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上消化道癌在癌性致死原因中占据着较大的比例,远期预后差,是目前临床工作的主要负担之一.大量研究表明,消化道早期癌其预后远远高于进展期癌,因此,当前研究的主要目标聚集于对癌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消化内镜联合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是消化道癌诊断的”金标准”,但此方法仍存在漏诊的问题,有时需要多块多次活检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青年上消化道肿瘤发病情况及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分析65例中青年上消化道肿瘤的临床与胃镜特征。结果:中青年上消化道肿瘤并不少见,组织学分型以腺癌为多见。内镜配合病理诊断可提高一次确诊率,超声内镜的开展对上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手段。结论:应重视中青年上消化道肿瘤的发病,内镜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相结合是及时确诊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3.
临床上消化道早癌起病隐匿,症状不明显,但是早期发现预后相对较好,故我国肿瘤防治的攻坚阶段,调整为早诊早治方面。普通白光内镜有其局限,对早期消化道肿瘤较易漏诊。为了提高内镜下早癌检出率,目前研发出新一代内镜系统,此系统包括多种观察模式:白光成像模式(white light imaging,WLI)、联动成像模式(linked color imaging,LCI)、BLI及蓝激光成像亮度模式(blue laser imaging-bright,BLI-bright),此文就蓝激光各种模式在上消化道早癌诊断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大肠癌将超过胃癌成为引起死亡的主要胃肠道肿瘤 [1].早期诊治可以明显改善大肠癌的预后,5年生存率可达95%以上.但是,早期大肠癌和患有癌前病变的患者通常无任何症状.如何将这些患者筛查出来并发现病灶及时处理已成为医学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消化内镜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随着消化内镜诊断和治疗方面的飞速发展,如染色内镜、放大内镜、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内镜下整片黏膜下切除术等,已经使消化内镜在早期大肠癌诊治方面开辟了新的里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74例于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来院就诊的消化道肿瘤患者进行研究,采用就诊序列号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均分入研究组和常规组,其中常规组应用常规模式进行诊断和治疗,研究组采用消化内镜技术辅助诊断和治疗,观察两组诊断影像质量评分及手术相关指标,客观分析消化内镜技术的应用价值。结果研究组病灶形态、胃小凹分型、毛细血管影像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与常规组比较,研究组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用时及住院天数较短(P0.05)。结论在消化道肿瘤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中应用消化内镜技术,能够切实改善影像质量,降低误诊、漏诊风险,且可缩短手术用时,减轻对机体的损害,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6.
上消化道平滑肌瘤临床并不罕见,但因其特殊形态,早期无明显症状,临床无特异性表现,且体积小,故易漏诊、误诊。为进一步评价上消化道内镜超声(EUS)对上消化平滑肌瘤的诊断价值。本文对31例上消化道平滑肌瘤患者的常规内镜、微探头内镜超声(EUS)和部分同经钡餐透视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消化内镜技术对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4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下对其实施消化内镜诊断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对,同时采用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治疗,分析其早期诊断及治疗价值.结果:4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病理结果为胃癌24例、肠癌10例、食管癌6例,消化内镜诊断符合率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镜技术可为消化道肿瘤早期诊断提供准确的诊断结果且治疗效果确切,值得在今后临床诊疗工作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超声内镜诊治上消化道早期癌2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诊断和治疗上消化道早期肿瘤的可靠性。方法超声内镜诊断上消化道早期肿瘤,有手术或内镜切除标本可证实诊断的21例,并对其中12例有适应证的患者进行超声内镜指导下的早癌切除术。结果超声内镜诊断早期癌的准确性66%,12例内镜切除的早期癌切除完全,仅个别少量出血并发症。结论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早期癌的诊断有较高敏感性,部分类型的早期癌在超声内镜指导下行内镜切除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
内镜超声检查对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提高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诊断率.方法:对42例疑为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患者进行内镜超声检查.结果:发现外压性改变10例,其中主动脉弓8例,脾脏2例;黏膜下肿瘤32例,其中肌源性肿瘤16例,脂肪瘤4例,异位胰腺1例,食管囊肿1例,胃息肉10例,经病理证实11例.结论:内镜超声检查能清楚地显示消化管管壁的5层结构,能够准确判断肿瘤与消化管壁的关系,指导黏膜下肿瘤的诊断及治疗,但对黏膜下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尚存在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10.
消化道肿瘤是我国常见的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的疾病,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化道肿瘤被早期发现。消化内镜在其早期诊断与治疗中占据着举足轻重地地位。近年来,一些新型辅助内镜,如超声内镜、放大内镜、电子染色内镜、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等已用于早期食管、胃肠肿瘤的辅助诊断,使得我们对早期消化道肿瘤的内镜下表现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此外,多种内镜下微创治疗新技术如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经内镜黏膜下隧道剥离术(ESTD),经内镜黏膜下隧道切除术(STER)等也逐渐应用于临床。这些新技术在减少组织损伤的同时取得了十分显著的临床疗效,但在早期消化道肿瘤的诊治方面仍面临一些新问题,如怎样准确判断病变深度、评估淋巴结转移风险、避免或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病理学分型及标本切缘处理的规范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需消化科医师、内镜临床医师及病理科医师等共同努力。随着基础医学的发展,一些新型的小分子物质(Micro-RNA)已被证实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表达水平与肿瘤分期、临床疗效及预后相关,或许在未来能协助我们早期诊断消化道肿瘤。总之,只有结合内镜、影像学及病理学等多种检查措施,积极开展消化内镜新技术,消化道肿瘤才能更早期地获得诊断和治疗,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和预后。  相似文献   

