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多通路环绕声系统最佳兼容重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勇  谢菠荪 《电声技术》1997,(11):11-15
本文利用立体声得发的声像定位理论,提出一种新的在5.1通路环绕声系统(及其它伴随图象的环绕声系统)兼容重发普通双通路立体声信号的方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新的方法具有较宽的听音区域,稳定的前方声像,且对中心心位置的倾听者没有声像位置畸变现象,其总的效果过去提提出的方法为优。  相似文献   

2.
连续运动立体声像的心理声学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双通道立体声和5通路3/2环绕声系统的运动声像进行了研究,指出了连续运动的立体声像中通过产生跳跃运动的声像而近似得到,用心理声学的实验方法探讨了运动声像在听觉上的连续性与声像的跳跃角度,运动速度,信号类型等的关系,实验还证明了采用现有的信号馈给法,在5通路3/2系统的一些路径(如侧向)是难以产生连续运动的声像的。研究结果对运动声像的模拟具有实际意义,在录音和信号处理过程中可以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大屏幕、高清晰度电视全面普及的今天,多声道环绕立体声渐渐成为电视节目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在现有单声道电视节目录制技术的基础上尽快过渡到环绕立体声录音,已经成为了电视节目制作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主要对电视台日常新闻访谈类和舞台综艺类电视节目的多声道环绕声拾音方法和后期声像处理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从声像概念出发,由实验监测技术阐述了立体声声像与李沙育图图形的关系,对立体声系统的声像测试有实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70年代初曾出现一种4通道立体声系统,并被大力发展用于纯音乐的重发,这可以认为是多通路环绕声系统的雏形。但由于在设计上忽略了人类听觉的一些心理声学因素,从而存在听音区域窄、声像不稳定等一系列缺陷,所以一直没有被广泛地推广应用。但是,从最初的单声道系统,到后来的双声道立体声系统,  相似文献   

6.
《电声技术》1999,(6):22-28
基于心理学考虑讨论了环绕声系统的听觉印象,分析了杜比环绕声的声像定位、空间感和临场感。最后简单叙述了环绕声节目源和环绕声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关童 《电声技术》2013,37(7):34-38
对声级差立体声传声器设置所产生的声像定位畸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和讨论,进一步验证了声像定位畸变的存在性。选定了某种声级差传声器设置,就必须明确其具有相应声像定位畸变的特点。同时对缓解和弥补此畸变提出了一些建议,并讨论了其利用性,即通过这种畸变特性来达到录音过程中对声像定位宽窄度控制等目的。  相似文献   

8.
张维娜 《电声技术》2013,37(7):39-47
以环绕声前方三声道全指向传声器阵列系统为对象,首先将声像定位过程分为扬声器重放与传声器拾音两部分分别讨论,然后将二者结合在一起,比较不同传声器之间参数与声像定位的关系,分析前方三声道全指向阵列系统对应的声像定位特性,为环绕声录音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立体声声像定位公式的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虑了双耳相位差的高级近似,导出了在中频情况下也适用的具有更普遍意义的立体声声像定位公式。新的公式在低频时将简化为通常的正弦定理,而随着声音频率的增加,声像位置将与声音的频率有关。文中还给出了频率限(1500Hz-1700Hz),当声音的频率高于此上限时,单靠双耳相位差就难以决定立体声的声像位置。文中最后还给出了述理论的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0.
一、环绕声的定义 关于立体声和环绕声。所谓立体声,就如同我们感受到的一个空间是别人给的,如同在眼前同样展示了一个像音乐厅的空间。而环绕声则是在这个音乐厅中,我们感觉到整个空间已经延伸到自身周围,就像已经到了这个空间中,这就是从直接听感上,能够区别环绕声和立体声不同的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利用非标准的扬声器布置重发双通路立体声的方法。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虚拟声信号处理的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扬声器的非标准布置所引起的声像位置畸变。  相似文献   

12.
文中探讨了 5.1通路环绕声重发中连续运动声像的模拟,提出了一种新的信号馈给方法,使系统可产生环绕倾听者的360°的运动声像,并通过心理声学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3.
对现有的、将双通路立体声信号转换为前方三扬声器重发信号的虚拟声信号处理方法进行了改进,加入了音色均衡的信号处理。同时对该方法进行了主观和客观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经虚拟声信号处理,三扬声器重发不但可得到和普通立体声重发一样的声像效果,而且可提高声像的稳定性,扩大听音区域。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双路扬声器重放的原始声场效果,对使用强度型立体声拾声、双路扬声器重放扩声系统的厅堂会使声像(声源的幻像)位置和真实声源位置产生偏差,甚至出现严重的分离现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新的5.1通路环绕声的信号馈给法,利用这方法系统可以在适当的频率范围内产生360° 的声像,因而较采用现有的分立—对信号馈给方法有一定的改善。声像定位实验证实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6.
立体声耳机重发中头中定位效应的消除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探讨双通路立体声耳机重发中头中定位效应的消除。实验结果表明,如果仅用人头传输函数(HRTF)对声音信号进行处理,能产生一定的声像方向感,但还不能很好地消除头中定位效应,而通过加混响信号使声像有深度感,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改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3D环绕立体声技术的数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小军  苏玉钰 《电子器件》1999,22(4):306-312
SRS3D环绕立体声技术充分利用“耳廓效应”只需两只音箱,就能从任意音源中恢复出3D环绕立体声,故SRS环绕声效处理器在市场上倍受迎。文中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心理声学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基于计算机多媒体系统,以VisualC++为工具开发了一播放器软件。  相似文献   

18.
随着多声道环绕声技术在电影院、家庭影院、高清电视、环绕声广播、汽车产品以及相关电子产品中得到应用和普及,为了使听众得到更好的环绕声体验,杜比实验室与DTS公司不断对环绕声技术进行研究与探索,针对这两家公司在目前市场上客户应用范围较广、用户使用较多的5.1,6.1,7.1及n.1声道环绕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进行了对比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