到了93.68%,TDA选择性为97.73%。  相似文献   

2.
以NiCl2.6H2O与KBH4为原料,采用室温固相合成法,制备非晶态纳米Ni-B合金催化剂,用化学分析、XRD、TEM技术对其组成、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确定了制备非晶态Ni-B合金催化剂的最佳条件:在室温、无氧条件下,硼镍摩尔比为2∶1,制备的Ni-B催化剂粒径最小,达到50~60 nm,纯度较高.组成为Ni2.27B的催化剂对脂肪酸甲酯加氢的催化活性好,脂肪酸甲酯的转化率达到89.85%.  相似文献   

3.
反相微乳液法制备Ni-B非晶态合金团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W/O型微乳液法,用KBH4还原Ni(Ac)2制备Ni-B非晶态合金团簇.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试表明,团簇形貌呈球形,尺寸为10~15 nm,分布较均匀,基本达到单分散.热分析(DSC)测试表明,Ni-B样品的热稳定性明显高于水溶液体系用KBH4还原Ni(Ac)2制得的Ni-B非晶态合金纳米颗粒.热处理实验及XRD测试结果表明,Ni-B非晶态合金团簇的晶化过程包括两个步骤,即Ni-B非晶态合金晶化成晶态Ni-B合金和Ni-B晶态合金分解成纳米晶Ni和单质B.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备氯和研究了氯代硝基苯液相加氢选择性催化剂。方法分别以纳米碳管(CNTs),γ-Al2O3为载体,Ni-B为活性组分,用浸渍-化学还原法制备CNTs负载非晶态合金Ni-B/CNTs催化剂和Ni-B/γ-Al2O3催化剂,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等手段研究催化剂的非晶性质、Ni的担载量及催化剂的热稳定性,并讨论了CNTs和Ni-B非晶态合金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的关系。结果与其他催化剂相比,3种氯代硝基苯的转化率均高于99.8%,脱氯率小于3%。结论该催化剂具有较好加氢性能和较高的抑制脱氯性能,优于其他催化剂。  相似文献   

5.
根据非晶态结构的短程有序,Ni,Co和B之间是较强的化学作用以及存在B-B直接相连的实验事实,利用原子簇模型Ni1-mComB2(m=0,1)和Ni2-nConB2(n=0,1,2)对Ni-B,Co-B,Ni-Co-B非晶态合金用DFT方法进行高水平的量子化学计算.结果表明,模型体系Ni1-mComB2和Ni2-nConB2中,B原子供给Ni原子、Co原子电子,这与非晶态合金的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6.
根据非晶态结构的短程有序,Ni,Co和B之间是较强的化学作用以及存在B-B直接相连的实验事实,利用原子簇模型Ni1-mComB2(m=0,1)和Ni2-nConB2(n=0,1,2)对Ni-B,Co-B,Ni-Co-B非晶态合金用DFT方法进行高水平的量子化学计算.结果表明,模型体系Ni1-mComB2和Ni2-nConB2中,B原子供给Ni原子、Co原子电子,这与非晶态合金的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7.
以乙腈液相选择性加氢制备乙胺为目标反应,分别制备了超细Ni—B和Co-B非晶态合金催化剂,比较了不同催化剂的活性和对乙胺选择性,得到如下结果:活性顺序为Ni—B非晶态合金>Co-B非晶态合金>Raney Ni;对目标产物乙胺的选择性顺序为Co-B非晶态合金>Ni—B非晶态合金>Raney Ni,其中Co-B非晶态合金乙腈加氢,乙胺的最高得率超过90%,有良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通过催化剂表征和动力学研究,初步讨论了催化性能与催化剂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非晶态Ni-B/SiO_2催化硝基苯加氢及其晶化失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负载型Ni-B/SiO2非晶态合金催化剂,采用高压液相硝基苯的加氢反应,测定了上述催化剂的加氢活性和选择性,并与其他Ni系催化剂(Ni/SiO2和RaneyNi催化剂)进行了比较,发现所有催化剂均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而Ni-B/SiO2非晶态合金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最高.通过高温处理获得对应的晶态Ni-B/SiO2催化剂,Ni-B/SiO2非晶态合金的加氢活性明显高于对应的晶态催化剂,表明催化剂存在晶化失活现象,结合催化剂的表征,讨论了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的晶化失活机理,主要归因于高温团聚导致催化剂活性比表面积下降.  相似文献   

