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了解医科大学不同专业和不同性别大学生的肥胖认知和减肥行为现状,为改善大学生健康情况、纠正不合理减肥行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某医科大学一~五年级不同专业学生85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50名学生中,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分别为5.3%和0.7%.在肥胖认知现状上,男生自评体型正确率为71.5%,高于女生(62.2%);医学生自评体型正确率为69.1%,高于非医学生(5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594,12.802,P值均<0.05).在减肥行为现状中,21.8%的学生曾经减肥,10.1%的学生正在减肥,女生对减肥行为的积极性高于男生(P值均<0.05).对现有盲目减肥行为的被试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自评体型、家庭居住地与现有盲目减肥行为之间关联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大学生盲目减肥行为较为严重,尤其是女性及非医学相关专业学生.应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宣传教育,使其正确认识自身体型,选择合理的减肥行为.  相似文献   

2.
分析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质量指数(BMI)变化趋势与自评BMI的一致性及影响自评BMI的相关因素,以期为相应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2000-2015年6轮调查资料中6238名6~18岁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偏度-均值-变异系数(LMS)法揭示BMI变化规律,采用x2检验和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其与自评体重的偏差,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体型自我评价的相关因素.结果 2000-2015年儿童青少年BMI百分位数曲线P50和P85均显示增高趋势,且高百分位增幅更大.无论年龄和性别,实测BMI与自评体重一致性较差(Kappa<0.3),50%以上的消瘦和超重(除13~18岁女生)调查对象误认为自身体重正常,约1/4体重正常调查对象误以为自身体重异常.城市男生更易自评体重偏瘦[OR值(95%CI)=1.43(1.18~ 1.73)],喜欢流行节目[OR值(95%CI)=1.80(1.23~2.55)]和卡通/动漫[OR值(95%CI)=1.39(1.00~ 1.96)]的男生更易自评体重超重.高年龄组[OR值(95%CI)=2.74(2.08~3.61)]、城市[OR值(95%CI)=1.53(1.21~1.94)]、喜欢流行节目[OR值(95%CI)=1.74(1.27~2.38)]的女生更易自评体重超重;喜欢动漫/卡通节女生更会认为自身体重偏瘦[OR值(95%CI)=1.78(1.33~2.40)].结论 过去十多年来中国儿童青少年BMI呈现升高趋势,且与自评BMI偏差较大,年龄、现住地和喜欢视频节目类型会影响体重的自我评价.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高职学生自评体型与不良饮食相关行为的关联,为干预不良饮食相关行为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安徽省3所高职学校大一至大三共4 147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青少年健康行为调查问卷”现场调查,运用自评体型和BMI标准2种方法评价研究对象超重肥胖情况。结果 高职学生按BMI分组超重/肥胖总检出率为6.3%,男生(13.1%)高于女生(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28,P<0.01)。高职学生自我体型评价和BMI评价结果一致性的Kappa值为0.282 5(P<0.01)。按性别分层后,不良饮食相关行为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按照BMI分组,超重/肥胖仅是男生控制饮食的危险因素(OR=1.61,95%CI=1.01~2.57)。按照自评体型分组,偏胖/很胖是不良减肥行为、暴饮暴食、控制饮食、减肥药/茶、为吃多而自责、偷偷进食6种不良饮食相关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自我体型评价是高职学生不良饮食相关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女生群体中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冉敏  彭林丽  何芳  罗凤  杨静薇  王宏 《中国学校卫生》2017,38(12):1785-1788
了解重庆市某主城区中小学生体型自我评价与实际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评价的一致性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实施儿童青少年肥胖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预防和控制青少年肥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重庆市某主城区8所中小学共2 798名学生进行中小学生肥胖相关KAP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 该区中小学生的超重肥胖检出率为22.9%,男生超重肥胖检出率(27.6%)明显高于女生(17.8%) (X2 =24.210,P<0.01).30.5%的中小学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体型,小学生(Kappa=0.418)和中学生(Kappa =0.403)体型自我评价与实际BMI的一致性均较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生(OR=1.497,95%CI=1.239~1.809)、父亲文化程度高(OR=2.855,95% CI=1.053 ~ 7.741)和家庭经济差(OR=1.827,95%CI=1.340~2.492)是学生低估自我体型的危险因素;中学(OR=1.932,95%CI=1.411 ~ 2.646)、女生(OR=2.558,95%CI=1.854~3.531)、家庭经济状况差(OR=1.967,95%CI=1.131~3.422)、家庭关系差(OR=2.468,95%CI=1.324~4.600)与一般(OR=1.378,95%CI=1.003~ 1.894)是学生自我体型高估的危险因素.