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及玻璃纤维(GF)为原料,以环氧树脂作为界面相容剂,研究了界面相容剂对玻璃纤维增强ABS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界面粘接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环氧树脂,玻纤增强ABS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随着玻纤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均逐渐增加;玻纤质量分数为30%时,GF/ABS/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比未改性的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了30%,弯曲强度提高了25%,冲击强度也提高了50%.  相似文献   

2.
ABS/SMA/GF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及玻璃纤维(GF)为原料,以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作为界面相容剂,研究界面相容剂对玻璃纤维增强ABS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界面粘接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SMA玻纤增强ABS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随着玻纤质量分数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均逐渐增加,冲击强度下降.  相似文献   

3.
以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及碱式硫酸镁晶须为原料,以环氧树脂(ER)和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作为界面相容剂,研究界面相容剂对晶须增强ABS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界面粘接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SMA或环氧树脂,碱式硫酸镁晶须增强ABS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SMA与环氧树脂同时加入具有明显的协同效果,使复合材料的性能更为优越.当晶须加入质量分数为15%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较未添加界面相容剂时分别提高了26%、19%、198%.  相似文献   

4.
以苯乙烯-丙烯腈-环烯烃树脂(CO-SAN)和玻璃纤维(GF)为原料,以苯乙烯-马来酸酐(SMA)和环氧树脂作为界面相容剂,研究了界面相容剂与玻纤增强CO-SAN复合材料相容性以及对其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SMA或环氧树脂、GF增强CO-SAN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SMA与环氧树脂复配有明显的协同效果,同时加入SMA和环氧树脂后的复合材料的性能更加优越,界面粘接性能得到很大的改善,在玻纤加入量为质量分数20%时,其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维卡软化点温度较未添加界面相容剂时分别提高了59%、25%、33%、17%。  相似文献   

5.
利用PA6及玻璃纤维(GF)作原料,采用环氧树脂作为界面相容剂,用玻纤表面粘附层厚度可表征与玻纤的界面粘接的强弱,研究相容剂对PA6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少量环氧树脂可明显提高GFPA的力学性能,通过对冲击测试断口分析得出,环氧树脂的加入提高了GF与PA6的粘接强度.  相似文献   

6.
陈辉林  付海  何颖  龚维 《塑料科技》2014,(10):51-54
以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为相容剂,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基体中分别添加乙烯-辛烯共聚物弹性体(POE)、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以及ABS高胶粉(ABSHR),制备了ABS复合材料。并运用动态力学分析(DMA)和扫描电镜(SEM)分析等手段,研究了该ABS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纯ABS相比,POE与ABS的相容性稍差,相容剂SMA的增容效果不理想,ABS/SMA/POE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明显降低,其冲击强度降幅最大,达到56.5%;ABS/SMA/ABSHR复合材料各组分的相容性则相对较好,橡胶相分布均匀且粒子尺寸较小,材料的冲击性能明显改善,其冲击强度较纯ABS提高了34.4%。  相似文献   

7.
将接枝PP(g-PP)加入到聚丙烯(PP)/玻纤(GF)复合材料中,制备了一种高性能PP玻纤复合材料,研究了g-PP用量及玻纤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及熔体流动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g-PP能够显著改善PP/GF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耐热性能,添加适量g-PP能使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AS/GF复合材料的性能标准,冲击强度及耐热温度大大高于其标准,对加工流动性没有明显影响。加入适量g-PP能使PP/GF复合材料发生脆韧转变,提高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减小材料的球晶尺寸。该玻纤增强PP复合材料有望替代AS/GF而应用于空调风轮的制造。  相似文献   

8.
采用熔融挤出的方法制备了玻璃纤维增强废旧聚丙烯(RPP/GF)复合材料,分析了不同含量的PP接枝马来酸酐(PP-g-MAH)和PE接枝马来酸酐(PE-g-MAH)相容剂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PP-gMAH能改善玻纤与RPP界面结合强度,随着相容剂PP-g-MAH含量的增加,RPP/GF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逐渐提高,当PP-g-MAH的含量为7 phr时,能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由于RPP中含有PE成分,添加少量PE-g-MAH能增加玻纤与RPP基体中PE的界面结合强度,从而继续提升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也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9.
吴绍利  许弟  张胜  许健  郭兰芳 《塑料》2012,41(1):24-27
研究通过开炼机辊压加工的方法将短玻纤(Glass-Fiber,GF)和氧化镧(La2O3)与原料ABS树脂共混,通过热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的测试表征研究了短玻纤所形成的搭接结构对ABS树脂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GF添加量升高,其50%热失重温度(T50%)较纯ABS最大会有8℃的提高,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均呈逐步下降的趋势。在ABS/GF共混物中加入La2O3后其热性能和物理性能均有所下降。采用扫描电镜分析了GF在ABS中的分散情况,证明了GF的搭接方式和相容性对力学性能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长玻璃纤维增强尼龙66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行研制的熔体浸渍包覆长玻纤装置,制备了长玻纤增强尼龙66(LFT-PA66)复合材料.研究了玻纤用量、预浸料粒料长度和相容剂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H)对长纤维增强尼龙66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长玻纤增强尼龙66的力学性能明显优于短玻纤增强尼龙66(SFT-PA66),相容剂PP-G-MAH的加入增强了界面黏结强度,提高了长玻纤增强尼龙66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  相似文献   

