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跨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峰值(Ea)的比值和CHF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用多普勒组织显像测定54例CHF患者和29例正常人的Ea,用脉冲多普勒测定E,分析CHF患者E/Ea的变化及其与CHF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①CHF患者的E/Ea高于正常组(14.01±4.53 vs 8.41±2.17,P<0.01).②CHF患者中,心功能Ⅲ~Ⅳ级的E/Ea值高于心功能Ⅱ级的E/Ea值(16.41±5.42 vs12.34±2.88,P<0.01);其中左室射血分数(LVEF)≥50%的CHF患者,心功能Ⅲ~Ⅳ级的E/Ea值也高于心功能Ⅱ级的E/Ea值(16.27±4.96 vs12.05±3.00,P<0.01).③脑利钠肽(BNP)≥1 000pg/ml的CHF患者,其E/Ea值高于BNP<1 000pg/ml的CHF患者(16.63±6.45 vs 13.15±3.00,P<0.01).④LVEF<50%与LVEF≥50%的CHF患者比较,E/E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06±5.09 vs 13.41±4.16,P>0.05).⑤LVEF<50%的CHF患者,E/Ea值与LVEF无相关性(r=0.06,P>0.05).结论CHF患者的E/Ea值升高,其数值能够反映CHF的严重程度.对LVEF正常者,E/Ea升高能提示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
李海英  王艳艳  李雅丹  马颖 《浙江医学》2019,41(24):2627-2630
目的利用控制营养状态评分(CONUT)评价住院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营养状态对短期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共纳入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151例,随访6个月,将随访期间死亡或再次入院患者归为不良预后组(33例),余下患者归为对照组(79例)。所有患者通过CONUT评分评价营养状态。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和心脏超声评价心功能情况。结果不良预后组患者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IV级患者数量多于对照组(54.5%比7.6%,P<0.01)。CONUT评分增高(4.09±1.67vs3.22±1.82,P<0.01),其中不良预后组营养正常(0~1分)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6.1%比36.7%,P<0.01),而中度营养不良(5~8分)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45.5%比15.2%,P<0.01)。不良预后组入院时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对照组(47.02%±2.66%比48.13%±2.87%,P<0.05),NT-proBNP水平高于对照组[(3864.43±433.84)ng/L比(3631.4±423.56)ng/L,P<0.01]。CONUT评分预测6个月不良预后的cut-off值为5.43,灵敏度82.8%,特异度77.9%。CONUT评分(OR=1.54)和LVEF(OR=1.25)均为老年CHF患者6个月出现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ONUT评分有助于预测CHF患者短期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mall intestinal bacterial overgrowth, SIBO)与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患者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收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收治入院的CHF患者160例,选取同期住院的非CHF患者50例为对照组。通过乳果糖氢呼气试验(lactulose hydrogen breath test, LHBT)检测受试者SIBO情况,比较CHF组与对照组SIBO发生率的差异,并分析CHF患者心力衰竭严重程度(NYHA心功能分级)与SIBO发生率的关系。分析SIBO阳性CHF患者的临床特征,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CHF患者心衰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结果: ① CHF患者SIBO阳性率(53.8%)较对照组(32.0%)明显升高(x2=7.214,P<0.01);② SIBO在NYHA心功能Ⅰ-Ⅳ级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0.0%、36.5%、66.7%、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6.820,P<0.01);③ SIBO阳性组C反应蛋白、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肺动脉压(PASP)显著高于SIBO阴性组(均P<0.05);SIBO阳性组患者的体征中颈静脉怒张、肺部啰音、下肢水肿的发生率分别为29.1%、24.4%、46.5%,显著高于SIBO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④ SIBO阳性与心功能分级加重显著相关(OR=2.661, 95%CI:1.30~5.45, P=0.007)。结论: SIBO阳性是心功能分级加重的相关因素,并且CHF患者SIBO阳性率随心衰严重程度加重而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儿不同心功能级数及分组治疗前后血浆ET、TNF和ACE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用放免法和比色法分组测定充血性心力衰竭(CHF)80例患儿血中ET、TNF和ACE含量的变化。