结论 重庆市某主城区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较高,且学生对自我体型存在低估或高估,性别和家庭经济状况是可能导致体型评价错误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了解无锡市青少年体质量指数状况及减肥行为与体重认知错误之间的相关关系,为保障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支持.方法 在无锡市方便抽取4所中学的96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及身高、体重的测试,分析体重认知错误与减肥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 无锡市中学生体型消瘦的比例为6.77%,超重肥胖的比例为26.77%.中学生高估自身体重的报告率为29.58%,低估的报告率为33.33%,认知正确的报告率为37.08%.男生高估体重的报告率为18.01%,女生为4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57,P<0.01);男生低估体重的报告率为45.08%,女生为2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6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认为超重肥胖的中学生无论客观体重如何,与自认为体重正常的学生相比发生减肥行为的可能性高达109.75倍(P<0.01).对自身体重高估的中学生比正确认知体重学生更容易发生减肥行为[OR值(OR值95%CI)=10.44(7.01~15.55),P<0.01],并且男生和女生存在同样的趋势.结论 应对无锡市中学生的体重观进行干预和引导,以形成正确的体重观念,保障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广州市大学生整形行为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15年11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3所高校在读大学生2 400名,自编调查问卷,调查大学生对待整形的态度、整形行为等现况。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大学生整形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2 400份,回收有效问卷2 229份,有效回收率为96.12%。整形行为发生率为9.4%,男生的整形率为5.7%,女生的整形率为11.8%。未做整形的调查对象中有10.5%计划去做整形,89.5%从未计划整形。排在前六位的整形项目是牙齿矫正(68.9%)、脱毛(23.4%)、除痘(19.6%)、割双眼皮(8.1%)、打美白针(7.2%)、玻尿酸(3.8%)。不同性别、生源地、BMI指数、专业、生活费水平、外貌满意度、整体满意度的大学生整形行为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女生(OR=2.37,95%CI:1.66~3.39,P0.001)、每月生活费高于2 000元(OR=2.27,95%CI:1.46~3.53,P0.001)、文史经管类专业(OR=1.95,95%CI:1.23~3.08,P=0.005)、自身整体满意度越低(自身整体满意度越高OR=0.47,95%CI:0.27~0.81,P=0.006)的大学生整形行为发生率越高。结论广州市大学生对待整形较为理智,性别、生活费水平、专业、自身整体满意度是整形行为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队列研究基础之上应用中国妇女体质指数(BMI)标准研究孕前超重/肥胖的妇女与婴儿不良出生结局的关系。方法收集武汉市2011年6月—2013年6月76 709名孕妇的数据,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估计妇女孕前BMI和不良出生结局之间的关系。结果与正常体重妇女相比,消瘦妇女顺产的比例较高(OR=1.25, 95%CI=1.20~1.30),超重/肥胖妇女顺产的比例较低(OR=0.52,95%CI=0.48~0.56)。超重/肥胖妇女剖腹产较多(OR=1.94, 95%CI=1.80~2.08),消瘦妇女剖腹产较少(OR=0.80, 95%CI=0.77~0.83)。消瘦妇女阴道手术产比例较高(OR=1.33, 95%CI=1.02~1.73),超重和肥胖妇女阴道手术产较少(OR=0.56, 95%CI=0.32~0.96)。不同BMI组与Apgar评分(1 min)7及Apgar评分(5 min)7和新生儿窒息关联没有显著性意义。与正常体重妇女相比,超重/肥胖妇女孩子早产的比例较高(OR=1.29, 95%CI=1.14~1.46),消瘦妇女与早产也呈正相关(OR=1.37,95%CI=1.24~1.51)超重/肥胖妇女与生产巨大儿也有阳性相关(OR=2.36, 95%CI=2.15~2.59);消瘦妇女与生产巨大儿呈负相关(OR=0.51,95%CI=0.46~0.56)。