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可验证加密签名方案常用于构建公平交换协议,公平交换协议中的可信第三方往往会成为瓶颈。该文将Boneh等提出的单仲裁者可验证加密签名方案扩展为具有多个仲裁者的方案,方案应用无可信中心的可验证秘密共享技术实现了仲裁权力的分散。基于所构建的方案设计了一个公平合同签署协议,协议的可信第三方由多个仲裁者来构成,降低了第三方与其中一方合谋欺骗的风险。除此之外,协议具有不可伪造性、非透明性、公平性和机密性。由于该方案的设计是基于短签名方案和聚集签名方案,因此具有更高的通信效率。  相似文献   

2.
在公平交换中可验证加密是最重要的基础之一,文中提出一种新的盲解密的可验证加密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使用半可信第三方的合同签署协议,此协议尤其是一对多的协议是在交换拓扑不确定情况下的协议,协议中的交换关系对外是保密的,从而解决了Franklin提出的一个公开问题,具有更切合实际、更安全实用等优点,同时这也是首次提出带半可信第三方的多方合同签署协议。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P2P环境的乐观公平交换协议。针对P2P网络的特点,该协议采用分布式的临时节点集替代传统公平交换协议中的可信第三方,可以有效降低对第三方信任度和信道可靠性的依赖。在保证临时节点集中超过2/3节点为诚实节点的条件下,协议可以提供完全的公平性和安全性保障。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Schnorr签名中嵌入用户的身份信息设计了一个公平的合同签署协议。与已有的没有嵌入用户身份信息的合同签署协议相比,该协议具有更好的公平性。另外本协议还引入了n个离线的半可信第三方,分析表明这不仅实现了签名者隐私的保护,还有效地降低了签名者中的一方与离线半可信第三方合谋来获取另一方签名的概率,它的理论基础是公开可验证秘密分享。  相似文献   

5.
基于可验证加密机制和群签名技术,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数字商品交易的公平电子商务协议。该协议仅需要一个离线的半可信第三方来提供公平性保障。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降低了对第三方信任度的要求。同时,本协议还具备数字商品的有效性验证、自动争议仲裁、消费者匿名性保护等安全属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在Schnorr签名中嵌入用户的身份信息设计了一个公平的合同签署协议。与已有的没有嵌入用户身份信息的合同签署协议相比,该协议具有更好的公平性。另外本协议还引入了n个离线的半可信第三方,分析表明这不仅实现了签名者隐私的保护,还有效地降低了签名者中的一方与离线半可信第三方合谋来获取另一方签名的概率,它的理论基础是公开可验证秘密分享。  相似文献   

7.
沈炜 《计算机工程》2004,30(7):108-110
扩展了半可信第三方的思想,提出条件可信第三方,给出可接受的第三方必须满足的条件,并结合离线可信第三方提出一个基于离线条件可信第三方的挂号邮件协议,目的是在保证可接受的公平结果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对可信第三方的依赖;新协议在离线可信第三方介入的情况下能够达到可接受的公平结果;而且协议中的证据是第三方可验证的,未使用特殊的签名和加密技术,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引入n个离线半可信第三方提出一种新的公平合同签署协议.该协议利用公开可验证秘密分享(PVSS)原理,不仅实现了签名者隐私的保护,还有效地降低了签名者中的一方与离线半可信第三方合谋来获取另一方签名的概率,从而使得合同签署协议具有更好的公平性.另外,本协议还通过利用多重签名技术,使签名者最终获得同时包含双方签名的合同,这是传统纸质合同的显著特点,因此提出的协议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Gorantla等最近提出的标准模型下可证安全的可验证加密签名,提出了一个优化的公平数字签名交换方案。签名交换双方首先交换他们的可验证加密签名,验证通过以后再交换他们的真实签名,如果其中一方不能诚实地执行协议,则另一方可求助可信任第三方以达到公平交换的目的。提出的方案具有签名长度短、计算量小等优点,可以公平且有效地实现数字签名的交换。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对多方公平交换协议研究很薄弱这一事实,基于Zheng的签密方案[9],提出了一个安全高效的带离线半可信第三方的多方公平交换协议。  相似文献   

11.
针对许多协议在网络环境下的数字产品交易中不能够同时实现信息交换及支付的公平性,提出一种新的公平交易协议,即借助STTP(半可信第三方)公平交换顾客与商家的交易信息,并在同时生效的签名基础之上实现支付的公平性。协议保证了交易过程的公平性与不可抵赖性,适用于网络环境下的数字产品交易。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presents a practical and efficient protocol to support a common Internet-based e-commerce activity—fair document exchange between two parties. This protocol incorporates a novel RSA-based method for the off-line recovery of a document decryption key of a party. The principal idea for such key recovery is based on a verifiable and recoverable encryption of the document decryption key. The verifiability of the encryption allows another party to verify the correctness of the encrypted key without actually knowing the original key, and the recoverability permits a designated third party to decrypt the encrypted key to recover the original key upon a legitimate request. Such verifiable and recoverable key encryption is essential for ensuring the fairness of the exchange. The protocol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is more practical, cost-effective and efficient than other relevant protocols designed for fair document exchange.  相似文献   

13.
The most efficient approach to a fair exchange is to use an off-line trusted third party (TTP for short) who gets involved only when a dispute between two parties occurs. However, exchanged secrets that are not protected properly may be exposed to the TTP when one of these two parties asks the TTP to mediate the dispute. The first work to protect exchanged secrets from TTP’s misuse was proposed by Franklin and Reiter in 1997. They provided an on-line semi-trusted third party instead of an off-line third party for a fair exchange. Their schemes forced the TTP to take part in the protocol for all the cases, and thus, deemed to be impractical.The present paper, introduces several models, including single and multiple TTPs, to focus the attention not only on security properties, but also on reliability functions. In the single TTP mode, our new scheme can protect the exchanged data through an efficient exchange protocol, whereas in the multiple TTP mode, we proposed an approach to balance the security level with the reliability of the system.  相似文献   

14.
基于半可信离线第三方的公平交易协议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电子商务是Internet应用的发展趋势,它的基础这一是公平的交易的协议,提出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它所依赖的第三方不必完全可信,且只需离线工作,协议还是高效的,表现为在一般情况下,一次交易只需交互4条信息,同时,交互的信息都自然地被加密,因而特别适合Internet这种几乎没有物理安全的公共网络,它的理论基础是公开可验证秘密分享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