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饮料/乳品     
《现代包装》2008,(2):8-8
西得乐任命新一任总裁;达能在华启动独资步伐 收购妙士两工厂;利乐荣膺四项企业社会责任大奖;可口可乐全球更换包装;定制化印刷的金属饮料容器……  相似文献   

2.
和谐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基本内容。对供电企业而言,建设和谐文化直接关系到企业和谐、健康、稳步发展。开展“责任铸金牌”系列活动,是培育优秀企业文化,深化内质外形建设,激发全体员工争先创优热情的重要举措。工会组织应该依靠自身优势,选准着力点,将“责任铸金牌”活动的精神本质与。以人为本、忠诚企业、奉献社会”的企业文化紧密结合,打造金牌文化,推进和谐企业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企业品牌是企业进入市场生存发展的标志,承载着企业信誉、经营实力、经营价值观等诸多内容,是企业与市场对接的桥梁。在当前市场竞争日异激烈的环境下,市政施工企业要想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重视企业品牌的塑造,从而提升企业品牌的价值,增加企业品牌的含金量。而创新企业文化建设无疑是打造企业品牌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念、社会责任等的总和。因此,企业文化对企业成员具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他们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是企业长期进行文化建设的反映。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因其工地分散、流动性强、条件艰苦等特点,决定了企业必须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只有构建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且博采众长又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才能凝聚人心,形成强大的发展动力,进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4.
品牌是企业的象征。一个高美誉度、高信任度的品牌 ,是企业永不枯竭的效益源泉。品牌所蕴含的深刻内涵 ,已成为一个企业赖以生存、发展和扩大的生命之源。试析家电产品 ,如今各种品牌的同类产品在质量、性能、价格等方面已越来越接近。社会大众很难从产品信息中感受到企业的独特魅力。国内一些知名企业已充分认识到产品竞争即是企业间竞争 ,已不再是某些单一层次上的局部竞争 ,而是理念与价值取向、传统与未来发展、决策与经营战略、服务与质量保证、公益与社会责任等各个层次上展开的全方位的整体实力的竞争 ,并逐渐重视CI。一、CI的构…  相似文献   

5.
王立安 《包装世界》2011,(2):15-16,19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文化软实力"建设这一概念,将"提高文化软实力"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软实力建设的核心内容。本文将从追求核心生存的能力、责任与利润的正比关系、企业社会责任、培育软实力的途径等几方面阐述企业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姚远 《上海包装》2012,(2):36-37
老字号品牌,是指其品牌创立于1956年(含)以前,传承独特的产品、技艺或服务;有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企业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具有良好信誉,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和赞誉的企业。这些企业到今天仍在经营发展,涉及到我们身边的各个领域。它们以数十年乃至百多年积累的商业信誉,服务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消费者。  相似文献   

7.
马楠 《中国包装》2006,26(3):64-66
加入WTO后,对于中国的本土企业而言,品牌的“全球化经营”问题似乎清晰可见。在经济一体化越来越明显的当今社会,全球化已成为企业间进行国际竞争的重要战略手段,品牌开发、品牌创新等问题也日益受到国内企业的重视。虽然没有国际品牌丰富的品牌经营经验,也缺少成功品牌运作的管理方法,但中国的本土企业依然在探索可行之路,从学习国外企业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开始,到学习国外企业成功的宣传、营销模式,并力图创新,以此带动发展。总之,品牌似乎比产品本身更加国际化。试想,可口可乐(Coca-Cola)的巨大成功是因为它的产品,还是因为到哪儿都可以看到它醒目的标识的缘故?  相似文献   

8.
企业的社会责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企业不再是所有者创造利润和财富的工具,它还必须对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负责,这对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提供的信息可以衡量和监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程度,对其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强化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会计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从构建和谐社会与西部企业健康发展需要出发,阐述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必要性,提出对基于会计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引导企业强化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9.
企业是一个具有社会性的组织,它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必须重视社会利益,承担对社会负有的责任。强调企业社会责任目前已成为世界性的趋势。承担社会责任是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对企业的要求。衡量一个企业是否强大,是否具有发展潜力,除了看它的经济实力和管理水平外,还要看其是否有以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文化,这是一个企业成熟的标志。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追求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一个长远目标。  相似文献   

