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观察甾醇O-酰基转移酶1(SOAT1)在肝细胞癌(HC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索其与患者预后及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收集HCC数据集,下载SOAT1 mRNA表达谱及预后资料,比较SOAT1 mRNA在50例正常肝组织与374例HCC组织中的表达,分析表达量与患者预后相关性。收集53例HCC患者石蜡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癌和癌旁组织中SOAT1的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TCGA数据库数据分析显示,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SOAT1在HCC中表达显著升高(P<0.01)。预后生存分析发现SOAT1高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较低(P< 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与癌旁组织相比,HCC组织中SOAT1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癌组织中SOAT1蛋白表达量与肿瘤临床分期及微血管癌栓形成相关(P<0.05)。结论:SOAT1在HCC组织中表达增高,并与HCC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其表达与肿瘤恶性程度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pAkt在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5例HCC组织、85例癌旁组织和26例正常肝组织中pAkt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结果pAkt在HCC中的表达阳性率(75.3%)高于癌旁组织(21.2%)(P〈0.01)和正常肝组织(15.4%)(P〈0.01),pAkt在HCC癌组织的表达与患者肿瘤转移有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pAkt阴性表达组(66.7%)生存率高于阳性表达组(3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pAkt在HCC中过表达,在HCC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及预后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转录抑制因子ZHX2(zinc-fingers and homeoboxes2,ZHX2)在肝细胞癌(hepatoceUu1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及其与转移的关系。方法通过RT-PCR方法,检测35例HCC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和8例正常肝组织中ZHX2 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HCC癌组织中ZHX2 mRNA的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与正常肝组织(P〈0.05)。术中发现伴随转移的HCC癌组织中ZHX2 mRNA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无转移的HCC(P〈0.05)。ZHX2 mRNA的表达与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水平呈负相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HBsAg感染、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是否伴随肝硬化无明显关系。结论ZHX2低表达与HCC转移密切相关,并与AFP的高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RhoC mRNA在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HCC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82例HCC及其癌旁肝组织,16例正常肝组织中RhoC 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mRNA表达量与临床资料之间的关系。结果:RhoC mRNA在HCC、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均可检测到表达,表达量分别为1.18±0.77、0.67±0.29和0.38±0.18,组间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hoC mRNA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hoC mRNA在HCC中的表达量与结节数目多,门静脉癌栓,术后复发转移相关(P〈0.05),RhoC mRNA高表达的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RhoCmRNA低表达的患者(P〈0.05)。结论:RhoC mRNA的过表达可能与HCC的发生及复发转移有关,有可能做为HC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baculoviral IAP repeat-containing 6(BIRC6)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在HCC中的功能。方法:收集40例HCC及对应癌旁组织,运用qRT-PCR及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BIRC6在HCC及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qRT-PCR技术检测人正常肝细胞株LO2、HCC细胞株HepG2和SMMC-7721中BIRC6 mRNA表达;应用BIRC6 siRNA转染人HCC细胞SMMC-7721,通过MTT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后细胞活力和细胞凋亡变化。结果:BIRC6在HCC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对应的癌旁组织(P=0.004),HCC组织中BIRC6蛋白高表达与较大肿瘤体积(>5 cm)和高TNM分期相关(P=0.029;P=0.002);正常肝细胞株LO2中BIRC6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HCC细胞株HepG2和SMMC-7721(P=0.000),下调BIRC6表达导致SMMC-7721细胞活力降低和细胞凋亡增加(P=0.000)。结论:BIRC6高表达与HCC的恶性临床病理特征相关,BIRC6在HCC中可能作为凋亡抑制因子发挥功能。  相似文献   

6.