不同BMI组与低出生体重的关联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基于中国成人BMI标准,孕前超重/肥胖对顺产、剖宫产、早产及巨大儿都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北京高校大学生对性骚扰的认知、态度、行为及影响因素,为高校开展防治性骚扰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9年3—5月抽取北京市6所高校的872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调查个人基本情况、性骚扰相关认知、态度、行为,应用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北京高校大学生遭遇性骚扰的比例为59.52%,女生遭遇性骚扰的比例(63.03%)高于男生(5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82,P=0.023);对性骚扰的总认知率为96.19%,正向态度总持有率为66.90%,积极应对行为总持有率为70.64%;大学生最希望通过网络教育方式获取性骚扰知识(78.10%)。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性别(OR=5.730,95%CI=2.584~12.708),户籍属性(OR=0.203,95%CI=0.088~0.468)是性骚扰良好认知的影响因素;性别(OR=1.627,95%CI=1.191~2.221),户籍属性(OR=0.705,95%CI=0.516~0.964),年级(OR=2.517,95%CI=1.258~5.034),认知总分(OR=1.226,95%CI=1.013~1.486)是性骚扰良好态度的影响因素;性别(OR=0.560,95%CI=0.412~0.760),户籍属性(OR=0.737,95%CI=0.543~0.999),父母感情(OR=0.509,95%CI=0.357~0.725),态度总分(OR=1.128,95%CI=1.068~1.191)是性骚扰良好应对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大学生群体性骚扰发生率较高,对性骚扰缺乏系统认知,正向态度和应对行为欠佳。  相似文献   

9.
了解新疆职业院校维吾尔族大学生体型自我认知及相关行为现状,为制定相应健康教育方案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新疆工程学院、新疆职业大学、乌鲁木齐职业大学3所职业院校的大一和大二年级1 364名维吾尔族大学生,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维吾尔族大学生中有50.1%的男生能够正确判断自己的体型,有29.5%的女生能正确判断自己的体型;对自己体型判断偏重的女生占65.9%,男生占22.9%;27.4%的男生和5.1%的女生自认为体重过轻,男女生间体型自我认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7.2,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不健康减肥行为的因素有性别、体型自我认知、饮酒、抑郁和孤独及家庭结构(P值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维吾尔族大学生的体型自我认知与不健康减肥行为呈负相关(r=-0.89,P<0.05).结论 新疆职业院校维吾尔族大学生体型自我认知错误是导致不健康减肥行为的重要因素.学校和家庭应指导学生正确认知自我体型,促使学生健康减肥.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高中生吸烟现状及青春期发育、感觉寻求、冲动性对其吸烟的影响。方法采用青春期发育事件自评量表、吸烟行为问卷、冲动性和感觉寻求量表对重庆市某区2所中学的167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中生的吸烟率为14.4%;高中男生和女生吸烟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722,P0.001),男生吸烟比例为21.9%,女生吸烟比例为9%。不同性别高中生的青春期发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2,P0.001),女生发育水平高于男生(女生:15.92±1.70;男生:14.82±2.34)。不同性别高中生的冲动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3,P0.01),男生得分高于女生(女生:3.39±1.87;男生:3.71±1.89)。感觉寻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4,P0.05)。高中生的感觉寻求会影响其吸烟(女生:OR=1.28,95%CI:1.16~1.41;男生:OR=1.28,95%CI:1.18~1.39,P均0.001),感觉寻求高的学生更倾向于吸烟。女生青春期发育会影响其吸烟(OR=0.84,95%CI:0.72~0.98,P0.05),青春期发育程度低的女生更倾向于吸烟;男生青春期发育不影响其吸烟(OR=1.08,95%CI:0.99~1.18,P0.05)。高中生的冲动性不影响其吸烟(女生:OR=0.93,95%CI:0.93~1.22;男生:OR=0.98,95%CI:0.88~1.09,P均0.05)。结论感觉寻求是影响高中生吸烟的因素之一,我们应该关注该人格特质,引导高中生感觉寻求人格特质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环境因素以及遗传因素对25岁及以上双生子的身高、体重、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等体型指标的影响。方法 2013年7月-2014年6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齐齐哈尔市抽取205对25岁及以上双生子,并按不同卵型进行分组;应用t检验、χ~2检验、logistic回归等方法对双生子的身高、体重、BMI以及WHR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卵型双生子的身高、体重、WHR经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身高、体重、BMI以及WHR的遗传度分别为88.1%、90.9%、73.8%、40.