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对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线的运行分析,提出无功补偿容量的工程实用计算方法,为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线无功补偿容量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按该计算方法确定无功补偿容量,大大节省了无功补偿装置的配置容量,节约了投资,并使得无功补偿装置得到有效地利用.  相似文献   

2.
在电网比较薄弱的地区,长输油气管道站场采用超长输电线路供电时,往往易发生"法拉第效应",这就需要在站场变电所内加装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然而,关于无功补偿容量计算方法的讨论一般仅针对于补偿感性负载的容性无功容量确定,对于补偿装置感性无功容量计算方法的讨论相对较少。笔者针对此类问题提出5种确定感性无功补偿容量的方法,并以西部管道河西站为典型算例对各种方法做了详细的介绍,最后通过比较分析,确定了适用于长线路供电油气管道站场无功补偿容量的计算方法。此研究可为长线路供电终端变电站无功补偿容量的确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构建了考虑维持母线电压稳定、降低损耗以及节约补偿容量的多目标超高压变电站动态无功补偿容量优化配置模型,借助于量子遗传算法对各主要运行方式下超高压变电站动态无功补偿最优容量需求进行了优化求解,并确定了超高压变电站动态无功补偿容量优化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4.
光伏电站无功补偿容量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伏电站逆变器可发出无功功率,但考虑电站能为系统提供一定的无功储备容量,需配置无功补偿装置。光伏电站无功补偿容量应结合实际接入电网情况确定,其配置的容性无功补偿容量应为光伏电站额定出力时升压变压器无功损耗、线路无功损耗及线路充电功率之和,其配置的感性无功补偿容量应能够补偿全部线路的充电功率。针对光伏电站无功补偿容量配置问题,以实际并网光伏电站工程为例,给出了无功补偿容量的计算过程,并用PSD-BPA潮流计算程序搭建模型,校验了计算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高压交流异步电动机的高压无功就地补偿装置补偿容量的两种计算方法,并相互验证,从而确定补偿电容器组的标称电压和标称容量,通过实际工程案例对补偿电容器组进行选用,并提出了高压无功就地补偿装置补偿电容器组在选用时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500 kV变电站低端无功补偿装置容量仅靠经验判断没有系统的计算方法问题,本文分析比较了确定500 kV变电站低端补偿容量的综合配置方法。在分析了江苏500 kV电网的无功流动情况以及现有无功补偿配置概况的基础上,分别从无功就地补偿以及分层分区平衡的角度、500 kV变电站加装无功补偿装置的原因、配合500 kV变电站母线电压运行在合理范围内的极限补偿容量3个不同角度提出了500 kV变电站的无功补偿配置实用化方法,通过在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PSASP)中搭建实际电网简化仿真模型进行仿真计算等方法,结合实际案例对3种计算方法进行分析比较,为变电站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的概念、计算方法、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及方法、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容量的确定等方面的详细论述,介绍了低压无功补偿技术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8.
无功补偿是提高功率因数、降低电网线路损耗的重要节电措施之一。介绍动态无功补偿技术在中冶陕压重工设备有限公司110kV变电站的应用情况,确定电炉无功补偿装置方案的选择,以及动态无功补偿装置(SVC)补偿容量的确定、SVC控制系统的组成、电能质量测试,并对节电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9.
配电网的无功功率及无功功率补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kV配电网中的无功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无功补偿的原理、无功补偿装置容量的确定及其安装方法,并通过具体实例说明安装无功补偿装置带来的收益。  相似文献   

10.
谐波污染会使传统的无功补偿方式——并联电力电容器无法正常投入使用。调谐型无功补偿方式可有效应用于谐波污染严重的电网。调谐型无功补偿装置采用电容器串联电抗器的方法,使该回路的调谐频率低于网络中产生的最低次谐波的频率。补偿装置的调谐频率及补偿容量由电容器和电抗器的特征参数共同决定。文章详细介绍了调谐型补偿装置的调谐频率确定原则,即选型计算,电容器电容值、设计电压、设计容量的计算方法及电抗器的选择,并以施耐德电气公司产品为例说明此选型过程。  相似文献   

11.
750 kV长线路中间动态无功补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长距离输电线路中无功补偿的效果。首先采用线路的分布参数两端口模型推导了线路电压分布公式,然后分析了输送功率与输送距离和线路电压分布的关系,指出长线路中间无功控制有利于减少无功潮流,降低网损以及增送有功功率,并使输电线路母线电压不超过允许值。最后分析了无功控制设备在长距离输电线路中的最优安装位置,当两端电气强度不等时,最优位置应偏离中点。  相似文献   

