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萍  孙玉梅 《全科护理》2011,9(31):2889-289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根据产科护理工作的特点,制订有产科特色的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工作计划,加强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健康宣教、护患沟通,改变排班模式,加强团队意识,建立激励机制,建立便民措施,引入病人知情监督机制,加强后勤保障及督导检查。[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增强了护士的整体服务意识,提高了住院孕产妇的满意度和护士的满意率。[结论]在产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产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薛燕妮  刘娟  钟文心 《全科护理》2012,10(15):1409-1411
[目的]产科病区实施优质护理,提高孕产妇的满意度和身心健康。[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采用结合我院实际实施一系列优质护理服务措施,比较两组护理质量、病人的满意度、新生儿的护理技能、妇幼信息化管理。[结果]观察组病人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优质服务有效提高了对孕产妇的服务质量,改善了母婴结局,提高了病人满意度,更好地完成了妇幼信息化管理工作和妇幼保健。  相似文献   

3.
利传倩  冯石莲  彭秋连 《全科护理》2012,10(17):1598-1599
[目的]为贯彻落实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工作精神,探讨县级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做法与效果。[方法]选择骨科、妇产科、心脑血管内科作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改变工作模式和排班方式,落实基础护理,创新护理服务,开展病人满意度调查和护理质量定期检查。[结果]示范病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病人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可以提高病人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黄悦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5):4070-4071
目的 探讨孕妇学校开展健康宣教对产科优质护理服务的促进作用.方法 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健康教育.结果 增加孕产妇及家属的产前知识、育儿常识、普及产后保健手段,从而提高孕产妇的身心健康.结论 为孕产妇提供从住院到出院的全程连续无缝隙的优质护理服务,达到家庭满意、医院满意、社会满意的效果.体现开办孕妇学校在产科优质护理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段小芳 《全科护理》2012,10(10):937-938
[目的]总结县级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做法与体会。[方法]医院选择2个病区作为试点,再全面推广,具体措施包括争取领导的支持、改善病房环境、关心关爱护士、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改革工作排班、修订规章制度、做实基础护理、加大后勤保障力度、制订评选标准等。[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结论]县级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医院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病人分类系统探索专科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病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为专科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病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9月选择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肝病内科、肝胆外科、肝病产科、感染病科、肿瘤科5个病区的住院病人护理需求量及各班次护理人员每日护理时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的罗斯麦迪可斯量表(RMT-PCS)调查,辅以工作参与法,计算出各病区病人24h的平均工作量指数、各病区病人疾病平均严重度,按照改良RMT-PCS量表护理人力分配比率计算出各病区所需护理人员数量。[结果]各病区由于病种不同,病人类别所占比例不同,病人严重度、每日平均工作量指数、每日所需护理时间均有不同。[结论]运用改良RMT-PCS量表对病人分类,建立专科医院的病人分类系统,为专科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病区的护理人员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更加有利于护理管理,有利于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7.
高彦 《护理研究》2012,26(2):146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病人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全程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满意度.[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病人满意度均较高,但全程护理干预组病人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周秀春  黄妹  招婷 《全科护理》2014,(14):1325-1326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2例急诊科就诊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病人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对护理管理模式、病区整体环境、护士知识指导、人文氛围等满意情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总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黄萍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23):1837-1837,1839
从全面提升住院孕产妇的幸福指数入手,以孕产妇为中心,通过制定产科优质护理标准,让孕产妇能够享受从住院到生产全程连续无缝隙的优质护理服务,达到孕产妇满意、医院满意、社会满意,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相似文献   

