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对长春第二新华印刷有限责任公司、宁夏北人新华印刷股份有限公司来说,改制已经成为往事,但对全国80余家省级新华印刷厂(本文所称"新华印刷厂"均指"省级新华印刷厂",下同)中的绝大多数企业而言,改制只不过才刚刚开始.  相似文献   

2.
“改制难,脱困改制更难,新华印刷厂的脱困改制更是难上加难。”在中国企业体制改革被炒得沸沸扬扬的今天,南方一新华印刷厂的厂长这样告诉记者。 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在国务院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企业改革的目标已有六七年后,大多数新华印刷厂的改制却迟迟未动的原因。改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第一步,是顺利进行企业改革的关键,各新华印刷厂对之都十分谨慎。到去年年末,全国印刷厂改制初见成效的也不过上海中华、长春二新华等少数几家。印刷厂在彷徨,在等待,  相似文献   

3.
2000年8、9月份,我们到山西、河南、湖南和江西4省10家新华印刷厂进行调查,中心议题是了解国有书刊印刷企业的改制情况和经验。其中,山西3家印刷厂(山西新华印刷厂、山西人民印刷厂、山西省美术印刷厂)已经成立山西新华印业(集团)有限公司,湖南3家印刷厂(湖南新华印刷一厂、二厂和三厂)和江西两家印刷厂(江西新华印刷厂和新华印刷二厂)正在筹备成立印刷集团公司。本文集中介绍山西、湖南和江西3省8家新华印刷厂建立印刷集团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供大家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4.
印刷企业的改制由来已久,新华厂的改制却依然步履艰难,蹒跚不前。 关于困难我们已经听得太多,但归纳起来,不过是人多、钱少、摊子大、底子薄。凭良心讲,相对人少、钱多、好掉头的中小印刷厂,新华厂改制的难度的确要大一些。在已然存在的困难面前,我们有理由,也有必要对新华厂在改制面前的焦虑和彷徨给予足够的理解。 但在困难之外,有人又抛出了新的论调——“改制  相似文献   

5.
改制怪圈     
为了对全国新华印刷厂改制的情况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我们对十几个省、市、自治区的新华厂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只有上海、吉林、宁夏、山西等少数几个地区的新华厂改制完毕;大部分地区的新华厂正在上级新闻出版局的领导下酝酿改制或者正在改制;另有部分新华印刷厂的领导对记者说“新华厂改制的事情不应该问我们,我们想改不一定能改。” 中国人做事自古以来都很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说到底新华印刷厂改制也在等待时机。现在的形势是:新  相似文献   

6.
印刷企业的改制由来已久,新华厂的改制却依然步履艰难,蹒跚不前. 关于困难我们已经听得太多,但归纳起来,不过是人多、钱少、摊子大、底子薄.凭良心讲,相对人少、钱多、好掉头的中小印刷厂,新华厂改制的难度的确要大一些.在已然存在的困难面前,我们有理由,也有必要对新华厂在改制面前的焦虑和彷徨给予足够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中国印刷》2012,(9):51-51
安徽新华印刷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安徽新华印刷厂创建于1950年10月,2002年由安徽新华印刷厂等8家单位出资共同发起成立安徽新华印刷股份有限公司。为了应对新的形势、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击风险能力,2003年安徽书刊印刷厂整体改制进入安徽新华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如今,公司拥有安徽新华票证印务有限公司等7个控股或参股子公司及制版、胶印、轮转、装订、图书5个生产车间。  相似文献   

8.
作为迈向现代企业制度的第一步——产权制度改革,这几年在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进行的如火如荼,一大批企业已经尝到了改制的甜头。但由于行业特点及其他种种因素的限制,国有印刷企业在改制的道路上一直走得非常小心,大多数企业的改制工作都是在近一两年才刚刚展开,像现在行业内公认的两大模式——上海模式和长春模式,都是在1998年开始正式运作的。相对于别的地方的印刷企业而言,北京的印刷企业在改制上进行得更为艰难,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隶属关系,使一些北京印刷企业在改制上有心无力,难以施展。但毕竟改制是大势所趋,北京的印刷企业自然不甘心在改制大潮中作壁上观,一些有魄力的企业已经在精心运作改制事宜。现将上海中华印刷有限公司、长春第二新华印刷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印刷厂在改制方面的一些做法加以介绍,希望能对国有印刷企业的改制工作有所推动。  相似文献   

9.
湖北新华以改革为动力,由单一的书刊印刷厂成长为业务类型齐全的印刷服务企业,在"做大做强"的路上不断前行。2001年湖北新华印刷厂改制,揭开了湖北新华印务有限公司的发展序幕。近几年它的快速发展业内  相似文献   

10.
安徽新华印刷股份有限公司是有着60年历史的老国有印刷企业,与国内大多数的新华印刷厂有着一样的生存背景和发展模式.近几年通过改制、合并、搬迁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特别是时代出版传媒成功上市,给安徽新华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名从事多年咨询认证工作的质量工作者,笔者参加了30多家印刷厂的质量认证咨询工作,其中不乏像云南新华印刷厂、广东新华印刷厂、湖北新华印刷厂、福建新华印刷厂、江苏新华印刷厂、兰州新华印刷厂、中国青年出版社印刷厂、黑龙江日报印务中心、江西新华印刷厂、贵州新华印刷厂等在内的国营大型印刷企业,实际工作中很有感触,现特提出一些共性的问题及建议,与印刷业界人士共同探讨。第一、国营大型印刷厂基础管理底子好,但是企业的标准化工作有明显的下降。如印刷行业标准在各个企业就有不同的执行方法,教材出厂标准、检验标准和方法也…  相似文献   