背景 探讨dusp-6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与MAPK、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相关性。方法 305例肝细胞肝癌组织芯片,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dusp-6、p-ERK、p-JNK和p-p38α表达,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术后随访资料进行统计学相关性及预后生存分析。结果 肝细胞肝癌肿瘤组织较癌旁组织和肝血管瘤旁正常肝组织dusp-6显著高表达(P<0.001)。 相对癌旁肿瘤细胞dusp-6表达与无瘤生存率具有显著相关性(P = 0.013)。相对癌旁肿瘤细胞dusp-6表达为无瘤生存率的独立预后风险因素(HR= 1.635, P = 0.006)。结论 Dusp-6在HCC中肿瘤组织较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过表达。相对癌旁dusp-6高表达HCC患者术后更易复发。相对癌旁肿瘤细胞dusp-6表达可以作为HCC术后复发风险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细胞间隙连接Cx32mRNA与Cx32蛋白的表达及其在HCC发生中的意义和机制。方法:应用Western blot和RT-PCR分别检测Cx32蛋白和Cx32mRNA在26例HCC组织、22例癌旁组织和9例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结果:Cx32蛋白在HCC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肝组织和癌旁肝组织(P〈0.01);Cx32mRNA在HCC、癌旁肝组织和正常肝组织均有一定水平,但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x32蛋白在肝癌中的表达下调可能是肝癌发生的重要环节,Cx32蛋白的减少与该基因在翻译或蛋白质的加工修饰过程中调控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肝细胞肝癌(HCC)组织中157号位苏氨酸磷酸化的p27kip1(p-27kip1Thr157)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Ki67)的表达,探讨其间相互关系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并分析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1例HCC及其癌旁组织、10例肝血管瘤旁肝组织中P-p27^kip1Thr157和Ki67蛋白的表达。免疫印迹技术检测8例HCC及其癌旁肝新鲜组织中P-p27^kip1Thr157和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 (1)P-p27^kip1Thr157在HCC组织对应的癌旁组织和血管瘤旁肝组织低或缺失表达,PCNA在HCC中显著高表达(P〈0.001)。(2)在HCC中,P-p27^kip1Thr157的表达强度与肿瘤病理分级明显相关(P〈0.05),Ki67的表达强度与HCC的分化程度、有无坏死和AFP值均明显相关(均P〈0.05);HCC中P-p27^kip1Thr157与Ki67表达成显著正相关(r=0.604,P〈0.001)。(3)Kaplan-Meier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P-p27^kip1Thr157可作为HCC患者显著的一个独立的预后指标(P〈0.05)。结论 P-p27^kip1Thr157可能在HCC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有一定的预后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踝蛋白1(Talin1)在正常肝组织、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Talin1表达与HCC发生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正常肝组织(10例)、HCC组织(32例)及其对应癌旁组织(32例)中的Talin1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肝组织、HC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均有Talin1表达,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62.5%和96.9%.Talin1表达于阳性细胞胞质及胞膜上;Talin1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P<0.05);而正常肝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Talin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lin1的表达与肝癌患者性别、年龄、肿瘤个数、AFP表达水平及HBsAg无关(P>0.05),与患者术后一年无瘤生存率无关(P>0.05);而与肝癌病理分化程度、包膜完整性、门脉癌栓形成及肿瘤大小相关(P<0.05).结论 Talin1与HCC的癌变、 浸润和转移有关;Talin1可作为HCC发生、发展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纤黏连蛋白(fibronectin,FN)、张力蛋白同源基因蛋白(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在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15例HCC、癌旁组织和19例正常肝组织,用RT-PCR、Western blot、免疫组化SP法检测FN、PTEN mRNA和蛋白表达,分析FN和PTEN表达与H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肝癌组织中FN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F=142.334,P=0.000);而PTEN低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且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亦明显低于正常肝组织(F=80.861,P=0.000)。FN表达阳性患者组较阴性患者组生存时间短;而PTEN表达阳性患者较阴性患者生存时间长,且在1年以后两者生存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C癌组织中 FN、PTEN在肝癌组织中存在异常表达,两者异常表达可能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中起一定的促进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caveolin-1( Cav-1)蛋白在人子宫肌瘤组织(HL)及原代培养细胞中的表达.