11.
利用韧性优良的共聚聚丙烯(PPR)作为增强基体,通过玻纤(GF)与PPR制备高性能PPR/GF复合材料,研究了流动改性剂、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和玻纤的含量以及挤出次数对PPR/GF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自制的流动改性剂可大幅增加PPR/GF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流动性可适用于注塑工艺;PP-g-MAH增加了PPR基体与GF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提高PP/GF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随玻纤含量增加,PP/GF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模量大幅增加,缺口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有所降低,但材料的韧性仍保持较高水平,所制备PPR/GF/PP-g-MAH共混材料的性能与ABS相当,可替代ABS工程塑料作为结构件使用;多次挤出加工会降低PPR/GF复合材料中玻纤的平均长度和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2.
马来酸酐接枝ABS的增容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增容剂马来酸酐接枝ABS对PC/ABS合金、PA6/ABS合金及ABS/GF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增容剂的加入明显提高了PC/ABS合金的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使PA6/ABS合金的各项力学性能均明显提高,使ABS/GF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也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3.
《塑料科技》2017,(2):86-90
通过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中添加不同的改性剂制备ABS复合材料。采用动态力学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析了不同改性剂对ABS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改性的ABS相比,ABS/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为51.5 MPa,提高了6.8%;SMA作为相容剂提高了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粒子与ABS树脂之间的界面黏结强度,使得ABS/SMA/TPU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以提高,其拉伸强度达到52.2 MPa,ABS/SMA/ABS高胶粉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为29.3 kJ/m~2,提高了34.4%,综合力学性能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4.
以聚丙烯(PP)树脂为基体,加入玄武岩纤维(BF)和相关助剂,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制得相应复合材料。考查相容剂对PP/BF复合材料性能影响、对PP/BF复合材料和PP/玻璃纤维(GF)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微观形貌和耐热氧老化等性能进行对比。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加入相容剂后,拉伸强度提高126.8%,弯曲强度提高223.8%,弯曲弹性模量提高119.9%,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提高223.2%。在同样质量配比下,PP/BF复合材料较PP/GF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提高9.8%,弯曲强度提高11.0%,弯曲弹性模量提高5.8%,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降低10.7%。从微观电镜分析,加入相容剂可明显改善纤维与PP基材界面浸润程度。另外,BF比GF更易使复合材料老化,常规热氧老化剂1010和168对纤维增强PP类材料耐老化效果并不好,用等量自制热氧老化剂可解决此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朱从山  张鹏  朱延谭  田冶 《塑料工业》2013,41(5):105-107,119
研究了国内一种新型相容剂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G-008)对玻纤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并用扫描电镜(SEM)对复合材料的界面相容性进行了研究。SEM表明,SAG-008有助于复合材料界面黏结。进一步和国外相容剂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AX8900)进行比较,结果表明,SAG-008可以有效地提高玻纤增强PBT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及缺口冲击强度;而AX8900对冲击强度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6.
以聚丙烯-马来酸酐接枝(物PP-g-MA)和不饱和聚(酯UP)作为界面相容剂,研究了界面相容剂对玻璃纤维增强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界面黏结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PP-g-MA或UP,玻璃纤维增强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且UP的增容效果优于PP-g-MA。在玻璃纤维含量为40%时,PP/UP/GF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比未改性的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了150%,弯曲强度提高了132%,冲击强度提高了89%;扫描电镜照片表明:PP-g-MA和UP使被拔出玻璃纤维表面黏附了一层树脂,增强了PP与玻璃纤维之间的界面黏结作用;DSC测试表明:PP-g-MA和UP同时加入使复合材料熔融峰温度下降结,晶度增加。  相似文献   

17.
以马来酸酐(MAH)接枝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作为相容剂,研究了相容剂ABS-g-MAH对PA6/ABS合金凝聚态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BS-g-MAH质量分数为20%时,合金的冲击强度比未加相容剂的提高了41%。动态力学性能(DMA)和偏光显微镜也很好地说明了加入相容剂的合金,其相容性得到了很好的改善。ABS和ABS-g-MAH的加入明显改善了PA6的吸水性能,当ABS-g-MAH质量分数为10%时,合金吸水率较纯PA6降低了50%。  相似文献   

18.
以聚丙烯(PP)及玻璃纤维(GF)为原料,以不饱和聚脂(UP)作为界面相容剂,研究了界面相容剂用量对玻璃纤维增强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界面和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UP,玻纤增强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界面粘接性能得到很大的改善,且在UP用量为7%(质量分数)时,出现极大值;随UP用量的增加,玻璃纤维增强PP复合材料的结晶峰温度向低温偏移,并且结晶度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9.
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共混挤出法分别制备了两种玻纤增强本体法(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复合材料和两种玻纤增强乳液法ABS复合材料,从熔体流动速率、力学性能、耐热性能等方面比较了它们的差别,并研究了(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H)对玻纤增强ABS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少量的SMAH可明显提高玻纤增强ABS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玻纤增强本体法ABS复合材料有更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0.
《塑料科技》2017,(10):25-29
采用熔体浸渍包覆长玻璃纤维装置制备了长玻纤增强聚丙烯(PP/LFT)复合材料,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同等配比的短玻纤增强聚丙烯(PP/SFT)复合材料。研究了增容剂含量、预浸料颗粒长度以及加工工艺对玻纤增强聚丙烯(PP/GF)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LFT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明显优于PP/SFT复合材料,其拉伸强度及缺口冲击强度分别可达115.0 MPa和42.4 kJ/m~2;增容剂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的加入明显改善了GF与PP间的界面黏结强度,进一步提升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相比之下,增容剂对PP/SFT复合材料的性能提升效果更为明显;提高预浸料颗粒长度有利于复合材料纤维保留长度和力学性能的提升;适度提高加工温度,可进一步提高浸渍效果和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