11.
上消化道早癌筛查技能教学是目前内镜教学培训的空缺点和难点。本研究以来自基层已掌握基本胃镜操作技术的进修内镜医师为教学对象,建立了关于上消化道早癌诊断的规范化培训方案。培训周期共12周;教学内容包括理论培训、早癌意识培训、规范的胃镜操作技术、早期食管癌的内镜诊断、早期胃癌的内镜诊断,以及理论和技能结业考核;考核通过后进行早癌病例比赛。通过问卷调查,100%(15/15)的学员认为上消化道早癌诊断规范化培训用于提高上消化道早癌检出率是必要的,且能明显提高学员上消化道早癌的诊断水平。因此,本研究上消化道早癌诊断规范化培训流程总体设置合理,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胃镜下止血对上消化道出血185例诊疗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朱林昌 《当代医学》2011,17(34):75-76
目的 探讨胃镜下止血对上消化道出血诊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12月185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胃镜诊断,并对其中150例患者给予胃镜下止血.结果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胃镜检查确诊率98.92%,对不同病因的患者采用喷洒止血、黏膜下注射止血或钳夹或套扎止血,其止血成功率分别为94.66%、95.35%、90.62%.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胃镜下诊疗安全、便捷、有效,是临床上值得推广的诊疗技术.  相似文献   

13.
探讨十二指肠间质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确诊为十二指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以上消化道出血、腹痛、腹胀及腹部包块为常见症状,发病部位以降部和水平部多见,分别经内镜、超声内镜、上消化道钡餐及上腹部CT或MRI、B超检查诊断本病。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示:CD117阳性14例,CD34阳性10例。所有患者均行胰十二指肠手术或者联合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预后良好。结论十二指肠间质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尽早合理地选择内镜及影像学检查可以提高检出率,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可对其进行确诊,早期手术及联合甲磺酸伊马替尼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检查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因诊断及内镜下止血对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针对我院在2010-2013年期间23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诊胃镜检查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6例急诊胃镜检查病变检出率97.88%(231/236),出血主要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胃黏膜病变、贲门及胃恶性肿瘤、Dieulafoy病、Malory—Weiss综合征,其他原因不明。内镜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95%(217/236),内镜下止血成功率87.71%(207/236),手术率8.90%(21/236),死亡率2.12%(5/236)。结论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尽早行急诊胃镜检查明确病因,有活动性出血者用镜下止血是安全而有效的,可提高止血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黏膜下低回声病变的病理性质及内镜超声的诊断价值。方法:超声内镜诊断为上消化道黏膜下低回声病变94例,通过内镜下微创治疗、外科手术治疗、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等手段获取病理组织并经常规病理、细胞学与免疫组织化学检查(SMA、CD117、CD34、S-100等),并分析内镜超声图像(包括大小、层次、回声、有否液性暗区及分叶、边缘的声晕等)。结果:94例消化道黏膜下低回声病变,36例食管病变:平滑肌瘤26例,平滑肌肉瘤2例,间质瘤8例(其中2例为恶性);58例胃部病变:间质瘤52例,平滑肌瘤6例。结论:消化道黏膜下低回声病变,在食管以平滑肌瘤多见;在胃以间质瘤多见。内镜超声能准确诊断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对良恶性鉴别有一定的价值,但很难区别间质瘤和平滑肌瘤,结合EUS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是未来的诊断选择。  相似文献   

16.
对14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急诊胃镜检查,对出血原因做出及时确诊,同时经胃镜进行治疗.139例痊愈,2例因无效改为手术治疗.说明急诊胃镜检查是上消化道出血时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结合内镜下治疗病理结果探讨小探头超声内镜( MPS)在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中诊断及治疗的意义。方法对2010年~2014年间经普通胃镜及超声内镜检查,并行内镜下治疗后取得病理的46例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息肉30例,间质瘤6例,异位胰腺2例,脂肪瘤1例,平滑肌瘤4例,纤维脂肪瘤1例,腺瘤2例,与手术病理相对比,符合率100%。结论MPS可显示上消化道病变的性质与浸润范围,对层次来源可有精确提示,对进一步选择治疗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因Dieulafoy病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法]收集本院自1998年1月-2006年12月发现的肝硬化合并Dieulafoy病患者16例,分析其诊治特点。[结果]16例患者最初均诊断为肝硬化所致的食道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门脉高压性胃粘膜病变出血、溃疡病出血,但由于治疗效果不好,反复经内镜、血管造影检查,最终确诊为Dieulafoy病,后经内镜下止血或血管介入栓塞治疗好转。[结论]由于Dieulafoy病的诊断困难,当合并肝硬化时更容易误诊或漏诊,故提高对此病的认识可提高其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EUS)对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诊断价值与内镜下治疗价值。方法 对常规内镜发现的67例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患者行超声内镜检查和CT检查,并经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获取肿瘤标本,送病理组织学检查,比较EUS、CT与病理结果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67例病例中,对比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诊断准确率,EUS(88.1%)明显高于CT(26.9%)(P<0.05)。EUS能清晰地显示出消化道管壁的层次,可较准确地判断出肿瘤的起源,但在显示恶性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及淋巴结转移方面,CT优于EUS。结论 EUS可较准确的判断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大小、起源及边界,并对其微创治疗的选择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