方法:收集24例子宫肌瘤组织和与之配对的子宫肌组织(HM),进行原代细胞培养;Western Blotting和Real-time PCR的方法,检测Cav-1、Cav-2、Cav-3在HM和HL及原代培养细胞中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Cav-1、Cav-2蛋白和mRNA在HL中表达降低,Cav-3蛋白在两种组织中均未检出;Cav-1蛋白和mRNA在培养的子宫肌瘤平滑肌细胞(HL-SMCs)中表达降低;17-β雌激素(E2)作用24 h后,培养的子宫平滑肌细胞(HM-SMCs)中Cav-1蛋白和mRNA的表达均增加,而HL-SMCs中其表达均降低.结论:Cav-1蛋白在HL及原代培养细胞中低表达,在培养的HL-SMCs中E2可以进一步降低Cav-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窖蛋白-1(Cav-1)在人肺浸润性腺癌(PIA)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自噬标志物——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B(MAP LC3B)的关系及它们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量子点免疫荧光组织化学(QDs-IHC)技术检测Cav-1和LC3B蛋白在肺腺癌组织芯片包括68例PIA组织和10例非癌性肺组织中的表达;同时在10例PIA和10例非癌性肺组织中利用定量实时PCR检测Cav-1和LC3B mRNA的变化。结果:与非癌变肺组织相比,Cav-1和LC3B蛋白和mRNA在肺浸润性腺癌肿瘤细胞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Cav-1在肿瘤细胞和基质的表达均与腺泡为主型PIA的病理分级显著相关(P<0.05),而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均无关(P>0.05)。LC3B在贴壁型的PIA阳性率为60.0%(9/15)显著高于腺泡为主型PIA的阳性率26.3%(10/38)(P<0.05),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均无关(P>0.05)。Cav-1和LC3B蛋白在肿瘤细胞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28,r=0.267)。结论:无论是在肿瘤细胞还是基质,Cav-1表达缺失可促进肺浸润性腺癌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肿瘤细胞自噬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13.
WANG G  CHEN HL  REN F  LI J  LI YQ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36):2564-2569
目的 观察窖蛋白(Cav)1和水通道蛋白(AQP)1、5在急性胰腺炎肺损伤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定位,探讨其在急性胰腺炎肺损伤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清胰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地塞米松治疗组、清胰汤治疗组.经胰胆管逆行注射脱氧胆酸钠建立大鼠急性胰腺炎肺损伤模型.24 h后采血和肺组织,检测血清淀粉酶、肺湿/干重比值和肺组织病理切片判定损伤程度;RT-PCR检测肺组织中Cav-1和AQP1、AQP5的mRNA表达;提取脂筏,Western印迹检测Cav-1和AQP1、AQP5在脂筏内外的定位与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清淀粉酶[(6152±502)U/L]、肺湿/干重比值(7.98±0.41)和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均明显升高.肺组织Cav-1和AQP1、AQP5均有表达,但在模型组mRNA表达水平均下调.Cav-1在脂筏内外均有表达,以脂筏内为主,AQP1完全定位在脂筏上,而AQP5则定位在脂筏外,三者在脂筏内外的分布状态没有改变,但表达量在模型组均明显下降.与模型组相比,地塞米松和清胰汤治疗组大鼠血清淀粉酶、肺湿/干重比值和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均下降;肺组织Cav-1和AQP1、AQP5的mRNA表达上调,在脂筏内外的表达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 Cav-1和AQP1定位在脂筏,而AQP5定位在脂筏外,三者的表达下调与急性胰腺炎肺损伤密切相关.地塞米松和清胰汤都能够明显上调Cav-1和AQP1、AQP5的表达,有效减轻肺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组织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 (metastasis-associated in colon cancer 1,MACC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测定108例病理确诊肝细胞癌患者的肝癌组织和癌旁无瘤肝组织中的MACC1蛋白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30例肝癌组织、癌旁组织以及20例正常肝组织中MACC1 mRNA的表达,分析肝癌组织中MACC1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肝癌组织中MACC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49.1%(53/108),高于癌旁肝组织34.2%(37/108,P=0.011);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MACC1 mRNA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肝组织及正常肝组织(P<0.001).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肝癌组织中MACC1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有无包膜及病理分型密切相关(P<0.05).