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男性相比,女性(OR=0.556,95%CI:0.324~0.841,P=0.003)的BMI较低;与年龄25~岁相比,35~岁(OR=1.539,95%CI:1.214~2.012,P=0.015)、年龄65~岁(OR=1.378,95%CI:1.004~1.932,P=0.047)的BMI较高;与体力活动较少相比,体力活动充足(OR=0.451,95%CI:0.079~0.875,P=0.017)的BMI较低;与初中及以下相比,受教育程度大专及以上(OR=0.617,95%CI:0.311~0.893,P=0.035)的BMI较低;与果蔬食用较少相比,果蔬食用较多(OR=0.713,95%CI:0.337~0.942,P=0.025)的BMI较低。与男性相比,女性(OR=0.656,95%CI:0.214~0.897,P=0.005)的WHR较低;与年龄25~岁相比,35~岁(OR=1.441,95%CI:1.032~1.957,P=0.022)、年龄65~岁(OR=1.247,95%CI:1.004~1.877,P=0.046)的WHR较高;与体力活动较少相比,体力活动充足(OR=0.323,95%CI:0.081~0.912,P=0.015)的WHR较低。结论双生子的身高、体重以及WHR与卵型有关;身高、体重、BMI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WHR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双生子超重或肥胖与性别、年龄、体力活动、受教育程度、食用果蔬等因素有关;腹型肥胖主要受性别、年龄、体力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齐齐哈尔市城区7~13岁小学生超重与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小学生生长发育及营养水平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4年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齐齐哈尔市城区2 403名7~13岁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学生调查问卷"收集学生超重与肥胖相关行为及因素。采用标准方法测量身高、体重。采用SAS 9.3软件进行t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分析的有效人数为2 380人。男生超重率为10.6%,肥胖率为17.2%;女生超重率为10.4%,肥胖率为12.6%。男生、女生体质指数(BMI)的P85、P95均表现为随着年龄增加而上升的趋势,且各年龄组男生、女生BMI的P85、P95均高于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标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生的超重肥胖率较高(OR=3.16,95%CI:1.97~5.06),家庭作业时间(OR=2.08,95%CI:1.52~2.84)与视屏时间长(OR=4.90,95%CI:2.62~9.18)是超重或肥胖的危险因素;睡眠时间长(OR=0.48,95%CI:0.32~0.72)、早餐情况较好(OR=0.65,95%CI:0.52~0.81)、体育锻炼时间较长(OR=0.51,95%CI:0.32~0.82)、长跑锻炼意愿较强(OR=0.59,95%CI:0.41~0.85)、父母对课余时间体育活动持支持态度(OR=0.61,95%CI:0.46~0.82)以及父母参与体育活动意愿较高(OR=0.69,95%CI:0.52~0.91)是保护因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齐齐哈尔市小学生超重、肥胖形势严峻,主要受个人饮食习惯、生活行为、学业负担、体育锻炼情况以及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学校应适当地增加课外体育活动课程,家长应重视对儿童身心的教育,使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穆敏  叶松  陆军  许礼发 《中国学校卫生》2016,37(10):1539-1541
探讨大学生视屏时间、体力活动现状与其超重/肥胖之间的关系,为预防控制超重肥胖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2015年9月-2016年1月对淮南市4所大学抽取1 92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纳入分析的大学生测量身高和体重.结果 不同性别和父亲体型大学生体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4.839,37.723,P值均<0.05).调整年龄、性别、吸烟、被动吸烟、和室友关系、母亲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饮食等混杂因素后,视屏时间≤2 h/d可以降低超重的危险性(OR=0.77,95%CI=0.31~0.91),同时肥胖的危险性也降低(OR=0.76,95%CI=0.35~0.94).大强度体力活动与超重/肥胖之间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调整年龄、性别、吸烟、被动吸烟、和室友关系、母亲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饮食等混杂因素后,视屏时间≤2 h/d和中等体力活动≥5次/周交互作用可以更大程度降低超重发生的风险(OR=0.50,95%CI=0.10~ 0.82),同时也降低肥胖的危险性(OR=0.47,95%CI=0.26~ 0.96).结论 视屏时间较长和缺乏充足的体力活动与大学生超重和肥胖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体质量指数(BMI)的世居高原藏族大学生移居平原初期肝脏功能变化规律,为世居高原藏族脱适应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方法  选取从高原(西藏)初入平原(陕西)的3 035名藏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脱适应症状筛查。