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65%克得灵WP防治大棚番茄灰霉病药效明显,其1500倍液对番茄果实灰霉病的防效为86.74%~87.92%。在番茄灰霉病发生初期喷施65%克得灵WP1000~2000倍液,基本上能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2.
番茄灰霉病是春棚番茄生产的主要病害,近年来,随着番茄种植面积的扩大,发生危害程度逐年上升,对番茄的产量和质量构成了严重的威胁。2007~2010年乐亭县春棚番茄灰霉病发生面积在2.5万~3万亩,因灰霉病的危害一般可减产10%~20%,严重的可减产30%以上。  相似文献   

3.
为建立同时检测番茄及其土壤中甲维盐和吡虫啉残留的快速分析方法,采用丙酮/水(1∶1, V/V)提取样品,经硅胶和活性炭混合物层析柱净化,HPLC-UV 检测,对甲维盐和吡虫啉在番茄及其土壤中的残留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1)甲维盐和吡虫啉的混合标样添加量为0.05~1.0 mg/kg 时,甲维盐在番茄和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2.54%~86.60%和82.50%~96.21%,相对偏差分别为0.96%~3.30%和0.79%~3.93%;吡虫啉在番茄和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3.25%~94.20%和90.52%~98.39%,相对偏差分别为0.71%~1.78%和0.80%~3.24%,说明该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适合番茄及其土壤中甲维盐和吡虫啉的残留量检测。2)采用该方法对2013年番茄及其土壤中甲维盐、吡虫啉的残留状况进行检测表明,施药5 d 后的番茄甲维盐残留量为0.03~0.05 mg/kg,吡虫啉残留量为0.05~0.10 mg/kg;施药5 d 后,土壤中甲维盐的残留量为0.03~0.05 mg/kg,吡虫啉的残留量为0.04~0.08 mg/kg。两种农药在番茄和土壤中的残留量均未超过我国在番茄中最高残留限量标准的规定。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番茄苗期喷施不同次数的增产菌,研究了增产菌对春季温室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表明:苗期喷施1~2次广谱增产菌,能够明显地提高春季温室番茄的前期产量和单果重。前期产量比对照提高了10.1%~12.6%,单果重比对照增加了14.3%~17.9%;在苗期喷施3~5次增产菌,能够促进番茄植株的营养生长,但其前期产量无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一、番茄酱的种类和名称世界各国对番茄制品各有不同的名称和标准。我国原轻工业部制定的番茄酱的名称和标准为:番茄酱,固形物含量分为22%~24%和28%~30%两种;低于20%的称“番茄浆”;不经浓缩固形物含量5%~7%的称“番茄汁”;以番茄酱为主占总固形12%~14%,加入果醋、食盐、白砂糖和多种香辛调味料,浓缩制成的产品称“番茄沙司”,按其总固形物浓度分为不低于33%、29%和25%三种;番茄辣酱又称“智利沙司”。二、制作番茄酱对原料的要求在国际市场上,番茄制品的色泽是衡量产品质量与评定等级的首…  相似文献   

6.
<正> 1、选择适宜的贮藏温度 番茄性喜温暖,不耐低温,但不同成熟度的番茄对温度要求也不一样。用于长期贮藏的番茄一般选用绿熟果,贮藏适宜温度为10~13℃。温度过低,番茄易发生冷害,不仅影响质量,而且缩短贮藏期限。用于鲜销或短期贮藏的番茄一般选用红熟果,其适宜的贮藏温度为0~2℃,相对湿度为85%~90%,氧和二氧化碳浓度均为2%~5%。  相似文献   

7.
番茄灰霉病是近年来保护地番茄发生较重的病害,一般减产20%~30%,重者减产50%,该病在山东省东平县保护地新老番茄产区均有发生。为了提高番茄的产量和质量,减轻该病造成损失,笔者于2001~2007年对其发生与防治进行了调查与研究。  相似文献   

8.
嫁接栽培对樱桃番茄抗青枯病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樱桃番茄为接穗,农优野茄和砧木1号为砧木对樱桃番茄进行嫁接栽培。结果表明:嫁接苗对青枯病的抗性显著提高,产量提高44.9%~56.3%,果实Vc含量提高13.1%~18.3%。  相似文献   

9.
番茄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菌(BotrytiscinerePers.)引起的,是番茄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一般发病率在30%~50%,重病年份发病率高达60%~90%,严重影响番茄产量和品质,降低商品率,影响经济收入。防治番茄灰霉病的杀菌剂很多,为了探索目前生产上常用的几种杀菌剂对番茄灰霉病防治效果,筛选出对番茄灰霉病经济有效的杀菌剂,笔者在2004年对当地生产上常用的几种杀菌剂进行了防治番茄灰霉病田间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10.
温室番茄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果实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可溶性糖、有机酸、矿物质、多种维生素及氨基酸.据测定,番茄果实干物质含量为4.3%~7.7%,含糖1.8%~5%,蛋白质0.7%~1.3%,纤维素0.6%~1.6%,矿物质0.5%~0.8%,果胶物质1.3%~2.5%.番茄每100g果实含维生素A130mg,维生素C20~25mg,还含有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等十几种氨基酸及多种芳香物质.  相似文献   