12.
0.4kV低压电网无功补偿方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作兵  容亮 《安徽电力》2006,23(1):45-48
介绍了低压电网的无功补偿方式,主要有线路补偿和终端补偿方式。并讨论了电容器的容量计算及最优容量的选择依据,最后对如何评估补偿效益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随着大容量、长距离等的输电要求应用越来越广,因此要研究关于直流输电的基本问题,如电晕损失、无线电干扰、导线场强等问题。主要对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高海拔及平原地区直流导线起晕场强、导线场强、无线电干扰的计算及分析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四川电两的逐步强大和继电保护技术的不断进步,简化线路保护的整定计算是切实可行的。提出了高压线路保护的简化整定计算原则和方法,采用这些原则和方法,既保证了整定值的正确、科学和合理,又能够提高整定计算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电力变压器局部放电试验时容性无功的分析与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压大容量变压器在现场进行局部放电(简称局放)试验以及超高压、超大容量变压器在制造厂内进行局放试验时,均需用电抗器来补偿被试变压器的容性无功功率,以避免发电机组出现自励磁。为了合理地选择电抗器,试验前需准确地估算被试变压器的容性无功。对变压器容性无功进行了分析与估算,通过2个实例验证了容性无功功率估算公式的准确性,并具有较高的估算精度。  相似文献   

16.
输电线路输送能力曲线计算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柴旭峥  梁曦东  曾嵘 《电网技术》2005,29(24):20-24
在分析交流输电线路实际运行特性及我国相关导则对输电线路电压和无功具体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更适合我国的交流输电线路输送能力曲线计算的改进算法,并给出了相关的公式和算法的程序流程。结合具体算例的计算结果和国内外的应用情况,分析和探讨了交流输电线路输送能力曲线应用于我国输电线路规划、季节性增加线路负荷领域的可行性,以及新型输电模式和技术在线路输送能力提高程度的评估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超高压及特高压线路采用欠补偿方式来配置线路并联电抗器,结果系统在小方式下无功功率过剩,大方式下无功功率不足。文章提出采用线路变压电抗器方案解决并联电抗器的存在问题。线路变压电抗器是一个由变压器,低压电抗器及小电流电抗器组成的无功补偿系统,连接在超高压或特高压线路侧。该方案可以达到分级可控电抗器的效果,实现零补偿至过补偿的可控方式,并可以减少变电站站内低压电容器、电抗器补偿装置及主变压器低压第三绕组的数量。  相似文献   

18.
利用经济压差确定动态无功补偿容量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现阶段中国电网设计无功补偿容量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经济压差确定动态无功补偿容量的算法。分析中国电网无功补偿现状,基于无功补偿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引入经济压差的概念,通过电网各种运行方式下线路的剩余无功,变压器无功损耗和负荷,推出合理的计算动态无功补偿容量区间的公式,以减少电网输送无功时产生的有功损耗和电压降落。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变中国电网线损率高的现状,提高电网无功补偿的投资效益,有利于提高电网电压质量和运行的经济效益。仿真实例证明了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超高压线路简化整定计算的原则和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超高压电网的逐步强大和继电保护技术的不断进步,简化线路后备保护的整定计算是切实可行的。提出了超高压线路后备保护的简化整定计算原则和距离保护及定时限零序保护简化整定计算的方法,重点讨论了距离Ⅰ段可靠系数、零序补偿系数、距离Ⅱ段灵敏系数和距离保护躲最小负荷阻抗的计算方法。同时简单介绍了线路后备保护整定计算中选择运行方式的优化方法。采用这些原则和方法,既保证了整定值的正确、科学和合理,又能够提高整定计算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HVDC解决了长距离输电中电压降低、线损加大、无功补偿等问题,却又给系统带来了次同步振荡的危险。SVC在补偿HVDC无功功率需求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增加附加控制来抑制可能产生的次同步振荡。为了使SVC的补偿精确,SVC附加控制的输入信号取易于获得的电压电流信号且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将采用基于瞬时无功理论的方法来设计SVC的控制,消除不对称分量和其他频率下谐波分量的影响,使得控制效果更精准。以向上直流降功率25%单极孤岛运行方式为例,验证了基于瞬时无功理论设计的SVC控制对次同步振荡抑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