12.
黄志军 《印刷工业》2012,(11):65-66
安徽新华是2001年由安徽新华印刷厂改制并联合其他8家法人单位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公司,2003年安徽书刊印刷厂完成改制并入。经过数次重组整合,目前已初步形成以安徽新华本部为中心,芜湖新华、合肥杏花、华丰印务三家控股公司和新华票证、新华设备、新德国际三家全资公司共同组成的区域性印刷产业集群,规效益已经显现。近年来,安徽新华在时代出版大力支持和新华人的不懈努力,有了长足的发展,细想来,主要益于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十佳企业     
二○○四年度“质量管理十佳企业”名录北京机工印刷厂北京新丰印刷厂北京地质印刷厂北京国工印刷厂北京外文印刷厂北京四季青印刷厂北京中铁建印刷厂北京天宇星印刷厂北京清华园胶印厂北京圣瑞伦印刷厂北京兴顺福利印刷厂中国青年出版社印刷厂中国农业出版社印刷厂人民教育出版社印刷厂中国电影出版社印刷厂北京凌奇印刷有限公司北京华联印刷有限公司北京中科印刷有限公司北京乾沣印刷有限公司北京雅昌彩色印刷有限公司中国印刷总公司北京新华印刷厂北京北人羽新胶印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印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印刷二厂(共23家)中国农业出版社印…  相似文献   

14.
连笑 《印刷世界》2003,(8):36-38
甘肃省位于中国西部,简称“陇”。甘肃印刷业的发展一直为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所关注。现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石宗源同志,在担任中共甘肃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期间,曾亲自到兰州新华印刷厂视察,要求甘肃的印刷企业努力求实创新,争取更大的发展。总体上说,甘肃印刷业近些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当前在发展的道路上既有机遇也有挑战。现状:欢喜与忧虑据2002年统计资料,甘肃省印刷企业共计915家(不含三小印),印刷从业人数约20000人,其中规模较大的印刷企业被称为“三驾马车”:兰州新华印刷厂、甘肃新华印刷厂(原八一…  相似文献   

15.
《今日印刷》2006,(11):106-106
近日,湖北新华印务有限公司与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就“方正全略”印刷ERP系统签订了合作协议。又一家省级新华印刷企业成为方正全略的正式用户,同时也使方正全略的省级新华印刷企业的用户数量升至15家。  相似文献   

16.
为总结近几年书刊产品印制质量管理与监督工作经验,并对1991-1993年度获署优产品金、银、铜奖的单位及企业进行表彰,进一步推进和强化书刊产品印制质量的管理与监督检测工作,继续促进书刊印刷业从数量增长向优质高效转移,经署党组批准,署技术发展司和署印刷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于1995年4月3日至5日在郑州召开了首次全国书刊印刷质量监督检测网工作会议.来自全国三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印刷管理处和检测站以及中国印刷公司、人民教育出版社、全国印刷工业协会、全国印刷标委会、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北京地区书刊印刷厂厂际联谊会和获奖单位北京百花彩印有限公司、河南省第一新华印刷厂、四川省新华印刷厂、北京外文印刷厂、安徽新华印刷厂、上海市印刷三厂等单位的代表共80余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7.
兰州新华印刷厂是甘肃省建厂最早、规模最大的印刷企业。1992年新闻出版署和国家人事部联合表彰的20家“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集体”名单中,该厂榜上有名。近几年来,厂领导班子和广大职工共同努力,再接再励,在困难中前进,取得了新的发展,使该厂成为我国西部闪烁着明星般光采的印刷企业。老企业青春不老兰州新华印刷厂建成于1949年8月29日,是在解放兰州的欢庆锣鼓声中,新政权接管的一家官僚资本印刷厂的基础上组建的。当时仅有职工57人,以及一些简单的机器设备。建厂55年来,随着我国出版印刷事业的发展,这个厂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成为…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全国新华印刷厂改制的情况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我们对十几个省、市、自治区的新华厂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只有上海、吉林、宁夏、山西等少数几个地区的新华厂改制完毕;大部分地区的新华厂正在上级新闻出版局的领导下酝酿改制或者正在改制;另有部分新华印刷厂的领导对记者说:"新华厂改制的事情不应该问我们,我们想改不一定能改."  相似文献   

19.
连笑 《印刷杂志》2003,(12):41-43
甘肃省印刷业的发展一直为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所关注,近些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同时也面临一些困难,在发展的道路上既有机遇也有挑战。现状:可喜与忧虑据2002年的统计,甘肃省约有印刷企业计915家(不含三印),印刷从业人数约2万人,其中规模较大的印刷企业被称为“三驾马车”:兰州新华印刷厂、甘肃新华印刷厂(原八一印刷厂)、天水新华印刷厂。甘肃省印刷总产值(不含三印)2002年达到66439万元,人均印刷产值25.8元。印刷总产值在西部十二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占第六位,人均印刷产值占第五位。据2001年统计,甘肃省计引进进口四色以上对开胶印机5…  相似文献   

20.
"新华"是新中国的意思,最先应该是在1936年用于((新华日报》的创刊上,随后"新华"两字广为流传.新中国取名新华的单位,一个是新华通讯社、一个是新华书店,第三个就是新华印刷厂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某个领域最具权威的代表. 新中国建国之初,全国各省份都相继将众多私营小印刷厂合并,并以公私合营到国营的形式,成立了新华印刷厂,新华厂由此成为国内印刷领域最有实力、最高水准的印刷企业.湖南新华印刷厂也是在1952年由30多个私营印刷厂合并组成.那个年代,各省新华就像一个大家庭,彼此的联系和交往甚密,相互间以兄弟相称,"全国新华是一家"成为了当时新华厂的最好写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