11.
植物喷施灵在茄果类蔬菜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植物喷施灵对青椒、番茄、茄子、茄果类蔬菜的株高生长和植株开展度以及花数的作用。结果表明:喷施灵对不同蔬菜种类的株高、植株开展度及花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以使青椒株高生长提高35.70~186%,番茄株高生长提高18.20~59.10%,茄子株高生长提高29.60~85.20%;青椒植株开展度提高10~20%,茄子植株开展度提高55.60~167%,青椒花数提高52~68%,番茄花序数提高93~193%。  相似文献   

12.
乐亭县是一个蔬菜生产大县,设施蔬菜栽培面积较大,其中春棚番茄已形成规模种植,2007~2010年每年种植面积都在2.5万~3万亩,亩效益在1.2万~1.5万元。但由于番茄晚疫病发生呈逐年加重趋势,对春棚番茄的产量和品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晚疫病的发生危害,春棚番茄轻者一般可损失10%~15%,  相似文献   

13.
为了明确腐植酸肥料在滨海盐碱地上的应用效果,以番茄品种纽内姆1618为试材,在番茄移栽前整地时一次性施入腐植酸肥料,试验腐植酸肥料有腐植酸原粉、硝基腐植酸和黄腐酸钾3种,施用量均设600和1200 kg/hm2计2个水平,以不施腐植酸肥料处理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肥料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以及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3种腐植酸肥料均可显著降低土壤含盐量,降幅为18.3%~32.2%;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其中硝基腐植酸处理可显著提高土壤碱解氮含量11.9%~13.3%,腐植酸原粉处理可显著提高土壤速效磷含量11.2%~16.7%,黄腐酸钾处理可显著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15.1%~28.8%,腐植酸原粉和硝基腐植酸处理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24.0%~46.7%;增加番茄茎粗、叶片SPAD值、地上部鲜重和地下部鲜重,增幅分别为3.2%~15.8%、5.2%~18.0%、10.2%~27.7%和13.4%~25.7%;黄腐酸钾处理可显著提高番茄产量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增幅分别为23.1%~26.2%、6.7%~12.8%、9.2%~30.4%、55.0%~87.8%和47.7%~54.7%.综合分析认为,施入黄腐酸钾600 kg/hm2对改善土壤性状,促进番茄生长,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陈涛 《农家参谋》2014,(5):10-11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番茄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近年来对新乡县蔬菜生产造成严重威胁。据调查,病田率高达100%,病株率3%~90%,番茄植株感染病毒后,产量和商品价值均大幅度下降。现将其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在大庆市棚室栽培的蔬菜品种中,番茄占有较大的比重.一般春茬占到50%~60%.秋茬占到60%~80%,栽培面积高于黄瓜、菜豆、辣椒、芹菜、油菜等蔬菜的种植面积。因此,番茄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大庆市的蔬菜生产水平,而番茄品种的抗病性以及栽培水平对番茄产量的高低和品质的优劣又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番茄抗病品种的选择与高效栽培就显的尤为重要。下面仅将近几年的试验和调查结果总结如下,以指导广大菜农生产。  相似文献   

16.
田间试验研究了爱克特对番茄、黄瓜和辣椒的生物学效果。结果表明,施用爱克特后番茄的平均株高增加12.0%~33.7%,花数增加71.6%,落花率降低36.5%,产量增加最高达26.0%;黄瓜株平均花数增加10.0%以上;甜椒株平均花数增加30.0%以上,产量增加11.4%~14.5%。  相似文献   

17.
番茄根结线虫病是目前我国番茄生产中危害十分严重的病害之一,一般减产20%~30%.重者可造成绝收。采用番茄嫁接栽培是利用番茄木发达的根系及抗线虫性,  相似文献   

18.
灰霉病是设施栽培番茄的主要病害之一,常导致番茄减产30%~40%,给番茄生产造成严重损失,防治该病的根本措施是培育抗病品种.该文对番茄灰霉病菌的侵染、病菌分化、诱导抗性、抗源筛选、抗性基因定位及基因工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番茄灰霉病抗性育种提供有益信息,同时结合育种实践对进一步研究进行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19.
三元化成复合肥对番茄生理特征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康派三元化成复合肥对番茄的生理效应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复肥供量在300~900kg/hm2范围内,番茄产量随供肥量增加而提高,增产9.09%~16.84%,复肥比等养分NPK处理增产5.88%。适量复肥不仅提高了叶绿素含量、光合强度、呼吸强度,还激活了硝酸还原酶活性,增加了番茄粗蛋白9.62%~19.23%,总糖5.14%~14.73%,维生素C14.29%~21.90%,脂肪4.76%~14.28%,粗纤维17.86%。  相似文献   

20.
溃疡病是番茄的毁灭性病害,在许多番茄种植地区都有发生.一旦发病,常常造成成棚或成片植株萎蔫坏死,严重发病的地块番茄减产达25%~75%,甚至100%发病,造成大面积绝收.近年来,我区赤峰市在设施蔬菜种植面积上发展迅速,2013年达到了5.3万hm2,占全区设施蔬菜面积的55%~60%,番茄溃疡病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