将受试者分为体重偏轻、体重正常、超重及肥胖4组,分别于初入平原3,6,9 d检测肝脏功能指标。采用χ2检验比较各组肝功能指标异常率,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BMI与肝功能指标异常的关系。  结果  超重藏族男生与肥胖藏族男女生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超重藏族男生和肥胖藏族女生的总胆汁酸(TBA)在脱适应初期均高于体重正常组(P值均 < 0.05)。在脱适应3,6,9 d,指标总体呈上升趋势的包括超重组男、女生直接胆红素(DBIL)、肥胖组女生血清总蛋白(TP)、球蛋白(GLOB)(P值均 < 0.05)。超重组男生ALT(13.9%),肥胖组男、女生ALT(34.3%,26.7%)、GGT(11.4%,13.3%)和女生AST(10.0%)肝功能指标异常率高于体重偏轻(2.8%,3.5%,0,1.0%,1.5%)、正常组(3.5%,3.4%,0.9%,3.6%,4.1%)(χ2值分别为48.07,20.55,20.55,17.93,10.23,P值均 < 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年龄和性别因素后,超重与ALT(OR=2.10,95%CI=1.20~3.62)异常呈正相关,肥胖与ALT(OR=5.50,95%CI=4.23~7.40)、GGT(OR=4.10,95%CI=2.03~6.74)异常均呈正相关(P值均 < 0.05)。  结论  世居高原藏族大学生移居平原初期,肝脏功能指标变化与BMI相关。超重肥胖者肝功能损伤指标异常率较高。肥胖高危人群从高原移居平原地区时需进行健康检查及医务监督。  相似文献   

15.
安庆市大学生体型自我评价和不良减肥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安庆市大学生自我评价体型与实际体型的符合程度,探讨自我评价体型、实际体型与不良减肥行为的关系。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安庆市2所大学1251名学生,采用《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问卷(大学)》进行现场调查。结果大学生体型超重或肥胖检出率为4.68%(58/1239),其中有77.59%(45/58)的超重或肥胖者认为自己确实超重或肥胖。只有63.7%的大学生能够正确评价自我体型,大学生对体型的自我评价与实际情况的一致性较差(Kappa=0.29),尤以女大学生的一致性更差(Kappa=0.25)。BMI与不良减肥行为之间存在统计学关联,控制年级等协变量后结果一致。当引入自我评价体型后,模型中BMI与不良减肥行为的关联强度明显下降,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部分大学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体型,盲目减肥和漠视体重的行为同时存在,自我评价体型在BMI与不良减肥行为之间存在明显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2~6岁儿童消瘦、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状况,分析出生情况及父母体质量指数(BMI)对其体型匀称度的影响,为制定早期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真实世界研究方法,以2020年至2022年于上海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常规健康体检的4 962名2~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利用儿童生长发育智能评估系统中的横断面数据构建数值表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不同体型匀称度的流行情况及其与出生情况、父母BMI的关联,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调查的4 962名儿童中,男童2 986名(60.2%),女童1 976名(39.8%),儿童消瘦、超重、肥胖总检出率分别为3.5%、7.2%、5.4%;出生体重>4 000g的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均高于正常出生体重组,其OR值及95%CI分别为2.337(1.458~3.747)、2.875(1.754~4.715);出生体重<2 500g的儿童发生消瘦的风险增加,其OR值及95%CI为1.718(1.117~2.642);与适于胎龄儿相比,小于胎龄儿消瘦的风险增加,超重的风险降低,其OR值及95%CI分别为2.015(1.391~...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绍兴市2所中学初中女生月经初潮年龄(AAM)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绍兴市2所中学初一至初三女生1 530名,对其人口学特征与月经初潮情况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AM提前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 509份,问卷有效率98.63%。1 509名初中女生中,月经来潮1 306人,月经来潮比例为86.55%,平均AAM为(12.36±0.92)岁;AAM提前329人,提前率为25.1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自评体型正常的女生相比,偏瘦的女生(OR=0.68,95%CI:0.47~0.99)AAM延迟,偏胖的女生(OR=1.67,95%CI:1.23~2.26)AAM提前;与生活在农村和非独生的女生相比,生活在城市(OR=1.44,95%CI:1.07~1.94)和独生的女生(OR=1.35,95%CI:1.01~1.80)AAM均提前。结论绍兴市初中女生的AAM与体型、居住地及是否为独生子女有关。  相似文献   

18.