10.
尚红 《安装》2009,(5):15-17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企业综合能力的体现,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具有凝聚、约束、沟通、激励、塑造形象等功能。企业文化就是一种资本、一种竞争力、一种品牌。从战略上说,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更是企业出奇制胜的法宝。  相似文献   

11.
实施以质取胜战略、技术标准战略和名牌带动战略是质检系统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三驾马车。深入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可谓是实施三项战略的龙尾工程,它既是企业自身发展的最终归宿,也是一个区域打造区域品牌的核心内容。结合自己的学习与实践,现将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在转变发展方式中的地位与做法作一阐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晚上10点钟左右,笔者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是中兴通讯公司分管国美系统的大客户经理北京电话,就厂方如何与大客户沟通、谈判,企业该如何规划和设定渠道等话题进行探讨。最后,双方不知不觉中,谈到企业品牌建设话题上来,谈及NEC手机的”知心你我”全新品牌战略,谈及可口可乐品牌核心元素的持续性注入.以及中兴通讯在品牌建设上的不足,等等。  相似文献   

13.
文化营销 物质资源是会枯竭的,惟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文化是土壤,产品是种子,营销就好比是在土壤上播种、耕耘,培育出品牌这棵幼苗.可口可乐原本只是一种特制饮料,和其他汽水饮料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它之所以能够成为享誉全球的品牌,是因为它与美国的文化有紧密的联系,可口可乐的每一次营销活动无不体现着美国文化,使其品牌成为美国文化的象征.因此,喝起它常常会有一种享受美国文化的感觉.  相似文献   

14.
“低碳经济”是近年来的一个热词,无论是对各国政府还是普通百姓都耳熟能详。低碳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次飞跃和进步,是人类对自然世界、经济发展与长远生存等诸多关系的重新审视和认识,是生存发展观念的一大转变。企业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迎接低碳经济的挑战,就要从意识层面和战略层面高度重视走低碳发展之路的重要意义,从理念、战略、管理、科技、文化等方面入手,采取积极措施,推进企业实现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5.
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离不开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以人为本。只有尊重员工、理解员工、爱护员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创造力、竞争力:遵守诚实守信理念,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提升企业形象,赢得社会遵重,形成基于正确价值观的企业文化,才能把文化这个无形的资产转化为有形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杨华 《包装世界》2008,(10):29-29,44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形成的具有自身特点的反映企业在社会活动中地位和作用的产物,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将自身发展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以"拓展幸福空间"为公司使命的主旋律,主动寻求社会责任与企业战略、管理和日常运营相融合的有效模式,创造性建立文化引领型社会责任推进模式,努力为相关方创造并实现更多价值。  相似文献   

18.
徐燕 《上海包装》2003,(3):19-19
细心的朋友可以看到,可口可乐换包装了,光明牛奶换包装了,企业和品牌在不同的市场阶段,都在有秩序、有规划的更换产品包装,因为品牌面对的是前进中的消费者,他们的视觉很容易疲劳,他们又都习惯了喜新厌旧。 包装设计是企业营销环节的一个环,它的衡量标准是依附于整体营销战略的。包装是企业战略表现的载体,它是无语的广告,与消费者直接面对。 光明牛奶在两年前更改新包装至今,又有了新举措。为了配合2003年的新鲜策略,光明毅然决定更改现有包装。这对于一个产品线很丰富的品牌来说,无疑是个大手笔。因为,包装的修改也有系统性和整合性。系统性是指整个产品线规划的统一互动,整合性是指包装的修改,直接影响到其他营销手段的调整,包括电视广告、平面广告、户外广告、公关活动和促销手段等等。  相似文献   

19.
品牌是企业长时间经营的积淀,从品牌身上可以看出企业或产品的文化、传统、氛围、或者精神和理念,它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一个企业存在和延续的价值支柱。三国时期的刘备,素怀远大理想,几经周折,成功的营造了蜀国的成立,这与现代企业的品牌建设之路有着相似之处。本文从刘备的理想、用人、管理、名声等方面,探讨了现代企业的品牌建设的一些要点。  相似文献   

20.
罗斌 《中国科技博览》2011,(29):120-121
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是一个企业社会公民的标志,反映了企业对社会的归属感。本文首先阐述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及其在我国的发展情况,然后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企业在从“经济人”到“社会人”发展过程中,不同角色定位下其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力源泉。文章指出,追求长期利润最大化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在动力,而实现社会价值最大化,进而推动社会发展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主要外在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