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宫颈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的关系。方法 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telomere repeat amplification protocal,TRAP)-银染法对45例宫颈癌、30例慢性宫颈炎及20例正常宫颈组织的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同时,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测定上述组织HPV、HPV-16型及HPV-18型的感染情况。结果 宫颈癌组织端粒酶阳性率、HPV和HPV-16检出率高于慢性宫颈炎和正常宫颈组织(P〈0.05);宫颈癌组端粒酶表达与HPV感染(φ=0.44,P〈0.01)、HPV-16型感染(φ=0.36,P〈0.05)有关联性,与HPV-18型感染未发现关联性(P〉0.OS)。结论 端粒酶的表达、HPV感染包括HPV-16型感染与宫颈癌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16/18型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我院115例宫颈癌患者及192例宫颈炎症患者的宫颈分泌物进行HPV16/18 DNA检测,计算两组HPV16/18型阳性率及各组中HPV-DNA病毒载量拷贝对数值。结果宫颈癌患者组HPV16/18型阳性率76.5%,宫颈炎患者组HPV16/18型阳性率30.4%,两组的阳性率和病毒载量统计学上均有显著差异。结论人乳头瘤病毒16/18型病毒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对早期诊断、治疗宫颈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HPV与CIN、宫颈癌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宫颈癌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 500例已确诊CIN或宫颈癌的患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HPV分型,通过第2代杂交捕获试验法(HCⅡ)对比低危型HPV6/11和高危型HPV-16、18感染者的年龄和宫颈病变程度。结果年龄渐次升高,感染HPV几率愈高,感染高危型HPV-16、18阳性率与宫颈癌高发呈正相关。结论对妇女作HPV筛查对预防宫颈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16、HPV-18)和EB病毒(EBV)基因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4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标本及135例子宫颈癌标本用PCR扩增法,检测HPV和EBVDNA的含量。结果 HPV在子宫颈癌中的总阳性率(63.7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5%);HPV-16在子宫颈鳞癌中的阳性率(64.00%)明显高于腺癌(5.71%);而HPV-18在子宫颈腺癌中的阳性率(37.14%)高于鳞癌(7.00%)。不同临床分期之间的HPV-16和HPV-18的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HPV的阳性率在子宫颈癌的各个病理分级之间也无明显差异。EBV及与HPV-16和HPV-18的混合感染在正常宫颈上皮和子宫颈癌上皮的感染阳性率无明显差别,且与子宫颈癌的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高危型HPV感染在子宫颈癌中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HPV-16感染与子宫颈鳞癌的关系密切,而HPV-18感染与子宫颈腺癌的关系密切,但与子宫颈癌的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性。EBV感染及其与HPV的混合感染在子宫颈癌和子宫颈正常上皮中无明显差别,且与子宫颈癌的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中人类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整合人宿主基因组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52例宫
颈病变组织,其中宫颈癌48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204例,包括CINⅠ125例、CINⅡ46例、CINⅢ33例,另取因子宫肌
瘤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正常宫颈上皮20例为对照,采用重叠定量PCR检测HPV-16感染标本中病毒整合状态。结果宫颈癌中
HPV-16阳性感染31例,占宫颈癌患者总数的65.6%(31/ 48),其中HPV-16整合感染18例,占HPV-16阳性宫颈癌患者的58.1%
(18/31);在CINⅠ、CINⅡ、CINⅢ中,HPV-16阳性感染率分别为19.2%(24/125)、34.8%(16/46)、42.4%(14/33),整合感染率分别
为16.7%(4/24)、18.8%(3/16)、35.7%(5/14);与不同级别CIN病变相比,宫颈癌患者的HPV-16整合感染率明显增加,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结论HPV-16整合感染状态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在HPV DNA检测基础上联合应用高危HPV感染状
态的检测有利于提高宫颈癌筛查的靶向性并早期预测宫颈病变的转归。
  相似文献   

