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低温水泥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煤矸石为原料,配以适当钙质材料和矿化剂,在850~950℃左右煅烧出新型低温水泥。结果表明,该水泥主要由水化物脱水相、含钙粘土脱水相以及早强矿物等组成;水泥标号可达325~425,且具有早期强度及抗折强度高等优点。该实验结果为利用煤矸石在流化床中燃烧发电的同时生产新型低温水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3.
通过评价模型的建立、公式的推算和实际数据的验证,建立了一个较为合理的经济模型,为业内人士评价余热发电系统和烧成系统多角度地提供借鉴;系统发电总效率用以评价发电设备综合状况,而实际有功功率(实际发电功率)与设计指标的比较可以衡量余热发电设计厂家的诚信与水平;烧成系统(含余热发电系统)的综合收益由两个方面构成,即熟料产量的收益和余热发电的收益,是这两者综合作用的结果,从而体现系统的经济性;能够简明反映兼顾系统观点的指标——吨标煤耗发电量。  相似文献   

4.
一种粒径比普通水泥小的特种油井水泥是上颗粒水泥。本文介绍了小颗粒水泥的化学组成、物理性能及小颗粒水泥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1已投产的余热电站实际发电情况 按燃烧燃料的火力发电厂以汽轮机主蒸汽压力区分为低压、次中压、中压、高压、亚临界、临界、超临界、超超临界的方式.对于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中“第一代技术”及“第二代技术”区分如下:第一代技术:无论是单压循环系统还是双压循环系统或复合闪蒸系统.凡是汽轮机主进汽压力小于或者等于1.27MPa、主进汽温度小于或者等于330℃的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均称为第一代技术。第一代技术的发电能力实际设计计算指标:当窑尾预热器废气温度为320℃-330℃时.吨熟料发电量为28.35kWh/t。  相似文献   

6.
张福生 《辽宁化工》1995,(4):34-34,30
本文介绍的水泥防水剂是水泥的一种添加剂,用于防水目的的材料,比一般防水剂价格低,易施工,并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等特点,本文主要介绍了制备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7.
一种新型磷矿低温浮选捕收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12℃下用以油脂工业废渣为原料生产出的磷矿捕收剂WHL-PI浮选磷矿石.结果表明该捕收剂有较好的耐低温性能,在低温(12℃)下对磷矿石的浮选效果优于用脂肪酸(皂)作捕收剂的浮选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丙烯酸与乙烯基硅油共聚物改性非离子破乳剂单体以制备新型低温破乳剂进行了研究。首先筛选出适合安塞原油的两类非离子破乳剂单体,然后进行了丙烯酸和丙烯酸与乙烯基硅油共聚物对两类非离子破乳剂的改性试验,最后以安塞原油为研究对象,详细考察了药剂成本相同、实验条件相同条件下两种非离子破乳剂单体的改性效果。当脱水温度为45℃时...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了水泥原料配料的特点,论述了微电脑配料控制系统方案设计中的几个重要问题,最后介绍一种新型的生料配比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的发展,我国水泥工业节能技术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高温余热已在水泥生产过程中被回收利用,水泥熟料热耗已由过去的4600~6700kJ/kg下降至2900-3300kJ/kg。但由于受水泥熟料生产技术及目前国内节能技术水平的限制,大量的中、低温余热仍不能被充分利用,由其所造成的能源浪费仍很大。水泥生产过程中由窑头熟料冷却机和窑尾预热器排掉的360%以下废气,其热量约占水泥熟料烧成系统总热耗量的30%以上,而利用日益成熟的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可大量回收和充分利用中、低品位的余热用以发电、制冷、采暖或热电联供,已经成为目前国内水泥工业节能降耗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我国新型干法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已投产余热电站实际发电情况 至2008年底,全国水泥行业有263条水泥窑已投产或即将投产纯低温余热电站,在这些电站中:85条窑采用的是第二代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以下简称"第二代技术"),178条窑采用的是第一代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以下简称"第一代技术").  相似文献   

12.
丹东市无线电一厂与空字809部队协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共同研制成锗电阻温度计,为我国的低温工作做出了贡献。锗电阻温度计是用具有适当掺杂的半导体锗片,加工成“桥”形,烧上内、外引线,金属壳封装而成,外形如同一支四腿的晶体管,其外径为4mm,高为9.5mm。  相似文献   

13.
杨凤玲  严生 《水泥工程》2006,(6):16-18,37
试验采用低温合成方法将煤矸石制成低温合成煤矸石水泥熟料,采用XRD分析、力学性能测定等测试方法.研究了熟料的矿物组成与水泥的物理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水热合成低温煅烧工艺生产低温合成煤矸石水泥这一技术路线是可行的.该技术具有煅烧温度低、煤矸石用量大等特点,合成熟料的胶凝矿物主要为β-C2S和C2A7,因此该种水泥具有快凝、早强等特点:将低温合成煤矸石水泥与硅酸盐水泥按适当配比掺合,可以得到早期强度更高的特种煤矸石水泥。  相似文献   

14.
山湖南桑植县水泥厂与武汉工业大学联合开发的高铁复合硅酸盐水泥,于1993年10月6日开机投产。 该产品经清华大学、中国建材研究院等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水泥生产以年递增18%~20%的速度发展。1994年全省水泥产量已达5019万吨,而年水泥用量达6000万吨,平均每人年耗用量约0.9吨。但广东省水泥工业结构不合理,回转窑水泥仅占总产量7%左右,远低于全国平均比率,与广东省国民经济建设发展不相适应。省有关主管部门制定的产业政策,大力引导发展以新型干法窑为主的回转窑水泥生产线,自1991年以来,以老厂改造为基础,一批中小型回转窑生产线加速建设,预计到今年底止,全省有19条中小型新型干法回转窑将建成投产,合计生产能力约400万吨,将使全省回转窑生产能力翻一番以上。  相似文献   

16.
17.
低温微细油井水泥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低温早强特种油井水泥熟料作为主要原材料而研制的低温微细油井水泥,适用于井底温度30~60℃的油气井修井工程。克服了硅酸盐水泥在低温下早期强度发挥慢的缺点,具有早强、高强的特点。通过对该水泥在相应的温度压力下,不同水灰比的水泥浆的稠化性、流变性、游离液含量和水泥石的抗压强度及长期耐久性的试验,并与国内外同类产品进行性能对比,表明该水泥是目前性能较为优秀的堵水材料。采用XRD、SEM和TG等检测方法对该水泥在不同温度压力下的水化产物和其结晶形貌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1 前言白色硅酸盐水泥熟料含铁低,液相量少,煅烧温度高达1550—1600℃,故生产能耗很高。国外曾报道在1200℃下烧成白色水泥熟料,其白度和强度高于用传统工艺烧成的白水泥熟料。  相似文献   

19.
新型骨水泥     
<正> 一、前言丙烯酸类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四十年代,已用于齿科材料以及脑颅和其他修补术中。五十年代,国外已有人用这类热塑性高分子材料于矫形骨科手术中的尝试。1958年Charnley成功地应用于髋臼部分的固定。从此开创了矫形外科领域中的崭新局面,这件划时代意义的成功,导致了日后商品化骨水泥的出现。在廿多年的时间内,骨水泥在应用过程中经历了产生,发展和成熟的阶段。它普遍应用于人工关节置换及其它手术中作为假体与骨之间的填充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工程材料,国外在临床中已应用了数十万例之多。但是对于这种材料存在的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20.
低温煅烧白水泥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