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信息化》2008,(6):93-93
商务部日前公布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管理办法,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办法指出,对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商务部根据情况分别作出答复: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告知申请人获取该政府信息的方式和途径。属于不予公开范嗣的,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属于依申请公开范围的,按照申请人要求的形式予以提供;无法按照申请人要求的形式提供的,通过安排申请人查阅相关资料、提供复制件或者其他适当形式提供。依法不属于商务部公开或者该政府信息不存在的,告知申请人;对能够确定该政府信息的公开机关的,告知申请人该行政机关的名称、联系方式。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2004年5月正式实施以来.政府机关按照《规定》的各项要求.在市政府信息公开联席会议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本着“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在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内容、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处理流程、拓展政府信息公开形式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相对于透明度较高的主动公开,在政府信息依申清公开方面,还存在以下几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潘书宏 《科技信息》2007,(15):288-289
目前,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相对落后,实践中,环境信息公开基本上是以政府为义务主体的主动公开(政府环境信息主动公开制度),以政府为义务主体的依申请公开制度(政府环境信息依申请公开制度)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但无论是从政府公开的可能性还是从实现公众环境知情权的角度来说,都是具有极端重要性的。本文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试着从环境信息公开的申请权人、申请对象、申请标的、依申请公开的程序以及救济等方面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4.
柯办 《安徽科技》2008,(5):12-12
政府信息公开主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的政府信息公开主体主要是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这两类主体是政府信息的拥有者.也是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承担者。《条例》规定,各级政府及县级以上政府部门要建立健全本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并指定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本行政机关政府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各级政府办公厅(室)是各级人民政府的办事机构,属行政机关序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各级政府办公厅(室)同各级行政机关一样,应主动承担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府信息的义务。但在政府信息公开的实践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政府办公厅(室)本身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总体情况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三十三条扩张了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缔造了新的行政诉讼类型——政府信息公开诉讼。但由于《行政诉讼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衔接上的空白,导致政府信息公开行政诉讼中诸多事实的证明陷入法规范的“空白地带”。其中申请人与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相关性、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属免予公开的政府信息、申请公开政府信息不存在等事实的证明都需要在现有证明规范基础上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7.
将于2008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简称《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公民有权依法获知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以外的政府信息;行政机关应当遵循公正、公平、便民的原则,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府信息;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主要是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行政机关应通过政府网站等方式主动公开政府信息。  相似文献   

8.
契机与保障:政府信息公开与电子政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4月,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08年5月1日起开始施行。《条例》对政府信息公开的原则和信息公开的主体、范围、内容、形式、程序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同时确立了政府信息的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制度、政府信息公开发布制度、政府信息公开监督和保障制度等。《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以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为龙头的政务公开工作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轨道,  相似文献   

9.
自《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于今年5月1日起实施以来,宁波市各地各级政府纷纷公开政府信息,设立政务公开网络咨询等服务项目,让群众有法可依、有事可查、有理可说,切实落实了不少为民办实事的举措,深受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但如何有效地公开群众向“市长信箱、区县长和部门信箱”提出的意见建议和投诉请求类问题,这是目前各级政府机关和信访部门共同思考着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上海信息化》2008,(6):85-85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施行中的若干问题提出意见。意见分为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管理体制问题、关于建立政府信息发布协调机制问题、荚于发布政府信息的保密审查问题、关于主动公开政府信息问题、关于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问题、关于监督保障问题、关于公共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公开工作等七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我国县级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在满足县域民众知情权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依然存在如下问题: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范围和方式不当、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效果不理想、对政府信息公开的监督和问责不足等。可通过完善县级政府信息公开自制机制、加强对县级政府信息公开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等路径,完善我国县级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保障县级行政权依法行使。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中国政府信息公开评测指标体系对四川省21个地级市政府的政府网站和公布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进行评测。结果发现,目前四川省信息公开工作中普遍存在主动公开内容偏少、依申请公开公众参与度低和监督救济机制实施不力等问题。应当从扩大公开内容及范围、提高公众的权利意识和健全监督和救济机制等方面,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相似文献   

13.
政府门户网站是行政机关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主要形式之一。政府信息量大面广,不仅会涉及国家秘密信息,也可能会涉及到一些商业秘密、个人隐私或行政机关的工作秘密等敏感信息。在互联网和现代通信的条件下,若将涉及企业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的信息公开,就不可能限定知悉范围,势必给企业和公民的财产和名誉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相似文献   

14.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公众对城市规划的关注度逐渐提高,为了保障公众在城市规划领域的知情权,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已经建立并实行,城市规划部门负有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的义务。而城建档案馆作为城建档案的管理部门,负责对公众开放城市规划管理档案。因此,在城建档案工作中,应当与政府信息公开相结合,做好城市规划管理档案的开放工作,以保障公众知情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实施已半年多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行政机关应当按照及时、准确、便民的原则公开政府信息,切实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可以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已经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从今年5月1日起施行。根据《规定》,除属于国家机密等六类信息依法免予公开外,凡与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相关的政府信息都应当予以公开,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也可以提出申请,要求政府机关提供有关信息。  相似文献   

17.
首先,说一说政府信息公开的基本实施格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施行将近一年,作为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阳光透明政府的有力举措和有效途径,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各地、各级政府的政府信息公开实施过程中,为民服务意识更牢固了、权力运行更规范了、便民措施更丰富了、民众知情权益更广泛了。就上海而言,自2004年1月发布《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的四年多来,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41.7万条。仅2008年就新增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5.8万条,全文电子化率达98.5%;  相似文献   

18.
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制度在运行中不应限制申请人的范围,外国人、外国法人或其他组织也应当根据国民待遇原则享有申请信息公开权利,只是在获取信息的方式和内容上加以限制,以保护我国的国家机密和商业秘密。申请人的理由也不应做严格限制,行政机关可以询问申请人的理由,但是无须进行认定。实践中,行政相对人滥用申请、多次连续申请、申请信息公开的收费方式以及行政机关的服务方式等是受理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经常遇到的难题,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加以修订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统一开发四大应用系统,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为创新社会管理,深化政务公开,提高行政效能,强化监督检查,优化发展环境,江西省集中力量建设了四大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业务应用系统.全省政府信息统一公开系统2008年,江西省政府集中建设了政府信息统一公开系统,汇集了省直各部门、各市县政府的公开信息,所有省直部门不另行建设信息公开系统,全部依托省政府信息统一公开系统,做好部门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服务.政府信息公开主要包括概况信息、法规文件、发展规划、工作动态、人事信息、财经信息、行政执法和公共服务等八大类.群众点击江西省人民政府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即可“零距离、全天候”享受“一站式”政府信息公开服务,及时、准确全面获取政府公开信息.此举得到了国办和工信部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20.
政府的合法性来自透明,来自信息公开。没有公开,就没有信任。没有信任,就没有合法性。在信息无孔不入的今天,要想维护合法性,政府必须主动、有序,全方位地公开信息,把信息公开作为未来施政的必然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