分析2~6岁儿童超重肥胖与生命早期因素的关系,为预防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8年在广州市抽取1个社区的所有托幼园所922名儿童为研究对象.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与生命早期因素的关系.结果 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为13.4%,男童超重肥胖检出率(16.1%)高于女童(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9,P<0.05).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在大于胎龄儿、剖宫产、出生后6月内人工喂养、母亲孕前体质量指数(BMI)超重或肥胖、母亲孕期体重增重过多组内较高(P值均<0.01).二项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大于胎龄儿(OR=2.62,95%CI=1.42~4.82)、剖宫产(OR=1.59,95%CI=1.08~2.36)、出生后6月内人工喂养(OR=2.00,95%CI=1.19~3.37);母亲孕前超重或肥胖(OR=1.97,95%CI=1.08~3.58)和母亲孕期增重过多(OR=2.07,95%CI=1.26~3.39)与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呈正相关(P值均<0.05);母亲孕前消瘦(OR=0.51,95%CI=0.29~0.88)与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呈负相关(P<0.05).结论 该社区2~6岁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较高,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与出生体重、分娩方式、出生后6月内喂养方式、母亲孕前BMI和母亲孕期增重等生命早期因素相关,积极有效的早期干预可预防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某高校护理女大学生的膳食模式现状、运动、睡眠及BMI,探讨留守经历对BMI的影响,为有留守经历大学女生的健康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2019年5—6月整群抽样调查豫南某高职院校722名护理女生1周膳食、近1个月运动及睡眠情况,并同时测量身高、体质量、腰臀围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因子分析构建膳食模式,多元logsitic回归分析留守经历女大学生BMI的影响因素。结果 243人(33.7%)有留守经历,479人(66.3%)无留守经历,两者摄入主食、粗粮、含糖饮料、奶类情况不同(χ2=16.512、15.081、13.491、8.838,P<0.05),而膳食模式选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式1(植物型):χ2=1.309,P=0.520;模式2(零食、高蛋白型):χ2=3.372,P=0.185;模式3(高蛋白型):χ2=3.580,P=0.167]。女生BMI为(20.65±1.89)kg/m2,其中BMI<18.5的有141人(19.5%),≥24的有90人(12.5%);有留守经历女生检出消瘦60人(24.7%),超重或肥胖20人(8.2%);无留守经历女生消瘦81人(16.9%),超重或肥胖70人(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55,P=0.006)。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留守经历护理女生消瘦的正向影响因素是膳食模式3(OR=3.653,P<0.05),负向因素是运动次数<3次/周(OR=0.017,P<0.05);超重或肥胖的正向影响因素是规律饮食、运动次数<3次/周(OR=1.787、9.873,P<0.05),负向影响因素是膳食模式1、膳食模式3、入睡困难(OR=0.057、0.067、0.052,P<0.05)。结论 有留守经历女生奶类、蛋类等高蛋白食物摄入不足,需要通过改善膳食模式、增加运动次数、改善睡眠状况对其BMI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20.
了解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和减肥行为的流行现状,为探索体重认知与减肥行为的关联提供参考.方法 在2012年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全国7个示范基地共选取53 890名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收集儿童青少年减肥行为与体重认知相关资料.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体重认知相关变量与减肥行为的关联.结果 6~18岁儿童青少年消瘦检出率为6.9%,超重肥胖检出率为24.3%.采取过减肥行为的小学生检出率为58.5%,初中生为65.9%,高中生为60.4%.在消瘦学生群体中,体重不满不会增加减肥行为的发生(P=0.29);而认为自己偏胖会增加减肥行为的发生(OR=5.28,95%CI=2.76~ 10.12,P<0.01).在体重正常学生群体中,对自己体重不满或认为自己体重偏胖的学生更容易采取减肥行为(OR=1.09,95%CI=1.03~ 1.16,P<0.01;OR=1.57,95%CI=1.44~1.71,P<0.01).在超重肥胖的学生中,对自己体重不满和认为自己偏胖均会增加减肥行为的发生(P值均<0.01).结论 中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和减肥行为发生率较高.体重不满是正常体重和超重肥胖学生采取减肥行为的危险因素,且认为自己偏胖是儿童青少年采取减肥行为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