结果80例CHF患儿中血中ET、TNF和ACE含量分别为(141.33±8.56)ng/L、(168.25±35.14)ng/L和(429.45±61.33)IU,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心功能Ⅱ级与心功能Ⅲ级、心功能Ⅳ级TNF、ET含量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相关有显著性意义;不同心功能级数CHF患儿血浆TNF、ET和ACE含量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而且心功能越差,血浆TNF、ET水平恢复越慢,洛汀新组心功能改善较常规组明显,两者含量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浆ET、TNP和ACE含量的测定有助于判断心力衰竭的程度,洛汀新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血清可溶性Fas配体(sFasL)和可溶性Fas受体(sFas)与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33例CHF患者(CHF组,心功能Ⅱ-Ⅳ级,NYHA)血清sFasL和sFas浓度,并与18例心功能Ⅰ级(NYHA)组比较.结果:CHF与心功能Ⅰ级组间sFasL浓度无显著统计学差异[231.50±84.50(心功能Ⅱ级216.50±96.00,Ⅲ级226.80±85.70,Ⅳ级244.00±73.00)vs.217.50±89.00pg/ml,P>0.05].而CHF组血清sFas浓度显著高于心功能Ⅰ级组[1353.30±507.71(心功能Ⅱ级1154.85±371.20,Ⅲ级1412.88±493.62,Ⅳ级1875.67±806.10)vs.983.11±461.26pg/mll,P<0.05].结论:血清sFasL与CHF无相关性.而血清sFas与CHF存在显著相关性.且sFas浓度增高的程度与CHF的严重程度相平行,sFas浓度增高可能在CHF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缬沙坦治疗高血压所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单盲自身对照及组间对照,将92例高血压CHF患者分为缬沙坦组(46例),服缬沙坦40~160mg/d,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6例),疗程均为90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心胸比及实验室参数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缬沙坦组显效率39%(18/46),有效率53%(24/46),无效率8%(4/46);对照组分别为28%(13/46),50%(23/46),22%(10/46),两组LVEDV、血压、心胸比相关参数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改善(P<0.05,P<0.01),治疗后LVEF[(42.1%±6.8%比(35.9%±8.7%)(P<0.01)],LVEDV[(129.4±33)mL比(152.5±34)mL(P<0.05)],LVESV[(72.8±31)mL比(89.2±32)mL(P<0.05)],血压[SBP(103±12)mmHg比(109±15)mmHg(P<0.05);DBP[(73±7)mmHg比(79±8)mmHg(P<0.05)],心胸比[0.57±0.05比0.64±0.06(P<0.01)]缬沙坦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血生化指标两组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缬沙坦治疗CHF疗效显著,优于常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刘全良 《河北医学》2012,18(8):1054-1056
目的:分析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慢性心力衰竭(CHF)预后的关系,并探讨RDW作为CHF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收集近2年来入院心衰患者共200例的资料,根据纽约心功能分级分为心功能Ⅱ级组(n=66)、Ⅲ级组(n=58)、Ⅳ级组(n=76);另选182例同期住院无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两组:RDW增高组(n=102),RDW正常组(n=98),比较二者的死亡率.结果:从对照组到心功能Ⅳ级组,RDW逐渐增加,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RDW增高组CHF患者死亡率较RDW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CHF患者RDW明显升高,且与心衰程度有关;心衰患者入院时RDW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不良事件的发生存在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危险程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CHF组纳入80例CHF患者,按照纽约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心功能Ⅱ、Ⅲ、Ⅳ三个亚组,对照组为65例健康体检者。两组均检测血浆H-FABP、NT-pro BNP、c Tn I、CKMB浓度,并做统计学分析。随访时间至少为1年,统计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CHF各组与对照组比较H-FABP、NT-pro BNP、c Tn 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随着心功能级别的升高,H-FABP、NT-pro BNP水平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 Tn I、CKMB亚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ABP阳性组、NT-pro BNP阳性组死亡例数比例相对较高,但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ABP阳性组再入院率及顽固性心衰发生率均比c Tn I阳性组、CKMB阳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NT-pro BNP、H-FABP与全因死亡率相关(P0.05)。结论:H-FABP能够对CHF危险程度进行分级,有利于评估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9.