6.
应用地高辛甙元标记人乳头瘤病毒(HPV)-6,11,16和18探针,通过核酸杂交法检测上海地区女性患者HPV的感染。计活检组织标本128例,阴道脱落细胞130例,同时取样34例。斑点杂交结果表明活检组织中四种类型HPV的总阳性率:宫颈癌44%,宫颈间变66.7%,有间变史28.6%,外阴尖锐湿疣63%和慢性宫颈炎5.6%。阴道脱落细胞的各阳性率与之相近,同时取样的检测符合率为91.2%。Southern转移杂交结果提示:宫颈癌以HPV-16型为主,尖锐湿疣中的HPV为6和11型  相似文献   

7.
从石蜡包埋的宫颈癌组织和宫颈上皮瘤样病变(CIN)组织中提取DNA,用聚合酶链反应体外扩增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的E6区,然后检测组织DNA中HPV16相关序列,以探讨人乳头瘤病毒16型与宫颈癌发生的关系。共检测标本28份,阳性率为42.9%(12/28)。其中宫颈癌阳性率为47.8%(11/23),高于宫颈上皮瘤样病变的阳性率。表明人乳头瘤病毒16型与人宫颈癌的发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a—~(32)p—dCTP标记的人乳头瘤病毒11型(HPV—11)、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和人乳头瘤病毒18型(HPV—18)质粒DNA为探针,对全国五个地区的275例女性生殖道病变活检标本中人乳头瘤病毒基因相关序列进行了核酸杂交分析。结果表明:(1)女性生殖道各种病变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HPV—16感染,其感染率随病变恶性程度的加重呈进行性增加;HPV—11感染主要见于生殖道良性增殖性病变中;HPV—18感染只见于宫颈癌。(2)不同地区妇女宫颈癌中HPV—16的感染率不同,宫颈癌高发区新疆,HPV—16感染率较高,宫颈癌低发区贵州,HPV—16感染率较低。(3)不同组织病理学特征的宫颈癌中,HPV—16和HPV—18感染率不同,宫颈鳞癌以HPV—16感染为主,宫颈腺癌以HPV—18感染多见。以上结果表明:人乳头瘤病毒,特别是HPV—16与中国妇女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重庆市农村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及其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 2016年1-4月选取重庆市万州区、永川区、巴南区、潼南区共20000例农村妇女,以HPV基因分型检测对其进行宫颈癌的初筛.对HPV16、18型(+)者或其余12种HPV高危型(+)阴道镜检查异常者进行阴道镜定点活检.结果 重庆市农村妇女高危型HPV感染阳性率为9.66%,不同年龄组的高危型HPV感染阳性率及不同高危型别HPV感染阳性率均有差异.高危型HPV感染阳性者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发生率为2.33%,CIN2、CIN3及AIS发生率为1.35%,宫颈癌发生率为0.31%,不同年龄组各级别宫颈病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高危型别HPV感染者中,HPV16阳性者各级别宫颈病变发生率均最高,而其余12型HPV高危型别阳性者各级别宫颈病变发生率均最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PV基因分型检测可提高宫颈癌的筛查效率,更适合在大规模人群中普查.  相似文献   

10.
湘南地区浸润性宫颈癌HPV基因分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研究湘南地区浸润性宫颈癌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情况.方法 收集2005~2008年在该院住院确诊断为宫颈癌,FIGO分期为ⅠA1~ⅡA期,共300例标本,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对其进行HPV基因的分型.结果 单纯性感染占总例数67.00%,双重感染和多重感染占总例数32.00%,有3例未检测出HPV,占1.00%.HPV-16型是最常见的单纯性感染亚型,占33.30%,随后是HPV-58型,占12.00%,HPV-18型,占8.00%,HPV-31,占5.00%.98.96%(95/96)的多重感染中检出HPV-16型.32.29%的多重感染包含了HPV-16和HPV-18型2种亚型.29.17%的多重感染栓出HPV-16和HPV-31型2种亚型.HPV-58型在多重感染中只占1.70%.300例患者中,HPV18型和HPV-16型检出率共占73.33%.结论 HPV-16、58、18、31亚型是湘南地区浸润性宫颈癌最常见的感染类型,HPV-16和18是多重性感染的最常见亚型,多重性感染可能与宫颈癌的进展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