生存分析表明MACC1阳性患者的1年、3年和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0.650、0.492和0.280,而MACC1阴性患者1年、3年和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0.799、0.684和0.5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 肝癌组织中MACC1的表达与肝癌的恶性演变及患者的临床预后密切相关,MACC1有望成为判断肝癌患者临床预后的重要分子,且有可能成为肝癌分子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腺癌组织分化抗原151(CD151)、小凹蛋白-1(Cav-1)与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T1-MMP)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消化外科胃腺癌手术患者65例,术中采集胃腺癌组织标本65例作为研究组,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6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151、Cav-1与MT1-MMP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研究组CD151与MT1-MMP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46%和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5%和12.31%,Cav-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2.3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0.00%,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51、Cav-1与MT1-MMP蛋白表达与组织学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其中低分化及其未分化胃腺癌、中晚期胃腺癌及其有淋巴结转移胃腺癌CD151与MT1-MMP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增高,Cav-1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降低,不同临床病理特征胃腺癌组织CD151、Cav-1与MT1-MMP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D151、MT1-MMP与Cav-1表达之间具有明显的负相关(r=-0.521,-0.501,P<0.05),CD151与MT1-MMP表达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r=0.547,P<0.05)。结论胃腺癌组织CD151与MT1-MMP表达明显上调,Cav-1表达明显下调,三者均与临床病理特征具有紧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探讨肝癌组织中mdr-1(多药耐药基因)mRNA及P-170(P-糖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2例肝癌组织中mdr-1mRNA和P-糖蛋白的表达.发现不仅肝癌组织中mdr-1和P-糖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且转移组中P-糖蛋白的表达高于非转移组.提示检测mdr-1/P-gp对肝癌制订治疗方案,判断疗效及MDR逆转剂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mdr-1mRNA/P-gp的过表达可能与肝肿瘤的转移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构建pcDNA3.1 (+)-Cav-1真核表达载体,建立稳定转染pcCav-1的6-10B细胞系(6-10B-Cav-1).方法 提取5-8F细胞总RNA,利用RT-PCR获取caveolin-1(Cav-1)开放读码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序列构建Cav- 1/TA亚克隆载体,再将双酶切后的目的片段连入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6-10B细胞.结果 RT-PCR扩增Cav-1基因ORF序列在783 bp附近见目的条带;质粒酶切鉴定及菌落PCR鉴定分别在783 bp及346 bp附近见目的条带;转染6-10B细胞后,转染组与对照组相比,Cav-1在mRNA水平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27),在蛋白质水平前者比后者高出2倍以上.结论 人Cav-1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Cav-1构建成功并获得稳定表达Cav -1的6-10B细胞,为进一步检测C av -1在鼻咽癌转移过程的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陈静  胡进静  李汛  王海平  张璐 《西部医学》2021,33(12):1777-1782
目的 观察着丝粒蛋白U(CENPU)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探索其与患者预后及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收集HCC数据集,下载CENPU mRNA表达谱及预后资料,比较CENPU mRNA在50例正常肝组织与371例HCC组织中的表达,分析mRNA表达量与患者预后相关性。收集2010~2012年兰州大学第一医院80例HCC患者石蜡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癌组织中CENPU的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TCGA数据库数据分析揭示了CENPU高表达患者的预后不良(P=0.02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HCC组织中CENPU蛋白可作为肝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子(P=0.023)。结论 CENPU在HCC中的高表达,其可能参与肝细胞的癌变及进展,可能是HCC患者的一个不良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窖蛋白-1(Caveolin-1,Cav-1)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在大鼠肺鳞癌形成过程中的蛋白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左肺叶支气管灌注含甲基胆蒽的碘油溶液诱发大鼠肺鳞癌,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肺鳞癌发生过程中各阶段组织Cav-1、Caspase-3的蛋白表达并计算免疫组化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