脑钠素对心源性呼吸困难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素(BNP)水平对心源性呼吸困难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特异性放射免疫法测定慢性心力衰竭(CHF)引起的呼吸困难患者(n=52)和非CHF引起呼吸困难患者(n=30),以及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n=28)血浆BNP浓度,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CHF组BNP浓度均显著高于非CHF组及正常对照组[(649.80±141.72)pg/mL比(59.08±18.60)pg/mL和(65.20±16.32)pg/mL,P<0.05],而非CHF组与正常对照组BNP浓度无显著差异,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患者的血浆BNP浓度随心功能级别增加而显著增高,CHF患者血浆BNP浓度与左室射血分数(LEVF)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673,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为0.91(0.88~0.98,P<0.001),最佳界值(206 pg/mL)时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2%,86.8%,84.2%和91.8%.结论 血浆BNP是诊断心源性呼吸困难的一项很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大剂量维生素B6治疗毒鼠强中毒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玲  钱秀琴 《广西医学》2003,25(12):2401-2402
目的研究大剂量维生素B6对毒鼠强中毒患者的治疗影响.方法毒鼠强中毒患者115例,其中大剂量VitB6治疗组(观察组)51例,传统治疗组(对照组)64例,观察2组患者发生抽搐病例数、发生呼吸衰竭病例数、死亡病例数及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抽搐发生率分别为64.7%和93.7%;呼吸衰竭发生率分别为7.8%和32.8%;死亡率分别为1.96%和14%,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分别为(5.1±2)d和(10.6±6.2)d,两组比较P<0.05.结论大剂量VitB6可明显减少毒鼠强中毒患者抽搐发生率、呼吸衰竭发生率和死亡率,并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基层医院慢性心力衰竭(CHF)药物治疗现状以及规范治疗。方法调查168例CHF患者药物治疗现状,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96例)和对照组(72例),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CHF病死率、总病死率、住院次数及住院时间等。结果基层医院治疗CHF主要药物为地高辛和利尿剂,地高辛的使用率为76.2%,利尿剂的使用率达86.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使用率为57.7%,能够达到靶剂量的仅为5.4%,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率为27.4%,而达到靶剂量的仅占1.2%,螺内酯使用率为35.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9%,两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CHF病死率、平均住院次数、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医院CHF药物治疗现状急需改善,应加强对CHF患者的规范治疗,提高我国基层医院CHF药物治疗水平,增加CHF患者生存率,改善CHF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冯修武 《中外医疗》2016,(19):78-80
目的:探讨肺栓塞严重指数(PESI)变化对急性肺栓塞(PE)患者死亡率的预测价值。方法整群收集2013年3月—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304例急性PE患者。患者入院时PESI分级Ⅲ,48 h后再次对其进行临床风险评估(PESI48和sPESI48),比较重新分级后的低危患者与中高危患者的30天全因死亡率和预后情况。结果48 h后,83例患者PESI48分级Ⅰ~Ⅱ,205例患者PESI48分级Ⅲ,16例患者PESI48分级Ⅳ~Ⅴ;入院时,250例患者sPESI≥1,48 h后,250例患者中的38例sPESI48=0。经PESI48重新分级后,低、中高危患者的30 d全因死亡率分别为1.2%和11.3%。经sPESI48重新分级后,低、中危患者30 d全因死亡率分别为0.0%和12.3%。PESI48预测急性PE患者死亡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1%、29.5%、11.3%、98.8%;sPESI48预测急性PE患者死亡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30.2%、11.8%、100.0%。结论计算PESI48和sPESI48可使患者分类至更准确的风险层次,有助于区分30 d死亡风险极低的患者。  相似文献   

13.