10.
黄文勇  朱蓉  蔡巧妹 《全科护理》2012,10(8):745-746
[目的]为产科门诊孕妇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方法]通过优化产科门诊就诊流程,增加特色服务项目,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提升产科门诊的服务质量。[结果]产科门诊孕妇就诊等候时间明显减少,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医患、护患关系和谐。[结论]门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和谐了医患、护患关系,方便了孕妇就诊,为医院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有效的产科护理风险管理对策。[方法]对产科护理存在及潜在的风险因素分析,修订完善产科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加强产科护理安全管理。[结果]加强产科护理安全管理后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护理缺陷、护理差错、护理投诉降低,未发生护理纠纷。[结论]在产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采取各种有效的防范措施,能使产科护理风险降到最低程度,从而为孕产妇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2.
王红莲 《全科护理》2012,10(36):3434-3435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工作重点是加强临床基础护理,改革护理模式,完善绩效考核机制,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为人民服务,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服务,达到"病人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目标[1]。2010年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积极响应卫生部、省卫生厅号召投身于"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实践活动中。本院产科在2010年10月被列入首批试点示范病区。经过筹备动员、组织实施、巩固推广,  相似文献   

13.
朱丽容 《护理研究》2011,25(22):2037-2038
[目的]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活动中,探讨无陪护与制度化健康教育一体化的可行性。[方法]将143例住院病人作为研究组,实施无陪护与制度化健康教育一体化模式,调查病人对宣教内容的掌握、依从性以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并与139例未实施此活动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病人对宣教内容的依从性以及对护理服务的非常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活动中实施无陪护与制度化健康教育一体化模式,使病人感受到护理人员的爱心和责任性,进一步和谐了护患关系,达到了让病人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为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落实基础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提升病人满意度,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2010年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主题为"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1]。在进行系统论证、周密部署后,我科作为我院首个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病区,于2010年3月正式启动。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李绚良 《全科护理》2016,(28):2988-2989
[目的]探讨标准化优质护理在普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普儿科2个病区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观察组(A病区)内实施标准化优质护理服务方案,在对照组(B病区)中实施传统护理服务措施。[结果]观察组病区患儿的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优质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减少病人住院天数,提高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谢肖霞  黄诗欣  陈楚芬 《全科护理》2012,10(17):1599-1600
[目的]探讨护士长参与管床在推进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方法]病区护士长贴近临床,夯实基础护理,改善服务流程,优化服务细节,参与管床责任制,负责2名~3名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全程无缝隙的护理服务。[结果]护长参与责任制管床后病人的基础护理质量明显提高,住院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总体满意度明显提高,实施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护士长参与管床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中起到示范作用,促进了病区护士更好地理解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更好地实施优质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7.
刘燕  孙华宾 《全科护理》2011,(14):1285-1286
[目的]落实优质护理服务示范过程活动方案,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在特诊科病房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工作,设立护理组长,实施成组护理,做到护士分层级、分组护理,护士职责明确,落实到位。[结果]病区管理质量达标率为99.2%,基础护理质量达标率为98.7%,危重病人护理质量达标率为99.1%,护理文书质量达标率为99.7%,住院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8.3%,各项指标比以往有明显提高。[结论]成组护理在优质护理服务病房中切实可行,有利于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优质护理服务是以全面履行护士职责和义务、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以做到患者满意、官兵满意、社会满意、医生满意、护士满意、社会满意为目标的护理模式.2010年12月~2011年3月,我院产科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为孕产妇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大大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活动中,探讨无陪护与制度化健康教育一体化的可行性。[方法]将143例住院病人作为研究组,实施无陪护与制度化健康教育一体化模式,调查病人对宣教内容的掌握、依从性以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并与139例未实施此活动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病人对宣教内容的依从性以及对护理服务的非常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活动中实施无陪护与制度化健康教育一体化模式,使病人感受到护理人员的爱心和责任性,进一步和谐了护患关系,达到了让病人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杨春霞 《全科护理》2012,10(6):547-548
[目的]探讨我院泌尿外科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在我院泌尿外科试点,通过强化护理服务意识,加强护理质量监控,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增强主动服务意识等措施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创建活动。[结果]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至98%,病区陪护率平均下降至35%。[结论]通过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可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