9.
负载Pt催化剂在卤代硝基苯氢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考察了常压、303K反应条件下,γ—Al2O3、TiO2和ZrO2上负载的铂催化剂在卤代硝基苯的氢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同时考察了过渡金属(Cr,Mn,Fe,Co,Ni和Cu)改性Pt/ZrO2的催化性能.不同负载的铂催化剂加氢活性次序为:Pt/TiO2>Pt/γ—Al2O3>Pt/ZrO2,相应的对氯苯胺(p—CAN)选择性次序为:Pt/TiO2>Pt/ZrO2>Pt/γ—Al2O3.KBH4处理过的催化剂显示了较高的催化活性.Mn、Fe和Co的引入同时提高了Pt/ZrO2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p—CAN选择性.PtNi/ZrO2催化剂随着Ni含量的增加,催化活性降低,但产物p—CAN的选择性都超过99%.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负载型Ni-B/SiO2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对菜籽油的选择性加氢性能,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催化剂浓度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适合菜籽油氢化的工艺条件,并初步探讨了温度对生成反式酸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对N i-B/S iO2非晶态催化剂在二硝基苯加氢制苯二胺反应中的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催化剂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性能优于R aney N i催化剂,转化率可以达到100%,选择性达到98.6%,晶化导致催化剂失活。载体能提高催化剂的分散度,使催化剂的活性比表面积增大。  相似文献   

12.
用KBH4还原CoCl2和CuCl2混合溶液制得Co-Cu-B催化剂,用于糠醛液相选择性加氢制糠醇,研究了不同Cu掺入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发现当Cu:Co的摩尔比(X)为9.64×10^-3时,催化活性达到最佳.在反应1.5h后,糠醛的转化率为100%,对糠醇的选择性为100%.同时发现,随着Cu含量升高,催化剂活性显著下降,并通过催化剂的一系列表征,如XRD,XPS,TEM,ICP等,初步讨论了催化性能与催化剂结构,电子态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3.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Co-B/SiO2非晶态催化剂,测定了其在液相肉桂醛(CMA)选择性加氢反应中的催化活性以及不同反应时间内CMA的转化率和对肉桂醇(CMO)选择性。研究表明:(1)Co-B/SiO2非晶态催化剂中,最佳Co负载量为ω=3.7%,反应3h后,CMO的得率可达到78.7%,此时,CMA的转化率为93.3%,对CMO的选择性达83.3%;(2)Co-B/SiO2非晶态催化剂的热处理晶化导致其催化活性和选择性显著下降;(3)Co-B/SiO2非晶态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明显优于其他Co-基催化剂,包括晶态Co-B/SiO2、Co/SiO2和Raney Co催化剂。通过动力学研究以及催化剂的系列表征,如ICP、XRD、DSC、SEM、XPS等,初步讨论了Co-B/SiO2催化剂优良催化性能与其非晶态结构及表面电子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负载型Co—B/SiO2非晶态合金用于乙腈加氢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以Co-B/SiO2非晶态合金为催化剂用于乙腈加氢生成乙胺的研究,考察了此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与RaneyNi以及其他类型的催化剂比较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并通过对该催化剂的一系列表征,阐明了类金属B的修饰有利于乙腈加氢反应的特性以及引入载体可以大大提高催化剂活性中心位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15.
采用简单的一步水热法制备了不同Ni、Co物质的量比的双金属NiCo-MOF-74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N2吸/脱附法(BET)对催化剂进行了结构表征,并且在1 mol/L KOH电解液中通过线性伏安法评价了催化剂的氧气析出反应(OER)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催化剂中含有C、O、Co、Ni 4种元素,并且具有棒状多面体结构和较高的结晶度;当Ni含量较低时,催化剂具有较好的OER催化活性;当Ni的摩尔分数超过10%时,催化剂的OER催化性能随着Ni含量的增加而下降。通过调节原料中Ni、Co的物质的量比,制得的Ni0.5Co9.5-MOF-74样品具有最好的OER催化性能,其在电流密度为10 mA/cm2时的过电压仅为352 mV,在相同测试条件下稳定性优于RuO2。  相似文献   

16.
选用不同溶剂配制CoCl2溶液,由化学还原法制备了一系列Co-B非晶态合金催化剂,这些催化剂在糠醛选择性加氢制备糠醇反应中均显示高选择性(接近100%),而乙醇介质中制得的Co-B催化剂,其催化活性显著高于其他溶剂所制备的催化剂、结合表征,初步探讨了不同溶剂对催化剂的结构、电子态以及催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