梁国钦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0):1681+1683
目的:探讨脑利钠肽(BNP)水平变化对心力衰竭的诊断及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冶的35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及同期收治的以呼吸困难为主诉并排除心脏疾病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BNP水平,评价BNP水平与心功能状况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系。结果:CHF组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CHF NYHA心功能分级越高,BNP水平越高,各亚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BNP水平能较好的反应左心室的功能状态,对CHF者的诊断、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1NTRoDUCTIONBreastcancerisamostcommoncancerinwomen.Theincidenceofbreastcancerinelderlywomenisin-creasingwiththeincreasinglong-livedsubjectsofpopu-lation(1).Thepurposeofthisstudyistoexplorethecorrelationshipofclinicopathologicfeatures,hormonere-ceptor(HR)levelwiththeprognosisofbreastcancerinelderlywomen.PATIENTSANDMETHODSFrom1973to1989,atotalof1644womenwithpathologicallyprovenprimarybreastcarcinomaweretreatedwithoperationinourhospital.Forallcasesthefollow-upstatuswereobtained.Ofthe…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窦性心率震荡(HRT)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变化,阐明其对于评估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0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及25名正常对照者。测定CHF患者入院后24 h内血清脑钠肽(BNP)水平;超声心动图测量所有研究对象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并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获取震荡初始(TO)值和震荡斜率(TS)值;比较心衰组、对照组研究对象的TO、TS、LVEF、LVEDD值、BNP水平和HRT分级,随访患者出院后主要心血管事件、死亡、因心衰加重入院等不良预后;采用Logisitic回归分析死亡与HRT分级的关系。结果:CHF组患者TO和LVEDD值高于对照组(P<0.01)、TS值和LVEF值低于对照组(P<0.01)。中、重度CHF组患者TO值、BNP水平和LVEOD值高于轻度CHF组(P<0.05或P<0.01),中、重度CHF组患者TS和LVEF值明显小于轻度CHF组(P<0.01)。预后良好的患者TS值明显高于预后不良者(P<0.05),TO值明显低于预后不良者。TO值与BNP水平和LVEDD值呈正相关关系(r=0.330,r=0.349,P<0.05),与LVEF值呈负相关关系(r=-0.44,P<0.05);TS值与BNP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403,P<0.05),与LVEF值呈正相关关系(r=0.326,P<0.05)。死亡患者的TO值和BNP水平明显高于生存的患者,TS值和LVEF值明显低于生存患者(P<0.05)。死亡与HRT分级呈正相关关系(r=0.153,P<0.05)。结论:CHF患者HRT明显减弱,其对CHF患者心源性猝死及预后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赵悦 《医学综述》2012,18(23):4072-4073
目的探讨肺功能检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分析。方法对2008年7月至2011年8月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所收治的53例COPD患者经肺功能检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FEV1%和EV1/FVC值对53例COPD患者的病情程度评估为:中度(Ⅱ级)26例(49.06%),重度(Ⅲ级)23例(43.40%),极重度(Ⅳ级)4例(7.5%)。经支气管扩张试验显示,5例患者为支气管扩张试验呈阳性,48例患者为支气管扩张试验呈阴性。通过对比COPD患者肺功能情况,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肺活量(VC)、呼气容积(FEV1)、吸入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均显著优于试验阴性的患者(P<0.05)。结论应全面推广应用肺功能测定技术,尤其对患肺疾病的危险人群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将有利于及早了解疾病进程,对COPD患者的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贫血和慢性肾脏病(CKD)在住院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发生情况以及对住院期间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83例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级至Ⅳ级的CHF住院患者,将患者分为4组:贫血组、非贫血组、CKD组、非CKD组。统计贫血和CKD发生率,比较患者采用NYHA心功能分级确定的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分析贫血和CKD是否与患者住院期间的死亡有关及影响贫血的因素。结果37.7%的CHF患者发生贫血,55.74%的患者发生CKD;贫血和CKD均与NYHA心功能分级的严重程度相关,Ⅱ级、Ⅲ级和Ⅳ级合并贫血者分别为10.2%、38.9%和65.9%,合并CKD者分别为34.7%、53.3%和84.1%;随NYHA心功能分级增加,血色素(Hb)和估算的肌苷清除率(eGFR)水平明显下降(P<0.01);CKD和贫血与患者住院期间的死亡有相关性;贫血与CKD和NYHA心功能分级有相关性。结论贫血和CKD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比较普遍,CHF程度较重的患者容易存在贫血和CKD,贫血和CKD与住院CHF患者死亡有关,CKD可能是CHF患者发生贫血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内毒素血症对肝硬化及重型肝炎各种并发症和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静媛  兰孟冬 《河北医学》2001,7(10):878-880
目的:探讨内毒素血症与肝硬化和重型肝炎的各种并发症及预后的关系,以便协助判断病情及估计预后。方法:收集86例住院病人血浆内毒素及腹水内毒素检测结果。内毒素检测方法采用鲎试剂与合成基质(鲎三肽)的偶氮显色法,定量检测样品中微量革兰氏阴性细菌内毒素。分别统计内毒素血症(ETM)阳性和ETM阴性两组患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肝功损害程度以及预后情况。应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X^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结果:86例被检病人中,ETM(+)者50例,ETM(-)者36例,ETM发病率51.8%。血浆与腹水中内毒素同时阳性者40例。ETM(+)组,病人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ETM(-)组(P<0.05)。肝性脑病、DIC的发生率也高于ETM(-)组。同时,ETM(+)者,肝损害程度重,黄疸程度深,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明显下降,预后不佳,死亡率明显增高。结论:肝硬化及重型肝炎易发生ETM。内毒素的来源除肠原性因素外,腹水腹腔感染时产生的内毒素进入血循环也是重要原因。ETM(+)时,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同时又进一步使肝功能损害加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通过血浆内毒素的测定对判断病情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积极控制腹腔感染可以减少ETM的发生,控制ETM有助于控制肝损害的加重和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30岁以下青年女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回顾分析66例综合治疗的30岁以下青年女性单侧乳腺癌的相关死亡因素。结果30岁以下青年女性乳腺癌的2、5和10年病死率分别为28.8%、49.1%和77.8%;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和p53阳性表达患者的病死率高于阴性表达者(P<0.01),并与腋淋巴结转移阳性、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阴性、妊娠或哺乳期及病死率呈正相关(P<0.01)。结论30岁以下青年乳腺癌预后较差,PCNA和p53是预测青年乳腺癌预后的2个重要指标,早期发现是降低30岁以下青年乳腺癌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雌二醇、睾酮水平对脓毒症早期病人预后的影响及预测价值。方法 2013年3月5日—8月3日,选取我院黄岛院区重症监护病房收治脓毒症病人59例。病人入院72 h内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雌二醇及睾酮水平,同时记录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评分、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根据病人28 d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44例)和死亡组(15例),比较两组雌二醇、睾酮水平及以上各临床指标,并评价各指标对脓毒症早期病人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死亡组比较,生存组血清雌二醇水平显著升高(Z=2.107,P〈0.05),睾酮水平、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均明显下降(Z=2.437,t=5.917、2.712,P〈0.05),性别、年龄、BMI、住院时间及住院花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睾酮水平、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是脓毒症早期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B=0.952、0.33、0.52,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及睾酮水平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0、0.769、0.712,对脓毒症病人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以血清睾酮水平0.64 pmol/L为临界点预测预后,其敏感性(86%)和特异性(84%)最高。结论 血清雌二醇、睾酮水平对脓毒症早期病人的预后有显著影响,睾酮水平可作为预测脓毒症早期病人预后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